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23:51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7:21
这两句诗出自唐朝韩翃的《寒食》: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7:21
唐代韩翃的《寒食》中这两句诗,描写了春日长安城花开柳拂的景色。“无处”指花开既多又广、“飞花”写花开的盛况,时值春日,长安城到处是飞花柳絮,一派缤纷绚烂的景象。“东风”指春风,“御柳斜”是状摹宫苑杨柳在春风吹拂下的摇摆姿态。“斜”字用得妙,生动地写出了柳枝的摇曳之神。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7:22
这是一首写初夏载酒游园的诗.这种事情,是封建时代文人常有的,他们在风日晴和时节,载酒遨游,酣醉而归,这固然是赏心乐事,但没有什么社会意义.诗的首句写园中小鸭戏水,第二句写天气时雨时晴.后两句说载酒到东园,后来又到西园醉了一场,把那一树金*的枇杷也摘下来下酒了.语言通俗明畅,形象生动.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赏析】“明月别枝惊鹊”,“别”字是动词,月亮落了,离别了树枝,把枝上的乌鹊惊动起来.一种很细致的写实,只有在深夜里见过这种景象的人才懂得这句诗的妙处."稻花”二句说明季节是在夏天.在全首中这两句产生的印象最为鲜明深刻,它把农村夏夜里热闹气氛和欢乐心情都写活了.这可以说就是典型环境.这四句里每句都有声音(鹊声、蝉声、人声、蛙声),却也每句都有深更半夜的悄静.这两种风味都反映在夜行人的感觉里,他的心情是很愉快的.下半片的局面有些变动了.“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是个倒装句,倒装便把“忽见”的惊喜表现出来.正在愁雨,走过溪桥,路转了方向,就忽然见到社林边从前歇过的那所茅店.这时词人是快乐的,词题原为《夜行黄沙道中》,通首八句中前六句都在写景物,只有最后两句才见出有人在夜行.这两句对全首便起了返照的作用,因此每句都是在写夜行了.先藏锋不露,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7:22
春天的长安城,柳絮被吹得处处飞舞。寒食节的东风吹拂着皇家的柳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