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衬线」?【20点】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28 08:0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13:42
更新1:谢谢两位,不过现在我得交付投票…不好意思><”
图片参考:upload.wikimedia/ *** /mons/a/a0/Serif_and_s-serif_01 无衬线体 图片参考:upload.wikimedia/ *** /mons/8/8c/Serif_and_s-serif_02 衬线体 图片参考:upload.wikimedia/ *** /mons/9/91/Serif_and_s-serif_03 衬线体 (红色部分为衬线) 在字体中,衬线(serif) 指字形笔画末端的装饰细节部分。有衬线的字体就称为「有衬线体」或「衬线体」(中文惯用名称「白体」),而与之相对的,没有衬线的称为「无衬线体」(中文惯用「黑体」)。无衬线字体在西文中习惯称s-serif,其中 s为法语的「无」的意思;而另外一些人习惯称"grotesque" (德语作"grotesk") 或「哥德体」(gothic),把衬线体称为「罗曼体」(roman)。但是这些词已经不是很常用了,只保留于字体名称中。 西方字体中的起源 一般认为衬线起源于古罗马的石刻拉丁字母。1968年Edward Catich神甫在其著作《衬线的起源》中指出,在石刻时,先用画笔将字母轮廓标注在石头上,然后刻字人依照痕迹进行刻画形成了衬线。 关于"serif"这一名称比其本身的出现要晚。目前可考的《牛津英语词典》(OED)是1841年版本中的"s serif"一词, 而"serif"是从 "serif"(无衬线)一词派生出来的。《韦氏第三新国际词典》称"serif"源于德语的 schreef,意为「曾经写」,经过荷兰语的schrijven
德语的 schreiben和拉丁文的 scribere(意思均为「写」)演变而来。至今德语中Schreef意思仍为"serif"。 方块字中的起源 图片参考:upload.wikimedia/ *** /zh/c/c4/Hanzitypefaces 图片参考:zh. *** /skins-1.5/mon/images/magnify-clip 汉字中的衬线体宋体和无衬线体黑体 图片参考:upload.wikimedia/ *** /zh/thumb/6/65/Jpfont/180px-Jpfont 图片参考:zh. *** /skins-1.5/mon/images/magnify-clip 日文明朝体(MS Mincho体)和ゴシック体 图片参考:upload.wikimedia/ *** /zh/thumb/1/1f/Krfont/180px-Krfont 图片参考:zh. *** /skins-1.5/mon/images/magnify-clip 韩国语中的衬线体Batang体和无衬线体Dotum体 图片参考:upload.wikimedia/ *** /zh/thumb/4/49/Hanzisong/180px-Hanzisong 图片参考:zh. *** /skins-1.5/mon/images/magnify-clip Windows中的各种宋体字:从上之下分别为简体中文Simsong体,繁体中文PMingLiU体,日文MS Mincho体 在东亚文字,即汉字,日语假名和韩语谚文等方块字中,同样有相当于「衬线体」和「无衬线体」的两个概念,只是指代名称不同。 中文中Serif 按照字义翻译成「衬线」,或「字脚」,顾名思义起到装饰陪衬的作用,因此「有衬线体」也称为「有脚体」。日语中将衬线称为うろこ,字面意思为「鱼鳞」。 相当于「衬线体」的,即「白体」,有中文宋体,在使用繁体中文的港台称为明体,日文明朝体(Minchō),|韩国语中Batang体等,常用于正文排版。这些名称起源于中国历史上的宋朝和明朝。当时中国的活字印刷术已经广泛传播,而用于制造活字的木纹多为水准方向,因此造成在刻字时横画细,竖画粗。而且为了防止边缘破损,横画在两端也被加粗,根据运笔习惯形成三角形的装饰。这种方式一直沿用至今,现在白体类字体多数都是横细竖粗。 另外一类,即相当于「无衬线体」的,在中文通常称为黑体,在日文称为ゴシック体(Goshikku-tai,直译即「哥德体」),|韩国语中的Dotum体等等。这类字体笔画粗细基本一致,没有衬线装饰,醒目,常用于标题,导语,标志等等。 用途 在传统印刷中,衬线字体用于正文印刷,因为它被认为比无衬线体更易于阅读,是比较正统的。相对的,无衬线体用于短篇和标题等,能够读者注意,或者提供一种轻松的气氛。 一般来说,人们倾向在长篇文章中使用衬线字体,如书籍、报纸和杂志等等。虽然在欧洲比北美更经常使用无衬线体,但在正式场合衬线字体还是使用最多的类型。 印刷制品更多趋向使用衬线字体以方便阅读,但是在电脑领域中倾向使用无衬线字体以方便在显示器上显示。出于这个原因,大部分网页使用无衬线字体。另外,为了更好解决衬线字体的显示问题,新的反锯齿和次像素显示等技术开始广泛运用。但是目前最一般的显示器解析度也不过每英寸100像素,这是屏幕显示衬线体可读性的瓶颈所在。 分类 西文的衬线体基本上可以分为四类: 旧体
