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而中国人口出生率曲线降低 呈现了我国存在的哪些人口问题?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2:53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8:30
1、第一个人口高增长阶段(1949—1957年)
新中国成立之前,由于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经济得不到发展,人口发展缓慢,明显呈现出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的特征。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及医疗卫生条件不断得到改善。人口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特征,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出生率维持在高水平,从而出现了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人口高增长状况。1949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36‰,死亡率为20‰,自然增长率为16‰,年底全国总人口为5.42亿。到1957年,死亡率下降到了10.8‰,而自然增长率上升为23.2‰,总人口达到6.47亿。1949—1957年的八年间,人口净增1.05亿。这是建国以后出现的“第一次人口生育高峰”。
2、人口低增长阶段(1958—1961年)
1959至1961年,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使经济发展出现了波折,人民生活水平受到影响,致使人口死亡率突增,出生率锐减。1959年人口死亡率上升到了14.6‰,1960年进一步上升到25.4‰,而人口出生率只有20.9‰,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幅度下降,其中1960年、1961年连续两年人口出现负增长。
3、第二个人口高增长阶段(1962—1970年)
三年自然灾害过后,经济发展状况逐渐好转,人口发展的不正常状态也迅速得到改变,人口死亡率开始大幅度下降,强烈的补偿性生育使人口出生率迅速回升,人口增长进入了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高峰期,并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初。这一时期,人口出生率最高达到43.6‰,平均水平在36.8‰;人口死亡率重新下降到10‰以下,并逐年稳步下降,1970年降到7.6‰。出生率的上升和死亡率的下降,使这一阶段的人口年平均自然增长率达到27.5‰,年平均出生人口达到2688万人,8年净增人口1.57亿,这是建国以后出现的“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
20世纪70年代以前,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问题,致使人们开始不断进行反思,但在究竟如何对待的问题上仍存在着很多模糊乃至错误的认识。在有计划控制人口增长方面,始终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和行动。因此,以上三个阶段可以说是建国后人口无计划、自发的高增长时期。这一时期人口总量的剧增不但直接影响了当时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而且还对以后相当长时间内的中国人口发展与经济运行产生了无法避免的影响。
4、人口有控制增长阶段(1971—1980年)
20世纪70年代,特别是70年代后期,是中国人口发展出现根本性转变的时期。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高速增长带来的压力,使人们认识到人口控制已迫在眉睫。中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并陆续制定和完善了明确的计划生育*,使人口高出生、高增长的势头得到迅速控制。人口由无计划、自发的高增长进入了有计划、可控制的增长时期。这一时期,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迅速下降,分别由1971年的30.7‰和23.4‰下降到1980年的18.2‰和11.9‰。然而,由于总人口基数庞大,这一阶段中国人口净增的绝对数仍相当可观。1971—1980年,全国总人口由8.52亿增加到9.87亿,净增1.35亿,超过了第一次生育高峰时期的净增人口。
5、第三个人口高增长阶段(1981—1990年)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国家把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到了战略高度,计划生育被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控制人口增长的措施更加严格。但是,由于20世纪60年代初“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中出生的人口陆续进入生育年龄,加之20世纪80年代初婚姻法的修改造成许多不到晚婚年龄的人口提前进入婚育行列,使得人口出生率出现回升。人口出生率由1980年的18.2‰、1981年的20.9‰,达到1987年23.3‰的峰值。1981—1990年净增1.43亿,平均年增长人口1584万,1990年总人口达到11.43亿。这是建国以后出现的“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
6、人口平稳增长阶段(1991年至今)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不断加强和完善,20世纪80年代人口的高出生率得到控制,并持续稳步下降。1991年人口出生率为19.7‰,2008年降至12.1‰,13年下降了7.6个千分点,并一直稳定在低水平上。1998年人口自然增长率首次降到10‰以下,从2000年开始,年净增人口低于1000万,中国人口进入平稳增长阶段。
(二)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情况
人口再生产类型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者相结合而形成的人口再生产的特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的发展一般要经历一个由高出生、高死亡、低自然增长的传统型人口再生产类型,发展到高出生、低死亡、高自然增长的过渡型,然后向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的现代型转化的过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8:30
人口得老龄化!由于实行计划生育导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8:31
