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4-23 02:0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6:05
文言文
原文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译文
大凡治国的道理,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人民富裕就容易治理,人民贫穷就难以治理。何以知其然?人民富裕就安于乡居而爱惜家园,安乡爱家就恭敬君上而畏惧刑罪,敬上畏罪就容易治理了。人民贫穷就不安于乡居而轻视家园,不安于乡居而轻家就敢于对抗君上而违犯禁令,抗上犯禁就难以治理了。所以,治理得好的国家往往是富的,乱国必然是穷的。因此,善于主持国家的君主,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起来,然后再加以治理。
诠叙管子成书
十五卷(内府藏本)
明梅士享编。士享字伯献,宣城人。《管子》原目三十卷已不可考。明代旧本皆二十四卷。士享此本合为十五卷,而以己意诠叙之。如牧民、形势、立政、九败、版法、明法诸解,皆移附本篇之后,巳乱其次第。又谓其文繁冗不伦,乃於一篇之中分上、下二格,其定为《管子》本文者,列之上格;疑为后人搀杂及义有未安者,列之下格;其自为发明者,别称梅生曰以别之。如牧民篇国之四维一段,则云朱晦翁解繇不仁故不智,不智故不知礼义所在,斯为一贯之旨。若此节维绝则倾,及倾可正也等语,於理有乖,恐非《管子》之言,故列下层。又权修篇天下者国之本一段,则云与《大学》、《孟子》之旨相悖,故列下层。读诸子之书而必以经义绳之,何异阅晋、唐行草之迹而纠以《说文》之偏傍耶?
管子
二十四卷(大理寺卿陆锡熊家藏本)
旧本题管仲撰。刘恕《通鉴外纪》引傅子曰管仲之书,过半便是后之好事所加,乃说管仲死后事,轻重篇尤复鄙俗。叶适《水心集》亦曰,《管子》非一人之笔,亦非一时之书,以其言毛嫱、西施、吴王好剑推之,当是春秋末年。今考其文,大抵后人附会多於仲之本书。其他姑无论,即仲卒於桓公之前,而篇中处处称桓公,其不出仲手,已无疑义矣。书中称经言者九篇,称外言者八篇,称内言者九篇,称短语者十九篇,称区言者五篇,称杂篇者十一篇。称管子解者五篇,称管子轻重者十九篇。意其中孰为手撰,孰为记其绪言如语录之类,孰为述其逸事如家传之类,孰为推其义旨如笺疏之类,当时必有分别。观其五篇明题管子解者,可以类推,必由后人混而一之,致滋疑窦耳。晁公武《读书志》曰,刘向所校本八十六篇,今亡十篇。考李善注陆机《猛虎行》曰,江邃《文释》引《管子》云,夫士怀耿介之心,不荫恶木之枝,恶木尚能耻之,况与恶人同处?今检《管子》,近亡数篇,恐是亡篇之内而邃见之。则唐初已非完本矣。明梅士享所刊,又复颠倒其篇次。如以牧民解附牧民篇下,形势解附形势篇下之类,不一而足,弥为窜乱失真。此本为万历壬午赵用贤所刊,称由宋本翻雕。前有绍兴己未张嵲后跋云,舛脱甚众,颇为是正。用贤序又云,正其脱误者逾三万言。则屡经点窜,已非刘向所校之旧,然终逾於他氏所妄更者,在近代犹善本也。旧有房元龄注,晁公武以为尹知章所托,然考《唐书·艺文志》,元龄注《管子》不著录,而所载有尹知章注《管子》三十卷。则知章本未托名,殆后人以知章人微,玄龄名重,改题之以炫俗耳。案《旧唐书》,知章,綘州翼城人。神龙初,官太常博士。睿宗即位,拜礼部员外郎,转国子博士。有《孝经注》、《老子注》,今并不传,惟此注藉元龄之名以存。其文浅陋,颇不足采。然蔡条《铁围山丛谈》,载苏轼、苏辙同入省试,有一题轼不得其出处,辙以笔一卓而以口吹之,轼因悟出《管子注》。则宋时亦采以命题试士矣。且古来无他注本,明刘绩所补注,亦仅小有纠正,未足相代。故仍旧本录之焉。
-
---出《四库总目提要》
上面都太麻烦了,有原文和翻译.
