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督促,支持起诉可以合称民事督促起诉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1-08 16:2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02:57
民事督促起诉是指“针对遭受损害的国有资产或社会公共利益,监管部门或国有单位不行使或怠于行使自己的监管职责,案件性质可通过民事诉讼获得司法救济的,检察机关以监督者的身份,督促有关监管部门或国有单位履行自己的职责,依法提起民事诉讼,保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一项民事行政检察制度”{1}。自2003年浙江省人民*首创推广以来,民事督促起诉作为检察机关民事行政检察监督非抗诉方式之一,它与支持起诉、公益诉讼一道,有效地构筑起遏制国有资产流失和社会公共利益受损的屏障。由于当前没有具体的法律规定可以依照,也没有现成的经验模式可以借鉴,因此,认真调查研究,不断总结经验,对于完善民事督促起诉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民事督促起诉背景探源
民事督促起诉单从文书来看,有称检察建议的,有称督促起诉通知书的,有称督促起诉书,还有称督促起诉意见书的。但民事督促起诉本质上仍属检察建议范畴。这一点从最高人民*“对造成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等涉及公共利益的民事案件,通过检察建议督促有关单位及时提起诉讼”的权威表述中可以得到印证{2}。既然是这样,民事督促起诉又为什么要独树一帜呢?追根溯源,回答这个问题免不了要对检察建议进行一番考究。
检察建议这种检察活动形式在我国有两个不同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年至1958年。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组织法》第8条第1、2款、第9条分别规定:“最高人民*发现*所属各部门和地方国家机关的决议、命令和措施违法的时候,有权提出*。”“地方各级人民*发现本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命令和措施违法的时候,有权要求纠正;如果要求不被接受,应当报告上一级人民*向它的上一级机关提出*。”“人民*发现国家工作人员有违法行为,应当通知他所在的机关给予纠正。”根据上述规定,检察机关相应创立了检察建议书、提请书和*书等法律文书。这个时段的检察建议是具有法律监督效力的一种“适格”法律监督方式。第二阶段是1978年至今。1958年后检察建议随着检察机关基本法律监督职能停止而停止。1978年检察机关重建后,检察建议这种形式又再度兴起。此时的检察建议已经缺乏往日的法律基础,现行法律法规检察职权的规定中检察建议并没有得到明确体现,尽管也有零星的文件涉及,但事实上它已经成为游离于检察法定职权边缘的一种检察活动。也正因为如此,虽然检察机关多年来运用检察建议成功地解决了许多在法律上缺少具体规定的问题,成为检察机关履行检察监督权的有效途径,但由于过度滥用,看似内容无所不涉、作用无所不能的检察建议,反倒招致诸如缺少法律依据、空谈套话偏多、格式不够规范、整改效果不佳等问题的诟病。
我们说,随着社会的发展,职能分工不断细化,权力边际越来越清晰,社会的权力制约诉求也越来越强烈。正如巴斯夏所说:“国家是一个巨大的虚构的实体,每个人都试图借助他的力量靠牺牲他人而生活。“{3}国家*的制定和执行,必需通过具体的个人来进行,而这些个人,在缺乏约束的前提下,会不可避免地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从而把国家这一服务于社会的结构异化为少数人不断地从其他社会成员手中获取利益的利益汲取结构。因此,必须严格*国家的权力。一旦权力被不加*,一旦某项制度可以按照其执行者任意构思的时候,恰恰是制度本身毁灭的开始。同理,检察建议也要有自己特定的活动半径。
显然,要从检察机关检察监督权的总体定位上来框定检察建议权力的边际实属困难。就内容来看,检察建议所涉及领域极其广泛,其中良莠不齐自不必说,其本身发展也是无穷尽的。从逻辑上讲,以不确定项来界定确定项是行不通的。这也可能就是检察建议呼声日涨,而总体立法迟迟不能实现的原因。既然这样,检察建议就面临着寻求立法认可突破口的现实。应当说在这个问题上,检察建议在某些具体领域已经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
有国家立法性质针对刑事诉讼中被不起诉人需要行政处罚、行政处分或者需要没收违法所得的。如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42条第3款规定:“人民*决定不起诉的案件,应当同时对侦查中扣押、冻结的财物解除扣押、冻结。对被不起诉人需要给予行政处罚、行政处分或者需要没收其违法所得的,人民*应当提出检察意见,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处理。有关主管机关应当将处理结果及时通知人民*。”
有地方立法性质针对有关单位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的。如2006年11月30日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的《浙江省预防职务犯罪条例》第18条规定:“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监察机关、审计机关在工作中发现有关单位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的,应当提出司法建议、检察建议、监察建议、审计建议,以书面形式送达被建议单位,并抄送其主管部门;司法建议、监察建议和审计建议同时抄送同级检察机关;必要时,检察建议等相关建议抄送同级监察机关、审计机关。”截至2004年I月,全国已经出台了13部地方性法规,其中省级5个,较大的市有8个。另外还有地方*制定了预防职务犯罪规范性文件20多个{4}
民事督促,支持起诉可以合称民事督促起诉吗
自2003年浙江省人民检察院首创推广以来,民事督促起诉作为检察机关民事行政检察监督非抗诉方式之一,它与支持起诉、公益诉讼一道,有效地构筑起遏制国有资产流失和社会公共利益受损的屏障。由于当前没有具体的法律规定可以依照,也没有现成的经验模式可以借鉴,因此,认真调查研究,不断总结经验,对于完善民事督促...
