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1-04 18:5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0:55
桓温传翻译: 桓温字元子,是宣城太守桓彝的儿子。
未满周岁时太原人温 峤见了他说:“此儿骨骼不凡,请再让他哭一下。”等到听了他的哭声,又说:“真是英才降世!”桓彝因为此儿为温一峤所赏识,所以给他取名叫温 。
温一峤笑着说:“果然如此,将来也要改作和我一姓。”桓彝被韩晁害死,泾县县令江播参与了此事。
当时桓温一十五岁,头枕戈矛,眼流血泪,立志报仇。到十八岁,碰上江播已死,他的儿子江彪兄弟三人居丧,把刀放进手杖,用来防备桓温 。
桓温谎称吊丧客人,得以进入,在守墓的庐屋里杀了江彪,然后又追杀了他的两个弟弟。时人为之称叹。
桓温为人豪迈爽朗,有雄风高节,姿貌奇伟,脸上有七颗星印。年少时同沛国刘忄炎友善,刘忄炎曾称赞他说:“桓温眼睛像紫石棱,须发如刺猬毛,是仅次于孙仲谋、晋宣王类的人物。”
被选为南康长公主的夫婿,拜为附马都尉,袭万宁男爵位,授琅王牙太守,屡迁至徐州刺史。桓温同庾翼友善,经常在一起相约要安定天下,匡国济民。
庾翼曾经对晋明帝推荐说:“桓一温一 从小就有雄才大略,希望陛下不要把他当作平常人看待,也不要当作平常的女婿,应当像周宣王对方叔、召伯那样,委以复兴重任,让他弘扬大道、匡济时局,完成艰难事业。” 庾翼死后,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431353338明帝便提拔桓一温一 为都督荆梁四州诸军事、安西将军、荆州刺史、领护南蛮校尉、假节。
原文: 桓温字元子,是宣城太守桓彝的儿子。未满周岁时太原人温峤见了他说:“此儿骨骼不凡,请再让他哭一下。”
等到听了他的哭声,又说:“真是英才降世!”桓彝因为此儿为温峤所赏识,所以给他取名叫温。温峤笑着说:“果然如此,将来也要改作和我一姓。”
桓彝被韩晁害死,泾县县令江播参与了此事。当时桓温十五岁,头枕戈矛,眼流血泪,立志报仇。
到十八岁,碰上江播已死,他的儿子江彪兄弟三人居丧,把刀放进手杖,用来防备桓温。 桓温谎称吊丧客人,得以进入,在守墓的庐屋里杀了江彪,然后又追杀了他的两个弟弟。
时人为之称叹。 桓温为人豪迈爽朗,有雄风高节,姿貌奇伟,脸上有七颗星印。
年少时同沛国刘忄炎友善,刘忄炎曾称赞他说:“桓温眼睛像紫石棱,须发如刺猬毛,是仅次于孙仲谋、晋宣王一类的人物。” 被选为南康长公主的夫婿,拜为附马都尉,袭万宁男爵位,授琅王牙太守,屡迁至徐州刺史。
桓温同庾翼友善,经常在一起相约要安定天下,匡国济民。 庾翼曾经对晋明帝推荐说:“桓温从小就有雄才大略,希望陛下不要把他当作平常人看待,也不要当作平常的女婿,应当像周宣王对方叔、召伯那样,委以复兴重任,让他弘扬大道、匡济时局,完成艰难事业。”
庾翼死后,明帝便提拔桓温为都督荆梁四州诸军事、安西将军、荆州刺史、领护南蛮校尉、假节。 此文出自唐朝房玄龄所写的《晋书》 扩展资料写作背景: 房玄龄,名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今相公庄镇房庄)人 。
唐朝初年名相、*家,隋朝泾阳令房彦谦之子。善诗能文,博览经史。
十八岁,举进士出身,授羽骑尉、隰城县尉。晋阳起兵后,投靠秦王李世民后,积极出谋划策,典管*,选拔人才,成为秦王府得力谋士之一。