格言警句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 作者(原出处) : ——《管子·治国》
这是因为,民富则安乡重家,敬上畏罪,所以比较好治理。民 贫则危乡轻家,犯上作乱,所以难于治理。
因此,善于治理国家的人总是首先想方设法地让人民富裕起来。
这就是富民*。
《管子》表达的思想正是孔子在这里所表达的思想。
其实,奔小康也好,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也好,也都是这种思想。
这种思想并不是不要精神文明建设,不讲*,而是首先抓经济基础建设,在此基础上“教之”,建设精神文明的大厦。所以, 这又叫做“先富后教”。
当然,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这样截然分明的先后顺序,而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一句话,就是要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只不过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侧重罢了。
《四维》。..管子
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决则覆,四维绝则灭。
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为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逾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故不逾节,则上位安;不自进, *** 无巧诈;不蔽恶,则行自全;不从枉,则邪事不生。
立国要有四维,就好像系住车棚要有四根绳子一样。假如一维断绝,国家就会倾斜,二维断绝,国家就会危险,三维断绝,国家就得倾覆,四维断绝,那麽国家就要灭亡了。
倾斜的,还可以扶正,危险的,还可以使他安定,倾覆的,仍能复兴起来。只有灭亡了,那就没有办法安置了。什麽是立国的四维呢?第一叫礼第二叫义,第三叫廉,第四叫耻。所谓礼,就是不超越法度;义就是不苟且钻营;廉就是不隐蔽恶事;耻就是不附从不正直的人。所以一个国家没有超越法度的人,居於上位的人,就可以安稳;没有苟且钻营的人,老百姓就不会有欺诈的行为;不隐蔽恶事,品格就可以完美无缺;不附从不正直的人,坏事就不会发生了。
译文:作一年的打算,最好是种植五谷;作十年的打算,最好是种植树木;作终身的打算,最好是培育人材。
种谷,是一种一收;种树,是一种十收;培育人材,则是一种百收的事情。如果我们注重培养人材,其效用将是神奇的;而如此举事收得神效的,只有王者之门才能够做到。
原文: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
我苟种之,如神用之,举事如神,唯王之门。出自《权修》,选自《管子》第三篇,《管子》相传为春秋管仲所作。
扩展资料《管子》是先秦时期各学派的言论汇编,内容很博大,大约成书于战国(前475~前221)时代至秦汉时期,汉初有86篇﹐今本实存76篇﹐其余10篇仅存目录。内容庞杂,包括儒家、法家、阴阳家、名家、兵家和农家的观点,其中以黄老道家著作最多,其次法家著作18篇,其余各家杂之,其中的法家思想是道家影响下的法家思维。
本书的思想,是中国先秦时期*家治国、平天下的大经*。基本上是稷下道家推尊管仲之作的集结,即以此为稷下之学的管子学派。
《汉书·艺文志》将其列入子部道家类,《隋书·经籍志》列入法家类,《四库全书》将其列入子部法家类。管子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家 、军事家、道法家,集中体现于《管子》一书。
是书篇幅宏伟,内容复杂,思想丰富。如《牧民》、《形势》等篇讲霸*术;《侈靡》、《治国》等篇论经济生产,此亦为《管子》精华,可谓齐国称霸的经济*;《七法》、《兵法》等篇言兵法;《宙合》、《枢言》等篇谈哲学及阴阳五行等。
《管子》是研究我国古代特别是先秦学术文化思想的重要典籍。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权修。
(第一段原文)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
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
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昔者,七十九代之君,法制不一,号令不同,然俱王天下者,何也?必国富而粟多也。
夫富国多粟生于农,故先王贵之。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末作文巧禁 *** 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
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
