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1-09 12:3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4-26 09:58
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
东周洛阳后期又分三周(即:东周洛阳首都里的周王室,周考王十五年【公元前462】死前,封弟弟姬揭为桓公都河南,史称西周【位于洛阳市孟津县平乐镇。周朝末代帝王周赧王后来迁于此】,西周桓公死后,他的儿子威公即位。
威公死,他的儿子惠公即位,惠公封他的小儿子另外到巩城立国【河南省巩县】,也称东周。另外还有周武王灭商的镐京宗周【西安*安区西北】)。
西周从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其 *** 和有14年);东周自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56年。两周共有三十七位帝王(西周十二王,东周二十五王),约延续792年。
司马迁的原文如下: 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
姜原为帝喾元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
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辟不践;徙置之林中,适会山林多人,迁之;而弃渠中冰上,飞鸟以其翼覆荐之。姜原以为神,遂收养长之。
初欲弃之,因名曰弃。 弃为儿时,屹如巨人之志。
其游戏,好种树麻、菽,麻、菽美。及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民皆法则之。
帝尧闻之,举弃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帝舜曰:“弃,黎民始饥,尔后稷播时百谷。”
封弃於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后稷之兴,在陶唐、虞、夏之际,皆有令德。
后稷卒,子不窋立。不窋末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不窋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间。
不窋卒,子鞠立。鞠卒,子公刘立。
公刘虽在戎狄之间,复修后稷之业,务耕种,行地宜,自漆、沮度渭,取材用,行者有资,居者有畜积,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徙而保归焉。
周道之兴自此始,故诗人歌乐思其德。公刘卒,子庆节立,国於豳。
庆节卒,子皇仆立。皇仆卒,子差弗立。
差弗卒,子毁隃立。毁隃卒,子公非立。
公非卒,子高圉立。高圉卒,子亚圉立。
亚圉卒,子公叔祖类立。公叔祖类卒,子古公亶父立。
古公亶父复修后稷、公刘之业,积德行义,国人皆戴之。薰育戎狄攻之,欲得财物,予之。
已复攻,欲得地与民。民皆怒,欲战。
古公曰:“有民立君,将以利之。今戎狄所为攻战,以吾地与民。
民之在我,与其在彼,何异。民欲以我故战,杀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为。”
乃与私属遂去豳,度漆、沮,逾梁山,止於岐下。豳人举国扶老携弱,尽复归古公於岐下。
及他旁国闻古公仁,亦多归之。於是古公乃贬戎狄之俗,而营筑城郭室屋,而邑别居之。
作五官有司。民皆歌乐之,颂其德。
古公有长子曰太伯,次曰虞仲。太姜生少子季历,季历娶太任,皆贤妇人,生昌,有圣瑞。
