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十六章赏析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29 03:0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06:10
[原文]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①。是以君子②终日行不离辎重③,虽有荣观④,燕处⑤超然。奈何万乘之主⑥,而以身轻天下⑦?轻则失根⑧,躁则失君。
一、注释
①静:宁静专一。躁:躁动,浮躁。根,君:根本,主宰。
②君子:一本作“圣人”。指理想之主。
③辎重:军中载运器械、粮食的车辆。这里比喻生命中最为根本的东西一一道。从儒家来讲,大致可以理解为德才兼备。
④荣观:贵族游玩的地方。指华丽的生活。也可以比喻荣华富贵,功成名就。
⑤燕处:安处,安居;超然:泰然处之。
⑥万乘之主:身份尊贵的大国之主。万乘,乘指车子的数量。“万乘”指拥有兵车万辆的大国。也可以比喻地位重要,肩负天下责任的人物。
⑦以身轻天下:治理天下而轻视自己的生命和身心修养,言不能讲信用,行不能为示范。
⑧轻则失根:轻浮纵欲,则失治身心之根本。
二、译文
稳重、厚重是防止轻率、轻视的根本,宁静专一是防止躁动、浮躁的主宰(此句可用互文方法翻译)。因此君子终日行走,不离开载装行李的车辆(立身处世的根本做人之道),虽然有美食胜景(名闻利养)吸引着他,却能安然处之,不为所惑。为什么大国的君主,还要用轻率躁动的言行举止以治天下呢?轻率、轻浮就会失去治国的根本;急躁、浮躁就会丧失做人的主导。
三、感悟
1.在《三国演义》之中,孙坚、孙策父子,他们作为三军的主将,都对自己的防卫比较轻视(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最终都不实在,不是实在强大的敌人手下,而是死在伏击和小人的手上,这一点,曹操的谋士郭嘉在事前就对他们进行了准确的预测,可以说郭嘉是深谙老子这章的精神实质的,如此可见,一个人做事要抓住轻重缓急,抓住主要矛盾。
2.诸葛亮在《诫子书》中的几句名言,可以说也可以作为本章的一个侧面诠释,如: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这几句名言都在强调庄重和静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