武德九年,谋划玄武门之变,随同杜如晦等五人居于首功。唐太宗即位后,拜中书令,封邢国公,负责综理朝政,兼修国史、编纂《晋书》。
执政期间,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处事果断,并称“房谋杜断”,成为良相典范。迁尚书左仆射、司空,封梁国公,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房玄龄出生于官宦之家。曾祖房翼,北魏镇远将军、宋安郡守,袭壮武伯;祖父房熊,释褐州主簿;父亲房彦谦,好学,通涉《五经》,富有辩才,是魏、齐间的山东学者。
房玄龄自幼耳濡目染,颇承其父遗风。自幼聪慧,善诗能文,博览经史,精通儒家经书,又向父亲学得一手好书法,工草隶。
十八岁时,齐州举进士,先后授羽骑尉、隰城县尉。 为报李世民知遇之恩,竭尽心力筹谋军政事务。
每攻灭一方割据势力,军中诸人都全力搜求珍宝异物,只有房玄龄首先收拢人才,将富有谋略和骁勇善战的人安置在他的幕府中,私下与他们结为朋友,共同为李世民效力。 击破王世充后,认为张亮“倜傥有智谋”,遂推荐给李世民,任秦王府车骑将军,委以心膂”。
其他,诸如才思敏捷的薛收,有“王陵、周勃节,可倚大事”的李大亮,“聪明识达,王佐之才”的杜如晦等,都是经房玄龄举荐以后,得到李世民重用的,后都位至卿相。 房玄龄在李世民秦王府中十多年,一直掌管军谋大事,负责管理文牍,每逢军书奏章,停马立成,文字简约,义理丰厚。
李渊对房玄龄深加叹赏,对侍臣讲:“这个人深重地了解机宜,足能委以重任。每当替秦王陈说事务,一定能了解人性心理。
千里之外,好像对面说话一样。” 武德九年(626年),参与玄武门之变的策划,帮助李世民谋得帝王之位,李世民称赞他有“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
李世民*行赏,以房玄龄、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功为一等。房玄龄因功进爵为邢国公。
房玄龄追随李世民平定天下,出入生死,备尝创。
桓温,字元子,宣城太守彝之子也。
生未期而太原温峤见之,曰:“此儿有奇骨,可试使啼。”及闻其声,曰:“真英物也!”以峤所赏,故遂名之曰温。
峤笑曰:“果尔,后将易吾姓也。”彝为韩晃所害,泾令江播豫焉。
温时年十五,枕戈泣血,志在复仇。至年十八,会播已终,子彪兄弟三人居丧,置刃杖中,以为温备。
温诡称吊宾,得进,刃彪于庐中,并追二弟杀之,时人称焉。 温豪爽有风概,姿貌甚伟,面有七星。
少与沛国刘惔善,惔尝称之曰:“温眼如紫石棱,须作猥毛磔,孙仲谋、晋宣王之流亚也。”选尚南康长公主,拜驸马都尉,袭爵万宁男,除琅邪太守,累迁徐州刺史。
温与庾翼友善,恒相期以宁济之事。翼尝荐温于明帝曰;“桓温少有雄略,愿陛下勿以常人遇之,常婿畜之,宜委以方召之任,托其弘济艰难之勋。”
翼卒,以温为都督荆梁四州诸军事、安西将军、荆州刺史、领护南蛮校尉、假节。 时李势微弱,温志在立勋于蜀,永和二年,率众西伐。
时康献太后临朝,温将发,上疏而行。朝廷以蜀险远,而温兵寡少,深入敌场,甚以为忧。
初,诸葛亮造八阵图于鱼复平沙之上,垒石为八行,行相去二丈。温见之,谓“此常山蛇势也。”
文武皆莫能识之。及军次彭模,乃命参军周楚、孙盛守辎重,自将步卒直指成都。