古公曰:“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长子太伯、虞仲知古公欲立季历以传昌,乃二人亡如荆蛮,文身断发,以让季历。 古公卒,季历立,是为公季。
公季修古公遗道,笃於行义,诸侯顺之。公季卒,子昌立,是为西伯(《史记.周本记第四》)。
许雨浓的译文如下: 周国祖先后稷(稷指粟或黍属。古代以“稷”为百谷之长,因此帝王奉祀为谷神)的小名叫“弃”。
他的母亲是“有台氏”部落首领的女儿,大家称她为“姜源”。姜源是五帝之一的帝喾的帝后。
也就是说,后稷的母亲“姜源”与殷的祖先“子契”的母亲简狄,都是帝喾的妻子,只不过子契的母亲是帝喾的次妃,算起来后稷与子契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一天,姜源到野外看到一个巨人的足迹,她的芳心跳动不已,脸上露出了害羞的笑意。
她认为留下足迹的人才是她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因此想将自己的脚与巨人的脚印合在一起。等她犹豫再三,见四周无人时,她才勇敢地将自己的玉脚与巨人的足迹合上,那一瞬间的感觉让她浑身飘然,这样,姜源怀孕了。
姜源怀孕十月后,生了一个儿子,她以为不吉祥。于是,把这个神话儿子抛弃在狭窄的小巷中。
然而,不管是马还是牛经过小巷时都不踩他。姜源觉得奇怪,又把婴儿抛弃在森林里,正好森林来了一群人,她只好将婴儿抱走,重新抛弃到水渠的冰上(想让婴儿冻死);结果一些飞鸟看到这可怜的婴儿,用羽翼盖在小生命的身上。
经过这番折腾,姜源以为是神在帮这个弃婴,才决定把他养大*。她看到自己的儿子一天天成长,想给他取一个小名。
她思来想去,觉得这个儿子是自己开始要抛弃的,所以取名为“弃”。 再说弃从小就有大志,他还是三岁的小孩时,就喜欢种植谷物和桑麻,而且是苗儿茁壮,结下了累累的硕果。
等弃长大*,喜欢上了农耕。其本领是——知道什么土质种什么样的庄稼,导致农夫学习种植技术都要来请教他。
尧帝听说这件事后,推选弃当了中科院农耕院士。让弃像袁隆平(1930年9月1日-)研究水稻杂交一样、潜心研究农业技术,天下人因为他都得到了利益。
到了舜帝时,舜帝对这位农业战线上的大功臣说:“弃呀,天下百姓因水旱之灾开始忍饥挨饿,你以后研究农作物的课题时,是不是对各种谷物都能准确地定下播种的时间?” 舜帝说完,为了表示自己对这位科学家的大力支持,把弃的封地定在了邰(陕西武功县及杨陵区一带),给他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号“后稷”(意思是百谷的皇帝)。这样有别于姬姓。
也就是说,由于后稷对农耕的贡献,舜帝把。
由于历史久远,以及内容不为人熟知,《大雅·生民》很难懂。翻译这一句,必须先解释字词。
诞:句首助词,发语词,无实义。
寘:置。放置;弃置。
之:代词,他。这里指后稷,周朝的始祖。姬姓,名弃。
平林:平原上的野生大树林。
会:恰巧,正好(遇见)。
伐:砍伐,伐柴。
伐平林:在林子里砍柴的人。
那么,这句话的意思是——
诞寘之平林,会伐平林:将他丢弃在野外的林子里,恰好遇上一个砍柴的人(救了他)。
张居正《与王继津论君臣之义》【原文】唐虞之世,九官十二牧,师师济济,各效其能,岂必人为禹稷,位皆百揆,而后惬于心哉?诚欣于时世之遇也。
方今尧舜在上,属任忠贤,仆躬履贯鱼之行,寤寐孜孜,用天下贤者,效之于上。士生于今,义无所逃,以其时则可矣。
公乃独傲然远引,慨慕巢由,嘲哂禹契,欲自越乎不可逃之分,而背乎不易得之时,此愚蒙之所未譬也。虽然,人各有志,何可相强?聊为道其区区如此,惟高明裁之。
【译文】唐尧和虞舜的时代,(天下)设有九个*大官十二个州的*,人才济济,(大家)各自(为国家)效力,岂能人人一定都称为大禹、后稷,职位都在宰相,而后才能心里痛快呢?实在是为遇上这样美好的时代而高兴啊。如今像尧舜一样的圣君在上,任用忠心贤明之人,我亲身履行向皇帝推荐贤才的职责,日夜勤勉,任命天下的贤才,为皇上效力。
