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焚香操琴退敌兵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1-06 07:2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11 20:49
在历史上曾记录了两个脍炙人口千古之谜
(一). 空城计──诸葛亮焚香操琴退敌兵
《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是一个著名的战例。诸葛亮用兵不多而能退去司马懿十五万雄兵,令人震惊。诸葛亮仅仅只因为猜透了司马懿过于谨慎才冒这个险的?这似乎不免令人生疑。所以在罗贯中写完《三国演义》后,有人赋了一首疑问的诗:瑶琴三尺胜雄师,诸葛西城退敌时,十五万人回马处,士人指点到今疑,其实这其中大有文章。
在解答前,先把《三国演义》那段原文择录如下:却说孔明令马谡等守街亭去后,犹豫不定。忽报王平使人送图本至。孔明唤左右呈上图本。孔明视之,拍案大惊,众曰:“丞相何故失惊?”孔明曰:“吾观此图本,失却要路,占山为纂。倘魏兵大至,四面围合,断没道路,不须二日,军自乱矣。若街亭有失,吾等安归?”长史杨仪进曰:“某虽不才,愿替马幼常回。”孔明将安营之法,一一吩咐与杨仪。正要执行,忽报马到来,说:“街亭,列柳城,皆尽失了!”孔明跌足长叹曰:”大事去矣——此吾之过也!”忽唤关兴,张苞吩咐曰:“汝二人各引三千精兵,投武功山小路而行。如遇魏兵,不可大击,只鼓噪呐喊,为疑兵惊之。彼当自走,亦不可追。待军退尽,便投阳平关去。”又令张翼先引兵去修理剑阁,以备归路。又密传号令,教大军暗暗收拾行装,以备起程。又令马岱、姜维断后,先伏于山谷中,待诸军退尽,方始收兵。又差心腹人,分路报与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官吏军民,皆入汉中,又遣心腹人到冀县搬取姜维老母,送入汉中。
孔明分配已定,先引五千兵退去西城里搬运粮草,忽然十余次飞马报到,说:“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往西城蜂拥而来!”时孔明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军,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往西城县杀来,孔明传令,叫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乃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
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果然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尘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
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叫后军做前军,往此山路而退。次子司马昭曰:“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天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宜速退。”于是两路兵皆退去。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众官无不骇然,乃问孔明曰:“司马懿乃魏之名将,今统十五万精兵到此,见了丞相,便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吾非行险,盖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军投山北小路而去也。吾已令兴、苞在彼等候。”众皆惊服曰:“丞相之机,神鬼莫测。若某等之见,必弃城而走矣。”孔明曰:“吾兵只止二千五百,若弃城而去,必不能远遁。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
诸葛亮瑶琴退兵一则空城计的故事,历来被人们传颂、赞叹、仿效。古代兵法学,现代谋略学都只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去认识其中的奥秘。但从没有人从气质和气量的角度来认识这一问题,吴慎教授是从气度角度来看这个问题的。诸葛亮是懂养生、五音、八卦和能掐会算智慧过人的军师,他用五音应五脏的学说,以操琴加超凡的气质搅乱了司马懿的心,才退了敌兵的。
吴慎教授是读了许多遍《三国演义》以及有关诸葛亮的文献书籍而悟出来的。当然,对他用操琴音乐退兵,就能说出理由来,如果你们仔细分析原文,就可以看出用音乐战败对方的蛛丝马迹。
归纳起来,诸葛亮在空城计中用音乐为战略的原由有五:
1.当诸葛亮知道马谡街亭失守后,只是“大惊”,并没有乱了心,而是沉住气有条不紊地安排了十几件事。这正是一个高级军师所具备特有的“气质”:遇惊而不乱;
2.当司马懿领兵前来,兵临城下,诸葛亮吩咐:“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请注意,这里先是大开四门,这是诸葛亮用的“奇门遁”摆阵法,先给敌兵一个摸不清的气氛;接着是他“吾自有计”,就要联想到诸葛亮的一生业绩。他在进行著名联吴战曹的赤壁大战前,来到东吴,舌战投降派头子张昭时,说过的一段话:“昔高皇数败于项羽,而垓下一战成功,此非韩信之良谋乎?失信久事高皇,未尝累胜。盖国家大计,社稷安危,是有主谋。”可以说,此时诸葛亮已经想到刘邦用四面楚歌打垮项羽的情景,他对此战是有着深刻研究。他要用音乐的能力来战胜司马懿,创造一个奇迹。
3.诸葛亮这时才“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当时是建安六年夏五月,不是冷天,何以要披鹤氅?这是高级军师和天接通,要施法的衣钵。仙鹤之氅是有灵性的。
4.诸葛亮为何不选用其他乐器,就和五音对五脏之理论联系起来。搅乱军心是作战常用的作战手法,特别要搅乱对方主帅的心是关键。诸葛亮岂能不知这一点。而琴是属徵的,《黄帝内经。素问》说:“在音为徵,在声为笑。”诸葛亮此时操琴正是“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如果他不懂音乐,为何要笑呢?他不会去唱?去呻?去喊?或者闭目摇头晃脑?不,这样都不行,惟要笑,才能合乎五音配五脏的原理,使音乐能量发挥最大的作用。
5.《三国演义》还记录了司马懿看罢大疑,便到中军叫后军做前军,往北路而退。他的次子挡住:“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下边应加:这时司马懿又觉得次子的话有一定道理,抬头又朝诸葛亮望去,只见诸葛亮还是那样笑容可掬,不觉使他一震,随着一阵猛烈急骤的琴声传来,好像一条条线索绑住他的心脏,霎时憋得喘不过气来,顿觉眼前一黑,险从马上摔下。这时眼急手快的次子伸手扶住了司马懿:“父亲大人,你是怎么了?”司马懿一只手捂住胸口:“不知怎的,我听到这琴声就难受,快点退兵。”于是两路兵马皆退去。
文章摘自吴慎教授著作《黄帝内经五音疗疾》
视频摘自电视剧《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