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0:07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2 23:33
以前东北春季有春荒,漫山遍野的山野菜刚好能拯救单调的饭桌,野菜鲜嫩,不必做过多处理,生吃就足够了。蘸酱菜简单易做,不挑季节,拣时新的青菜洗干净,端上桌,配一碗酱,就成了。在寻常人家中,妈妈们炒几个肉菜,再洗一盆蘸酱菜,冷热荤素皆备,简单却也齐全。所以东北人看到那些水灵灵的青菜,能生吃的就生吃,生吃不可不蘸酱。
旧时东北,豆酱是家家四时必需,也曾作为贡品和社会等价物,满族萨满去阴间寻魂,还用大酱给鬼魂作买路钱。
以本地大豆为原料,腊月里做酱块发酵,农历四月和粗盐清水一起下酱缸,再经过发酵、打耙、晒酱的工序,到农历六月就能吃了。
其做法大同小异,但是每家每户的酱都是不一样的味道,自己家的永远是最好吃的。当你看到一个东北人翻山越岭的行李箱里,装着一罐黄褐色的大酱,就会明白这种感觉。大酱对东北人来说是很重要的食物,可以直接用来蘸蔬菜,也可以当作调料用来炖菜。
用来蘸的酱分为生酱和熟酱两种。生酱就是直接从酱缸里舀出来端上桌,“生”酱并不是真的生,因为原料的豆子都是熟的。当夏的新酱颜色鲜亮,汁水多一些,去岁的陈酱颜色深邃,浓郁稠厚。
熟酱就需要再加工炒制。鸡蛋炒嫩挑成丝加入大豆酱,炒成鸡蛋酱。鸡蛋辣椒碎和大豆酱,炒成辣椒酱。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3 00:51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3 02:25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3 04:17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3 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