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字字源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28 23:3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16:49
“儿”是“儿”的简化字。
甲骨文和金文前一款的“儿”,侧面站立的人,却长着顶部开着口的大脑袋,意思是脑盖骨(即囟门)未长严实。我们的祖先抓住了初生儿童头部的特点,造出了“儿”这个字。秦篆、汉隶和繁体楷书的“儿”更加符号化,上部写为“臼”下部写为“儿”。其实,“儿”的意义与春米捣蒜用的“臼”没有任何关联。
“儿”是象形字,本义指小孩子。在古代,儿指男孩,婴指女孩。秦代的儿童识字课本《仓颉篇》就曾指出:“ 男曰儿,女白婴。”后来,儿不分性别,泛指儿童,如:婴儿、幼儿、儿歌。唐代贺知章写有《回乡偶书》一诗,描写自己年老返乡遇到一群小孩子的情景:“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儿”在使用中表意范围还有所扩大,可用来表示年轻人(多指男青年),如:男儿、健儿、好儿郎志在四方。 “儿”还专指儿子,如:儿孙、儿媳、儿女。宋代辛弃疾在他的词作《清平乐.村居》写有这样的句子: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在这句词里,作者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户农家三个儿子的行为举止。
另外,“儿”在一些词的后面还作词缀使用,没有单独的读音,在读前面字音时自然卷舌,一般含有亲切感,如:花儿、果儿、鱼儿、头儿(领导者)。人们称这一语言现象为“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