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中国法律思想史平时作业(1)(2)(3)(4)的答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1:25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06:58
1、 以德配天
这是西周时期的法律思想。意思是说周公的权力是“天”授予的,这是“天命”。但它不是固定不变的,只有有德者才可承受天命,失德就会失去天命。
2、 宗法
即以血缘为纽带调整家族内部关系,维护家长、族长的统治地位和世袭特权的行为规范。
3、 周公制礼
即在周公主持下,对以往的宗法传统习惯进行补充、整理,制定出一套以维护宗法等级制度为中心的行为规范以及相应的典章制度、礼节仪式。
4、 明德慎罚
这是西周统治者汲取殷商灭亡的教训而提出的思想。“明德”就是加强自我克制,实行德政。“慎罚”主张谨慎用刑,反对滥杀无辜。
5、 律学
即法律注释学。它原是经学的一个学支,用儒家经书中的经义研究、解释法律,属于正统儒学。律学始于汉,晋代达到鼎盛。
6、 理学
产生于宋,完成了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哲理化的官方学术。它以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为主流。认为“理”是世界万物的本源,是先天地而生,忠孝仁义、三纲五常千古不变。理学弥补了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理论形式上粗浅直观的缺欠。
7、 铸刑书
这是春秋失去子产的一项法律改革。即将刑法铸造在金属器物上,予以公布。它开创了世界古代公布成文法的先例;冲破了秘密刑思想的束缚;打破; “刑不上大夫”的传统。
8、 《春秋》决狱
就是以《春秋》的精神和实例作为审判的法律根据,从而把儒家经典法律化。这是董仲舒最先提出的。其实质是一种“原心论罪”说。
9、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这是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的主张。即以儒家思想统治其他各家,使儒家的仁义礼乐作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封建*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10、神权法
这是夏、商、西周三个历史时期的法律指导思想,它形成于夏代,极盛于殷商,动摇于西周。夏、商时期神权法的主要内容是“天命”、“天罚”,到了西周就演变成“以德配天”的君权神受说。
11、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这是西周时期礼治的基本特点之一,。所谓“礼不下庶人”,是指礼主要是用来调整奴隶主阶级内部关系的,各级贵族按礼规定所享受的各种特权,奴隶和平民一律不得享受。“刑不上大夫”是说刑罚的锋芒指向劳动人民,而不是指向奴隶主贵族
12、 不法先王,不是礼义
这是邓析思想的主要倾向,也是他主张改革、反对周礼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主旨。意思是说:“先王”极其“礼义”并非不能改变的圣物,“先王”的所作所为、“礼义”的宗法原则也不是千古不变的教条。先王的礼义法令是可以批评,可以否定,可以废弃的。既然“先王”不值得效法,“礼义”不见得正确,那么从现实出发制定新法便是必然的、正当的。
13、《竹刑》
邓析私自编定的一部适应新兴地主阶级要求的刑法。因为写在竹简上,所以称为“竹刑”。 《左传》曾记载“郑四喘杀邓析而用其竹刑”的说法。
14、为国以礼
这是儒家礼治论的主张,儒家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期要求恢复和加强以贵族政体为核心的一整套宗法等级制度,主张“复礼”。“ 为国以礼”的具体内容有:礼是根本的国家制度;礼的范围扩大到民间,突破了西周的“礼不下庶人”原则;“举贤才”补充周礼的“亲亲”原则;礼是“五伦”原则的条文化、制度化
15、为政以德
这是儒家德治论的主张,儒家继承和发展了西周的“明德慎罚”,但也进行了改造。儒家突出了“德”的*意义,主要包括宽惠使民和实行仁政,认为“德”是治理国家、取得民心民力的主要方法;二是抬高了“德”的地位,认为“德”高于君主的权力,高于国家及法律,是区分“仁君”与“暴君”的标准,是执政、司法的指导方针。“为政以德”表现在法理思想上,就是“以刑辅德”、“以德去刑”、“恤刑慎杀”。
16、父子相隐
这是孔子最早提出来的,是“为亲者讳”的周礼原则在判断是否与犯罪问题上的反映。孔子认为,父子之间应该互相隐瞒犯罪,而不应该互相告发。这一主张是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制度在司法方面的具体表现,也是后来封建法律允许亲属相隐的张本。
17、化性起伪
这是荀况提出的礼、法起源的一个前提。因为人性的放纵会造成不可收拾的恶果,所以必须对它进行改造,即“化性起伪”。“伪”,指后天的人为作用。圣人极其礼、法就是为了改造人类的恶性而产生的。
18、兼相爱,交相利
这是墨家法律观的核心,墨家以“兼爱”和“交利”为标准衡量各国的法律制度,评价各家的思想学说,特别要将它贯彻到立法司法之中。“兼相爱”是针对“别相恶”而言,指不分亲疏、贵贱、*,一视同仁地爱所有的人。“交相利”是针对“交相贼”而言,主张人们互相帮助,共谋福利,反对互相争夺
19、天志