势使其叔父福及从兄权等攻彭模,楚等御之,福退走。温又击权等,三战三捷,贼众散,自间道归成都。
势于是悉众与温战于笮桥,参军龚护战没,众惧欲退,而鼓吏误鸣进鼓,于是攻之,势众大溃。温乘胜直进,焚其小城,势遂夜遁九十里,至晋寿葭萌城,其将邓嵩、昝坚劝势降,乃面缚舆亲请命。
温解缚焚亲,送于京师。温停蜀三旬,举贤旌善,伪尚书仆射王誓、中书监王瑜、镇东将军邓定、散骑常侍常璩等,皆蜀之良也,并以为参军,百姓咸悦。
军未旋而王誓、邓定、隗文等反,温复讨平之。振旅还江陵,进位征西大将军、开府,封临贺郡公。
及石季龙死,温欲率众北征,先上疏求朝廷议水陆之宜,久不报。时知朝廷杖殷浩等以抗己,温甚忿之,然素知浩,弗之惮也。
以国无他衅,遂得相持弥年,虽有君臣之迹,亦相羁縻而已,八州士众资调,殆不为国家用。声言北伐,拜表便行,顺流而下,行达武昌,众四五万。
殷浩虑为温所废,将谋避之,又欲以驺虞幡住温军,内外噂沓,人情震骇。简文帝时为抚军,与温书明社稷大计,疑惑所由。
温即回军还镇,上疏曰: 臣近亲率所统,欲北扫赵魏,军次武昌,获抚军大将军、会稽王昱书,说风尘纷纭,妄生疑惑,辞旨危急,忧及社稷。省之惋愕,不解所由,形影相顾,陨越无地。
臣以暗蔽,忝荷重任,虽才非其人,职在静乱。寇仇不灭,国耻未雪,幸因开泰之期,遇可乘之会,匹夫有志,犹怀愤慨,臣亦何心,坐观其弊!故荷戈驱驰,不遑宁处,前后表陈,于今历年矣。
丹诚坦然,公私所察,有何纤介,容此嫌忌?岂丑正之徒心怀怵惕,操弄虚说,以惑朝听? 昔乐毅谒诚,垂涕流奔,霍光尽忠,上官告变。谗说殄行,奸邪乱德,及历代之常患,存亡之所由也。
今主上富于阳秋,陛下以圣淑临朝,恭己委任,责成群下,方寄会通于群才,布德信于遐荒。况臣世蒙殊恩,服事三朝,身非羁旅之宾,迹无韩彭之衅,而反间起于胸心,交乱过于四国,此古贤所以叹息于既往,而臣亦大惧于当年也。
今横议妄生,成此贝锦,使垂灭之贼复获苏息,所以痛心绝气,悲慨弥深。臣虽所存者公,所务者国;然外难未弭,而内弊交兴,则臣本心陈力之志也。
进位太尉,固让不拜。时殷浩至洛阳修复园陵,经涉数年,屡战屡败,器械都尽。
温复进督司州,因朝野之怨,乃奏废浩,自此内外大权一归温矣。温遂统步骑四万发江陵,水军自襄阳入均口。
至南乡,步自淅川以征关中,命梁州刺史司马勋出子午道。别军攻上洛,获苻健荆州刺史郭敬,进击青泥,破之。
健又遣子生、弟雄众数万屯峣柳、愁思塠以距温,遂大战,生亲自陷阵,杀温将应庭、刘泓,死伤千数。温军力战,生众乃散。
雄又与将军桓冲战白鹿原,又为冲所破。雄遂驰袭司马勋,勋退次女娲堡。
温进至霸上,健以五千人深沟自固,居人皆安堵复业,持牛酒迎温于路者十*,耆老感泣曰:“不图今日复见官军!”初,温恃麦熟,取以为军资。而健芟苗清野,军粮不属,收三千余口而还。
帝使侍中黄门劳温于襄阳。 初,温自以雄姿风气是宣帝、刘琨之俦,有以其比王敦者,意甚不平。
及是征还,于北方得一巧作老婢,访之,乃琨伎女也,一见温,便潸然而泣。温问其故,答曰:“公甚似刘司空。”
温大悦,出外整理衣冠,又呼婢问。婢云:“面甚似,恨薄;眼甚似,恨小;须甚似,恨赤;形甚似,恨短;声甚似,恨雌。”
温于是褫冠解带,昏然而睡,不怡者数日。 母孔氏卒,上疏解职,欲送葬宛陵,诏不许。
赠临贺太夫人印绶,谥曰敬,遣侍中吊祭,谒者监护丧事,旬月之中,使者八至,轺轩相望于道。温葬毕视事,欲修复园陵,移都洛阳,表疏十余上,不许。
