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26 22:4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10:21
问这个问题当然是需要前提的,那就是我所遇见的大多数人都会对各式各样的心理测试兴致勃勃,通常在QQ群里发出一个测试,总会立马得到大家的回复,然后便是催促:“快、快、贴答案!”,“答案!答案!”虽然这个答案可能会被认同,亦可能会被嗤之以鼻,但这并不会妨碍下一个测试题贴出来后大家依旧兴致盎然。
而关于“为什么爱”这个问题,大家七嘴八舌地回答:“好玩呗~”、“好奇,想知道准不准!”、“嗯,如果测试是关于自己的,会是想要了解自己多一点!”
了解自己天命
的确,很多人乐于心理测试,就是想知道自己多一点。自己究竟是怎样一个人,适合做什么样的事,以怎样的途径能够更容易地获得成功?尤其在人们曾经遭遇挫折、或正在路上艰难行进,前路一片茫然时候,总希望能够借助某种工具指引捷径。
这就是人们乐于测试的心态之一——了解自己天命的急躁。怕失去机会,想获得最佳发展匹配。
当然,通过正规的测试,以上这种心态所期望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实现的。
如麦尔斯性格类型量表就指出,有些人特别在意细节,那当然就很难与一个大大咧咧的人为伍。而就职业定位测评而言,霍兰德六边形理论把人的兴趣分成六种类型,同时所有的职业也可以被归入六种对应的类型,从而“人”与“职业”就可以实现有效匹配。
学心理学的张妍就曾经在决定是否考研之前做了一系列的专业心理测试题,测试结果显示,她的兴趣特征是倾向研究与操作型的,如果去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直接与人打交道,则会与她的性格有不适之处,获得成就的机会可能少一些。而张妍本身也发现,虽然自己做过许多的咨询个案,但总还是觉得与人沟通存在不畅。张妍通过对自己兴趣的分析,清楚自己从事心理学相关方面的研究或者从事指导别人的工作是比较适合的。于是她明确了考研读博这一发展方向,获得了更有主动性与成效的生涯发展。
寻求一种自我认同
既然已知心理测试这种具备一定功效的便捷工具,究竟还有多少人愿意放弃使用,而还是甘愿只靠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前行呢?更现实的状况是,现在的我们把更多的关注都集中在自己身上,总是不停忙碌著为实现自我,取得成功寻求有效的途径。然而对于“我”的认同与对于“我的成功”的肯定大多是需要别人来完成,可我们哪里还有这么多时间去与人交往,再获取别人的信任与肯定呢?
于是,这就是测试的第二个心态——对别人信任成本增长,只好求诸于工具,并努力寻求一种自我认同。
正如之前人们对于“为什么爱做测试”的回答:“好玩、好奇到底准不准”,我们为什么在意测试的准确性?没错,这正是当你惊叹“真准”的时候,就是因为这个测试肯定了你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行为方式等等。
实际上,在生活中更受到人们欢迎、传播得更广的正是这样一类带有一定趣味性的小测试。这类小测试也许准确性并不高,甚至可能娱乐性更强一些,可这有什么关系呢?重要的是它们实在太多了,信手拈来,就可以满足我们自我认同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