“天志”是墨翟实现其“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理想而提出的表现形式。“天”有赏善罚恶的意志,“天志”规范制约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天志”是法律的来源,“天志”是最好的法律,“天志”的核心是“兼相爱,交相利”。墨翟推崇“天志”的目的在于强调法律的公正和平等
20、无为而治
“无为”作为一种*原则,在春秋末期已经出现。使“无为而治”系统化而成为理论的是《老子》。他们人为统治者的一切作为都会破坏自然秩序,扰乱天下,祸害百姓。要求统治者无所作为,效法自然,让百姓自由发展。“无为而治”的理论根据是“道”,现实依据是变“乱”为“治”;“ 无为而治”的主要内容是“为无为”和“无为而无不为”,具体措施是“劝统治者少干涉”和“使民众无知无欲”。
21、以刑去刑
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商鞅是第一个系统提出“禁奸止过,莫若重刑”的重刑论思想家。他的重刑理论,建立在性恶论的基础上,以达到“以刑去刑”的目的。商鞅的“以刑去刑”是针对仁君“以德去刑”的观点而提出的。主要包括刑主赏辅、不赏善、轻罪重刑等内容。
22、信赏必罚
这是韩非提出的执法要求。韩非八赏和罚称为君主手中的“二柄”,是贯彻法令的关键,要使赏罚必信。而且还要注重公平,一律依法行使赏罚。
23、治民无常、唯法为治
韩非提出的维护君主利益的法律观,意思是治理民众没有什么常规可循,只有用“法治”才行。“法治”是对付那些奸佞之民的唯一有效的办法。
24、事皆决于法
这是秦朝的法治思想,秦朝统治者秦始皇为了保持自己的权力,维护和加强封建统治,就要求任何方面都要有法律法令来进行统治。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制定各种法律,使“皆有法式”;二是严刑峻法,深督轻罪;三是视法治为万能,要求后继者遵循他制定了法度行事;四是秦始皇集国家权力于一身,完全实现**。以上各方面都体现了“事皆决于法”的法治思想。
25、黄老学派
黄老学派产生于战国中期,是齐国稷下学宫的一个学派。黄老学派的代表作是《老子》,学说的核心是“无为而治”、与民休息。西汉王朝总结秦朝骤亡的教训,主张黄老学派的学说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将它运用到*和法制实践中,并取得显著的成效。
26、三纲五常
这是董仲舒为了维护封建等级制提出了的理论。“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 三纲五常”体现了整个封建统治的各种关系,成为封建立法的指导思想,是封建统治阶级用来控制人们思想、防止人民“犯上作乱”的思想武器
27、文武张设
这是王充法理思想的一个方面。他认为一德一力,一文一武,都是治理国家不可缺少的工具,要“文武张设”、礼法兼用。但比较起来,王充认为礼义德教更为重要。
28、以礼率律
张斐认为法律的基本精神是礼,所有的律条都必须折中于“礼乐”,与“礼乐”相符合。这就是他所主张的以礼率律。张斐的这一思想弘扬和推进了封建正统法理思想所坚持的礼法合一、纳礼入律的立法原则。
29、以轻代重,化死为生
这是杨坚立法、司法方面的思想主张。杨坚曾两次下令修订新律,即《开皇律》。《开皇律》废除一些酷刑,减省一些刑律,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前代刑罚的野蛮性。
30、安人宁国
李世民军臣汲取隋王朝迅速灭亡的教训,提出了“安人宁国”的治国方略。他们采取了一系列与民休息、不夺农时、轻徭薄赋、少兴土木兵戈的*,重视法制,力戒奢靡,从而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百姓安乐”的局面。在这种“安人宁国”的方针指导下,李世民时代出现了“贞观之治”。
31、德礼政刑
德、礼、政、刑,即德治、教化、政令、刑罚,是封建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主要方法,最早由儒家创始人孔丘提出。孔子认为政刑的作用是有限的,只有德治、教化才是根本的治国方法,他首先提出重德轻刑、以德去刑的主张。西汉董仲舒以“天人合一”的神学目的论为基础,论证了“大德小刑”、“德主刑辅”的原理,成为封建正统法理思想的一个重要理论支柱。南宋朱熹把这一原理根植于唯心主义理学,认为德礼政刑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统一与封建道德伦理规范。丘睿针对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矛盾,提出德主刑辅、明刑弼教的德刑关系说,使传统的“德主刑辅”说更为全面和系统。
32、原情定罪
丘睿重视法律作用,维*律尊严的思想在司法是反映为几方面内容,其中之一就是“原情定罪”。他认为,审理案件单靠有限的法律条文是不够的,还应注意以往的判例,衡量犯罪的情节和行为人的动机、目的。司法官必须因情以求法,对情有可原者,应予以宽免。他反对“移情就法”、搞“客观归罪”
33、祖宗不足法
王安石提出的变法理论之一。他针对守旧派提出的“祖宗之法不可变”,指出:祖宗之法应当效法,但效法不等于硬搬;制定法律制度的目的在于使天下安宁,民富国强,为达到此目的,历代王朝都要根据当时的国势民情确立制度,而对前代法律有所更改。
34、天变不足畏
王安石提出的变法理论之一。王安石变法伊始,守旧派利用当时的自然灾害指责变法,要求复旧。王安石用唯物主义天道观力排众议。他认为人事与天道各有其常,两不相关。自然界的灾异现象有时和人类社会的*、变故同时发生,这是一种偶然的巧合,二者并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
