儿时家乡的麦收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4-22 11:2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09:28
文 | 王胜波
家乡有谚语道“布谷叫,麦收到”,过了芒种便频频听到布谷鸟鸣啼,仿佛提示人们快割麦子了。每当听到婉转动听的布谷啼声,我的思绪就会回到儿时家乡麦收的遥远记忆中。
我的家乡是平原地带,盛产粮食、水果,每年上半年,村外原野上是清一色的麦田,与邻村麦田相连,一望无际的麦田绵延苍茫,隐入极目处的天际。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垅黄。家乡地处胶东腹地,夏至节气小麦成熟,俗话说“麦熟一晌”,看是黄中带青的麦子,经过一天骄阳的炙烤和热风吹抚,就能变得熟透,这时必须把握好小麦收割时机,要避免因麦子过熟导致收割中麦粒脱落;要抢时间趁天气晴好收割,以免连阴雨天随时袭来,致小麦受潮而霉变生芽,所以麦收有“抢收”之说。
开镰割麦那天,天未亮便从家家传出磨镰声,天色微明,人们手拿闪着寒光的锋利镰刀,不约而同来到麦田边。几十号社员,青壮年男劳力居多,也有年青姑娘和*,年长些的劳力则在场院里干脱粒、晒场的活儿;我们一班少年是学校放了麦假,按照布置来搞复收,即跟随割麦子的大人捡拾遗落的小麦。
南风徐吹,麦浪滚滚,麦田在旭日照耀下金光闪闪,层层叠叠的麦棵随风涌动起伏,小麦的清香混合着泥土气息弥漫在田野上空。眼望籽粒饱满的小麦,人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队长大步走到麦田边沿,像临战指挥员做战前动员,对众人说:“我们要开镰割麦子了,大家要加劲抢收,把到嘴边的粮食尽早抢到手,要把活儿干利索,不要把小麦弄得丢三落四的,小学生要把遗落的麦子捡净,做到颗粒归仓。开镰吧!”他率先挥镰割下第一捆小麦。
随着队长一声令下,众人像听到号角的士兵,齐刷刷走近麦田,一字排开,每人瞄定六、七行麦子,挥舞起镰刀,期盼已久的麦收开始了。
忙碌在金黄麦田中的人们,宛如畅游在金色海洋里的游泳健儿;麦田到处响起“刷刷”的镰刀割麦声,每人身后留下一个个麦捆,不断向前延伸。
割麦*多是娴熟各样农活的庄稼好把式,眼下他们在麦田大显身手,游刃有余地收获丰收果实。他们割麦的姿势不同,但都动作麻利。其中有人是立身弯腰,用镰柄一伸一钩,把一小片麦子拢于身体左侧,反转左臂揽住麦子,左腿辅助挡着,右手的镰刀随即一个旋拉,麦秆齐刷刷断裂割下,如此反复两、三回,便能割出一个麦捆。有人是蹲式割麦,蹲身贴近小麦,右手快速伸拉镰刀割麦,左手抓住割下的麦子,放于大腿根与肚腹间夹牢,边割边向前蹲行,待夹住的小麦够一捆时,便放于地下捆成麦捆。
家乡把捆好的麦捆称为“麦个子”,捆麦个子是门技术活。捆时选择一把较长小麦,将小麦攥住用手一拧,使麦穗头处扭结在一起,再用手一拉,就做成“麦秸绳”(俗称“麦腰儿”),把“麦秸绳”拉直放于地上,把割下的小麦放在“麦秸绳”上,双手分别握住“麦秸绳”两端,使之扭结一起;为了*结实,用一个膝盖顶住麦捆,双手用力拉紧扭结,再把“麦秸绳”的扭结处塞进“麦绳”中间,一个麦个子就捆成了。捆出的麦个子个头均匀,整齐结实,轻易抖搂不散。
割麦子是件非常辛苦的农活,家乡有句俗语,“女人怕坐月子,男人怕割麦子”,足以道出其中的艰辛,收麦时节,乡亲们在麦田里,真是身处“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境况。
割麦子要一直弯着腰或者蹲着身子,时间一长人就会腰酸腿疼;双手要不停地挥动镰刀和抓握小麦,使人双臂痛胀。
为防止割麦时麦芒扎人,尽管是炎热酷暑,人们仍要身着长衣长裤,但仍避免不了麦芒扎、划到裸露的皮肤,针尖般的麦芒不断扎、划手背、脖颈、面部,皮肤显出一道道、一片片的红迹,再经汗水浸洇,令人感到火辣辣地痒疼。
越升越高的太阳像个火球,把炽热的光洒向大地,大地像个蒸笼,炙烤着麦田和在田里劳作的人们。身着长衣长裤的割麦人,经阳光照射和暑热蒸烤,一个个大汗淋漓,脸上、脖子上满是汗水,后背的衣服被汗水湿透,仿佛是在水中泡过;割麦中被荡起的麦根部的灰土,不断扑向身体,人人都是脏兮兮的,用手往脸上抹一把,就会变成大花脸。