士人生在当今的时代,在道义上无所逃避,根据时势来做就可以了。您却高傲地远游,慨叹仰慕巢父、许由那样的隐士,嘲笑夏禹和契那样的贤才,自己想逃过不可逃避的本分,而背弃不易遇到的美好时代,这是愚昧不明的心还没有通明啊。
虽然这样,但是人各有志,怎么能够勉强您呢?暂且为您说一说我如此的心意,只希望高明的人来裁断是非吧。【注释】1、唐虞:唐尧与虞舜的并称。
亦指尧与舜的时代,古人以为太平盛世。《论语·泰伯》:“唐 虞之际,于斯为盛。”
《史记·汲郑列传》:“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宋刘过《沁园春·寿》词:“平章处,看人如伊吕,世似唐虞。”郭沫若《星空·孤竹君之二子》诗:“我好像置身在唐虞时代以前。”
2、九官:古传舜设置的九个大臣。《汉书·刘向传》:“臣闻舜命九官,济济相让,和之至也。”
颜师古注:“《尚书》:禹作司空,弃后稷,契司徒,咎繇作士,垂共工,益朕虞,伯夷秩宗,夔典乐,龙纳言,凡九官也。”唐杜牧《上李太尉论 *** 书》:“虽九官事舜,十人佐周,校于太尉,未可为比。”
后泛指九卿六部的**。《南齐书·乐志》:“六典联事,九官列序。”
宋叶适《纪纲一》:“自尧舜已来,外有岳牧,内有九官,一以制度,颁以文告。”3、十二牧:传说中舜时十二州的长官。
《书·舜典》:“咨十有二牧。曰:食哉惟时,柔远能迩,惇德允元,而难任人,蛮夷率服。”
蔡沉集传:“十二牧,十二州之牧也。”明唐顺之《廷试策》:“虽哲如尧舜,而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内则九官、十六相以为岳牧之倡,外则四岳、十二牧以任总领之责。”
清侯方域《朋党论下》:“昔者圣明之世,元恺之贤,必与九官、十二牧相知者也。”后泛指古代地方长官。
清魏源《〈圣武记〉叙》:“尝观周、汉、唐、宋、金、元、明之中叶矣……人见其材云布乎九列、十二牧,而不知其槁伏于灌莽也。”4、师师:众多貌。
宋苏轼《紫宸殿正旦教坊词》:“欲识太平全盛事,师师鵷鹭满云台。”章炳麟《肃政箴》:“师师群吏,布在九共。”
5、济济:众多貌。《诗·大雅·旱麓》:“瞻彼旱麓,榛楛济济。”
毛传:“济济,众多也。”唐卢纶《元日早朝呈故省诸公》诗:“济济延多士,跹跹舞百蛮。”
郑观应《盛世危言·西学》:“数年之后有不人才济济者,吾不信也。”李劼人《 *** 》第三部第九章:“偌大的广场,已是人众济济。”
6、百揆(kuí):总理国政之官。《书·舜典》:“纳于百揆,百揆时叙。”
蔡沉集传:“百揆者,揆度庶政之官,惟唐虞有之,犹周之冢宰也。”《旧唐书·代宗纪》:“唐虞之际,内有百揆,庶政惟和。”
宋王安石《夔说》:“将有治于天下,则可以无相乎,故命禹以宅百揆也。”明张居正《赠毕石庵宰朝邑叙》:“昔者帝舜起匹夫,摄百揆。
及为天子,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好问,好察迩言。”7、惬心:快心,满意。
《后汉书·杨彪传》:“司隶校尉阳球因此奏诛甫,天下莫不惬心。”唐元结《游潓泉云泉上学者》诗:“惬心则自适,喜尚人或殊。”
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一:“常有一词作成,自己亦既惬心,似乎不必再改。”8、属任:委任,任用。
《史记·萧相国世家》:“上以此专属任何关中事。”汉荀悦《汉纪·高祖纪二》:“项王喑呜叱咤,千人皆靡,然不能属任贤将,特匹夫之勇耳。”
宋苏辙《论张颉不可用札子》:“臣屡以为言,而朝廷属任义问之意不衰。”清徐乾学《通议大夫纳兰君墓志铭》:“于此亦足以知上所以属任之者非一日矣。”
9、仆:用于自称的谦词,我。10、躬履:亲身履行。
《孔丛子·嘉言》:“(仲尼)言称先王,躬履谦让。”《汉书·宣帝纪》:“孝武皇帝躬履仁义。”
《北史·裴侠传》:“侠躬履俭素,爱人如子,所食唯菽麦盐菜而已。”11、贯鱼:《易·剥》:“六五,贯鱼以宫人,宠,无不利。”