35、一家之法
这是黄宗羲对维护君主利益的法律的一种称呼。他认为这是没有“一毫为天下之心”的法律。将天下的利益尽归君主,势必引起天下之乱,违背了立法的本旨,是“非法之法”。黄宗羲的“一家之法”是针对整个封建制度而提出的,是对整个封建法制的批判。
36、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这是黄宗羲提出的“法治”观。他认为“法”的作用大于“人”的作用,应该重视法治的定立与实行。法治实行的是代表天下人民利益的“天下之法”,是平等的法律,而非“一家之法”。军臣上下都要严格遵守奉行“天下之法”。
37、师夷长技以制夷
这是魏源总结鸦片战争失败的惨痛教训之后,提出的口号。要求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的科学技术,制造新式武器,以达到战而胜的目的。他要求要善于“师夷”,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38、《资政新篇》
洪仁轩的主要著作,是他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的结晶,其显著特点是打上了资本主义的烙印,带有民主与科学的因素,体现了历史的新趋势。
39、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张之洞为了调和地主阶级顽固派和资产阶级改良派之间的矛盾,系统地总结了自己的洋务实践,把前辈的思想归纳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样一个口号,成为洋务派的思想武器。张之洞的《劝学篇》全面阐发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中学”是指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维护三纲五常的儒家学说。“西学”只能为“中体”服务。就*法律制度来说,西方的君主立宪、民主共和、三权分立、天赋*等都与“中体”相违,都应予以摒弃;要坚持维护纲常名教为本的旧法律、坚持宽猛相济、刚柔结合;用不变质的方法整顿旧法律?/font>
40、托古改制
这是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前,为了实现他的改良主张而提出的一个办法。他为了否定封建经典,否定封建正统思想,宣传自己改制立法的变法主张,把孔子打扮成“托古改制”和“改制变法”的祖师爷,目的是借“古圣”来论证变法维新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41、太平之世不立刑
这是康有为提出的理想社会的理想状态。他设想了一个大同世界,社会上致人犯罪的*经济根源消失了,人性可以得到充分的发展,社会达到“治至刑措”。
42、参考古今,博稽中外
这是沈家本确定的修律的基本原则。西方资产阶级国家的法律不中国封建旧法律文明、进步,因此需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中国的礼教风俗和欧美不同,因而治世的法律必须适应自己的国情。所以要兼采中西,博采众长,不可偏废。
43、有其法者,尤贵有其人
沈家本法理思想的一个重要表现方面。他认为有了好的法律,还要有好的执法之人,才能推行资产阶级法治。他主张司法长官要知法,应具有专门学识,还要有专门的法学博士教授法律。
44、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的总称,是孙中山为了解决近代中国社会面临的民族解放、民主*、社会改革三大历史任务而提出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的*、经济和理论纲领,也是其法律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三民主义分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两个阶段。
45、节制资本
在新三民主义阶段,孙中山规定新民主主义的主要原则之一。*资本主义的发展,防止私人资本主义操纵国计民生。这一主张具有反对帝国主义、发展国民经济的意义,反映了中国社会不能再走西方资本主义老路的客观历史要求
46、五权*
“五权*”孙中山独特的*思想,也是他民权主义的主要内容。“五权*”的精华是“直接民权。”“五权*”的核心是把政权和治权分开,由人民掌握政权,*实施治权。人民的政权包括选举权、罢免权、创制权、复决权等四权。*实施治权,采用五权分立制度,即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考试权、监察权相互独立、相互制约。孙中山的“五权*”是一种中国式的近代*民主主义的*学说。
你看看吧!!后面的问题我就不知道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06:58
不记得了,回去翻书去。。。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06:59
BAABBBABBB
名词解释还是自己看书吧……抄一抄就行
我上个学期学的,也记不大清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06:59
兄弟 你知道答案了 吗 我也很急啊 那么久了你应该有答案了吧 能不能发给我啊
跪求!!!中国法律思想史平时作业(1)(2)(3)(4)的答案!