其中包括:1- 青壮年劳动力将会逐年短缺;2- 中国社会加速进入老龄化过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8:30
1、第一个人口高增长阶段(1949—1957年)
新中国成立之前,由于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经济得不到发展,人口发展缓慢,明显呈现出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的特征。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及医疗卫生条件不断得到改善。人口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特征,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出生率维持在高水平,从而出现了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人口高增长状况。1949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36‰,死亡率为20‰,自然增长率为16‰,年底全国总人口为5.42亿。到1957年,死亡率下降到了10.8‰,而自然增长率上升为23.2‰,总人口达到6.47亿。1949—1957年的八年间,人口净增1.05亿。这是建国以后出现的“第一次人口生育高峰”。
2、人口低增长阶段(1958—1961年)
1959至1961年,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使经济发展出现了波折,人民生活水平受到影响,致使人口死亡率突增,出生率锐减。1959年人口死亡率上升到了14.6‰,1960年进一步上升到25.4‰,而人口出生率只有20.9‰,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幅度下降,其中1960年、1961年连续两年人口出现负增长。
3、第二个人口高增长阶段(1962—1970年)
三年自然灾害过后,经济发展状况逐渐好转,人口发展的不正常状态也迅速得到改变,人口死亡率开始大幅度下降,强烈的补偿性生育使人口出生率迅速回升,人口增长进入了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高峰期,并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初。这一时期,人口出生率最高达到43.6‰,平均水平在36.8‰;人口死亡率重新下降到10‰以下,并逐年稳步下降,1970年降到7.6‰。出生率的上升和死亡率的下降,使这一阶段的人口年平均自然增长率达到27.5‰,年平均出生人口达到2688万人,8年净增人口1.57亿,这是建国以后出现的“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
20世纪70年代以前,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问题,致使人们开始不断进行反思,但在究竟如何对待的问题上仍存在着很多模糊乃至错误的认识。在有计划控制人口增长方面,始终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和行动。因此,以上三个阶段可以说是建国后人口无计划、自发的高增长时期。这一时期人口总量的剧增不但直接影响了当时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而且还对以后相当长时间内的中国人口发展与经济运行产生了无法避免的影响。
4、人口有控制增长阶段(1971—1980年)
20世纪70年代,特别是70年代后期,是中国人口发展出现根本性转变的时期。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高速增长带来的压力,使人们认识到人口控制已迫在眉睫。中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并陆续制定和完善了明确的计划生育*,使人口高出生、高增长的势头得到迅速控制。人口由无计划、自发的高增长进入了有计划、可控制的增长时期。这一时期,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迅速下降,分别由1971年的30.7‰和23.4‰下降到1980年的18.2‰和11.9‰。然而,由于总人口基数庞大,这一阶段中国人口净增的绝对数仍相当可观。1971—1980年,全国总人口由8.52亿增加到9.87亿,净增1.35亿,超过了第一次生育高峰时期的净增人口。
5、第三个人口高增长阶段(1981—1990年)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国家把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到了战略高度,计划生育被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控制人口增长的措施更加严格。但是,由于20世纪60年代初“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中出生的人口陆续进入生育年龄,加之20世纪80年代初婚姻法的修改造成许多不到晚婚年龄的人口提前进入婚育行列,使得人口出生率出现回升。人口出生率由1980年的18.2‰、1981年的20.9‰,达到1987年23.3‰的峰值。1981—1990年净增1.43亿,平均年增长人口1584万,1990年总人口达到11.43亿。这是建国以后出现的“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
6、人口平稳增长阶段(1991年至今)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不断加强和完善,20世纪80年代人口的高出生率得到控制,并持续稳步下降。1991年人口出生率为19.7‰,2008年降至12.1‰,13年下降了7.6个千分点,并一直稳定在低水平上。1998年人口自然增长率首次降到10‰以下,从2000年开始,年净增人口低于1000万,中国人口进入平稳增长阶段。
(二)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情况
人口再生产类型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者相结合而形成的人口再生产的特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的发展一般要经历一个由高出生、高死亡、低自然增长的传统型人口再生产类型,发展到高出生、低死亡、高自然增长的过渡型,然后向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的现代型转化的过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8:30
人口得老龄化!由于实行计划生育导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8:31
其中包括:1- 青壮年劳动力将会逐年短缺;2- 中国社会加速进入老龄化过程;
中国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而中国人口出生率曲线降低 呈现了我国存在的哪...
