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蔚《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1-07 10:2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02:37
这本应该算是一本心理医生的手杂记。作者李松蔚是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清华大学心理发展指导中心讲师;是一个女孩的父亲;同时,在认知行为治疗,系统家庭治疗两个领域有丰富的研究、教学,和实践经验。《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是他2018年的第一本畅销书,副标题为“重构你的家庭亲密关系”。
书旨在告诉大家,对于家庭,我们总是可以找到积极的、不指责的、寻求改变的态度。每个人都不自由,每个人也都是自由的。书中从认知误区、关系视角、亲密困境、育儿观察、家庭系统五方面,用浅显易懂、深入浅出的写作方式和案例拆解,纠正常人“不正确”/“不完美”的惯性思维,运用复杂的心理学理论,让我们从关系系统的角度,看待并化解成年人中的“关系困局”问题。
本书每个方面都有十余个案例支撑或者阐述,但有些内容在我看来十分牵强或者浅显。所以下面我挑了一些我自己感兴趣、有感想的内容分享。
(加粗的部分是我觉得很不错的观点)
李松蔚博士通过临床观察发现: “某种意义上,越能展现出不幸的人,就越有力量。” 这里说的“展现”指的是当“患者”或者“对方”向你抱怨或者诉苦的时候,一方面,表示出了他们内心中的不满情绪,需要找一个出口发泄出来;另一方面,他们在向你寻求帮助,这种帮助可以是心理上的,也可能是具体措施或者行动方面的。不论哪种情况,这都表明了他们有勇气说出他们的“不幸”。
这让我想到了2004年由黄建新执导的电影《求求你,表扬我》,其中范围饰老实人演杨红旗、陈好饰演大学生受害者欧阳花、王志文饰演报刊记者古国歌。故事是:老实人杨红旗多次来到报社,要求记者古国歌在报纸上发表一篇文章表扬自己,理由是他于情人节当晚救下一个险遭坏人*的女大学生欧阳花。古国歌不明*但是被他的执着打动想调查此事,他找到了受害者欧阳花,但欧阳花表现的阳光灿烂,一口咬定根本没有此事发生,即使到了三方对峙,欧阳花依然矢口否认。记者古国歌调查发现,老实人杨红旗之所以想得到登报表扬,是因为他的父亲是一位老劳模,身患重病的他就希望临终前看到儿子被登报表扬。当古国歌第二次见他父亲的时候,是在他的“葬礼”上(之所以打引号是因为这是一场假葬礼,就是为了让记者动摇,彻查事件到底)。古国歌动容了,决心要把这件事调查清楚。最终他凭借这篇文章获得了纪实文学奖,给杨红旗登了报纸,但花季少女欧阳花却永远的蒙在了“受侵害”的阴影里。原来,每个人都有私心,杨红旗做了好事想登报纸给父亲证明,但却未曾想到这件事对受害者的伤害有多大;古国歌是一个好记者,他为了帮助杨红旗调查事情*,最终能够获得新闻纪实文学奖;但没有为欧阳花着想,她之所以频频“撒谎”称并没有被*这件事,无非是想平息是非,过正常大学生的生活,她在事情大白于天下之前依然守口如瓶,自杀可能是她唯一的出路……
诉说自己的不幸,可能是一种对生活抗争的勇气;而诉说他人的不幸,可能是一种自私的,或者旁观者“嘲笑”的行为。 很多处在不幸中的人,并未感知到自己的不幸,因为他们在惯性思维中认为“生活不就该是这样吗,有什么可抱怨的呢?”然而,当他真的有勇气走出“抱怨”这一步的时候,说明他清楚更好的生活是什么样。
李松蔚博士认为在面对生活中难以逾越的坎的时候,面对问题是唯一的出路。在问题发生之前,“黑色的想象”能够让我们改变现实中的心态。它是一个友好的忠告,提醒我们有些事情要准备好。你有没有想过它,并不会改变它未来出现的概率,而你有没有做好准备,却足以影响你当下的生活。
这里面提到的其实是一种“预演”的概念,即时刻假象某件事的发生,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在时间宽裕的情况下,我们可能会想到多种预案。当“危险”真的发生的时候,我们已经在内心中排练过数十场了,根据“案发情况”我们“沉着应对”就好。
“预演”的概念同时能运用到比如演讲之前、答辩之前、旅游出行之前等等。
在你生病的时候,家里老人总是会说:“你看,平时不好好喝水/吃菜/运动,生病了吧。” 他们的关注点不在于查明病因,而在于“借题发挥”。
【例】两个姑娘去修手机,老板说:"可能是元件损坏,维修加换新需要200块。"姑娘抱怨说:"200好像太贵了吧。"正常思维下,老板可能会说:"光成本就180,还不算人工"呢等等。但这个老板却说:"那我先拆开看看,能修我帮你修,不能修就只能换了。"
