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的结构是怎样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30 02:27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8 17:14
巴尔扎克在他的小说总集《人间喜剧》前言中说,一个作家如果只会“严格模写现实”,只能成为一个或多或少忠实的画家,“可是,为了得到凡是艺术家都渴望的赞词,不是应该进一步研究产生这些社会表现的多种原因,寻出隐藏在广大的人物、热情和故事里面的意义么?”巴尔扎克所说的“意义”是指作品的思想感情、教育功能、审美感受,类推以后,我们发现它也“隐藏”在诗歌《氓》与《采薇》中“人物、热情和故事里面”,读者透过“典型化”的真实的生活感受到美。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8 17:14
《氓》和《采薇》的主题美与结构美
点击数:474 次 录入时间:2010/11/29 15:45:00 编辑:lihuan0206
巴尔扎克在他的小说总集《人间喜剧》前言中说,一个作家如果只会“严格模写现实”,只能成为一个或多或少忠实的画家,“可是,为了得到凡是艺术家都渴望的赞词,不是应该进一步研究产生这些社会表现的多种原因,寻出隐藏在广大的人物、热情和故事里面的意义么?”巴尔扎克所说的“意义”是指作品的思想感情、教育功能、审美感受,类推以后,我们发现它也“隐藏”在诗歌《氓》与《采薇》中“人物、热情和故事里面”,读者透过“典型化”的真实的生活感受到美。
一、主题鲜明,美在其中
《氓》与《采薇》其内容与主题虽然不相同,但是都叙写了小人物的事,都刻画了人物的心灵美,突出鲜明的主旨,使读者难以忘怀。
叙事诗《氓》真切自然地叙写了弃妇订婚、迎取、遭受*、遗弃的经过,刻画了一个情深意笃、爱得坦荡而热烈、善解人意、勤劳聪慧、果敢率真、通情明义的女子形象,表达了弃妇对遭受*与遗弃的痛苦与悲哀,对任性暴躁、“二三其德”的男子愤怒,满腔愤懑地控诉了这社会的不平。
《氓》透视了女主人公的感情美。她有初恋的期待,有迎取的欢乐,有遭*的痛苦,有被遗弃的悲哀,在感情跌宕起伏、曲折多变的过程中,前后事态变化对比,爱憎分明。清人马瑞辰在《毛诗传笺通释》中写道:“氓为盲昧无知之称。《诗》当与男子不相识之初则称氓;约与婚姻则称子,子者男子美称也,嫁则称士,士则夫也。”女主人公对男子的称呼不断转换:“氓(第一章)——子(第一章)——尔(第二章)——士(第三、四章)——不称呼(第五、六章)”,我们从中看出两人感情的发展(由尊重到鄙视,由痴情到悲伤,由热爱到痛恨),曲折其妙,情尽委曲,耐人寻味。美的东西之所以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就在于它体现了人的东西,尤其是体现了人的情感生活。就如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柴可夫斯基的《六月船歌》,以优美的旋律、纯美的感情,使人在精神上获得一种极大的愉悦和满足。
《氓》展现了女主人公的性格美。莎士比亚的悲剧是性格的悲剧,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古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而《氓》的悲剧是命运、社会的悲剧。《氓》塑造出一个有血有肉、有鲜明个性的悲剧人物形象。女主人公待人天真、善良、温柔,对氓一片痴情。在婚后家庭里勤劳能干,体现了女性的传统美德,令人敬佩。面对氓喜怒无常、喜新厌旧、蛮横粗暴,她具有一定的觉醒反抗意识,倔强刚烈,坚决果断,但最终还是成为悲剧婚姻的受害者和古代妇女命运的代表。女主人公的可爱、可敬的性格,被撕碎了给人们看,引起人们关注当时*、经济的不平等的社会问题,发现这个“不平等”决定了男女在婚姻关系上的不平等,使氓得以随心所欲地玩弄、*妇女而不受制裁,有抛弃妻子解除婚约的权利。
