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提高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2:39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0 17:1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那么什么是创新能力呢?创新能力,就是要坚持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思考的独立性,思维的多向性、跨越性、求异性和综合性。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爱恩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就以是激发求知为前提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应首先想方设法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人人情绪高昂、思维活跃,这样就会很容易地碰撞出创造性的火花。
首先,克服畏难情绪,营造一种宽松自然、和谐、愉快、竞争、互助、协作、师生平等的民主氛围,激发他们的创造*。
其次,加强与其它学科的联系。有些学生钟爱美术、音乐等学科,不太喜欢枯燥的文字。教师可以在语文课堂上给他们一个平台,一个展露才华的舞台,其成功的喜悦、自豪定会激发他们内心深处学习语文的兴趣。如教学《春》时,可以让擅长美术的学生以绘画形式描绘春天;教学《松鼠》时,鼓励生物兴趣小组的学生参与补充讲解;教学《巍巍中山陵》时,可以让地理兴趣小组的学生展示其才华……当这些语文基础差的学生在语文课上同样能尝到成功的喜悦时,他们就会对语文渐渐产生兴趣,这就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前提。
再次,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语文的价值,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法庭上,律师善辩的言辞;舞台上,主持人幽默诙谐的语言;交流会上,学术论文的严密;节假日,充满真挚感情的祝贺……通过这些活动,学生渐渐产生了学习语文的强烈*:我要学语文,我要学好语文。
二、激活学生课堂的主体意识
学生创造潜能的发挥,依赖于学生主体性的充分体现。主体意识是让学生尊重自己的思维,坚持自己的正确见解,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发现、主动思考、主动提出问题并运用语言载体显现。学生学会质疑、释疑,就是创新能力的一种展示。
教师还要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时机创设不同的条件和情境,增强他们的主体参与意识。如教师在朗读和讲解作品时可运用语音、语速、语调的变化与组合,展示豪放、热情、优美、轻松的意境,以情发声,以情带语。根据不同作品的不同情感“因情制宜”。如*的《沁园春 雪》,课堂上的声情并茂、气势磅礴、意气轩昂,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受,领会了词人伟大的胸襟和坚定的信心;而《周总理,你在哪里》一诗,时而抒缓,时而急切,时而高亢的语调,又将学生们带进了一个无限怀念的氛围,朗读这些名篇课文,加之以手势、身势、微笑等体态语文,这些作品很快印入学生的心田,促进学习的热情。
教师针对学生好奇心、好胜心强的特点,设置形式多样的、新颖别致的竞赛活动,这样有利于将知识化单调为灵活、化枯燥为有趣、化深奥为浅易,在活动中他们人人动脑、个个挥笔,有疑相议,释疑增知,学得有味、学得有趣。从而在实践中启迪创造灵感。
三、鼓励学生运用逆向思维和多角度思考
有的学生由于受一些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束缚,往往人云亦云,鹦鹉学舌,不能也不敢提出自己的见解。就拿写作文来说:“文章贵在出新”,要使文章有新意就要加强逆高思维的训练。如《近墨者未必黑》、《开卷未必有益》、《班门弄斧又何妨》、《愚公移山新传》等这样的一些作文题,就是以逆向思维去提炼观点的。这样反其道而行之,可以树立新观念,提出新观点。
逆向思维只是培养创造思维的一个方面,如何能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同一个问题,则更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培养。“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式的思维,告诉我们观察事物的时候,如果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审视、思考,得出的结论就会多样化。不过,在进行逆高思维和多角度思考时,必须合乎客观规律,不能脱离实际、异想天开。否则,不但没有创新,反而变得没有意义,甚至会出现一些笑话。
四、引导启发学生展开创新想象的翅膀
一切创造都伴随着想象,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翅膀。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想象功能,找准想象的切入点,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一课的时候,我让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设想一下,当皇帝知道自己没有穿任何的衣裳,就去游街,让老百姓看了笑话,上了两个骗子的当以后,皇帝该怎么办呢?有的学生认为皇帝将会变本加厉地更加残暴的统治人民,最终被老百姓推翻了。有的同学则认为皇帝通过这次教训之后,好好的反思,今后不再关心新衣服,而是决心做一个好皇帝,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0 17:14
一、创设民主氛围,诱发学生的创新*。
“师生之间是一种互相友好、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这将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与学生的教育交往最根本的是二者作为完整的人与人之间理解与沟通,是人和人心灵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教师要放下“架子”和“尊严”,与学生零距离接触,和学生建立民主和谐的关系。师生关系和谐,会使学生形成积极、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感情体验,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体验到学习过程中的平等、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等。所谓“乐其师,听其言,效其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而人的创新能力,不仅以其知识和智慧作基础,而且要与积极情绪,特别是创新*密切相关。心理学研究表明,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维,给他们提供自由开放的空间,创设愉悦宽松的学习氛围。学生就能主动参与,敢于质疑,敢于坚持自己的见解,敢于与老师、同学讨论,从而建立起自主学习的激励氛围。因此,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以“诚于嘉许,宽于称道”的态度,想方设法把自己融入到学生中间,使自己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位听众,一位合作者,也是一位指导者,充当智多星、向导、顾问和伙伴的角色,把爱心、微笑、激励成功和信任带入课堂,在足够的宽松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创造力可以得到充分发挥。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打下创新基础