《中国法律思想史》平时作业(一)(序言第一章)姓名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1.宗法2.周礼3.“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 这只是作业(1)的题目,还有2 3 4的题目,求答案!!!《中国法律思想史》平时作业(一)(序言 第一章) 姓名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1.宗法2.周礼3.“礼不下庶人,刑不...
...专业本科段的<西方法律思想史> <中国法律思想史> <知识产权法>的历 ...
36.西方法律思想史是以研究西方历史上法律思想观点、理论和学说以及他们的产生,发展和历史沿革规律为对象的独立的法律理论史学学科。 37.(1)客观法是法国社会法学家狄骥提出的法律概念 (2)客观法基于社会连带关系而存在,它是社会的最高准则,人们只有服从客观法的义务,而无违反客观法的权利,客观法是社会事实的表述。
法律二学历要学的课程
1,必设课程及学分要求:公共政治课(4)、外语(14)、法律文书写作(3)、国际私法(4)、国际经济法概论(6)、合同法(4)、公司法(4)、劳动法(4)、环境法与资源保护法(4)、知识产权法(4)、婚姻家庭法(3)。 2,推荐选设课程及学分:外国法制史(4)、中国法律思想史(4)、西方法律思想史(4)、金融法(4)、税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有哪些教授的课是必须要去蹭的?
3. 李漫天老师 上的是李漫天老师的大学语文,传闻老师是学校四大名挂之一,但是期末并没有特别为难我们。个人觉得李漫天老师是非常优秀又负责任的老师,上课的内容每次都安排的很充实,布置的作业也是希望我们学以致用,例如唱诗经鹿鸣之类的,非常有意思。而且每次课的教案老师都是手写的,真的很让人尊敬...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这种思想是费尔巴哈的“基本内核”。3. 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的继承了前人的结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4.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地革命性和自觉的实验...
推荐几本法律基础用书(法律入门教材也可)
6、《寻找法律的印迹2:从独角神兽到六法全书》——华东政法大学何勤华教授推荐作者:余定宇 著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10-01-01简介:本书是一本“游记版”的《中国法律思想史纲》。继本书的姊妹篇《寻找法律的印迹——从古埃及到美利坚》的“环球法旅”之后,作者三年前又再次孤身上路,去展开了另一场...
自考南京大学法律本科,不考英语(二)需要换考哪些
百度或谷歌里一搜索“自考赢家”就可以找到了。对了,如果你不考英语是拿不到学士学位的哦。选修科目《选3科》0263 外国法制史 4 0264 中国法律思想史 4 0265 西方法律思想史 4 0256 金融法(一)4 0233 税法 3 0257 票据法 3 0258 保险法 3 0259 公证与律师制度 3 0169 房地产法 3 ...
法学专业和法律专业有什么不一样吗
1、本科阶段没有法律专业。法学专业和法律专业是研究生阶段才有的划分。2、它们的报考限制是法学院学历的本科生只能考法学专业,非法律专业的本科生则可以任选上述两种。3、具体的考试科目不同。法学专业是各大院校或法律系自己命题出两门专业课,法律硕士为全国联考,基础科目政治英语是一样的。4、具体...
高分求助几道国际经济法论述题!
1、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独立为意思表示。2、抵押权的设定,是以债权的成立为前提。3、未经注册的商标, 不能公开使用,并不受法律保护。4、丧偶的儿媳或女婿对公婆或岳父尽了赡养义务的视为第二顺序继承人。5、环境污染造成损害的,一般应当承担过错责任。三、简述(每题5分,共15分)1、社团法人与...
...另求中国法律思想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附成都电大)
2008-11-28 谁知道《中国法律思想史形成性考核册》的答案 2016-11-21 中国法律思想史"不法先王,不是礼义"是谁的思想 2013-06-27 谁能简述沈家本“有其法者,尤贵有其人”的思想 4 2010-12-16 跪求!!!中国法律思想史平时作业(1)(2)(3)(4)的答... 9 2017-12-02 “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