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1-21 22:5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4 18:32
要成功地建立并维护自己期望的人际交往关系,必须遵循下列几条交往原则。 1、平等原则 在人际交往中,平等待人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没有平等待人的观念,就不能与人建立密切的人际关系。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都有友爱和受人尊敬的需要。尤其是中学生,交友和受人尊敬的希望更是强烈,他们希望独立于父母,成为家庭和社会中真正的一员;希望社会、家庭、他人把他们看作*,而不是小孩。人的这种需要就是平等需要。可以说,只要是正常人,都是希望得到别人平等对待的。 2、相容原则 相容就是心胸宽广,忍耐心强,普通说法叫做宽宏大量。 生活中能相容的人,他的朋友就多;不能相容的人,他的朋友就少。生活中充满了矛盾,同学之间难免有被人误解、嫉妒和被人背后议论等疙疙瘩瘩的事情发生,如果别人刺着点你,你就耿耿于怀,睚眦必报,结果引来的多是“以牙还牙”式的恶性循环。反之,如果你相信人的感情是可以诱导的,绝大多数人都是有善良心的,因而能宽容别人、礼让别人,“投之以木桃”的话,则别人迟早也会“礼尚往来”而“报之以琼瑶”的。 中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应有相容这样的度量。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学会将心比心。孔子说:“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说,自己所不愿意干的事情,不要叫别人去干。要理解他人,体谅他人。其次,要做到“大事清楚,小事糊涂”。一个人心中有了大目标,有了自己的原则,就不会计较小的得失,不会因日常小磨擦而发怒。另外,要严于律已。唐代文学家韩愈说:“古之君子,其则已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这就是说,古代有修养的人,待人很宽厚,对自己要求却十分严格。严于律已表现在工作上身先士卒,一丝不苟,兢兢业业;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则是礼貌待人,遵守信约,若与他人产生磨擦,首先从自己检查起。 3、互酬原则 在人际交往中,凡能为别人提供帮助的人,总是比较受人欢迎的。帮助的程度越大,受欢迎的程度也越大。但是,人际交往又是一种双向性的信息、感情传导系统。单方面的“酬”,只能表现为单方面的受欢迎;只有双方都有“酬”,都能为对方提供帮助,交往关系才能在密切的互动中逐步深化。 人际交往中需要“互酬”,或者说,需要互相帮助。当然,不能把这种“互酬”等同于商品交换,但对别人的帮助应懂得回报,亦即“投之以桃,必欲报李”,人助于已,则必酬于人。别人在学习上帮助了我,当自己学习上有了进步时,切不可忘记帮你的人,并要主动在其他方面给对方以帮助。这样,你帮我,我帮你,友谊自然容易建立,并将会不断得到巩固。 4、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我们要想同别人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那就必须对人们的自我价值感起积极支持作用。如果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威胁了别人的自我价值感,那么就会激起人们强烈的自我价值保护动机,引起人们对我们强烈的拒绝和排斥情绪。如,对别人劳动成果的否定,对别人的失误进行不恰当的指责,对别人进步的冷嘲热讽等,都会给别人的自我价值造成威胁。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在人际关系中必须时时、处处、事事逢迎别人。 5、激励原则 在人际交往中,通过相互了解、比较、刺激和影响会产生一种鼓舞激励的作用。中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要善于发现对方的优点和长处,学会赞扬、鼓励对方,使对方更充分地认识自我价值,产生被人尊重和信赖的感觉。这样,更有利于加深彼此之间的友谊。 6、适度原则 适度包含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从交往的时间来说,在人的社会性需要中,除了交往、友谊以外,还有工作、劳动、学习、事业,即为社会贡献的内容。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要防止因过于强调交往的重要性而投入太多时间和精力。