【拆解】在这个场景中,老板巧妙的运用了"课题分离"的方式:价格贵是客观事实,觉得贵是你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我如何能帮助你这是我能尽可能做到的。所以,对方同样接收到“价不能变”这个事实,感受却会有差异。因此,老板传达的信息就是:“你希望省钱,好,我们就试一试。”
所以, 一个做好了课题分离的人,不见得是冷淡的。
在对方跟你抱怨/倒苦水的时候,你需要先分别 对方是在跟你寻求安慰,还是想找你提出解决方案。 在事情没有清楚之前,最重要的原则是:保持适度的冷淡。换句话说,保持一种“我全身心地同意你,但是我不会主动要求你改变”的状态, 你不动,我不动。
有时候,冷淡的相处自有一种温柔和善意。那意味着:我接受你按自己的想法生活。
哪怕你不断强调你的痛苦,我仍然相信你有为自己做主的能力。
这种“你打算怎么办”的提问,永远比“我建议你怎么办”更好用。 记住:选择的权利在对方身上。虽然我们总觉得自己有更好的办法,但那只是因为我们不够理解对方,而不见得是对方真的想不通,非要别人提点。这样,他们拒绝改变的时候,我们也就不会那么挫败。我们会在心里默默地说:“好的,我知道这是你的选择。我尊重你的选择。”
如何不评价的交流方式?它只关注具体发生了什么,而不是进行抽象的判断、定义以及对人的褒贬。
当你评价别人的时候,你其实已经假定了自己比别人更“懂”。但如果只是描述自己的经验,不懂的人也可以做到。
对亲密的依赖和恐惧让我们彼此靠拢、彼此伤害,又彼此珍惜。
人们之所以会吵架,本质上都是因为太在乎对方。 当我们在关系中的期望得不到满足时,吵架可以让我们确认自己还在被爱——即使是用一种让人非常不舒服的方式。
软弱没什么不好,它恰好是伴侣当初走到一起的理由。因为软弱,我们相互依赖,我们从内心深处需要对方,希冀对方对自己好一点儿,同时我们又知道自己对这一切*为力,随时朝不保夕。我们还知道,同样的感觉对方也有——对亲密的依赖和恐惧让我们彼此靠拢、彼此伤害,又彼此珍惜。有时候,关系中的双方是想通过吵架,提醒自己不要忘了这一点。
我们用怎样的态度来面对错误,是付之一笑还是事事计较,也许会传递出不同的力量。
当我们害怕某件事的时候,我们就是潜在地相信“这件事超出了我的能力,一旦发生,我没有力量应对”。所以,谨慎虽然是一种珍贵的品质,但如果背后没有足够的胆气作为支撑,谨慎和不自信或许就只有一线之隔。
就给他们的应该是“就算最糟糕的结果发生,我也能应付,但我只是希望提前准备得更好。”而不是“他们惧怕麻烦,最好是顺顺利利坦坦荡荡的。”
孩子的成长,永远离不开两个人的共同参与。
① 离婚不是因为谁是坏人。
② 可以不说,但最好保持诚实。
③ 分开,意味着双方都有更好的可能。
④ 在对孩子的养育上继续保持合作。
但愿他们一起走完这段路的时候,每个人仍然还在做自己。父母考虑的是:“我在这段路上得到了什么?我是不是成了一个更好的人?”而不必越俎代庖地想:“我有没有让孩子走一条最好的路?”
小朋友的人际关系根本是一个野蛮生长的无序世界。 而我在成年人的规则世界里生活得太久了,以为一切边界问题,只要张嘴就可以解决。明明依赖于别人的配合,我还一厢情愿地认为它也适用于孩子。
当一个人说“不行”的时候,在一个孩子听来,对方只是说了两个字而已,可以听,也可以不用听。不听的后果是什么?不知道。那可以试试看嘛!孩子是最有好奇心的,也许你是随便说说而已,我继续做,会怎么样呢?
所以跟小孩打交道,成年人也觉得棘手。
未来社会,最重要的一种心理品质就是“相处”。
跟别人相处,跟技术相处,跟风险相处,跟不确定性相处,但本质上是跟我们无法控制的世界相处。 对孩子来说,他需要接受这个世界根本没有统一的规则的支配。 对爸爸来说更惨,他要接受这个家庭也没有统一的规则的支配。以后并不是动动拳头和嗓门,就可以当好爸爸的时代了。
我不需要抱着“唯一正确”的生活方式来应对生活本身。
一个人认为生活很危险的时候,就需要用规则来保护自己。
如果只是想抱怨男人,就告诉自己(也告诉他):他不重要,没有也行。但如果真的想让他多参与一点儿,就必须承认:他很重要,没有他不行。
我相信,家庭当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是合谋的。如果爸爸表现得很冷淡,那不仅是爸爸本人的选择,背后多少也体现了妈妈和孩子的意志。
所以,如何在家庭里发现父亲的存在呢?
答案很简单:只要这个家庭愿意承认,并正视“父亲”的存在。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