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4-25 06:4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9:51
〈动〉
1. (会意。从网,从能。表示用网捕住有贤能的人。“网”在字的上部楷书多写作“罒”。本义:罢官;免去;解除)
2. 同本义 [di *** iss from office]
可以罢官之无事者,去器之无用者。——《吕氏春秋·仲冬》
窦太后大怒,乃罢逐 赵绾、王臧等。——《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闻君罢官意,我抱汉川湄。—— 李白《赠汉阳辅录事二首》
徐阶罢相里居。——《明史·海瑞传》
复请之,吾辈无生理,而主谳者亦各罢去。——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罢谢(辞官去职);罢归(辞职或免官归里)
4. 遣返,遣归 [send back]。如:罢散(遣散);罢遣(遣散;放遣)
5. 停止 [stop;cease]
于是罢酒。——《史记·魏公子列传》
6. 又如:罢休;罢兵(停止战争);罢手(停止;住手);罢业(停业;罢工);罢战(停战;停止争斗)
7. 完毕 [finish]
既罢归国。——《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韩非子·郑人买履》
曲罢曾教善才服。——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8. 又如:吃罢了饭;罢散(谓结束)
9. 废除;取消 [abolish]
愿罢盐铁、酒榷、均输,所以进本退末。——《盐铁论·本议》
10. 又如:罢弃(废除);罢废(废弃)
11. 归,返回 [return]。如:罢出(退出);罢朝(帝王退朝或臣子罢朝退归)
<;叹>
1. 表示失望、愤恨,常叠用。如:罢!罢!这样的媳妇以后必败坏门风
2. 另见 ba;pí
罢
bà
①<;动>;罢免。《芋老人传》:“及为吏,以污贿不饬~。”
②<;动>;停止。《论语?子罕》:“欲~不能,既竭吾才。”
③<;动>;结束。《琵琶行》:“曲~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廉颇蔺相如列传》:“既~归国。”【又】完;尽.《朝天子?咏喇叭》:“只吹得水尽鹅飞~。”
pí
<;形>;通“疲”。《过秦论》:“率~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论积贮疏》:“~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
查询
罢
有六种发音
分别如下:
bà
1. 停止。
例:《史记 穣侯列传》:「穣侯曰:‘善。’乃罢梁围。」
2. 完毕;已过。
例:《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3. 返回。
例:《左传 襄公三十年》:「皆自朝布路而罢。」
4. 遣走;遣散。
例:《史记 高祖本纪》:「遂不使治病,赐五十金罢之。」
5. 省减;取消。
例:《战国策 秦策三》:「吴起为楚悼罢*,废无用,损不急之官,塞私门之请。」
6. 免去;解除。
例:《晋书 魏舒传》:「时欲沙汰郎官,非其才者罢之。」
7. 犹算了。亦表示无可如何。
例:《西游记》第十四回:「罢!罢!罢!也是我命里不该招徒弟,进人口。」
8. 同「矲」。
例:《周礼 春官 典同》「陂声散」
汉郑玄注:「陂读为人短罢之罢。」
pí
1. 疲劳;衰弱。
例:《左传 昭公十九年》:「今宫室无量,民人日骇,劳罢死转,忘寝与食,非抚之也。」
杜预注:「罢,音皮;本或作疲。」
2. 疲敝;惫乏。
例:《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
3. 慰劳。
例:汉扬雄《法言 修身》:「如刲羊刺豕,罢宾犒师。」
李轨注:「罢宾音疲,劳也。」
4. 弱;*。
例:明张居正《王观吾六十序》:「故骐骥罢于迟暮,强弩顿于末力,若是者,岂其勇怯强弱顿殊哉!」
5. 无行。例词「罢士」、「罢女」。
6. 败,失败。
例:《商君书 画策》:「名卑地削,以至于亡者,何故?战罢者也。」
bǐ 离散;分散;散开。
例:《墨子 非攻中》:「及若此,则吴有离罢之心。」
pì
例词「罢辜」,意思是*牲体。
