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绉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22 19:53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02 20:47
意思: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
出处:春秋时期老子的《道德经·第五章》。
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译文: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
扩展资料
“刍狗”就是扎草为狗形,疾疫时用于求福禳灾,此时要文饰妆扮一番。祈祷之后,侍祭者可享用祭品,而刍狗即便弃置,人踏车轹,随后就将它当做柴草,一烧了事。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就是天地并不施仁恩,只是让万物如刍狗那样走完自己由荣华到废弃的过程而已。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作者简介:老子,(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古时“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义)。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人。 曾作过周朝“守藏室之官”(管理藏书的*),我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02 20:48
这是《老子》里的句子。 意思就是天地无所谓仁慈,生了万物,又把万物当刍狗来玩弄。老子说的“刍狗”,就是草做的狗。狗在古代本来是作祭祀用的牺牲,在祭祖宗、祭天地等典礼中,如现在的冷猪头、牛、羊等。后来由于社会风气的演变,不再用真的狗,而用草扎一只狗形来代替。相当于后世在拜拜的时候,用面做的猪头来代替真的猪头一样。刍狗做好以后,在还没有用来祭祀之前,大家对它都很重视,碰都不敢随便碰;等到举行祭祀以后,就把它丢到垃圾堆里去了。 但这里老子并不是真的说天地没有仁爱之心,记得《齐物论》里有一句“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谦,大勇不忮”(真正的大道是不可命名的,最了不起的辩说是不必言的,真正的大仁看上去象不仁,最廉洁的人不谦让,最勇敢的人不轻易挑逗冒犯别人)说出了老子的心声。天地是大仁而不仁的,天地滋养了万物,它对待万物也是平等的,一股飓风不可能因为美国城市经济发达而改道别行,生老病死也不会因为你信仰了什么宗教而有所改变;按照老子的观点,一切都是遵循着天地之间的大道而运行的,天地对某些物体没有私人的感*彩。
麻烦采纳,谢谢!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02 20:48
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五章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钥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 白话译文: 天地不偏私他的仁心, 把万物视为草编的狗,任其自然; 圣人不偏私他的仁心, 把百姓视作草编的狗,任其自然; 天地之间,它就好像个大风箱一般, 虚空而没有尽头, 鼓动它就愈来愈有劲, 话多了祇会招来困窘, 倒不如默默守着中道而行。……小说《诛仙》萧鼎引用其中的句而已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02 20:49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出自今本《道德经》第五章。意思是: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02 20:50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名言表达了什么意思,你知道吗?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啥意思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什么意思
1、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意思是老天并不仁慈,只把万物当作没有生命的贡品。然而联系上下文,这种理解有失偏颇。另一种理解则是认为老子想表达天地公平的观点。通俗点说:天地看待万物是一样的,不对谁特别好,也不对谁特别坏,一切顺其自然发展。换句话说,不管万物变成什么样子,那是万物自己的行为...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什么意思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意思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意思是:天地没有仁爱之心,它对待万物就像对待用草扎成的狗一样。“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道家的观点,出自《道德经》第五章。老人认为天地看待万物没有所谓的仁爱之心,它平等看待万物,一切随其自然发展。对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理解 这句话的原句是:天地不...
天地无情,以万物为刍狗 是什么意思?
整句话意思是:天地没有好恶的意识。一种普遍的理解是:老天并不仁慈,只把万物当作没有生命的贡品;然而联系上下文,这种理解有失偏颇。另一种理解则是认为老子想表达天地公平的观点。通俗点说:天地看待万物是一样的,不对谁特别好,也不对谁特别坏,一切随其自然发展。此句出自老子的《道德经》。...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什么意思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意思是: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看待万物都如同没有生命的祭品一样对待。该句话出自老子的《道德经》。详细解释如下:一、天地不仁的理解 这里的“天地不仁”,并非指天地真的没有仁德之心,而是强调天地自然规律的无情和公平。自然界不会因个人的情感、欲望而有所偏袒或偏向。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什么意思?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意思是:“天地有仁心,滋生了万物”。"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出自今本《道德经》第五章。意思是:天地有仁心,滋生了万物;老子则说天地无所谓仁,也无所谓不仁。天地生了万物,并没有想取回什么报酬。所以真正意思是:天地看万物和那个丢掉的草狗一样,并没有对人特别好...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天地看待万物是一样的,不对谁特别好,也不对谁特别坏,一切随其自然发展。换句话说,不管万物变成什么样子,那是万物自己的行为(包括运气),与天地无关;天地顺其自然,一切犹如随风入夜,润物无声。出自——战国时期老子所著的《道德经》第五章。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什么意思?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意思是天地看待万物是一样的,不对谁特别好,也不对谁特别坏,一切顺其自然发展。这句话出自老子所著的《道德经》第五章,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体现。在道家看来,天地是自然之道的体现,它不会因为人的意志而改变,也不会因为人的情感而有所偏袒。因此,天地...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什么意思?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意思是,天地看待万物是一样的,不对谁特别好,也不对谁特别坏,一切顺其自然发展。这句话出自老子所著的《道德经》第五章,有人理解是:老天并不仁慈,只把万物当作没有生命的贡品。然而,这种理解其实是有误的。刍狗是一种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祭祀...
上天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什么意思
“上天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意思:天地是无所谓仁慈偏爱的,只是任自然将万物看作草和狗。一、语句出处 出自战国老子的《道德经》第五章,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译文:天地是无所谓仁慈偏爱的,...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什么意思?
因为他们解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地无所谓仁不仁,生了万物,又把万物当刍狗来玩弄。这是对老子思想的误解,或者故意曲解来作幽默用的。老子“刍狗”的本意,就是草做的狗。狗在古代本来是作祭祀用的牺牲,在祭祖宗、祭天地等典礼中,如现在的冷猪头、牛、羊等。后来由于社会风气的演变,不再用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