适度的另一方面,是指与异性间的交往要适度。正常的异*往会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而中学生过分沉迷于尚不成熟的异性恋情也会给当前的学习与社会生活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异*往的程度和方式要恰到好处,为大多数人所接受。既不为异*往过早地萌动情爱,又不因回避或拒绝异性而对交往双方造成心灵伤害;既不过多地参与异性之间的“单独活动”,也不在异性面前如临大敌,拒不接纳异性的热情与帮助。谈话中涉及两性之间的一些敏感话题时要尽量予以回避;交往中的身体接触要把握分寸,不能过于轻浮,也不要过于拘谨;在与某位异性的长期交往中,要注意把握好双边关系的程度,不要走得“太深”、“太远”,以免超越正常异*往的界线。 二、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 为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还必须掌握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 1、给人以赞美 谁不想让人称赞?谁不希望别人重视自己的存在?不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可以运用赞美来协调我们的交往能力。 会赞美别人是一种了不起的能力。怎样才算是会赞美人呢?首先要能把握准确。假如一个女同学的相貌平平,可你硬说她美如西施,她听了未必会高兴。你可以夸她别的真实的方面,如心地善良、性格温柔等。高水平的赞美是不落俗套的赞美。其次,要具体。比如,你想赞美一个同学,笼统地说“我真的喜欢你”,不如说“我喜欢你今天的穿着打扮”,或“我喜欢你,因为你刚才说的那番话很真诚”。另外,要真诚,赞美的语言必须由衷的,而不是虚假的,言不由衷的赞美只会让人生厌。 2、给人以微笑 在与同学的交往中,真诚的微笑往往会给人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密西根大学的心理学家詹姆士·麦克奈教授谈他对笑的看法时说,有笑容的人在从事管理、教学、经商等职业时较会有成效,更可以培养快乐的下一代。笑容比皱眉更能传达你的心意。当然,我们所说的微笑是指真正的微笑,真正的微笑是真诚的,是发自内心的,只有这种微笑才能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3、记住对方的名字 记住对方的名字,并把它叫出来,等于给对方一个很巧妙的赞美。而若是把他的名字忘了,或写错了,你就会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事实上,你的名字被别人所记忆,尤其是事隔多年还能被人所记得,这说明你在他的心目中是重要的、有地位的、有分量的。同样,你能记住别人的名字,尤其是分别多年以后仍能记住对方的名字,对方会为此而感到兴奋、激动。相反,记不住与你有关的人的名字是一种失礼,给对方是一种被遗忘的感觉。这样,对方又怎会乐于与你交往呢? 4、相信别人 在人与人交往过程中,交往的愿望是同信任的程度相关的。彼此缺乏信任,交往的积极性就不会高。一旦你献出真实而不是虚假的一面,真诚地去相信别人的时候,那么别人自然而然地就会和你一样相信你。“信人者,人恒信之。”互相信任是事业的动力,生活的翅膀。 中学生在人际交往中,首先要相信别人。我们常听有些同学说:“我为什么要相信别人?别人也不一定信任我呀。”这是一种猜疑心理。中国有句古话:“不相疑,才能长相知。”我们应该真诚地相信别人。若是整天疑神疑鬼,不向朋友说心里话,在朋友面前留一手,你就得不到真心实意的朋友,即使你们之间存在一些友谊,也只能是停留在表面上,很难经受住风风雨雨的袭击。 信任别人,就要向别人敞开心扉,让别人不但“知其人,而且知其心”。当然,信任是双方面的,你做到了相信别人,怎么使别人也相信你呢?我们认为,讲求信用,不要失信于人,这是至关重要的。 5、保持适当的交往距离 我们都喜欢用“亲密无间”这个词来形容很要好的朋友,其实真的到了亲密无间的程度往往会适得其反。朋友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是很必要的。只是不同程度的朋友其距离的大小可以有区别。这里所说的距离,主要指的是应有的礼貌和尊敬。有些人一旦和人混熟了,就丢掉了分寸感,进入了所谓不分彼此的境界。物极必反,一到了这种程度,友情就走向反面了。 原因在哪里呢?就在于一旦到了“不把他人当外人”的时候,就自然会把一些看似小节实际上始终挺重要的问题放到无关紧要的地位,例如,说话的态度和方式等。这样就势必增加了误会或磨擦的可能性。 6、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虽然不能说明一个人的全面情况,却又是很重要的。第一印象对人们的交往能发生很大的定向作用,这是因为“先入为主”的心理效应是人们普遍存在的。 