进温征讨大都督、督司冀二州诸军事,委以专征之任。 温遣督护高武据鲁阳,辅国将军戴施屯河上,勒舟师以*许洛,以谯梁水道既通,请徐豫兵乘淮泗入河。
温自江陵北。
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佃,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作,家给人足。尝造船,其木屑竹头,侃皆令籍而掌之,人咸不解所以。后正会,积雪始晴,听事前馀雪犹湿,乃以木屑布地。及桓温伐蜀,又以侃所贮竹头作丁装船。其综理微密,皆此类也。
解释:
有一次,陶侃外出,看见一个人手拿一把未熟稻谷,陶侃问:“你拿它做什么?”那人回答:“在路上看见的,就随意拿来罢了。”陶侃大怒说:“你既不种田,又拿别人的稻子戏耍!”陶侃抓住他鞭打他,因此百姓勤于农事,家中充足。造船的时候,陶侃命人把木屑和竹头都登记后收藏起来,人们都不明白这样做的原因。后来大年初一聚会时,地面积雪,太阳刚放晴,厅堂前积雪,地面还潮湿,陶侃于是用木屑铺散地面。等到桓温伐蜀时,又用陶侃保存的竹头作钉装船。陶侃综合料理事物极其细密,都是这样。
君讳嘉,字万年,江夏鄂人也。
曾祖父宗,以孝行称,仕吴司马。祖父揖, 元康中为庐陵太守。
宗葬武昌新阳县,子孙家焉,遂为县人也。君少失父,奉母、二弟居。
娶大司马长沙桓公陶侃第十女,闺门孝友,人无 能间,乡闾称之。冲默有远量,弱冠俦类咸敬之。
同郡郭逊,以清操知名,时在 君右。常叹君温雅平旷,自以为不及。
逊从弟立,亦有才志,与君同时齐誉,每 推服焉。由是名冠州里,声流京邑。
太尉颍川庾亮,以帝舅民望,受分陕之重,镇武昌,并领江州,辟君部庐陵从事。下郡还,亮引见,问风俗得失。
对曰:"嘉不知,还传当问从吏。"亮以 麈尾掩口而笑。
诸从事既去,唤弟翼语之曰:"孟嘉故是盛德人也。"君既辞出外,自除吏名,便步归家。
母在堂,兄弟共相欢乐,怡怡如也。旬有余日,更版 为劝学从事。
时亮崇修学校,高选儒官,以君望实,故应尚德之举。大傅河南褚裒,简穆有器识,时为豫章太守,出朝宗亮。
正旦大会州府人士, 率多时彦,君在坐次甚远。裒问亮:"江州有孟嘉,其人何在?"亮云:"在坐, 卿但自觅。
"裒历观,遂指君谓亮曰:"将无是耶?"亮欣然而笑,喜裒之得君, 奇君为裒之所得。乃益器焉。
举秀才,又为安西将军庾翼府功曹,再为江州别驾、巴丘令、征西大将军谯 国桓温参军。君色和而正,温甚重之。
九月九日,温游龙山,参佐毕集,四弟二甥咸在坐。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吹君帽堕落,温目左右及宾客勿言,以观其举止。
君初不 自觉,良久如厕。温命取以还之。
廷尉太原孙盛,为咨议参军,时在坐。温命纸笔,令嘲之。
文成示温,温以著坐处。君归,见嘲笑而请笔作答,了不容思,文 辞超卓,四座叹之。
奉使京师,除尚书删定郎,不拜。孝宗穆皇帝闻其名,赐见东堂。
君辞以脚 疾,不任拜起。诏使人扶入。
君尝为刺史谢永别驾。永,会稽人,丧亡。
君求赴义,路由永兴。高阳许询 有隽才,辞荣不仕,每纵心独往。
客居县界,尝乘船近行,适逢君过,叹曰: "都邑美士,吾尽识之,独不识此人。唯闻中州有孟嘉者,将非是乎?然亦何由 来此?"使问君之从者。
君谓其使曰:"本心相过,今先赴义,寻还,就君。" 及归,遂止信宿,雅相知得,有若旧交。
