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9:52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1 15:41
大氅,通常叫鹤氅,与大袖衫一样,都属于相当于汉服外套的类别。
区别:
1、长度。氅一般要到脚面与里面的直裾或曲裾等深衣同长;而大袖衫,则可以到小腿的长度即可。
2、鹤氅上没有带子,直接套在外面,很有一种飘逸从容的气质;而大袖衫是有带子的,如果是唐式的诃子大袖衫,带子的位置还要在膝盖处。
3、大袖衫一般两侧要开叉,而鹤氅是没有的。一般而言,深衣类配鹤氅,襦裙类配大袖衫,这是以女子来说的。男子的话,直身或是直裰可以配大袖衫,而不是鹤氅。
深衣按衣襟绕襟与否分为直裾、曲裾。
直裾深衣不绕襟,衣裾在身侧或侧后方。
直裰的特征是:
1、只有领子有边缘,其余部分没有;或者像深衣一样。
2、衣长过膝,明制有具体规定;
3、交领长衣,不必加摆。可加内摆(定陵道袍),或加外摆(《明宫史》所谓直身)
4、两侧可开衩,可不开衩。一般都要打褶子,前后的两边都打褶子,共四处,每処两褶。
5、是后背有一条直通到底的中缝,前襟上也有一条中缝(这是基本裁减规则)
6、系扎的腰带络穗、绦带。
7、袖子的形状:宋直袖,明琵琶袖,也有直袖,方袖。一般收祛,也有不收的。
8、明朝中后期领子一边直一边斜,其他时候两边皆斜。一般来说,不对称交领用於宽领。
9、只有男士穿。
10、褙子也有交领的。
扩展资料:
汉族服饰几千年来的总体风格是以清淡平易为主,讲究天人合一。汉族古代的袍服最能体现这一风格,这种袍服的主要特点是宽袍。大袖,褒衣博带。
从汉代的帛画和魏晋隋唐遗留下的一些人物画中窥其神貌之一二——形制简单的汉装大衣附着在不同体态的人物身上顿时具有了一种鲜活的生命力,线条柔美流畅。袍服充分体现了汉民族柔静安逸和娴雅超脱、泰然自若的民族性格,以及平淡自然、含蓄委婉、典雅清新的审美情趣。
以最典型的深衣为例,其形制必须符合“规、矩、绳、权衡”。深衣的下摆所用布帛共12幅,以应一年有12月之意,体现了强烈的法天思想,衣袖呈圆弧状以应规,交领处成矩形以应方,这代表做人要有规矩,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衣带下垂很长,一直到脚踝,代表正直,下襟与地面齐平,代表权衡。包含很多儒家思想。当人穿上汉服,自然就会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由此可见,汉服里蕴涵着相当的文化内涵,受“儒、道、墨、法”等纵横诸家的哲学思想,伦理道德的影响充分在服饰里体现出来。
追求平和自然,与世无争,宽厚仁爱的境界,塑造了“汉服”天人合一,飘逸洒脱的风格。“汉服”也体现出穿着者的宽大,随和以及包容四海的气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直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袖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服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1 16:59
褙子也有交领的。
1、性质不同:大氅属于一种御寒的外套,一般有一定的厚度,可以理解为一种宽大的冬大衣,其主要特点是衣领一直到底带缘边。大袖衫一种是背后带三角兜,用来储放霞帔末端,一种是前短后长的形式。仅有极少的商家在做,一般作为婚服使用。
2、外观不同:直裰一般认为是两侧开衩且无摆,所以比有摆的道袍还要更低一个穿着层次。在一些画像里仆役或庶民所穿的,很有可能就是直裰。直裾是华夏衣冠体系中的一种,其短者谓之裋褕,衣襟裾为方直。
3、特点不同:裾是衣服的大襟。直裾下摆部份剪裁为垂直,衣裾在身侧或侧后方,没有缝在衣上的系带,由布质或皮革制的腰带固定。两宋时期的直裰是。元明时期的直裰只有领子有边缘,其余部分没有,部分明制直裰有护领。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选择适合体的汉服:选择适合体的汉服,个子娇小可能要少穿齐胸,骨架大且丰满少穿宋制,气场偏弱要注意明制的选择。
2、忌衣冠不整:话说君子大都衣冠楚楚,穿汉服一定要整洁大方与得体,参差不齐、皱皱巴巴的会给人一种萎缩的形象。所以在穿着汉服时,必须要保持汉服服饰整体的整洁,服饰要没有污迹和褶皱。
3、穿礼服最好不要素颜,常服妆不要太浓。平时也应保持整洁,无眼垢、耳垢,面色均匀,男子胡须要定期修剪;女子要化淡妆,在发型上,头发虽然没必要盘的跟古装剧似的,但切记不要全部披下来,因为全披发穿汉服是很失礼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袖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直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直裾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1 18:33
大氅,我们通常叫鹤氅,与大袖衫一样,都属于相当于汉服外套的类别。但是两者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1 20:25
大氅是属于外套;大衣比较厚的,大袖衫是比较薄的一层,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1 22:33
褙子是对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