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措施,效果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13 10:48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4 23:14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1982年11月勃列日涅夫逝世以后,苏联经历了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领导的两个极其短暂的时期。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的上台,结束了苏联28个月的新老权力交替过程。上台伊始,戈尔巴乔夫雄心勃勃,决心对苏联的内外*进行调整与改革,但由于其改革理论的错误和实践的紊乱,致使改革变为改向,使苏联这个在20世纪显赫一世的世界大国迅即分崩离析。为了清晰地认识苏联最后6年的发展轨迹,我们可对戈尔巴乔夫领导的改革作如下梳理。
1.改革社会主义理论,实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众所周知,戈尔巴乔夫是在苏联国内外一片改革呼声中上台的,上台后即着手改革,并特别重视改革理论的建设,极力倡导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为其改革寻求理论基础。1986年在苏共27大上,戈尔巴乔夫提出了以"完善社会主义"代替"发达社会主义"的概念,强调"将全面展开*主义建设的任务转到直接的实际行动方面来,毕竟为时尚早。" 并阐述了"社会主义人民自治"的理论,以人民自治为中心目标勾画了社会民主化的新蓝图,提出了具体的经济*和**改革的方案。应该说,这时戈尔巴乔夫对苏联社会发展阶段的认识还是比较清醒的,对苏联社会主义历史的评价还是能够一分为二的。他在庆祝十月*70周年大会的报告中曾指出,"十月*做出的社会主义选择是正确的","我们的成就是巨大和无可争辩的","列宁的形象是崇高的,列宁的遗产是创造思想、理论财富和*上的*远瞩的取之不尽的源泉",他还自豪地回顾了工业化、集体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以及战后经济恢复的巨大成就。但随着苏联改革的深入,戈尔巴乔夫对苏联历史的评价却越来越偏颇,1987年后,由对斯大林的批判转为对苏联模式的全盘否定。戈尔巴乔夫称改革在初期"指的只是纠正社会机制的部分扭曲现象,只是完善过去几十年间形成的、已经完全定型的制度的话,那么,现在我们说,必须根本改造我们整个社会大厦: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1988年6月戈尔巴乔夫在苏共第19次代表会议上提出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概念,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个人所有制以及多种经营形式的基础上实行计划与市场相结合;贯彻按劳分配原则;高度文化素养和道德的制度;实行社会主义人民自治、民主化、开放性和公开性;各民族真正平等制度;实行和平对外*。1990年苏共*二月全会提出了《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行动纲领草案,同年6月苏共28大正式通过了这个纲领草案,宣布苏共改革的目标是"在国内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其特征是:①人是社会发展的目标,克服人与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分离,确保人能积极地参加社会进程。②保证社会公正和劳动者的社会保护。③人民的自主意识是权力的唯一源泉,国家保护人的权利、自由、尊严与人格,而不管其*地位、性别、年龄、民族和宗教信仰,所有*力量在法律范围内自由竞争。④各族人民和睦、平等合作,尊重各民族决定自己命运的权利。关于"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苏共认为是来自多方面的,有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总结,对西方发展民主制度经验的利用,感兴趣地研究社会民主党积累的丰富经验。在戈尔巴乔夫看来,"社会党人和*党人之间,已不再存在从前使他们*的鸿沟,在人道的、民主的价值观基础上,我们不仅在*立场上而且在世界观立场上都接近了。" 对此,美国政论家布热津斯基曾非常敏感地指出:"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过程已逐渐走上了修正主义道路","戈尔巴乔夫的言行表明,他不仅要改变苏联的经济结构,还要修改苏联制度的思想基础,甚至要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苏联的*程序。""有朝一日党甚至可能丧失对社会的垄断控制。" 很显然,戈尔巴乔夫实行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改革路线,无疑扭转了改革的方向,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社会主义道路,对苏*亡政息以及苏联解体产生了直接影响。