是以先王知众民、强兵、广地、富国之必生于粟也,故禁末作,止奇巧,而利农事。今为末作奇巧者,一日作而五日食。
农夫终岁之作,不足以自食也。然 *** 舍本事而事末作。
舍本事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第一段翻译)大凡治国的道理,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人民富裕就容易治理,人民贫穷就难以治理。
何以知其然?人民富裕就安于乡居而爱惜家园,安乡爱家就恭敬君上而畏惧刑罪,敬上畏罪就容易治理了。人民贫穷就不安于乡居而轻视家园,不安于乡居而轻家就敢于对抗君上而违犯禁令,抗上犯禁就难以治理了。
所以,治理得好的国家往往是富的,乱国必然是穷的。因此,善于主持国家的君主,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起来,然后再加以治理。
从前,历代的君主,法度不一,号令不同,然而都能统一天下,这是什么原因呢?必定是国富而粮多的缘故。国富粮多来源于农业,所以先代圣王都是重视农业的。
凡属于治国之急务,一定要先禁止奢侈性的工商业和奢侈品的制造,禁止了这些,人民便无法游荡求食,人民无法游荡求食,就只好从事农业。人民从事农业则土地得到开垦,土地开垦则粮食增加,粮食增加则国家富裕,国富则兵力可以强大,兵强则战争可以取胜,战胜则土地也就广阔了。
因此,先代圣王懂得人口多、兵力强、国土广和国家富都一定来源于粮食,因而都禁止奢侈性的工商业和奢侈品的制作,以利于发展农业。现今从事奢侈性的工商业和奢侈品制作的人们,干一天可以吃用五天。
农民终年劳动,却不能维持自家生活。这样,人民就放弃农业而从事奢侈性的工商业。
弃农而从事奢侈性的工商业,那土地就荒芜而国家贫穷了。(第二段原文)凡农者月不足而岁有余者也,而上征暴急无时, *** 倍贷以给上之征矣。
耕耨者有时,而泽不必足, *** 倍贷以取庸矣。秋籴以五,春粜以束,是又倍贷也。
故以上之证而倍取于民者四,关市之租,府库之征粟十一,厮舆之事,此四时亦当一倍贷矣。夫以一民养四主,故逃徙者刑而上不能止者,粟少而民无积也。
嵩山之东,河汝之间,蚤生而晚杀,五谷之所蕃孰也,四种而五获。中年亩二石,一夫为粟二百石。
今也仓廪虚而民无积,农夫以粥子者,上无术以均之也。故先王使农、士、商、工四民交能易作,终岁之利无道相过也。
是以民作一而得均。民作一则田垦,奸巧不生。
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奸巧不生 *** 治。
富而治,此王之道也。(第二段翻译)凡是农业,其收入的特点是按月算往往不足,按年算才可能有余。
然而,官府征税却急如星火,没有定时,农民只好借“一还二”的高利贷来应付上面征课。耕田锄草都有季节*,但雨水不一定及时够用,农民又只好借“一还二”的高利贷来雇人浇地。
商人秋天买粮的粮价是“五”,春天卖粮的粮价是“十”,这又是一项“一还二”的高利贷。所以,把上面的征索算进来,成倍索取农民的地方就达到四项,因为关市的租税、府库的征收、十分之一的征粮和各种劳役放在一起。
—年四季加起来,也等于一项“一还二”的高利贷了。—个农民要养四个债主,所以对于外逃者处刑,国君也不能制止农民外流,这乃是粮少而农民没有积蓄的缘故。
从高山东麓到黄河、汝水之间。作物生长期早,凋落期迟,是粮食增产的好地方。
四季皆种而五谷皆收。中等年成亩产两石粮食。
一个劳力可以耕百亩收二百石。如今国家粮仓空虚而百姓没有积存。
农民卖儿卖女,其原因就在于君主没有办法均衡人们的收入。所以先代圣王总是注意让农、士、商、工四民即使互换其行业,他们每年的收入也无法互相超过。
这样,农民专—务农而收入可以与其他各业均衡。农民专一务农田野就得到开垦,奸巧之事也不会发生。
田野开垦则粮食增多,粮食多则国家富裕。没有奸巧之事人民又会安定。
富裕而安定,这正是成王业的道路。(第三段原文)不生粟之国亡,粟生而死者霸,粟生而不死者王。
粟也者,民之所归也;粟也者,财之所归也;粟也者,地之所归也。粟多则天下之物尽至矣。
故舜一徙成邑,二徙成都,参徙成国。舜非严刑罚重禁令,而民归之矣,去者必害,从者必利也。
先王者善为民除害兴利,故天下之民归之。所谓兴利者,利农事也;所谓除害者,禁害农事也。
农事胜则入粟多,入粟多则国富,国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虽变俗易习、驱众移民,至于杀之,而民不恶也。此务粟之功也。
上不利农则粟少,粟少则人贫,人贫则轻家,轻家则易去、易去则上令不能必行,上令不能必行则禁不能必止,禁不能必止。
1、从体裁说。人物传记居多,新课标卷近十年来无一例外全是人物传记,个别省份也有游记(如2012年福建卷《游龙名山记》)、议论文(如2012年湖南卷《自戒》)、随笔(如2009年浙江卷《宝绘堂记》、小说(如2012年重庆卷《战马记》)等。
2、从时代说。既有先秦的作品,如2011年山东卷《管子》节选;,又有两汉三国以下的作品,2010年安徽卷出自《周书》;2006年山东卷出自《史记》;2011年湖北卷出自《汉书》;2011年辽宁卷出自《旧唐书》;2011年全国课标卷出自《宋史》;2012年广东卷出自《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