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攻不守什么意思求解答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1-01 04:2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6 14:40
“虚实”这个军事术语,从历史文献看,最早提出来的是《孙子兵法》。《孙子兵法》有两个地方提到“虚实”。一个是《势》篇记载:“兵之所加,如以*投卵者,虚实是也”。一个是《虚实》篇,直接作为篇名提出来,可见孙武对虚实的重视。认识虚实有着重要的意义。唐太宗李世民给予《虚实》篇以极高的评价。他说:“朕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孙武十三篇,无出《虚实》。夫用兵识虚实之势,则无不胜焉。”
那什么是虚实呢?所谓虚实,一般来说,无为虚,有为实。表现在军情上,怯、弱、乱、饥、劳、寡、不虞……为虚;勇、强、治、饱、逸、众、有备……为实。孙武从军情上的种种虚实表现中揭示出了一条规律,这就是避实击虚。他把用兵规律比喻为流水,认为水流动的方式是避开高处而流向低处;用兵的规律是避开敌人坚实的地方,而攻击敌人空虚的地方。所以说,“避实击虚”的作战原则,是《孙子兵法·虚实》的核心和精髓。
怎样才能做到避实击虚呢?孙武把它贯穿到了战争的各个方面。他说:“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意思是进军向敌人不能急救的地方,急进向敌人料意不到的方向。行军千里而不劳顿的,是因为走在没有敌人的地区。进攻必然得手的,是因为进攻的是敌人不防守的地方;防守必然稳固的,是因为扼守的是敌人不易进攻的地方。
他又说:“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寡者,则吾之所以战者,约矣。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以战者,寡矣。”“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
意思是,前进而使敌人不能抵御的,是因为冲向敌人空虚的地方。使敌人暴露而自己不露形迹,这样我军的兵力就可以集中而敌人兵力就不得不分散;我军兵力集中在一处,敌人兵力分散在十处,这样就能用十倍于敌的兵力去攻击敌人,就形成我众敌寡的态势;做到以众击寡,那么,与我军直接交战的敌人就少了。我军所要进攻的地方敌人不能知道,不知道,敌人所要防备的地方就多了,敌人防备的地方太多,那么,我所攻击的敌人就少了。敌人防备了前面,后面的兵力就薄弱,防备了后面,前面的兵力说薄弱,防备了左面,右面的兵力就薄弱,防备了右面,左面的兵力就薄弱,到处都防备,就到处都兵力薄弱。兵力劣势是因为处处都有防备,兵力优势是因为迫使敌人处处防备。
从上述论述来看,“其所不趋”、“其所不意”、“无人之地”、“其所不守”、“其所不攻”、“其虚”“敌寡”“寡而备人者”都是“虚”。“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行于无人之地”、“攻其所不守”、“守其所不攻”、“冲其虚”、“以众击寡”,都是“避实击虚”这一原则在不同情况下的具体运用、不同表述。
因此,在进攻作战中,无论是调动敌人,还是行军开进;无论是作战方向的选择,还是在攻击目标的拟定上,都必须遵循“避实击虚”的原则。“避实击虚”最主要的还是用在正确选择作战方向和打击目标上。孙武对正确选择作战方向尤为重视。他有一句名言:“故为兵之事,在顺详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是谓巧能成事。”(《孙子兵法·九地》)用今天的话说,就是集中优势兵力,以敌人既是要害而又虚弱之处作为军事进攻的主要方向。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军事见解。
“避实击虚”既是一条重要的战术原则,也是一条重要的战略指导思想,是“胜于易胜”、“胜已败者”的具体体现。“胜于易胜”就是战胜那些易于战胜的敌人,也即攻击那些好打之敌,如弱敌、乱敌、怯敌、饿敌、劳敌、寡敌、松敌等。“胜于易胜”就是战胜那些已经处于失败地位的敌人,或者说战胜那些已露败形之敌,比如以至强击至弱,以累胜击累败,兵锋所至,摧枯拉朽,立见胜败。
“易胜之敌”、“已败者”都是“虚敌”,都有属于“避实击虚”之列。
“避实击虚”也是孙武全胜思想在“伐兵”中的延续。在《谋攻》篇中,孙武在作战思想上追求一种至善至美的境界。这种境界之最*理想的结局是通过“伐谋”、“伐交”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所以《孙子兵法》大量的是研究作战问题。然而,即便做不到不动刀动*,孙武仍然希望以智胜愚,以巧制拙,以较少的伤亡换取较大的胜利。“避实击虚”无疑是一种好方法。