2.改革经济*,实行完全的市场经济。如前所述,戈尔巴乔夫上台伊始就着手进行经济*改革,认为苏联经济"不能局限于局部的改进,必须进行根本的改革。"《戈尔巴乔夫言论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12页。1986年苏共27大确立了"加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强调通过科技进步和对社会生产力的根本改造,使生产实现集约化,并确立了在1986~2000年期间,国民收入增长速度达到47%,15年内国民收入翻一番,劳动生产率提高13~15倍,手工劳动降低50%的目标。在这一思想指导下,1987年苏共6月全会通过了《根本改革经济管理*的基本原则》,把商品货币关系列入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并强调是社会主义的固有特征。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完全经济核算和自筹资金制,广泛发展集体承包制。同时,在计划、价格、财政信贷、科技等方面实行配套改革。戈尔巴乔夫在庆祝十月*70周年的讲话中曾指出,"国内开始的根本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在最近2至3年内保证从过分集中的行政管理*过渡到民主的、主要是以经济方法、以集中和自我管理的理想结合为基础的管理*。"1988年苏共第19次代表会议后,开始实行了私有制,1990年10月18日戈尔巴乔夫颁布了《稳定国民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基本方针》,提出了"各种所有制一律平等"和"非垄断化"、"非国有化"及"私有化"的方针。这种取消起主导作用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导作用,实行生产资料"非国有化和私有化"的所谓的"完全的市场经济"改革,不仅未能使苏联经济改革取得成效,反而带来了社会生产的严重衰退和经济危机。其主要表现为:一是经济由低速增长变为负增长。据资料显示,1986~1988年,苏联的国民收入增长率年均为28%,1989年下降到264%,而1990年则出现负增长,下降4%,国民生产总值下降2%,社会劳动生产率下降3%。1991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为负8%,劳动生产率增长负9%,国民收入增长负10%。二是财政赤字、货币发行、通货膨胀失控,内外债务大幅度增加。1985年苏联财政赤字是200亿卢布,而1986~1988年年均财政赤字达到了430~440亿卢布,1989年达920亿卢布。为了弥补赤字,银行大量发行货币,进而导致高通货膨胀,1988年通货膨胀率达84%,1990年达到20%。与此相联系,内外债务则大幅度增加,1989年内债达4000亿卢布,1990年达5000亿卢布。同期外债由560亿美元增加到700亿美元。三是消费品市场供应恶化,人民生活水平迅速下降。据资料显示,到1991年苏联市场供应的1200多种基本消费品中,95%缺货;在200多种食品中,180多种缺货。许多大城市不得不实行凭票供应、凭身份证供应和限量供应。在物价暴涨、商品短缺的情况下,人民的实际生活水平显著下降,1989年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下降7%,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居民达4100万人,占总人口的1/7,1990年达1/3,失业人口达2000万人。由于经济改革的失败以及消费市场问题的严峻,使苏联的社会问题、民族问题更加尖锐、复杂,从而加速了苏联的解体进程。
3.改革**,在公开性、多元化、民主化的思想指导下,放弃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走上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道路"。可以说,在戈尔巴乔夫改革之初,为了使广大人民群众关心和参与改革,强调实行"公开性"原则,党和国家的重要会议、重大决策和活动让人民知道,是需要的。但在1988年预期的经济改革受挫后,戈尔巴乔夫则把公开性推向了极端。他在1988年苏共二月全会上所作的题为《赋予*性改革以新的思想》的报告中,明确表示了"苏共支持*多元化" 的思想。此后苏共不再以马列主义为唯一的指导思想,其思想基础是以马列主义、西方民主社会主义、*教哲学等。在这种思想指导下,1988年12月通过修改《*》和《选举法》,改革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接着在1990年2月苏*央扩大会议上,戈尔巴乔夫正式提出并通过了实行总统制的设置;随后,1990年3月非例行的第三次苏联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设立苏*统职位和苏联*(根本法)修改补充法》,确立了多党制原则;1990年7月苏共28大又改革苏共政党*,不再提党是"领导力量"和"核心",改称苏共是"自治的社会*组织"、"志同道合的*党人联盟"。此后,苏联的各种党派团体迅即增多,1990年8月达9万多个,其成员上千万人。许多党派组织都在进行反对社会主义和挑起民族纷争活动,有的出版自办刊物,登载反苏*的文章,甚至争相"揭露"和"批判"十月*以来的历史"黑幕"和"罪行",大谈沙皇和沙俄时代的"美妙"和"辉煌"。而戈尔巴乔夫对此则持肯定态度,强调应该"同它们对话和协作。"这无疑加剧了苏联政局和人们思想的混乱,加速了苏*亡政息的步伐。
4.调整对外*,实行对外关系的"新思维"。 其主要内容包括:
(1)关于当今时代的判断,"新思维"强调当今时代是各国在经济上和*上相互依赖日益增长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国际社会各国相互之间的依赖性越来越大。""人类在进入把核能用于军事目的的核时代之后,便不再是永生的。""一旦爆发核战争,一切生灵都将从地球上消失。"因此,必须学会在这个世界上和平地生活,制定新的*思维,"战争是*以另一种方式的继续已经过时了。" 要把社会的道德伦理标准作为国际*的基础,使国际关系人性化,人道主义化。
(2)关于阶级利益和全人类的利益问题,"新思维的核心是承认全人类的价值高于一切,更确地说,是承认人类的生存高于一切。" 戈尔巴乔夫认为,在对外*中,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把阶级利益放在首位,但在国际舞台上这些利益的尖锐冲突,在整个历史过程中曾导致了武装冲突和战争。现在随着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出现,国际舞台上的阶级对抗有了客观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出现全部毁灭的威胁。所以,苏联的对外*方针应"由过去以阶级利益为主转变为现在以全世界人类利益为主", 新的*思维需要承认各国人民和各个国家的利益,承认它们在国际生活中的平等地位。
(3)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上,新思维强调两者之间在经济、*和意识形态方面的竞赛是必然的。且"这种竞赛能够并且应当控制在必须以合作为前提的和平竞赛范围内。哪一种制度好,应当由历史作出判断。"这就是"我们对新的世界哲学观念,对当代全人类原则和阶级原则的新辩证法的基本认识。"