要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离不开提高自己的文明修养程度,离不开经常的心理训练。当然,“第一印象”并不是交往的结束。知人当知心。真正的了解,需要有个过程;对人的深知,也要依赖时间的积累。这些就不是“第一印象”所能解决的了。一样的道理,我们对别人的了解和-判断,自然不能局限在“第一印象”上面,因为它毕竟是初步的、表面的,而且往往是片面的。 7、提高评价水平 评价水平的高低是影响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评价水平的高低,主要不取决于你讲别人好话的多少,而取决于评价的是否真诚和符合实际。人际关系好,既要求有感情上的沟通,也要求有心理上的好感。对他人的好感、反感是一种情绪定势,它是多次类似情绪积累而形成的。影响这种情绪定势的重要原因是双方在交往中的态度。有的人自以为是,在与别人的相处中,表现出一种轻视别人的姿态,即使在求教于别人时,也爱摆出一副好像参考人家的架势。久而久之,别人就会对你产生反感。还有的人对他人评价缺乏真诚性,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或者嫉妒别人的优点、长处与成绩;或者从来不对别人讲心里话,使人感到你很虚伪,很偏狭。还有的人,只喜欢听别人的好话,一有刺耳的话,就表现出情感上的厌烦和不满,别人见你如此气量狭小,自然也就避之唯恐不及了。 三、形成良好的交往风度 风度是一个人各种心理素质和修养的外在体现,它能够反映出个人的道德品格、思想情感、性格气质、学识教养、处世态度乃至交往诚意。它直接决定了个人在对方心目中的心理形象。有关学者指出,交往风度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饱满的精神状态 与人交往时应该精力充沛,富有自信,这样能够激发对方的交往动机,活跃交往的气氛。 2、诚恳的待人态度 无论对待什么样的交往对象,都应该以平等的态度,显得诚恳而坦率。不俯仰讨好位尊者,也不要藐视位卑者。端庄而不过于矜持,谦逊而不矫饰作伪,充分显示出你诚实的内心世界。 3、洒脱的仪表礼节 根据人际吸引的原则,一个人俊逸潇洒,就能产生使人乐于交往的魅力。仪表的魅力不只取决于长相和衣着,更在于人的气质和仪态,这是人的内在品格的自然流露。得体的礼仪能够增加人的交往风度,使他在敬重别人的同时也得到了别人的尊重。 4、适当的行为神态 人的神态和表情,是沟通人际间的思想感情的非语言交往手段,是交往风度的具体表现方式。面部肌肉放松,微带笑容,是一种轻快友好的表示。朴素大方、温文尔雅的行为习惯,能够正确地表达一个人的良好愿望。分寸得当的交往距离,能够让彼此心理上都感到舒适、坦然,过度亲热和冷漠则容易引起对方误会。 5、高雅的言词谈吐 谈吐之美,在于用词恰当,言之有物,有一种自然吸引力。 当然,同学们如果想进一步提高人际交往的水平,还必须强化自己交往的能力,注意交往技巧的把握,下面是一些最基本的方法: 一是善于表达。尽管大家都会说话,但说得恰到好处却不容易。在人际交往中,语言表达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交往时语言表达的基本是明白通顺,清楚简洁,让人一听就懂。还要注意根据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对象,讲不同的话,正如俗话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要使对方容易接受你的话。说话要生动形象,幽默风趣,这样的话容易引起对方的兴趣,收到最好的效果。当然,最高的要求是语言要有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道理,这就需要平时知识的积累了。这些表达能力,虽然不是一下子就能提高的,但只要同学们平时加强这方面的培养和训练,就一定会成为一个能言善辩的人。 二是善于观察。与人交往,尤其是同陌生人打交道,你首先得知道对方的性格、习惯爱好等。假如你对别人一无所知就胡*谈,往往是没有什么好效果的。而对方在想什么,想干什么,有不少时候不是由对方直接说出来,而是由他的表情动作流露出来。这就需要你仔细地观察,俗话说:“观其行,听其音,知其心。”就是讲要察言观色。所以,同学们在与人交往时,一定要注意观察,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才能善解人意。 三是善于协调。与人交往往往会有矛盾,有了矛盾就要协调化解。善于协调首先要善于分析,分清利弊,权衡得失,还要能够理解和说服对方,帮助别人分担忧愁。其次是能够“换位思考”,即有意识地变换角度,站在别人的位置上思考。另外还要消除偏见,不能用固定的老眼光看人,而要实事求是地对待别人。最后还要具有说服别人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