王弼注:“贯鱼,谓此众阴也,骈头相次,似贯鱼也。”高亨注:“贯,穿也。
贯鱼者个个相次,不得相越,以喻人有排定之顺序……爻辞言:统治者如贯鱼之排定顺序,用宫人而宠爱之,轮流当夕,则宫人不致争宠吃醋,相妒相轧,乃无不利。”后因指以次进御,不偏爱。
《后汉书·文苑传上·。
弃即后稷
(周族始祖)
后稷,姬姓,名弃,
天帝之子,
据山海经记载实为帝俊之子,
按照诗经记载实为天帝之子,
母姜嫄,
尧舜时期掌管农业之官,
周朝始祖。
后稷出生于稷山
(今山西省稷山县),
被称为稷王(也做稷神或者农神)。
后稷为童时,
好种树麻﹑菽,麻﹑菽。*后,好耕农,
相地之宜,
善种谷物稼穑,
民皆效法。
后稷被尧举为“农师”,
被舜封为后稷,
封地古邰城(今陕西武功县),
其死后葬西南黑水之间,
都广之野。[
后稷善于种植各种粮食作物,
曾在尧舜时代当农官,
教民耕种,
被认为是开始种稷和麦的人。
弃家族世系
华胥氏—伏羲—少典—黄帝—少昊—蟜极—帝喾—弃(史称后稷,本名姬弃)—不窋—鞠—公刘(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隃(姬隃)—公非(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姬类)—周太王(又称古公亶父,本名姬亶)—周王季(也称季历,本名姬历)—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周朝开国君主)
厥初生民,时维姜嫄。
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
载生载育,时维后稷。 诞弥厥月,先生如达。
不拆不副,无菑无害。以赫厥灵。
上帝不宁,不康禋祀,居然生子。 诞寘之隘巷,牛羊腓字之。
诞寘之平林,会伐平林。诞寘之寒冰,鸟覆翼之。
鸟乃去矣,后稷呱矣。 实覃实訏,厥声载路。
诞实匍匐,克岐克嶷。以就口食。
蓺之荏菽,荏菽旆旆。禾役穟穟,麻麦幪幪,瓜瓞唪唪。
诞后稷之穑,有相之道。茀厥丰草,种之黄茂。
实方实苞,实种实褎。实发实秀,实坚实好。
实颖实栗,即有邰家室。 诞降嘉种,维秬维秠,维穈维芑。
恒之秬秠,是获是亩。恒之穈芑,是任是负。
以归肇祀。 诞我祀如何?或舂或揄,或簸或蹂。
释之叟叟,烝之浮浮。载谋载惟。
取萧祭脂,取羝以軷,载燔载烈,以兴嗣岁。 卬盛于豆,于豆于登。
其香始升,上帝居歆。胡臭亶时。
后稷肇祀。庶无罪悔,以迄于今。
注释 (1)厥初:其初。 (2)时:是。
姜嫄(yuán):传说中有邰氏之女,周始祖后稷之母。 (3)克:能。
禋(yīn):祭天的一种礼仪,先烧柴升烟,再加牲体及玉帛于柴上焚烧。 (4)弗:“祓”的假借,除灾求福的祭祀。
(5)履:践踏。帝:上帝。
武:足迹。敏:通“拇”,大拇趾。
歆:心有所感的样子。 (6)攸:语助词。
介:通“祄”,神保佑。止:通“祉”,神降福。
(7)载震载夙(sù):或震或肃,指十月怀 (8)诞:迨,到了。弥:满。
(9)先生:头生,第一胎。如:而。
达:滑利。 (10)坼(chè):裂开。
副(pì):破裂。 (11)菑(zāi):同“灾”。
(12)不:丕。不宁,丕宁,大宁。
(13)不康:丕康。丕,大。
(14)寘(zhì):弃置。 (15)腓(féi):庇护。
字:哺育。 (16)平林:大林,森林。
(17)会:恰好。 (18)鸟覆翼之:大鸟张翼覆盖他。
(19)呱(gū):小儿哭声。 (20)实:是。
覃(tán):长。訏(xū):大。
(21)载:充满。 (22)匍匐:伏地爬行。
(23)岐:知意。嶷:识。
(24)就:趋往。口食:生恬资料。
(25)蓺(yì):同“艺”,种植。荏菽:大豆。
(26)旆(pèi)旆:草术茂盛。 (27)役:通“颖”。
颖,禾苗之末。穟(suí)穟:禾穗丰硬下垂的样子。
(28)幪(měng)幪:茂密的样子。 (29)瓞(dié):小瓜。
唪(běng)唪:果实累累的样子。 (30)穑:耕种。