(4)在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上,新思维在强调了苏联在国际社会*体系中的特殊地位的同时,也阐述了相互合作是社会主义国家*合作的 核心问题 强调"要在完全自主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整个*关系体系。"
(5)强调对外关系的灵活性。戈尔巴乔夫指出在对外*中要采取多种办法选择不同的策略路线达到既定目标。在外交谈判中不要为自己制造死胡同,也不要给对方制造死胡同,要善于迎合伙伴,寻求接触点。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苏共采取的对外战略是以军控为中心的缓和战略,具体*是继续与美国就裁军、消减核武器、*地区冲突等问题进行谈判,缓解苏美关系;对西欧争取建立"全欧大厦";对东欧实行纠偏、不干涉*;对中国改善关系,实现关系正常化;调整与第三世界国家关系,解决阿富汗、柬埔寨等问题。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4 23:15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1、改革背景:苏联经济全面滑坡,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
2、改革措施: (1)经济领域: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要求国家主要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2)加速发展战略重点:重点放在重工业上 ;(3)经济改革陷入困境,把改革重点转向**改革。
3、改革效果: (1)原本严重畸形的经济结构更加失调,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中阻力重重,以致改革效果不佳。(2)改革陷入困境,经济继续滑坡。 (3)戈尔巴乔夫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改革,国内局势逐渐失控,1991年苏联解体。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4 23:15
在苏联时期,人民的生活水平一直不高。虽然发达的重工业和不断的军备竞赛拉动了国内生产总值,从而掩盖了这一现象。但是这不符合人民大众的利益,也因此导致了苏联人民的不满。其次,高度集中的**缺乏民主,干部阶层不可避免的日益官僚主义化,号称代表人民利益的党的干部群体,逐渐蜕变为一个与人民利益对立的特权阶层。当人民群众日益感受到特权阶层与自己利益的根本背道而驰时,这种**的衰败和瓦解也就不可避免了。
苏联从1922年开始实行新经济*,列宁对战时*主义*进行改革,并强调更加发扬党内民主。然而自1926年斯大林当权以来,形成了高度集中化的*经济*。虽然在这种*下苏联实现了工业化,但到了1950年代,弊端日益暴露,阻碍了苏联的发展。随后,赫鲁晓夫、布里兹涅夫先后进行了改革,但他们的改革都只是对原有*的小修小补,没有从根本上彻底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
俄罗斯在历史上一再对外扩张,征服了一系列其他民族。*十月*后,一度承认各民族有自决权,但苏联后来仍采取对外扩张的路线,从1919年至1944年,先后吞并了独立的希瓦汗国、布哈拉汗国、乌克兰国、阿塞拜疆、格鲁吉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图瓦共和国等国家,并通过对外侵略和武力威胁兼并了包括罗马尼亚人、芬兰人等少数民族的大片土地。苏联时期推行俄罗斯化*,民族主义被视为苏维埃和社会主义的对立面而受到打压,各民族的*、文化、经济精英多被处决,民族语言文化和民族意识遭到摧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和战后,苏联还对境内的波兰人、芬兰人、爱沙尼亚人、拉脱维亚人、立陶宛人、伏尔加德意志人、克里米亚鞑靼人、卡尔梅克人、车臣人、印古什人、远东朝鲜人等少数民族实行了残酷的种族清洗和种族迁移。
苏联还对本国人民和其他国家犯下了诸多罪行,如农业集体化时期对“富农”阶级的流放和*,大清洗时期对党员、知识分子、军人和其他无辜者的*,集体处决波兰军官的卡廷事件等等。这些罪行随着“公开化”的进程被逐步公诸于世,对苏联人民造成了极大的思想冲击,并加深了各民族的不满情绪。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新思维”试图从根本上重建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和**,彻底摈弃斯大林主义留下的**遗产,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但骤然放开的*氛围使公众茫然不知所措,容易被极端思潮所俘获,在这种背景下,以叶利钦为代表的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势力,试图把改革引向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因此极力促成了苏联解体。
1991年8月19日,苏共中的保守派发动了一场不成功的政变,软禁了当时正在黑海畔渡假的苏*统戈尔巴乔夫(戈尔巴乔夫),试图收回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的权力,同时终止不成功的经济改革。但是在人民、军队和大多数苏*员的联合反对下,政变仅仅维持3天便宣告失败。虽然戈尔巴乔夫在政变结束后恢复了职务,但联盟*已经无法控制在平息政变的过程中大大加强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势力。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下令宣布苏共为非法组织,并*其在俄罗斯境内的活动。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9700341.html?si=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