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记者要注意那些?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27 19:09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23:12
怎样做一名好记者?记者要有*、思想和责任感。应该具备以下条件:1.有*头脑;2.有丰富的知识;3.熟知新闻各个用途;4.要有采访手段。”
除此之外,记者还应加强素质建设,它包含的内容很多很广,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素质建设。具备较高的*素质是做好新闻工作、当好新闻记者的前提条件和可靠保证。许多的记者只忙于业务,却忽略了*理论学习。记者的*素质应从哪些方面体现呢?概括地讲,就是坚强的党性和正确的*方向,高度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具备较高的*素质,就是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正确的*方向。其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坚持正确的*导向,旗帜鲜明地宣传党的*主张和*观点,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二是要努力使党的路线、方针和*及时准确地通过新闻报道与广大读者见面,以激发人民群众积极投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热情。三是热情讴歌人民群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业绩,正确反映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呼声和要求。四是勇于揭露、鞭挞违背、损害人民利益的错误思想和行为及揭露社会丑恶现象。要具备这些*素质,作为一名新闻记者来说,首先要自强自立,坚持刻苦学习和实践,用科学的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用先进的思想指导自己的言行,不断加强党性修养锻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无论在任何环境任何情况下,都能坚持正确的*方向,都能在思想上、*上、行动上与党*保持高度一致,做一个*合格、思想坚定、跟得上时代潮流的新闻记者。
2.理论素质建设。理论素质就是掌握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水平和*水平。较高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和较强的*修养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具备的,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地学习和实践,日积月累,才能功到自然成。实践证明,一个记者的眼光是否长远、嗅觉是否敏锐、作风深不深入,考虑问题是全面还是片面,文章写得深还是浅,都涉及理论水平和*水平的高低,即理论素质的高低。不具备一定的素质和条件,是写不出精品力作的。当前,我们要提高报纸质量,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就必须进一步提高记者的理论水平,加强记者的理论素质建设。
3.业务素质建设。业务素质是记者采访和写作的能力,较高的业务素质是记者做好新闻报道工作的关键。记者的业务素质主要表现在具有广泛的社会活动能力,敏锐观察事物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纯熟的文字表达能力。记者要能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建立普遍的社会联系,准确及时地抓住领导和群众都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能够写出受读者欢迎的好报道和好文章。特别是党报的记者,不仅要迅速敏捷而又准确地传递党的主张,而且要以各种有效形式宣传其依据所在,透视其运用效果,以利于人们自觉遵循,不仅要反映客观事物的现状,而且要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主流及其发展规律,以帮助人们认识真理并团结起来为之奋斗。
4.作风素质建设。作风素质是新闻工作者在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表现出来的状态。优良的作风素质是做好新闻工作、当好新闻记者的前提。要具备优良的作风素质,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忠于党的新闻事业,爱岗敬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继承和发扬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加强记者素质建设的有效途径
1.采取多种形式组织记者学习*理论。长期脱产学习固然是提高新闻记者素质的一种好形式,但不是所有的记者都能脱产学习,学好了再干,而只能是边干边学,边学边干。因此,*宣传部门和新闻单位除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记者学习*理论、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授课外,还应有计划地分期分批组织记者去进修或参加有关部门(机构)组织的短期*理论学习,如听*理论辅导、形势报告会,参加教育培训、参加职业道德教育和“普法”教育等。
2.鼓励自学与强化培训相结合。各新闻单位要针对记者队伍实际,采取以业余自学为主、参加短期培训和脱产学习为辅的方式,鼓励记者自学和参加一些高等院校举办的新闻专业的函授学习。这样既不影响正常工作,又能使记者业务素质得到不断提高。
