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问说》的翻译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2:20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4:02

【原文】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注释】①致疑:发现疑问。②不达于事:不能用于实际。③舍:通“舍”,除去。④其奚决焉:怎样做出决断呢?
【翻译】君子学习一定喜爱问。“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道理明白了,可是有的还可能不能应用于实际,认识了那些大的(原则、纲领、总体),可是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对于这些问题)除了问,将怎么解决呢?

【原文】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nàn),审问而明辨之也。(审:详查,细究。)《书》不云乎?“好问则裕① 。”孟子论“求放②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
【注释】就有道而正:向有道的人请教以正是非。《论语·学而》:“子曰: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注释】①裕:宽,广博。放② :放失
【翻译】(对)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向他们问,借以破除那疑问,(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到有学行的人那里判定是非。(对)不如自己的人,向他们问,借以求得一点正确的见解,(这就是曾子)所说的以高才能向低才能(的人)问,以道德高知识多向道德低知识少(的人)问。(对)同自己水平相等的人,向他们问,借以共同研究,(这就是《中庸》)所说的互相诘问,详细地考察,明确地分辨。《尚书》不是说吗?“喜爱问(的人,学问知识)就丰富。”孟子论述:“找回自己的放纵散漫的心”(的时候),并提“学问之道”,“学”之后(就)紧跟着“问”。子思谈“重视品德修养”(时),归结到要(好)问(勤)学,(在他的提法中)“问”并且在“学”的前面。
【原文】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
【注释】虚中乐善:虚心并乐于学习他人的长处。“中”通“衷”,内心。
【翻译】古代的人虚心采纳善言善事,不挑选事情地问,不挑选人地问,(只要能)求取那有益于自己修养和学业的就可以了。
【原文】是故狂夫之言,圣人择之;刍荛(ráo)之微,先民询之。
【注释】刍荛,割草打柴的人。
【翻译】因此,狂妄的普通人的话,圣人(也)采纳它,地位低微的樵夫,古圣先王(也)询问他,
【原文】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以大知而察及迩①言,非苟为谦②,诚取善之弘③也。
【注释】①迩:近,浅近。 ②非苟为谦:并非随便表示谦虚。苟:苟且,随随便便。③取善之弘:广为吸取别人的长处
【翻译】舜帝有天子的身份都向平民询问,以(他们的)大智却注意到浅*常的意见,不是随随便便的谦虚,实在是要从多方面听取有益的意见。
【原文】三代而下,有学而无问,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
【注释】咨访:咨询,询问。 流俗:泛指世俗或世俗之人。
【翻译】三代以后,有“学”而没有“问”,朋友间的交往,能做到规劝做好事,不做坏事就不错了,那种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互相请教,勤勉地只是以进修为急务(的人),未多见,(更)何况世俗的人呢?
【原文】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qiǎng)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ó),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
【注释】咨访:咨询,询问。 流俗:泛指世俗或世俗之人。
【翻译】认为自己对,别人不对,(这是)世俗人的共同毛病,学习有未贯通(不理解的地方),(却)偏偏勉强以为理解,(所持的)道理有不稳妥(的地方),(却)胡乱地凭主观猜测,像这样,就终生几乎(都)没有(什么)可问的事情(了)。
【原文】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
【翻译】(对)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就)妒忌他,不愿意向他问,(对)不如自己的人,(就)轻视他,(认为)不值得向他问,(对)同自己水平相同的人,抱着嬉戏的态度而不敬重他,不甘愿向他问,像这样,就天下几乎没有可以问的人了。
【原文】人不足服矣,事无可疑矣,此唯师心自用耳。
【注释】师心自用:以自己的心为师,只相信自己的意见,只按自己的意见行事。“师心自用”有褒贬两义:褒义为自有主见,不随意附和,不模仿蹈袭;贬义为固执己见,自以为是。一般用为贬义。
【翻译】(什么)人(都)不值得佩服了,(什么)事(都)没有可疑的了,这只是自以为是罢了。
【原文】夫自用,其小者也;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宁使学终不进,不欲虚以下人,此为害于心术者大,而蹈之者常十之*。
【注释】谨护:小心谨慎地维护。
【翻译】自以为是,那错误还是小的;自己知道自己的浅薄却严密地掩盖自己的过错,宁愿让学习最终不进步,(也)不愿意虚心向别人请教,这样危害自己的内心修养,(错误可就)大了,而陷入这(种大错误)的人常常(占)十分之*。
【原文】不然,则所问非所学焉:询天下之异文鄙事以快言论;甚且心之所已明者,问之人以试其能,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
【注释】异文鄙事:奇特的记载,低级无聊的事情。
【翻译】不这样(的话),就所问的(也)不是(他)所学的:(如)问(一些)天下的奇字僻典和琐屑事物来说说好玩;甚至自己心里所已经明白的(问题,却故意拿它),问别人,来试试那人的才能;(或者)非常难解答的事情问别人,来*使那人难堪。
【原文】而非是者,虽有切于身心性命之事,可以收取善①之益,求一屈己②焉而不可得也。嗟乎!学之所以不能几(jī)于古者,非此之由乎?
【注释】①取善:吸取长处。②屈己:指屈躬下问。
【翻译】如果不是这样,(或者)即使有与自己思想品德修养有密切关系的事情,可以收到得到教益的效果的,要压低一下自己的尊严(虚心向别人请教)也不能做到。唉!学习之所以不能接近古人,不是(正)由于这(原因)吗?
【原文】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亦非不潜心专力之故,其学非古人之学,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不能问宜也。
【翻译】而且不喜爱问的人,(是)由于不能虚心;不能虚心(是)由于不诚心实意喜爱学习。也不是不专心用功的缘故,他学习的不是古代儒家学习的(东西),他喜爱的也不是古代儒家喜爱的(东西),不善于问是理所当然的。
【原文】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
【翻译】聪明的人考虑一千次,(也)一定会出现一次错误。
圣人所不了解(的事物),未必不是愚笨的人所了解的;愚笨的人所能做的,未必不是圣人所不能做的。真理不是只在某些人手里,学习是没有止境的,那么,“问”可以少得了吗?
【原文】《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
【翻译】《周礼》(说),朝堂之外(要)询问百姓(对朝政的意见),国家的大事还问到平民。所以贵人可以问身份低的人,道德才能高的人可以问不成器的人,老人可以问年轻的人,只要学行方面能有成就便可以了。孔文子不以向比他低下的人请教为耻辱,孔子认为他道德学问高。
【原文】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
【翻译】古人把“问”作为美德,而并不认为它是可耻的,后代的君子反而争先把“问”当作耻辱。那么古人所深深地(感到)羞耻的(事),后代人却做着而不以为耻的(就)多了,可悲啊!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4:02