出生率的上升和死亡率的下降,使这一阶段的人口年平均自然增长率达到27.5‰,年平均出生人口达到2688万人,8年净增人口1.57亿,这是建国以后出现的“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20世纪70年代以前,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问题,致使人们开始不断进行反思,但在究竟如何对待的问题上仍存在着很多模糊乃至错误的认识...
中国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而中国人口出生率曲线降低 呈现了我国存在的哪...
其中包括:1- 青壮年劳动力将会逐年短缺;2- 中国社会加速进入老龄化过程;
我国人口生育率断崖式下跌,会出现哪些影响?
1. 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随着人口生育率的急剧下降,年轻人口数量减少,老年人口比例上升。这导致劳动力市场紧缩,生产力可能降低,家庭收入受到影响,家庭内部矛盾可能增加。2. 创造力减退。年轻人数量的减少不仅影响生产力,更重要的是可能削弱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虽然科技进步减少了对外部劳动力的依赖,但...
...呈现了我国的哪些人口问题?(2)上述人口问题对我国发展带来哪些不利...
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3)人口数量变化曲线形成的原因:人口基数大,青少年比重高,新增人口多.人口出生率曲线形成的原因:长期实行计划生育.故答案为:(1)①我国人口持续增长,
中国人口现状及当前出现的问题有哪些?
1.2 整体来看,中国人口增长情况不容乐观,生育率和育龄人口都可能会继续减少,未来可能会老龄化情况可能会更加严峻。未来中国人口的四个预测结果,分别是 2032 附近达到人口峰值、 老龄化程度翻倍、人口结构重心上移和几乎只有 55 岁以上人口数量增加。第一,在人口峰值方面,本文预测人口峰值可能在 2032...
我国人口生育率断崖式下跌,会产生哪些影响?
从日本韩国的发展轨迹,我们就可以窥见,一旦人口生育率持续下跌、新生儿出生数量越来越少,人口老龄化社会和劳动力严重缺失就是无法避免的问题。随着新生儿的数量逐年降低,由于医学技术和物质条件不断提高,人的平均寿命不断延长。在退休后,人能够创造的社会价值不断降低,给社会造成负担的负担越来越重。并...
我国未来人口变化呈现出什么趋势?会带来哪些隐患?
而对于我国人口预测的七个主要变化趋势是:1、14亿人口零增长,努力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2、出生人口进入1000万平台期,应积极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3、老龄人口9亿以上,素质提升,挖掘人力资本红利空间巨大;4、老龄人口将突破4亿,低龄老人占比高,挖掘老年人力资源潜力大;5、高龄老人将翻番,...
未来二十年,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有那些?将给我国社会和环境造成那些...
其次,人口规模控制与人口老龄化之间存在着矛盾。人口规模控制越严格,人口老龄化速度越快。但如果放弃人口政策,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减慢,人口总量却会快速增加。我们必须在调控人口时全面考虑到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力求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使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但是老龄化问题不只是老年人的问题,在我国人...
中国现在面临的人口问题包括哪些?
中国人口问题:首先是人口数量太大,人口增长过快。一个国家的人口超过全世界发达国家的总人口(1990 年发达国家总人口为 8.16 亿人)。现在虽然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但是每年仍净增 1400 ― 1500 万人,即每年增加一个世界大国的人口。未来 35 年,我国人口发展有三个主要趋势:总人口达 16 亿;...
我国人口生育率断崖式下跌,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生育率低是国家民族进步的一个表现,人们更追求人口的质量而不是数量。虽说不是生育率低的国家就发达,但发达国家生育率肯定不高,我相信中国更像后者。随着中国从人力密集型产业向科技密集型产业的转变,需要的是高素质的人口,而不是大量低素质的劳动力。总结起来就是:首先要生育必须先结婚而现在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