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故事之:地皮与老农的过招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27 00:4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00:51
在古玩行里有一个专业名词叫“铲地皮”,指的是有一类人通常自己不开店,只是常年累月战斗在农村第一线,走街串巷收古董。然后买到东西再卖给别人赚个差价。这类人呢起初开不起店面,但是有眼光、有经验,懂点行情也能吃苦,他们是最基层的古玩从业者,也是这个行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地皮的意思并不是地皮流氓、地头蛇,而是专指这类人。
接触收藏之后总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人,也会听到很多有趣的故事,这里面有买家也有卖家,当然为了卖东西而特意编造的故事还是不要听为好,除了要提高自己的眼光还要学会分辨故事的真假才不至于上当受骗。
前辈老杨在开店之前就是一个铲地皮的,他那里铲地皮叫做“悠乡”,也是指下乡去村里收古董。其实这种工作并不好做,就像瞎猫去逮死耗子,完全是撞运气,有时候串了个十里八乡也难道见到一件老东西。更别提现在了,信息这么发达,鉴宝节目层出不穷,就连普通老百姓都有收藏意识了,那家里但凡有个老东西也不管收藏价值大不大,都当个宝贝。有时候铲地皮反而能铲出不少笑话来。
在二三十年前,也就是八几年、九几年吧,那时候铲地皮还容易些,农村的东西比现在多,有不少户家都能拿出点有年头的东西,不像现在农村的货源几乎都枯竭了。听老杨说,那时候一个上好的白玉帽花才两三块钱,还得挑着买,不白的不要,有磕碰的不要,型不好的也不要。进到村里,去往那人堆里凑,见到上年纪的人就打听,“哎,大爷大妈啊,家里有没有老东西啊,可以换点钱啊”,老头老太太们也比较热情,不一会儿就从家里捧出个小布包,层层打开,运气好倒也能碰到一两件称心的。
那时候铲地皮的形式基本是这样的,门槛也比较低,造假也不像现在这么发达,“埋地雷”的事情更是不常见。人们还是比较淳朴的。老杨刚开始铲地皮就在那段时间,只要跑得勤,见到的东西就多,见得多了,摸得多了,眼光自然就练成了。
(一)
对于老杨来说印象比较深的其中一件事就是收一个翡翠扳指。这个事倒不曲折,之所以印象深反倒是因为收的容易。那时候老杨还不算老,世道也不像现在,把古玩行捧得那么高大上,更不像现在有那么多新名词,要搁现在“铲地皮”那就是自由职业者!但是那时候,“悠乡”嘛就跟走乡串户摇鼓叫卖的货郎差不多,听起来总不太体面。老杨是个穷苦的出身,各种原因进到这行里面,收入又不稳定,干着干着就没了心劲儿。转眼又十天半月没开张了,心里头那个焦躁啊,就别提了!甚至都准备打退堂鼓了!家里老婆孩子五六口人等着吃饭呢,这涝一阵旱一阵的,只能勉强混个温饱,更别提发家致富了。老杨越想越苦恼,但也不能坐在家里干等着啊,还得出去转悠啊,于是跨个自行车就走了。
本来想就在这附近转转得了,眼看着这天都快晌午了,但转念又一想眼下自己村里、临近村里一共有好几个铲地皮的,这方圆十里八村的都被搜刮得差不多了,再转也没什么指望。就漫无目的地骑啊骑不知不觉竟走了二三十里路,来到了地处临县的一个山下的小村子。当时刚过麦收不久,村口打麦时造的场地还在。一个四五十岁的老农坐在一个石磙上抽烟,老杨心想既然来到这个村了那就问问吧。
于是下车去给人家递了一根烟,就打听:“老哥,你知道咱庄里谁家有老东西吗?我是专门收老货的”。
那农民大叔接过烟直接别在耳朵上,抬眼瞅了瞅老杨,半是调笑半是询问:“收啥老东西呢?来,看看我这个物件。”说着就撩开衣服从腰里取下个东西,也不伸手递,就放在地上一骨碌,那东西就滚到了老杨的面前。老杨拾起来一看,是个翡翠扳指,被老农栓了根绳子绑在腰带上。以前的人喜欢在腰带上系东西,大多是家里的钥匙串,买个专门的钥匙绳子,两端分别挂在裤鼻儿上,走起路来叮当作响,感觉还挺时尚。这个翡翠扳指成色还不错,水头也足,中间有拇指肚那么大的一块翠色。拴着的绳子就是家里的布条做的,小杨拿在手里端详了一会,也装作不太在意地说:“嗯,是个老物件,比较常见,老哥想卖多少钱?”
老农继续抽烟,神色如常,反问道:“你觉得值多少钱?”
