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言文中讳什么字是什么用法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23:19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3 22:37
①<动>隐瞒。《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有事尽可商量,万勿讳也。”
②<动>避忌;忌讳。《战国策•秦策》:“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
③<名>特指对君主、尊长的名字避开不直称的一种礼节。韩愈《讳辨》:“汉讳武帝,名‘彻’为‘通’。”
④<名>指应避忌的事物。东方朔《七谏》:“恐犯忌而干讳。”
⑤<形>加在已故的君主、尊长的名字前,表示尊敬。《三国志•先主备传》:“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3 23:55
而字在文言文中的词形变化和用法很多,我整理了一下,给楼主做参考吧.
做名词用
“而”是象形字.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本义:颊毛
而,颊毛也.——东汉·许慎《说文》
作连接词用
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1) 表示并列关系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表示递进关系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克生直臣,事我皇祖,干严谴而不悔.――明·钱谦益《袁可立父淮加赠尚宝司少卿》
(3) 表示承接关系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宋· 苏轼《石钟山记》
(4) 表示转折关系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6) 表示假设关系
诸君而(如果)有意;瞻余马首可也.——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7) 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吾恂恂而起.——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8) 表因果关系 野芳发而(因而)幽香.——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作代词用
(1) 你;你的
予岂不知而作.——《诗·大雅·桑柔》
余知而无罪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子归,殁而父母之世.——《国语·吴语》
尽于酒肉,入于鼻口矣,而何足以知其所自来?——《庄子·徐无鬼》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而翁(你的父亲)
(3) 这样,此
同是被*迫,君而妾亦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4) 又如:而夫(此人;这人)
作助词用
(1) 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虞之与 虢,相恃而势.——《淮南子·人间》
(2) 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系辞上》
作语气词用
(1) 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
(2) 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微子》
作动词用
(1) 如,好像
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吕氏春秋》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4 01:30
“讳”
huì
本义:避忌。有顾忌而躲开某些事或不说某些话
讳,誋也。——《说文》
讳,避也。——《广雅·释诂三》
卒哭乃讳。——《礼记·曲礼》
舍故而讳新。——《礼记·檀弓》
昭王之忌讳。——《周礼·小史》
讳名不讳姓。——《孟子·尽心下》
《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公羊传·闵公元年》
(3)
又如:直言不讳;讳名(对尊长避免说写其名,表示尊敬的心意);讳恶(先王的名讳与国家的凶恶);讳亡(忌言亡国)
(4)
隐;隐蔽
恐犯忌而干讳。——《楚辞·谬谏》。注:“所隐为讳。”
(5)
又如:讳疾(隐瞒缺失);讳匿(隐匿;藏匿);讳过(隐瞒过错或失误);讳恶不悛(隐恶不改悔)
(6)
畏,怕
击断无讳。——《史记·范蔡传》
不讳强大。——《战国策·秦策》。注:“犹辟也。”
(7)
死的婉辞。如:讳所(死难之地);讳日(死亡之日);讳问(死讯)
词性变化
◎
讳
讳
huì
〈名〉
(1)
忌讳的事情
有公讳。——《礼记·玉藻》
入门而问讳。——《礼记·曲礼上》
(2)
又如:犯讳
(3)
旧时指死去的帝王或尊长的名字
汉讳
武帝名“
彻”为通。——
韩愈《讳辩》
子厚讳
宗元。——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本文摘自.)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4 03:21
“讳” huì
本义:避忌。有顾忌而躲开某些事或不说某些话
讳,誋也。——《说文》
讳,避也。——《广雅·释诂三》
卒哭乃讳。——《礼记·曲礼》
舍故而讳新。——《礼记·檀弓》
昭王之忌讳。——《周礼·小史》
讳名不讳姓。——《孟子·尽心下》
《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公羊传·闵公元年》
(3) 又如:直言不讳;讳名(对尊长避免说写其名,表示尊敬的心意);讳恶(先王的名讳与国家的凶恶);讳亡(忌言亡国)
(4) 隐;隐蔽
恐犯忌而干讳。——《楚辞·谬谏》。注:“所隐为讳。”
(5) 又如:讳疾(隐瞒缺失);讳匿(隐匿;藏匿);讳过(隐瞒过错或失误);讳恶不悛(隐恶不改悔)
(6) 畏,怕
击断无讳。——《史记·范蔡传》
不讳强大。——《战国策·秦策》。注:“犹辟也。”
(7) 死的婉辞。如:讳所(死难之地);讳日(死亡之日);讳问(死讯)
词性变化
◎ 讳
讳 huì
〈名〉
(1) 忌讳的事情
有公讳。——《礼记·玉藻》
入门而问讳。——《礼记·曲礼上》
(2) 又如:犯讳
(3) 旧时指死去的帝王或尊长的名字
汉讳 武帝名“ 彻”为通。—— 韩愈《讳辩》
子厚讳 宗元。——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本文摘自<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