执法不严执法不公方面存在的问题 检察院民行
乱作为,致使群众、国家和社会利益遭受侵害而得不到有效救济的问题,通过督促起诉、支持起诉和检察建议,依法及时监督纠正,严肃查处行政执法不公背后的腐败犯罪,促进依法行政;二是开展对虚假诉讼和调解的专项监督,
什么是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
建议辖区内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有关组织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有关组织提出需要检察院支持起诉的,可以依照相关法律规定支持其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应当在收到督促起诉意见书或者检察建议书后一个月内依法办理,并将办理情况及时书面回复检察院。在提起行政公益诉讼之前,检察院应当先行向相关...
浅谈如何做好民行检察工作
(三)是做好重点领域的监督检察工作。大力推行民事督促起诉、支持起诉工作,切实保护国有资产、社会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认真开展好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确有问题的民事执行活动的监督。加强对调解的监督,通过抗诉、再审检察建议等方式对虚假调解、恶意调解以及违反自愿、合法原则的调解案件进行监督。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的决定_百度知 ...
适格主体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检察机关可以支持起诉。公告期满后适格主体不提起诉讼或者无适格主体的,检察机关可以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对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标的额较小、侵权人有赔偿意愿的案件,在确保程序公正和受到损害的社会公共利益能够得到修复的前提下,检察机关可以在诉前与侵权人就...
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的决定_百度知 ...
法律规定的机关、有关组织提起诉讼的,检察机关可以支持起诉。侵权行为人自行纠正违法行为,采取补救措施,或者承诺整改的,检察机关可以就民事责任的承担与侵权行为人进行磋商。经磋商达成协议的,可以向审判机关申请司法确认。经磋商未达成协议的,检察机关应当及时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四、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
求: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宣传词,要求言简意赅,朗朗上口。
◆督促起诉 主要指社会公共利益、国家利益和国有资产遭受损害,而职能部门、管理部门或国有单位不行使自己的职责,而案件性质又可通过民事诉讼获得司法救济的,检察机关以监督者的身份,督促有关监管部门或国有单位履行职责,依法提起民事诉讼,保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制度。主要适用于:1、在国有土地、...
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的决定_百度知 ...
公告期满后,法律规定的机关和组织不提起诉讼或者无法律规定的机关和组织的,检察机关可以依法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法律规定的机关和组织提起诉讼的,检察机关可以支持起诉。检察机关在履行职责中发现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行政机关未依法履职或者违法行使职权,致使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应当向行政机关...
公益诉讼是什么意思?
因此,建立一种互补的多元制主体模式将更符合现实所需。每一个人都是自己利益的最佳保护者,予公民公益诉讼起诉权是法律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1、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其作为国家公诉机关,代表公共利益提起诉讼,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是其本身的职责所在。刑事诉讼中...
如何优化民事行政检察权的配置
难以灵活应对在诉讼监督中发现的各种问题;四是在赋予检察机关民事行政诉讼监督权的同时,没有明确民事行政诉讼各方当事人在检察环节相应的权利和义务,难以有效地全面保护各方当事人在检察机关行使诉讼监督中的合法权益。笔者认为,民事行政检察权的优化配置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赋予检察机关对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