君子学习必定喜爱问。"问"与"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会发现疑问,不"问"就不能增长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

道理明白了,但或许还不能应用于实际,认识了那些大的(原则、纲领、总体),可是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对于这些问题)除了问,怎么能解决问题呢?

(对于)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向他们问,借以破除那疑问,(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对于)不如自己的人,向他们问,借以求得一点正确的见解,(这就是曾子)所说的以高才能向低才能(的人)问,以道德高知识多向道德低知识少(的人)问;

(对)同自己水平相等的人,向他们问,借以共同研究,(这就是《中庸》)所说的互相诘问,详细地考察,明确地分辨它。《尚书》不是说吗?"喜爱问(的人,学问知识)就丰富。"孟子论述:"找回自己的放纵散漫的心"(的时候),并提"学问之道","学"之后(就)紧跟着"问";

子思谈"重视品德修养"(时),归结到要(好)问(勤)学,(在他的提法中)"问"并且在"学"的前面。

古代的人虚心采纳善言善事,不挑选事情地问,不挑选人地问,(只要能)求取那有益于自己修养和学业的就可以了。因此,狂妄的普通人的话,圣人(也)采纳它,地位低微的樵夫,古圣先王(也)询问他,舜帝有天子的身份都向平民询问;

以(他们的)大智却注意到浅*常的意见,不是偶然的谦虚,实在是要从多方面听取有益的意见。三代以后,有"学"而没有"问",朋友间的交往,能做到规劝做好事,不做坏事就不错了,那种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互相请教,勤勉地只是以进修为急务(的人)未多见,(更)何况世俗的人呢?