《采薇》叙写了一位解甲退役的征夫在阴雨霏霏、雪花纷纷的返乡途中艰难独行,遥望家乡,抚今追昔,不禁思绪纷繁,百感交集,追述了艰苦的军旅生活,激烈的战斗场面,无数次的登高望归情景,集中表现了戍卒们久戍难归、忧心如焚的内心世界和周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反感。
而《采薇》展现了征夫的雄壮美。我们从第一章中看到战士们为了保卫国家而抛家舍业;从第二章中看到守边战士居无定所,与家人音信隔绝,过着艰辛的生活;从第三章中看到戍卒度过了漫长岁月,服役无期;从第四章中看到戍守生活紧张劳苦,战事频繁;从第五章中看到军容威武,装备精良,战马肥壮,戒备森严,气势不凡,冲锋陷阵,战无不胜。这两章把戍卒放在王朝与蛮族的战争冲突的背景中,放在厌恶战争的情感之中,放在久戍难归、忧心如焚的心理煎熬之中,凸现他们的英雄气概和“阳刚之美”。
《氓》的女主人公在性格阴柔之美以外,还有几分阳刚之气,而《采薇》中的征夫阳刚、自豪在身,但仍然难以抑制自己的思乡之情,昔日的“杨柳依依”与今日的“雨雪霏霏”对比,必然会生发“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李频《渡汉江》)的忧惧心理,真有几分阴柔之美。
二、叙事结构,美在其中
常见的记叙结构模式大致有五种:时序贯穿式、空间转移式、时空交互式、逐层深入式、并列组合式,而诗歌《氓》采用了“逐层深入式”结构,叙写事件发生过程,展现人物性格;《采薇》采用了“时空交互式”结构,表现了解甲退役的征夫因抚今追昔而百感交集,因边关渐远乡关渐近而独行艰难、内心悲苦的感情。
《氓》的“逐层深入式”结构,融入了议论抒情,使读者真实感受到男女性格上的反差。全诗共六章,一、二两章追叙幸福的恋爱过程,第一章,叙述自己由初恋而定的。诗作的叙事节奏颇似电影蒙太奇手法,选取了三个视觉效果极强的场面来表现(初次相逢;定情相送;约期相别)。第二章叙述自己陷入情网,冲破了媒妁之言的桎梏而与氓结婚。诗人叙述到这里,情绪极度激昂,悲愤与悔恨交并,使叙述中断。第三章围绕爱情发表议论,怨恨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象,以斑鸠贪吃桑葚为例规劝年轻貌美的天真少女别沉醉于爱情。第四章叙写女主人公被弃而回娘家,她由浩浩荡荡的淇水联想到自己过去的感情生活,不禁怨恨氓的负心而反复无常。第五章用赋的手法补叙了她婚后的操劳、*和兄弟的讥笑而自伤不幸。一连用了六个“矣”,写出了女性在经济上、*上的附属地位,读起来让人感觉凄苦哀怨又无可奈何。第六章叙述幼年彼此的友爱和今日的乖离,直接议论抒情,斥责氓的虚伪、欺骗、易变,坚决表明和氓在感情上一刀两断的态度,表现出女主人公决绝、坚强、刚烈的性格特点。《氓》结构严整,与它的故事情节、作者激昂波动的情绪相适应,耐人研读。
《采薇》的“时空交互式”结构,源自作品的“倒叙法”的使用,源自征夫生活空间的转换。作品前三章为一层,追忆思归之情,叙述难归原因。这三章的前四句,以重章之叠词申意并循序渐进的方式,抒发思家盼归之情;而随着时间推移,思乡之情越发急切难忍。后四句层层而详尽地叙写戍役难归的缘由:远离家园,是因为玁狁之患;戍地不定,是因为战事频频;无暇休整,是因为王差无穷。其根本原因,则是“玁狁之故”。四、五章追述行军作战的紧张生活。四章前四句,诗人自问自答,流露出军人特有的之情。接着围绕战车描写了两个战斗场面,展现了威武的军容、高昂的士气、将士的装备,反映了当时边关的形势——战斗频繁,说明了久戍难归的原因,歌颂了恋家的戍卒识大局、爱祖国的品质。这样一来,在漫长的归途上追忆起昨日出生人死的战斗生活,是很自然的事情。第六章描写戍卒归途抚今追昔,今昔对比,借景抒情,回到现实,“昔往”与“今来”对举,使戍卒黯然神伤,孤独无助。戍卒深切体验到了生活的虚耗、生命的流逝及战争对生活价值的否定。前五章侧重于叙事,最后一章侧重于借景抒情,表达方式富于变化,有利于表现主人公复杂的内心世界。
《氓》的叙事结构模式属于“直线型”的(按照时间推移、空间转换来叙述),在顺叙结构中穿插了“补叙”。《采薇》的叙事结构模式属于“网状型”的,在倒叙结构中穿插了“直线型”。正因为诗歌结构美展现了力学价值,彰显力道,所以成为具有厚度的传世名作。
《氓》与《采薇》除了具有主题美和结构美以外,还具有语言美和音律美等待,只要我们注意比较鉴赏,就会有新的发现,有新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