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21:55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8 12:07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玻璃,本作颇黎。颇黎国名也。其莹如水,其坚如玉,故名水玉,与水精同名。
在康乾年间,曾有一西洋传道士,向朝廷进献了一块玻璃,朝中上下无不惊讶,玻璃是稀有物件,满朝文武无不惊奇。
因为当时玻璃的制造成本极高,许多人认为它比黄金珠宝还要珍贵,属于极其稀有的珍品。
即使在朝廷中,对于这稀有的玻璃也是谨慎使用,一般都镶嵌在显眼的位置,还有少部分用作猫眼,人通过这一块小小的玻璃,观察外面的世界。
即使玻璃损坏了,人们也不会轻易丢弃,而是小小翼翼地将其补好继续使用,或者是切割掉损坏之处,做成一个尺寸更小的窗户使用。
在古代民间,百姓大多的器具都由陶瓷制作,糊窗框的物品并非玻璃,而是普通的纸而已,纸相对于玻璃,透光性极差,很容易碎,无论是保温性,还是耐寒性都很差。普通的百姓根本没有见过玻璃。
收藏家马未都曾这样评价玻璃:在一百多年前,它能值北京两套房钱。
马未都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北京人,在如今的收藏圈可以说无人不知。
在年轻时,马未都与大多数青年人一样,下过乡,插过队,回城后也当过几年的工人。
在上世纪80年代,马未都辞去铁饭碗,专注于文学创作,成为《青年文学》的一名编辑。在业余时间里,他还研究上了古玩等器具。
收藏是他的一个兴趣爱好,因为在那个年代,古玩的价格确实不贵。
据马未都回忆,早年时他在搞家具收藏时,他是邻里眼中的异类,大家都认为不好好工作,收集这些陈年破桌子,简直是不务正业。
随着各家各户日子逐渐改善,很多老住户将家中的不用的家具送到信托商行,信托商行帮他们寄售,不分样式,不分材质,一律8块钱底价,买主自己往下砍价。
信托商店对于送来的家具,并不是直接给卖家钱,而是等家具售出后,再给卖家打钱。
有一次,马未都看中了一个桌子,当砍价到6元时,由于十分喜爱,便不忍心再砍了。搬回家后,马未都用刷子将桌子上的陈年污垢洗刷干净。
这些木质家具被统一称为硬木,因为当时大家的知识贮备很少,根本分不清什么紫檀、黄花梨、红木、鸡翅木,还是其他的木头。而在当初的家具中,很多都是如今价格极其昂贵的红木!有知识储备和先见性的马未都占了大便宜。
至九十年代,马未都的收藏已经颇具规模,各类陶瓷、古家具、玉器文玩等藏品已有近万件。
1996年,由于藏品太多,马未都打算办一家博物馆,将自己的藏品全部放在馆中,供大家参观,同年十月,在有关部门的批准下,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终于获批了,次年便向大众开放。
如今马未都在北京、上海、杭州、厦门等多地设有分馆,藏品数万,估价超过百亿。
马未都还表示,待自己离开人世的那一天,他会将所有收藏全部无偿捐给国家,其无私奉献的精神确实令人佩服。
2008年,马未都做客《百家讲坛》,谈及家具收藏时,他曾提到过玻璃,他说:在*时期,一块玻璃的价值能抵上两套房,时至今日,捡破烂的都不会要了。
很多人觉得这样的评价太过夸大其词,但是实际上,这是马未都经过深入研究玻璃的发展历史,而得出较为客观的结论。
要知道,马未都收藏古玩可不是单纯以占有和欣赏为目的。他会非常系统地去研究自己收藏的古玩,然后分别就他们在不同时期所具有的价值来做一番评估,进一步研究其历史背景和意义,所以他才会在这个圈子里拥有非常大的名气。
1975年,陕西宝鸡出土了上千件西周早期的玻璃管和玻璃珠,这充分说明,在三千多年前的西周,古人便已经掌握了玻璃制造技术,尤其是在湖南省一些古墓中,出土了大量战国、西汉时的玻璃器,经专家鉴定,此时期的玻璃制品是一种铅钡玻璃。
铅钡玻璃的特点是熔点低,耐热性差,透明度也很差,再加上其制作成本高,导致适用范围很有限,在古代通常只会用于装饰品,并没有在民间普及。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时,我国开始自行研究、设计并开发玻璃制造设备,慢慢摆脱了玻璃制品只能依赖于外国进口设备的命运。
掌握了玻璃制造的核心技术后,玻璃制品数量就变得越来越多。到了现代,玻璃这种东西已经完全变得越来越常见了。
俗话说得好,物以稀为贵,量变导致质变,如今的玻璃生产多如牛毛,已经遍布寻常百姓家了,所以价值也变得非常之低,而且再回收也没太大的利用价值,导致现在最不值钱的东西就是玻璃了。
这足以说明,由科技生产的商品永远不能保值,如今的手机和电脑便是最好的例子。而能够长久的,一定是历史和文化。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8 12:07
清朝时,由于玻璃还没有大规模生产,因此非常珍贵。现在,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生产成本的降低,玻璃变成了非常普通的物品。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8 12:08
现在不能了,因为现在这个东西遍地都是,已经不值钱了,因为那个时候这种东西属于稀罕的奢侈品。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8 12:08
如今的它太过于普通。是特别常见的东西。扔进垃圾桶也没有人会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