还至,转从事中郎,俄迁长史。在朝隤然,仗正顺而已。
门无杂宾,尝会神 情独得,便超然命驾,径之龙山,顾景酣宴,造夕乃归。温从容谓君曰:"人不 可无势,我乃能驾御卿。
"后以疾终于家,年五十一。始自总发,至于知命,行不苟合,言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
好酣饮,逾多不乱,至于任怀得意,融然远寄,傍若无人。温尝问君:"酒有何好,而卿嗜 之?"君笑而答曰:"明公但不得酒中趣尔。
"又问:"听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答曰:"渐近自然。"中散大夫桂阳罗含赋之曰:"孟生善酣,不愆其 意。
"光禄大夫南阳刘耽,昔与君同在温府,渊明从父太常夔,尝问耽:"君若在,当已作公否?"答云:"此本是三司人。"为时所重如此。
渊明先亲,君之第四女也。《凯风》"寒泉"之思,实钟厥心。
谨按采行事, 撰为此传。惧或乖谬,有亏大雅君子之德,所以战战兢兢,若履深薄云尔。
赞曰:孔子称:"进德修业,以及时也。"君清蹈衡门,则令问孔昭;振缨公朝, 则德音允集。
道悠运促,不终远业。惜哉!仁者必寿,岂斯言之谬乎!译文:已故孟君讳名嘉,字万年,江夏郡鄂县人氏。
曾祖父孟宗,因孝行而闻名,在吴国做官,为司空。祖父孟揖,晋惠帝元康年间做过庐陵太守。
孟宗 死后葬在武昌郡新阳县,子孙在那里安家,于是成为该县人氏。孟嘉少年丧 父,奉养母亲同二弟住在一起,娶大司马长沙桓公陶侃的第十女为妻,在家 孝敬长辈,兄弟和睦,无人能使他们相互疏远,为此受到当地人的称赞。
孟 嘉襟怀淡泊,语言简默,很有度量,二十岁时,已受到同辈人的敬佩。同郡 的郭逊,以清高的节操而闻名,当时名声在孟嘉之上。
他常赞叹孟嘉温文儒 雅、平易旷达,认为自己不如孟嘉。郭逊的堂弟郭立,也是有才华有志向之 人,他与孟嘉同时而名声相当,却常对孟嘉推许心服。
因此孟嘉名冠卅里, 声传京城。太尉庾亮是颖川人,他以皇帝舅父的身份和在国内的威望,受命 辅佐朝政的重任,坐镇武昌,兼任江州刺史。
他征召孟嘉为其所部庐陵郡的 从事。一次孟嘉下郡回来,庾亮召见,问他下面风俗好坏。
孟嘉回答说:"孟 嘉不知道,待我回旅舍时当问问随从的小吏。"庾亮拿着拂尘掩口而笑。
诸 位从事离开后,庾亮叫来弟弟庾翼并对他说:"孟嘉毕竟是有盛德之人啊。" 孟嘉告辞出来之后,自己除去其从事的官名,就步行还家;老母在堂,兄弟 共相欢乐,一派和悦。
过了十多天,孟嘉被改任为劝学从事的官职。当时 庾亮重视修建学校,选拔德高望重者为儒官,凭着孟嘉的名望和实才,所以符 合这一重视道德修养的职务。
太傅褚裒是河南人,他干练而温和,很有度量 且有才识,当时他任豫章太守。一次他离开豫章来朝见厦亮,适逢正月初一 庾亮大会州府人士,其中大多是贤俊名流之辈,孟嘉的座位离主座很远。
诸 裒问庾亮:"江州有位孟嘉,他在哪里?"庾亮说:"他在此,您只管自己 寻找。"褚裒一一看过。
已故孟君讳名嘉,字万年,江夏郡鄂县人。
孟嘉被推举为秀才,又做过安西将军庾翼府的功曹,还做过江州别驾、巴丘县令。征西大将军谁国人桓温的参军。
孟嘉为人和气而且正派,桓温非常看重他。九月九日,桓温游龙山,所部参佐 官吏全都到齐,他的四弟二甥也都在坐。
当时下属*都穿着军装,一阵风 将孟嘉的帽子吹落在地,桓温目示左右及宾客不要讲话,以观孟嘉的举止。 孟嘉开始并没在意,过了好一阵子起身上厕所去了,桓温叫人把帽子捡起还 给孟嘉。