bǎi
例词「郎罢」, 方言。 闽人用以称父。
ba 语气词。同「吧」。
例: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摺:「我不坐了,且回家去等信罢。」
罢bà bɑ pí
罢 bà
基本字义
1. 停,歇:~休。~工。~课。~市。~论(打消了打算)。~笔(停止写作)。
2. 免去,解除:~免。~官。~职。~黜。
3. 完了,毕:吃~饭。
详细字义
〈动〉
1. (会意。从网,从能。表示用网捕住有贤能的人。“网”在字的上部楷书多写作“罒”。本义:罢官;免去;解除)
2. 同本义 [di *** iss from office]
可以罢官之无事者,去器之无用者。——《吕氏春秋·仲冬》
窦太后大怒,乃罢逐 赵绾、王臧等。——《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闻君罢官意,我抱汉川湄。—— 李白《赠汉阳辅录事二首》
徐阶罢相里居。——《明史·海瑞传》
复请之,吾辈无生理,而主谳者亦各罢去。——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罢谢(辞官去职);罢归(辞职或免官归里)
4. 遣返,遣归 [send back]。如:罢散(遣散);罢遣(遣散;放遣)
5. 停止 [stop;cease]
于是罢酒。——《史记·魏公子列传》
6. 又如:罢休;罢兵(停止战争);罢手(停止;住手);罢业(停业;罢工);罢战(停战;停止争斗)
7. 完毕 [finish]
既罢归国。——《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韩非子·郑人买履》
曲罢曾教善才服。——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8. 又如:吃罢了饭;罢散(谓结束)
9. 废除;取消 [abolish]
愿罢盐铁、酒榷、均输,所以进本退末。——《盐铁论·本议》
10. 又如:罢弃(废除);罢废(废弃)
11. 归,返回 [return]。如:罢出(退出);罢朝(帝王退朝或臣子罢朝退归)
<;叹>
1. 表示失望、愤恨,常叠用。如:罢!罢!这样的媳妇以后必败坏门风
2. 另见 ba;pí
罢 bɑ
基本字义
1. 同“吧2”。
详细字义
〈助〉
1. 用在句末,表示劝告、请求、期望。如:老王,算了罢;你够累了,睡罢;你明天再来罢
2. 用在句末,表示疑问,带有揣测的意味。如:这孩子好罢?
3. 用在句末,表示估量。如:他也许见过罢;演员们就要演出了罢
〈形〉
1. 品行不端 [unvirtuous]。如:罢士(品行不端的人);罢民(不从教化、恶劣的人)
2. 另见 bà;pí
罢 pí
基本字义
1. 古同“疲”,累。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中:“老臣罢病悖乱,唯大王更择贤将”中的“罢” 是“疲”的意思,“罢病”合起来就是“疲困、贫病交加”的意思。
类似的用法还有:《左传·襄公八年》:“寇不为害,民不罢病,不亦可乎?”《逸周书·大匡》:“政事不时,国家罢病。” 唐 杜甫 《愁》诗:“ 渭水 秦 山得见否?人皆罢病虎纵横。”
宋 王安石 《韩持国见访》诗:“愁伤意已败,罢病恐难瘳。” 至于其他的关于“罢”的古文解释请见:/cd/ci/10/ZdicE7ZdicBDZdicA2212618。
动词
①对人或事物怀有强烈的敌对或不满的感情:怨恨|仇恨|恨之入骨。
恨,怨也。――《说文》
今财亡民罢,莫不怨恨。――《国语·周语下》
役夫敢申恨。――唐·杜甫《兵车行》
恨贯肌骨。――唐·李朝威《柳毅传》
亡国之恨。――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②懊悔;不称心;不满意:恨事|抱恨|悔恨。
③仇:民族仇,阶级恨|报仇雪恨。
一、遗憾,不满意。例句: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不应有痕,何事长向别时圆。
二、怨恨,怀恨。班固《汉书。霍光传》:欲为子弟得官,亦怨恨光。
三、仇恨。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尤唱 *** 花。
四、通“憾”一般出现于先秦文章。汉以后,多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