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向往、迷恋、积极探索追求的心理倾向。它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学生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是直接推动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起点,也是学习成功的关键。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而且能使学生沉浸在活跃的氛围中。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来灵活运用,诱导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设置悬念就是很好的一个做法。所谓悬念,就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运用悬念法引入新课,可以造成学生渴望追求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使教学紧紧扣住学生的心弦,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可从课文内容中截取一些令人担心的故事情节或概括叙述人物的悲喜结局,以激起学生探求的心理,如教学《负荆请罪》时,有位教师是这样设置悬念的:蔺相如在完璧归赵和渑池会上立了大功。赵惠文王封他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廉颇很不服气,想当众羞辱蔺相如。可到了后来,他却到蔺相如门前负荆请罪,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使得廉颇对蔺相如的态度发生了180度的转变?这样一问,学生大脑中产生了悬念,他们的学习热情高涨起来,兴趣油然而生,思维就活跃起来了。
三、引导学生放飞想象,拓展创新思维
想象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是指人在知觉、感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人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而能想出它的具体形象的设想。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力是创造思性维最重要的东西,它是一种酶,能够活化知识,开发智力,拓展思维,使学生融会贯通地发掘事物,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小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只要老师创造条件,正确引导,学生就会边学课文边在头脑里浮现画面。如教学《穷人》一文,课文结尾言犹未尽,可让学生继续推理想象,启发引导学生:桑娜一家以后的生活会怎样?针对这样的问题,学生兴趣盎然,思维也就活跃了,他们可以联系上下文,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说出自己的看法。有的同学说:“桑娜一家的生活会变好,因为有爱就能战胜一切,因为好人应该有好报。”有的同学说:“桑娜一家的生活会更悲惨,因为多了两张口要吃饭,渔夫有可能捞不到鱼,也有可能葬身海底,孩子也有可能生病……”学生想象被激活,进入个体丰富的想象空间,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新知不断形成,思维异常活跃。
四、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是创新的重要手段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一切发现创新的基础。有疑问才能促进学生去探索,去创新。学生的疑问往往都是从好奇心开始的,他们活泼好动对什么都充满好奇心,遇到问题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 语文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热情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引导大胆提出疑问,是培养创新意识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应善于启发、诱导学生多思考,多质疑,以疑启思,提高思维的变通性,应充分运用“变式”,对同一问题、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和揭示,使其思维产生矛盾,意见纷呈,这时教师放开让学生各抒己见,使学生置身于思考探索的气氛中。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顺其童心,投其所好”,积极鼓励学生敢想、敢疑、敢问,从而发现事物的奥妙。如《乌鸦喝水》一文中聪明的乌鸦把小石子放进瓶子里,使里面不多的水升高,喝到了水。学完课文后,可设问:“瓶子旁边要是没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办呢?”请小朋友给乌鸦想个好办法。有的同学说:“用石头把瓶磕破了乌鸦就喝到水了。”我问:“乌鸦把瓶碰碎后,水会流出来,本来不多的水就更少了,乌鸦能不能解渴啊?”又有同学说:“把瓶慢慢地推倒,然后小心地用嘴接住喝,像吸奶瓶一样。”我赞许地说:“你的办法不错,有没有更妙的?”一个同学说:“乌鸦可以捡一根吸管来。”我给了他一个大拇指,说:“如果附近有吸管的话,这的确是省力省事,最棒的办法了!”还有的说:“乌鸦可以采根粗的葱来吸。”我惊喜地说:“这个办法真妙!葱中间是空的,是天然的吸管!你真聪明。”最后总结:“刚才小朋友想出了许许多多的办法,老师想你们如果碰到什么难题都会迎刃而解,因为你们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
五、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是创新的关键
发散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与创造力有直接关系,它可以使学生思维灵活,能让学生丰富想象,积极探索求异,坚持自己的独立见解。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语文是文化的载体,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的载体,有不少课文给我们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的好机会。教师可以创设情境,给予每位学生参与的机会,让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大胆进行发散创造,启发学生提出多种不带结论性的设想,尽可能将已知信息沿着不同的途径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引出更多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学生的思维变通性,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如,教学《狼与小羊》一文,问:“最后狼扑向小羊,羊有生命危险吗?”这时,学生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有的说:“当狼扑向小羊时,羊一闪,狼扑了空,掉进了万丈深渊粉身碎骨。”有的说:“当狼扑向小羊时,这时狼却突然倒下了。原来是一位猎人向狼开了一*。”还有的说:“当狼扑向小羊时,小羊一蹲,狼正好撞在一块岩石上撞晕了,小羊趁机逃走了。”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不断变换角度,深入研究教材,充分挖掘出创新的关节点,做到精心设计,重点突破,就能让学生的发散思维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中的创新能力。常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不断变换角度,充分利用学生的旧知识,创设思维、讨论的情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以培养发散性思维的能力,发挥个性创造能力。然后教师的点拨尽可能将已知信息沿着不同的途径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引出更多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学生的思维变通性,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不断改革应试教育弊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使教育成为一片培植孩子创造思维的沃土。这虽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但只要我们大胆尝试,勇于探索,用自己的智慧,定能让小学语文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广阔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