老杨大吃一惊,也不知道虚实,只得说:“给你五块钱吧!”心里想着这东西我买下来约莫着能卖个十几二十块,先不出那么高吧。
谁知道老农继续平平淡淡地回了一句:“五块就五块。”说着还伸出了一只手,向老杨要钱。
这个时候老杨心里激动坏了,胸口怦怦直跳,从怀里掏出五块钱递给老农,老农接到钱立马揣进了兜里,好像也怕老杨反悔似的。这一边老杨也怕人家反悔,抬头看看这天也马上擦黑了,迟则生变,三十六计走为上!还是马上开溜吧!
老杨边去推自行车边说:“老哥,天儿不早了,我脚程远,今天就不去村里了!改天再进村货!”老农也回:“快黑了,你赶紧走吧,再晚就看不清路了!”于是老杨就慢吞吞地推着车转身走了,还故意放慢了步子,大概走了二三百米,回头看看人家没有再注意自己,这才抬腿迈上二八大杠,脚下蹬得都快飞起来了。一口气骑了五里地才敢停下来喘口气,心里还在砰砰跳,一边暗自庆幸一边又把那宝贝掏出来看看,哎呦真不错,这次铁定不赔本儿不说,还能赚上一小笔生活费,今天总算没白辛苦。
后来老杨对我说,那次收货真算是太顺利了,人家根本没还价,这爽快地简直像做梦似的。要搁以往那还不得来来回回过上几招,你若太心急非要上赶着要,人家还就不卖呢!听完这个故事,不知道你们有什么想法,反正我只有一个感慨,哎呀我去,这老农也忒大条了,这么一件翠货在地上骨碌过来,这要是磕着了碰着了老杨还不得心疼死啊,还不能表现出来!不过这也说明人家要么根本不在意,要么就是不懂,要知道那个年代条件差的人家连饭都吃不饱谁还关心收藏啊!说不定,这么个不能吃不当喝的玩意儿居然能换好几块钱,人家心里指不定多高兴呢!这也说明了收货有时候还真的靠运气!不过这种好事你也不要指望天天发生,大部分的时候都是东跑西跑十天半月也买不到一件东西!
不过做买卖都是相通的,心理价位这个问题很重要,当买卖双方的心理价位相当的时候这生意就容易成!什么意思呢?比方说那老农要卖这翠扳指,他的心里价位必定不会超过五块钱,这跟他的眼界有关,在他的认知里这东西没那么金贵,五块钱在当时的消费水平不低了。反过来再说老杨,他觉得自己能卖十几二十多,那他就愿意花五块钱来收,就算对方讨价还价,再多加个两块三块的他也会那么做!这取决于他对市场的判断,必定是对盈利有把握才出手!事实证明他是对的,买到这件东西第二天就出手了,得了十五块,刨去成本他净赚了十块钱。但是你能说他挣这十块钱是容易的吗?一点也不,这里面包含他的辛苦,他日积月累的经验,还有他承担的风险,万一一不留神打眼了那就是血本无归。
(未完待续)
中年夜传授“耕田记”:插秧最见工夫,也最显风采与境地
自从听了阿谁老农人的故过后,我每一年正在自留地插秧时就尽可能注重那个题目。插秧常常是妙手过招的时节,通常为插得既快又好的的人第一个下田开插,插好十行后第二个开插,然后顺次类推,谁先谁后由本身权衡气力决议。下田后个个闷头不语,你逃我赶,无声较劲,普通被右边人遇上时自发让位,若连续让位几回就会被人...
一百字左右的素材故事···
曾有人做过实验,将一只最凶猛的鲨鱼和一群热带鱼放在同一个池子,然后用强化玻璃隔开,最初,鲨鱼每天不断冲撞那块看不到的玻璃,耐何这只是徒劳,它始终不能过到对面去,而实验人员每天都有放一些鲫鱼在池子里,所以鲨鱼也没缺少猎物,只是它仍想到对面去,想尝试那美丽的滋味,每天仍是不断的冲撞那块玻璃,它试了每个...
谁能告诉我<武林群侠传>的流程功略
8. 去青城山,到剑庐对面的乐山大佛去,过江后救下唐伯虎得到“唐伯虎真迹扇”;同利空法王打架后,打开木箱得到楞枷经的消息。到洞里面去,刀剑门2门主聊天,打败他们。刀剑合壁(合壁条件:刀法+剑法+悟性<<200)。 9. 从少林后面向东北到铸剑山庄,打败二师兄。 10. 到杭州龙井村,找最右下的采茶老农问话;到杂货...
关于<武林群侠传>
(1)、两人因太笨一直无法参透刀剑合一,与他们过招,将其痛扁一顿,两人顿时开窍,欢天喜地的回家去了,这时天剑门和绝刀门复合。(若没剑刀技能,他们不会跟你打的,回逍遥谷找师父学!提升其技能再来。)在8月25当天在成都和洛阳帮两门派御敌,成功后两派就一定会出席武林大会,并会推荐你当武林盟主(名声要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