廷尉太原人孙盛任谘议参军,当时在坐,桓温使人拿来纸笔,让他写文嘲笑孟嘉。文章写好后给桓温看,桓温把它放在孟嘉的坐处。
孟嘉返回坐处,见嘲笑自己的文章后,便请求纸笔作答,细毫不加考虑,文辞超众卓越,四座之人为之赞叹。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初以勋庸①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参考译文】إ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白居易在二十岁名声未起的时候,到京城游玩,去拜见顾况.顾况是南方吴人,自恃才华,很少有他推许认可的诗文(或人),于是就戏弄白居易说:“长安什么东西都贵,想‘居’是很不‘易’的.”等到顾况阅览白居易的诗卷,看到其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时,于是他感慨说:“能写出这样的诗句,想居天下都不难.我之前的话是跟你开玩笑的啊.”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选拔进士和人才,白居易都被选中,补任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和诗一百多篇,对时事进行规劝和批评,诗歌流传到宫中.皇上对这件事感到很高兴,于是召见他并授予他翰林学士的职位,后担任左拾遗.当时强盗杀了宰相,即使是京师也显出喧闹或纷乱的样子.白居易第一个上书,请求尽快捉拿盗贼.权贵中有人嫌他做事超出了他的职责范围,非常恼怒.不久就有人说:“白居易的母亲掉到井里死了,但他却写了《新井篇》,文章语言肤浅华丽,白居易品行恶劣不可重用.”于是他被贬为江州司马.当初因为宰相武元衡被杀的事情而暴露自己不够适宜的行为,他的行为确实没有其他的想法,却使奸党恼怒,于是也使他仕途失意.但他也能顺应并适应自己的境况,把自己的精神寄托在佛教生死的说法里而忘记自己形骸的劳顿.过了很久,又调任中书舍人,负责拟制诏书.黄河以北发生*的时候,朝廷出动军队平乱无功而返,他又谈论国事,皇上没有多听取他的意见,于是请求到京师之外任职,被任命做杭州刺史.文宗即位后,白居易被召回升迁做刑部侍郎.会昌初年辞官归家,后去世.إ。
原文: “桓公伏甲设馔,广延朝士,因此欲诛谢安、王坦之。
王甚遽,问谢安曰:‘当作何计?’谢神意不变,谓文度曰:‘晋怍存亡,在此一行。’相与俱前。
王之恐状,转见于色。谢之宽容,愈表于貌。
望阶趋席,方作洛生咏,讽‘浩浩洪流。’恒惮其旷远,乃趋解兵。”
王谢旧齐名,于此始判优劣。 译文: “桓温埋伏下军队设酒宴,大请朝廷中的*,想趁此机会杀了谢安、王坦之。
王坦之很害怕,问谢安说“这如何是好?”谢安面不改色,对王说“东晋王室的存亡,全看我俩此行了。”就和王坦之一起前去(赴宴)。
王的恐惧神色,都在他外表表现出来。而谢安的从容,也更加在他外表表现出来。
(谢安)走上台阶 找座位坐下,作了一首《洛生咏》,是咏浩浩洪流的。桓温被谢安的旷达风度和自若本色镇住了,连忙传令撤走兵士。”
王坦之和谢安以前是齐名的,这件事之后,谁好谁坏就可以评判的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