“避实击虚”是一条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但并不意味着逢虚就击,见实就避。这是因为交战双方都在竭力掩盖企图,巧饰伪装,真真假假,虚实难辨。另外,虚与实相反相成,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此时是虚,彼时是实;此处是虚,彼处是实;虚可变实,实可变虚。所以“避实击虚”的原则并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实现的,既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去对待,又要依靠指挥员去能动地创造,根据需要“制实造虚”。
也就是像孙武所说的:“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但是关键的一点要掌握,那就是“夺其所爱”(《九地》)。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打击那些对全局有震撼作用的局部。
孙武“避实击虚”与“必攻不守”是同样意思,“批亢倒虚”是孙膑对孙武 “避实击虚”思想的继承和发扬。“亢”就是咽喉,喻指要害,它虽是要害却很虚弱。进攻作战的攻击点如果选在既是敌人要害而又虚弱之处,那就能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孙膑兵法·十问》也讲到:“攻其所必救,使离其固,以揆其虑,施伏设援,击其移庶”。大意是,进攻敌人必然求援的地方,迫使它脱离坚固的阵地,判明敌人的作战企图,设置伏兵和援军,乘敌人在运动中将其消灭。
不但孙膑发挥了孙武“避实击虚”的思想,而且齐国的其他军事家对此也有论述。
《管子》提出了“释实而攻虚”的思想。它说,“故善攻者,料众以攻众,料食以攻食,料备以攻备。以众攻众,众存不攻;以食攻食,食存不攻;以备攻备,备存不攻。释实而攻虚,释坚而攻脆,释难而攻易”(《管子·霸言》)。意思是说,所以善于进攻的都要算计好我军人数以针对敌军人数,算计好我军粮草以针对敌军粮草,算计好我军装备以针对敌军装备。以人对人,如敌军兵众有余,则不可以进攻;以粮对粮,如敌军存粮余,则不可以进攻;以装备对装备,如敌军装备有余,则不可以进攻。应该避开实力而击其空虚,避开坚固而击其脆弱,避开难攻之地而击其易被摧毁的地方。
《管子·制分》说:“凡用兵者,攻坚则韧,乘瑕则神。攻坚则瑕者坚,乘瑕则坚者瑕”。大意是说,凡是作战,打强点就会受阻碍,打弱点就会建奇功。强点打不下来,弱点也会变成强点,弱点打成功,强点也会变为弱点。这段话讲得非常有道理。强弱是在变化之中的。如果不趁敌人弱时就消灭它,等它变为强时就不好办了。
逐个消灭弱点,就会孤立强点,最终使强点也会变成弱点。《管子·制分》中还指出“故坚其坚者,瑕其瑕者。”并进一步举例说:“屠牛坦朝解九牛,屠刀仍锋利如初,则刃游间也。”意思是说,所以要稳住其坚固环节,削弱其薄弱环节。屠牛坦一天割解九只牛而屠刀依然锋利如初,就是因为刀刃总是在空隙间活动的原故。在《管子》看来,指挥作战的道理也是如此,不能硬往骨头上去碰。
《司马法·严位》也指出:“击其微静,避其强静;击其倦劳,避其闲窕;击其大惧,避其小惧。自古之政也。”大意是说,进攻弱小而消沉的敌人,避开强大而坚定的敌人;进攻疲劳困倦的敌人,避开精力充沛的敌人;进攻惊慌失措的敌人,避开从容镇静的敌人。这是自古以来用兵的法则。
《六韬·战车》提到:“旌旗扰乱,人马数动,即陷之;士卒或前或后,或左或右,即陷之;阵不坚固,士卒前后相顾,即陷之;前往而疑,后往而怯,即陷之。”大意是敌人乱了阵脚,举其不定,瞻前顾后时,就要坚决消灭它。二是立足未稳之敌。《六韬·武锋》讲道:“敌人新集可击,人马未食可击,不暇可击。”就是说,敌人刚刚集中起来可以攻击,人马刚刚到达未及进食可以攻击,张皇失措部伍不整可以攻击。《六韬·战骑》明确指出:“敌人始至,行阵未定,前后不属,陷其前骑,击其左右,敌人必走。”三是处跋涉之中的敌人。《六韬·武锋》指出:“奔走可击,……济水可击”。《六韬·战骑》提到:“敌人奔走,士卒散乱。或翼其两旁,或掩其前后,其将可擒。”《六韬·垒虚》写道:“敌人猝去不远,未定而复反者,彼用其士卒太疾也。太疾则前后不相次。不相次则行阵必乱。如此者,急出兵击之,以少击众,则必败矣。”
“避实击虚”理论在齐国的军事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围魏救赵”就是这方面军的典型战例。在现代战争中,这条法则仍然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受到军事指挥家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