然而,长年累月辛苦劳作的乡亲们,对苦累已经习以为常,眼下,丰收的愉悦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业已冲淡了割麦的艰辛,人们对苦累全然不顾,人人挥汗如雨、争先恐后地收割小麦。
我们小学生的劳动内容,主要是捡拾遗落的小麦,再者是运麦子的马车来到,帮助大人把麦个子抱到车旁,由大人装上车。放麦假前,老师布置要写参加麦收的作文,为写作文,我们留心观察大人割麦子的情景;同时,憋足劲准备多拾麦子,以便把战绩写进作文;另外生产队核定拾的小麦按重量给予工分,心里还想着为家里挣点工分。
小学生每人跟定一个割麦的大人捡麦子。几个年龄大些、有点心计的学生,瞄定干庄稼活水平低的人,果然捡的麦子多。我缺少人家那样的心眼,未加思索跟上一个我称二哥的人,二哥是个三十出头的车轴汉子,在农田里已经摸爬滚打十几年,庄稼活儿样样精通。只见他一会儿立着,一会儿蹲着,两种姿式交替割麦,手中镰刀迅捷如风,不大工夫便割出老远;再看他割过的麦地,留下的麦茬既短又整齐,遗落麦子很少,快到对面地头了,相邻的同学有人已捡到有一捆麦子,可我只捡到两把。我心中暗想,二哥,你就不能多落下些小麦,让我多捡点儿?可是事与愿违,我心中不禁后悔,真不该跟着二哥。
一天下来,同学捡麦子多者达二、三十斤,可我只捡了九斤,其中有些是我抢拾的装车后遗落的小麦(每次运麦车走后会遗落不少小麦,同学们会蜂拥而上抢捡)。
拾麦虽说远远不如割麦辛苦,但在夏日漫长时光中,久处烈日炙烤热气蒸腾的麦田里,令拾麦少年们苦不堪言,他们稚嫩弱小的身板,缺乏大人们吃苦耐劳的耐力。长久的走动弯腰,累得腰酸背痛,浑身无力,双腿如同灌注了铅般沉重。火辣辣的阳光烤得浑身难受,汗水布满面孔流遍全身,淌进眼中,致眼睛涩痛难以睁开。尖利的麦芒把娇嫩的肌肤划出道道血印,经汗水浸渍钻心地痒疼。经一个麦季的折腾,同学中很多人脸、臂被晒爆了皮,一个个原本皮肤白皙细润的花朵少年,被阳光曝晒成面色黧黑的小黑人。
麦收时,为了赶趁天气清凉,麦粒不易脱落,人们往往在天刚放亮便奔赴麦田,一天要干十几个小时的重体力活,需要在劳作中间吃食物补充体力,因而家乡从久远前代即流传下一个习俗,在上午或下午的中间,家中为割麦的亲人做好饭菜送往田头,俗称“送贴晌(音)”,割麦人食用送来的饭菜称作“吃贴晌”。
上午半晌时,陆续有人打村里走向麦田,来人中有老人,有少年儿童,有人手提或拐着盖着包袱的篮子,有人提着瓦罐,他们是为割麦的家人送“贴晌”的,这情景再现了白居易在《观刈麦》中描述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
待各家送饭人来的差不多了,队长高喊:“歇一会,吃贴晌了”,人们纷纷走向田头,打开自家饭篮。几十家做的“贴晌”,食物菜品五花八门,但都比人们平日吃的要丰盛的多,勤俭持家不舍得吃用的主妇们为了给辛苦割麦的家人增加营养添注力量,不吝惜拿出家中最好食材,做出可口食物。林林总总的食品中,主食有雪白的馒头、蔬菜肉馅包子、白面烙饼、葱花鸡蛋白面油饼等;下饭菜是时令蔬菜,不同的是增添了平日很少吃的肉和蛋,有猪肉炖或炒的芸豆、土豆、茄子、芹菜等,有鸡蛋炒西红柿、韭菜和鸡蛋茭瓜丝煎饼;还有五花肉炸面酱、猪头肉拌黄瓜、咸鸭蛋、咸鸡子、咸鱼干。饥渴已久的人们风卷残云般吃着饭菜,喝着小米汤、绿豆汤;有人相互交换食物,边吃边侃笑话;吃罢“贴晌”的人,用带来的磨刀石霍霍磨镰。随着队长一声呼喊,吃饱喝足了的人们,又鼓足干劲投身于割麦中。
收割后的麦田,像被脱去金*衣装,变成裸露着白花花麦茬子的白地,一群群燕子、鸟儿在白地上方低空盘旋,寻觅啄食暴露无遗的虫子。碧蓝如洗的天空,一只布谷鸟展翅高飞,发出清脆悦耳的鸣啼,那声调在平日被人们解读为“光棍多苦”,而今在我听来那啼声仿佛是“割麦辛苦……”
儿时参加麦收,使我亲历目睹了收获小麦的艰辛,深切感受到粮食来之不易,人们的盘中餐,粒粒是农民辛劳汗水的结晶,从而树立了珍惜粮食的理念。
【作者简介】王胜波,山东莱阳市人,1954年生,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烟台市分行,已退休。酷爱读书,略通古诗词。愿与书为伴,乐享人生。已有多篇文章刊发在《金融文坛》杂志、中国金融作协微信公众号、中国金融作协山东创作中心微信公众号、齐鲁壹点号“海岛寻梦”专栏,其中《潇潇秋雨中,我见到敬爱的周总理》获492.4万人次阅读量。
壹点号海岛寻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