3.鼓励记者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新闻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记者必须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同样一个新闻题材,为什么有的记者写得很生动,有的记者却写得枯燥乏味?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是否真正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实践出真知”。“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我国有成就的老一辈新闻工作者,他们的成功在于长期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坚持长期实践。一些影响面大、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新闻作品,都是作者投身于火热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新闻素材,进行了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和思考分析后写就的。
4.引入竞争机制,不拘一格选用人才。新闻记者只有树立强烈的竞争意识,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不断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才能面对各种严峻的挑战,才能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要求。
关键素质之一:创新
创新,似乎是个老命题,但是对于新闻记者来说,它有着更丰富的内涵。新闻之“新”,本身也包含了创新的要求。创新之于新闻记者,会助其在新闻理论和实践领域有一番大的作为,可以是办报理念的创新,采写实践的创新,内容版式的创新等等。创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新闻生产力。
关键素质之二:热诚
关键素质之三:开放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23:12
第一,记者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受众为中心的观念,通过利用新闻价值学说中的“接近性”原理,寻找和挖掘读者、听众、观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解答他们想知而未知的问题。每一位记者在采访和写作时都应问一问自己:“读者(或听众、观众)关心这个问题吗?他们都想知道些什么?”只有这样,写出的稿件才能与读者产生共鸣。由于不同的传媒面对不同的受众,因此记者在挖掘新闻时,首先要了解受众是谁,即明确所写的文章要给谁看,然后再根据掌握的新闻素材有针对性地动手写作。如前文所述关于新疆发现新油田的报道,如果是石油系统的行业性报纸,因为其面对的受众大多数是业内人士,就可以不交待或少交待新油田和我国现有的哪处油田储量接近等内容,而对于受众绝大多数是非专业人士的媒体,对这些内容则应有所交待。
第二,记者要具备足够的新闻敏感,能够迅速、准确地把有价值的新闻全部挖掘出来。具备新闻敏感的成熟记者,首先会从大量的材料和事实中把最有价值的新闻挑选出来,接着会把与之相关的一些“次”新闻挖掘出来,不让任何有价值的新闻从自己面前漏掉。而一些初当记者的人,虽然采访时也收集了不少材料,但到写作时一推敲,总是缺胳膊少腿,使文章“立”不起来。
第三,记者要有创造性思维,通过寻找事物的个性和特点,不断提出新问题、新见解、新构思。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是从新的思维角度、程度和方法处理各种信息和问题,从而产生新的思维成果。在采访活动中,记者的创造性思维既可以体现在“主”新闻中,也可以体现在“次”新闻中。例如,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多年来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2000年1月,教育部出台措施,明令禁止学校许多不适当增加学生负担的做法。对此,全国各种媒体给予充分报道,但只有一家媒体在做报道的同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减负”后小学生到哪里去?这个问题的提出,无疑增强了报道的分量与深度。
第四,记者要有扎实的采访功底,做到问得“关键”,采得细致。一个成熟的记者在采访中常常由于提问巧妙得当,赢得了采访对象的支持和配合,从而获得丰富、可靠的事实和材料。例如,问一位工厂厂长:“你们这里的*改革搞得怎么样?”这样的提问,对方很难一下子讲清楚。如果提问换成这样:“你们这里的*改革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原来的管理*有哪些弊端?”“改革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和阻力?你们是怎样排除的?”“改革后发生了哪些变化?”“下一步有哪些打算?”记者无疑会获得较多的有价值的新闻素材。
总之,抢抓新闻是对记者的一个最基本要求,而把新闻做深、做透,让新闻“立”起来、“活”起来,则是对记者的高层次要求。一个记者只有达到这两方面要求,才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记者。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23:13
………………
如果是在*做记者,我认为很重要一点就是要“识趣”——能报的报,不能报的不报。很多时候明明是条好新闻,可能因为某些人为因素,报道之后反而会给自己和单位找麻烦。听上去多少有些悲哀。
至于公正,很多媒体都是党的喉舌,怎么可能会没有*倾向?至于很多阴暗面就更不用说。
反正要能屈能伸,要有自己的原则,祝你好运。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23:14
腿脚能奔走,头脑要灵活,手能写,耳能听。
新闻记者要正直,在报道新闻时要客观公正,不能显露出自己的*倾向,情感思想。不能误导受众。不能做“有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