(31)有相之道:有相地之宜的能力。 (32)茀:拂,拔除。
(33)黄茂:指黍、稷。孔颖达疏:“谷之*者,惟黍、稷耳。
黍、稷,谷之善者,故云嘉谷也。” (34)实:是。
方:同“放”。萌芽始出地面。
苞:苗丛生。 (35)种:禾芽始出。
褎(yòu):禾苗渐渐长高。 (36)发:发茎。
秀:秀穗。 (37)坚:谷粒灌浆饱满。
(38)颖:禾穗末稍下垂。栗:栗栗,形容收获众多貌。
(39)邰:当读作“颐”,养。谷物丰茂,足以养家室之意。
(40)降:赐与。 (41)秬(jù):黑黍。
秠(pǐ):黍的一种,一个黍壳中含有两粒黍米。 (42)麇(mén):赤苗,红米。
芑(qǐ):白苗,白米。 (43)恒:遍。
43)恒:遍。 (44)亩:堆在田里。
(45)任:挑起。负:背起。
(46)肇:开始。祀:祭祀。
(47)揄(yóu):舀,从臼中取出舂好之米。 (48)簸:扬米去糠。
蹂:以手搓余剩的谷皮。 (49)释:淘米。
叟叟:淘米的声音。 (50)烝:同“蒸”。
浮浮:热气上升貌。 (51)惟:考虑。
(52)萧:香蒿。脂:牛油。
(53)羝(dī):公羊。軷:读为“拔”,即剥去羊皮。
(54)燔(fán):将肉放在火里烧炙。烈:将肉贯穿起来架在火上烤。
(55)嗣岁:来年。 (56)昂:仰,举。
豆:古代一种高脚容器。 (57)登:瓦制容器。
(58)居歆:为歆,应该前来享受。 (59)胡臭亶(xìu dǎn)时:为什么香气诚然如此好。
臭,香气;亶,诚然,确实;时,善,好。译文 当初先民生下来,是因姜嫄能产子。
如何生下先民来?祷告神灵祭天帝,祈求生子免无嗣。踩着上帝拇趾印,神灵佑护总吉利。
胎儿时动时静止,一朝生下勤养育,孩子就是周后稷。 怀胎十月产期满,头胎分娩很顺当。
产门不破也不裂,安全无患体健康,已然显出大灵光。上帝心中告安慰,全心全意来祭享,庆幸果然生儿郎。
新生婴儿弃小巷,爱护喂养牛羊至。再将婴儿扔林中,遇上樵夫被救起。
又置婴儿寒冰上,大鸟暖他覆翅翼。大鸟终于飞去了,后稷这才哇哇啼。
哭声又长又洪亮,声满道路强有力。 后稷很会四处爬,又懂事来又聪明,觅食吃饱有本领。
不久就能种大豆,大豆一片茁壮生。种了禾粟嫩苗青,麻麦长得多旺盛,瓜儿累累果实成。
后稷耕田又种地,辨明土质有法道。茂密杂草全除去,挑选嘉禾播种好。
不久吐芽出新苗,禾苗细细往上冒,拔节抽穗又结实;谷粒饱满质量高,禾穗沉沉收成好,颐养家室是个宝。 上天关怀赐良种:秬子秠子既都见,红米白米也都全。
秬子秠子遍地生,收割堆垛忙得欢。红米白米遍地生,扛着背着运仓满,忙完农活祭祖先。
祭祀先祖怎个样?有舂谷也有舀米,有簸粮也有筛糠。沙沙淘米声音闹,蒸饭喷香热气扬。
筹备祭祀来谋划,香蒿牛脂燃芬芳。大肥公羊剥了皮,又烧又烤供神享,祈求来年更丰穰。
祭品装在碗盘中,木碗瓦盆派用场,香气升腾满厅堂。上帝因此来受享,饭菜滋味实在香。
周族的祖先,后稷,姬姓,名弃,黄帝玄孙,帝喾嫡长子,母姜原,尧舜时期掌管农业之官,周朝始祖。后稷出生于稷山(今山西省稷山县),被称为稷王(也做稷神或者农神)。曾经被尧举为“农师”,被舜命为后稷。后稷教民耕种,被认为是开始种稷和麦的人。
传说有一日,姜嫄趋郊信步而游,碰见一个巨人足印,其大小远胜常人,正惊疑问,顿觉一股暖流在气海泉涌,冲击遍身穴位,竟有说不出的畅快和舒坦,并莫名地产生一种踩踏这个大足迹的强烈*.她将她的脚套在巨人足印的大拇指上,俄顷,就感到腹中微动,好似胎儿动作一般.她又惊又怕,却毫无办法,十月后产下一子,姜螈以为儿子是妖,就把他抛入隘巷;可一连串奇怪的现象发生.起先是隘巷中过往牛马都自觉避开,绝不踩到婴儿身上.后来姜螈派人把他丢到山林中去,可正巧碰上山中人多没丢成.最后将婴儿抛到河冰上,又忽然飞来一只大鸟,用自己丰满的羽翼把婴儿盖住,以防婴儿冻僵.姜螈得知后,以为这是神的指示,便将婴儿抱回精心抚养.因最初本是要抛弃他;所以给他起名叫“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