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神经症患者的自述(十六)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4-23 07:3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2:21
上一篇 一个神经症患者的自述(十五)
我不想再就是否作为小婉的监护人和刘医生有更多的争论,毕竟我们的立场不同。现在重要的是确诊和制定治疗方案。
我:您上次说的‘人格吞噬’我没有找到太多文献资料,您能给我解释一下吗?”
刘:“吞噬型人格现在在学术争论中,还没有被主流学派承认。但是我一直在留意和观察具有此人格特点的案例,但基本上都是间接接触。”
我:“那您觉得小婉具有这样的人格特征么?”
刘医生拿出小婉的病例,以及监控录像截图,继续说。
刘:“所谓吞噬型,就是多个平行人格在争夺主体人格的‘地位’,最终欲将主体彻底消灭。”
我:“意思就是说人格自身在走向统一?那不是自我疗愈,是好事情啊。”
刘:“不,这不一样。除主体人格之外的附属人格消灭才能算是治愈了,因为附属人格是不稳定的状态,正常情况下是不应该存在的。”
我:“这么说来,吞噬型的结果是人格*程度恶化,如果主体人格消失那么附属人格在不稳定的情况下可能会分化更多并且难以掌控。”
刘:“可以这样理解。”
听着就像是身体里同时出现了多处的癌细胞,它们争先恐后的占领身体的每一个健康角落,将它们异化。
我:“那有治疗方案吗?”
刘皱着眉头,“目前除了催眠和镇静疗法,没有彻底医治的办法,毕竟这样的情况临床上太少见了。”
我:“催眠分析的时间很长,而且持续用镇静剂来维持主体人格也不是长久之计啊。”
刘:“这就是问题所在,不过希望我们能涉猎其他领域的方法,在小婉这里有所突破。”
医学的成就就是无数的患者在医生的不断尝试下积淀的,总要有所尝试,也总会有所牺牲。
我:“从她的童年阴影创伤开始吗?”
刘:“她成长中带来的创伤是导致其目前人格问题的主要原因,目前要梳理出她的怪异举动和成长创伤中的联系。”
我拿出病情记录手册,这是从小婉开始咨询至今记录的所有病情的关联,刘医生仔细地翻阅着。
我:“她对猫非常敏感,这应该和她母亲的自杀有关联。”
刘:“嗯,一个孩子和一只猫目睹母亲吊死在房梁上,这个场景所带来的心理刺激,被分化到了猫的身上。”
我:“她曾跟我说,我是驱除恶灵的。也就是说她认为猫其实可以守护她母亲的灵魂,净化她生前的罪恶。”
刘:“但她后面又杀死猫,并且挖去它们的眼睛。这是一个疑点,需要和她本人做进一步的了解。”刘医生放下资料,探究地注视着我。
我:“嗯,我之前也就这个问题问过他,但……结果并不理想。”
刘医生沉思着在纸上写着些关联词,并画着一些线条,没有看我,像是给我分析又像是自言自语。
刘:“她父亲的死,主体人格应该知道其中的蹊跷。但在刻意隐瞒,这说明附属人格和主体人格之间有交流。并且在威胁主体人格。那个叔叔的死应该也一样吧?”这一下提醒了我。
我:“没错,我去接她来医院的时候,她神情恐惧地说是被*的,不敢说出*,否则会有生命危险。”刘医生又恢复了一贯的凝重,手上的笔在纸上轻轻地敲着,我的心却不安的加速起来。
刘:“这两件命案,需要司法介入。我需要联系警方。”
我:“我们之前不是约定不惊动司法吗?小婉目前的情形,如果接受司法调查,会给她造成再次伤害,她的精神状态恐怕承受不了吧?”我懊悔小婉只是在我这里寻求帮助,结果却有可能让她承受更大伤害。
刘:“毕竟涉及谋杀,你知道包庇的责任有多大吗?你放心,她这种情况收监的可能性应该不大。”
我:“我是说这个过程,取证、询问、调查等等,司法的程序都是严格的照章行事,没有温情可言,小婉现在需要的是关爱和安全感,她不能受这种刺激。”
刘;“你理智一些,有些事情已经超出你我的能力范围,不要意气用事了。”他用手指指自己又指指我,正颜厉色地说道。
我没有多说什么,现在的自己很无力。不过在他们涉警力之前,我会先把事情了解清楚,也好为小婉辩驳。刘医生,我是不指望了。
离开时,我看了一眼小婉,没有进去,透过门上的玻璃窗看着她。她依旧背对我,看向窗外,安静的像个蜡像。街道上已经灯火通明,路边的小吃摊人头攒动。但就在这繁华闹市,又有多少人孤独的走在寻找灵魂的路上……
下一篇 一个神经症患者的自述(十七)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