过渡体
厚衬线体和现代体。 图片参考:upload.wikimedia/ *** /mons/thumb/e/e0/Garamond_sample.svg/251px-Garamond_sample.svg 图片参考:zh. *** /skins-1.5/mon/images/magnify-clip Garamond字体。旧衬线体的字形样本 旧体 旧体可以上溯到1465年,它的特征是:强调对角方向——一个字母最细的部分不是在顶部或底部,而是在斜对角的部分;粗细线条之间微妙的区别——笔画粗细的对比不强烈;出众的可读性。旧体是最接近手工铅字起源的字体。 旧衬线体在制作的时候有严整的斜度规定,加上弧度衬线体现细节,增强了它的阅读性。可是这个做法和研究阅读的心理学家所提倡的「平行字母宽度」认知模型是相矛盾的。 旧体可以再分为Veian 和 Aldine 或 Garalde。旧体字体的样本有 Jenson (Veian)
Garamond
Bembo
Goudy Old Style
和Palatino (all Aldine or Garalde)。 图片参考:upload.wikimedia/ *** /mons/thumb/2/2c/Times_New_Roman_sample.svg/250px-Times_New_Roman_sample.svg 图片参考:zh. *** /skins-1.5/mon/images/magnify-clip Times New Roman字体,过渡衬线体的字形样本 过渡体 过渡体(或称 "巴洛克体") 衬线体最早出现在18世纪中叶,这类字体中包括最著名的Times Roman (1932年) a和Baskerville体(1757年)。由于在风格上处于现代体和旧体之间,故名「过渡体」。和旧体比较,粗细线条的反差得以强调,但是没有现代体那么夸张。 图片参考:upload.wikimedia/ *** /mons/thumb/9/90/Rockwell_sample.svg/250px-Rockwell_sample.svg 图片参考:zh. *** /skins-1.5/mon/images/magnify-clip Rockwell字体,厚衬线体的字形样本 厚衬线 主条目:Slab serif 厚衬线 (也称 "埃及体") 中笔画粗细差距较小,而衬线相当粗大,几乎和竖画一样粗,而且通常弧度很小。这种字体外观粗大方正,各个字母通常是固定的水准宽度,字体表现和打字机一样。这类字体通常被说成是单纯在无衬线字体加上大衬线,因为字母本身的形状和无衬线体很类似,笔画的粗细几乎没有差别。(在厚衬线体中有一个小类叫Clarendon体,结构更类似于衬线体,但是有独具特色的弧线。)厚衬线出现在1800年左右。具体包括Clarendon体、Rockwell体和Courier体等等。 图片参考:upload.wikimedia/ *** /mons/thumb/c/c6/Bodoni_sample.svg/250px-Bodoni_sample.svg 图片参考:zh. *** /skins-1.5/mon/images/magnify-clip Bodoni字体
现代衬线体的字形样本 现代 现代衬线体出现在18世纪末,强调了粗细笔画之间的强烈对比,加重了竖画,而把衬线作得细长。大部分现代衬线体的可读性不及过渡体和旧体衬线体。常见字体包括Bodoni体
Century Schoolbook体和 Computer Modern体。 (这类字体在开放源电脑系统中通常带TeX和LaTeX)。
参考: ***
衬线首先出现在刻入石头的罗马字母,雕刻匠依据用扁平芦苇笔写在石头上的字母笔划刻在石头上,由于古罗马字母的笔划有粗、有细,使雕刻匠难以整齐结束一条线尾,因此他们在线的么端加上完结笔划,称为衬线。早期的衬线是修士们用羽毛茎笔写成的,也有用毛笔留下明显的结束衬线。今天,衬线变成设计字母的主要部份。水平衬线有助于眼睛看清字母,使易于跟着阅读。 同时,字体中线条的分量也有助于区分字的种类(图2-3),共有五种宽细份量,分别是 1. 细、2. 中等、3. 粗、4. 较粗、5. 特粗的。头二种份量多用在正常阅读上,后三种作强调之用﹔多用于标题和海报以引起人们的注意。
参考: big5.cgan/book/books/print/wesord/wwbcp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