认为自己对,别人不对,(这是)世俗人的共同毛病,学习有未贯通(不理解的地方),(却)硬要以为(自己)理解,(所持的)道理有不稳妥(的地方),(却)胡乱地凭主观猜测,像这样,就终生几乎(都)没有(什么)可问的事(了);

(对)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就)妒忌他,不愿意向他问,(对)不如自己的人,(就)轻视他,(认为)不值得向他问,(对)同自己水平相同的人,抱着嬉戏的态度而不敬重他,不甘愿向他问,像这样,就天下几乎没有可以问的人了。(什么)人(都)不值得佩服了,(什么)事(都)没有可疑的了,这只是自以为是罢了;

自以为是,那错误还是小的;自己知道自己的浅薄却严密地掩盖自己的过错,宁愿让学习最终不进步,(也)不愿意虚心向别人请教,这样危害自己的内心修养,(错误可就)大了,而陷入这(种大错误)的人常常(占)十分之*。

不这样(的话),就所问的(也)不是(他)所学的:(如)问(一些)天下的奇字僻典和琐屑事物来说说好玩;甚至自己心里所已经明白的(问题,却故意拿它),问别人,来试试那人的才能;(或者)非常难解答的事情问别人,来*使那人难堪;

如果不是这样,(或者)即使有与自己思想品德修养有密切关系的事情,可以收到得到教益的效果的,要压低一下自己的尊严(虚心向别人请教)也不能做到。唉!学习之所以不能接近古人,不是(正)由于这(原因)吗?

而且不喜爱问的人,(是)由于不能虚心;不能虚心(是)由于不诚心实意喜爱学习。也不是不专心用功的缘故,他学习的不是古代儒家学习的(东西),他喜爱的也不是古代儒家喜爱的(东西),不善于问是理所当然的。

聪明的人考虑一千次,(也)一定会出现一次错误。圣人所不了解(的事物),普通的人不一定也不了解;普通的人所能做的,圣人不一定能做;

真理不专门存在于某人,学习是没有止境的,那么,"问"可以少得了吗?《周礼》(说),朝堂之外(要)询问百姓(对朝政的意见),国家的大事还问到平民。所以贵人可以问身份低的人,道德才能高的人可以问道德才能低的人,老人可以问年轻的人,只考虑道德学问方面的成就罢了;

孔文子不以向比他低下的人请教为耻辱,孔子认为他道德学问高。古人把"问"作为美德,而并不认为它是可耻的,后代的君子反而争先把"问"当作耻辱,那么古人所深深地(感到)羞耻的(事),后代人却做着而不以为耻的(就)多了,可悲啊!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4:03

君子求学的时候一定会问。“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习就不能发现疑问,不提问就不能增广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正喜爱学习的人。道理明白,但有的人却不能在实际中应用,懂得了那些大的道理,但有的人却不能了解其中的细节,(遇到这些情况)若舍弃了发问,怎么能解决问题呢? 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向他们问,借以用来破解自己的疑问,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不如自己的人,向他们提问,借以求得一点正确的收获,(这就是曾子)所说的以高才能向低才能(的人)问,以道德高知识多向道德低知识少(的人)问。(对)同自己水平相等的人,向他们问,借以共同研究,所说的互相诘问,详细地考察,明确地分辨。《尚书》不是说吗?“喜爱问(的人,学问知识)就丰富。”孟子论述:“找回自己的放纵散漫的心”(的时候),并提“学问之道”,“学”之后(就)紧跟着“问”。子思谈“重视品德修养”(时),归结到要(好)问(勤)学,(在他的提法中)“问”并且在“学”的前面。 古代的人虚心采纳善言善事,不挑选事情地问,不挑选人地问,(只要能)求取那有益于自己修养和学业的就可以了。因此,狂妄的普通人的话,圣人(也)采纳它,地位低微的樵夫,古圣先王(也)询问他,舜帝有天子的身份都向平民询问,以(他们的)大智却注意到浅*常的意见,不是偶然的谦虚,实在是要从多方面听取有益的意见。三代以后,有“学”而没有“问”,朋友间的交往,能做到规劝做好事,不做坏事就不错了,那种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互相请教,勤勉地只是以进修为急务(的人)未多见,(更)何况世俗的人呢? 认为自己正确,认为别人不正确,(这是)世俗之人共同的毛病,学问有没有通晓(不理解的地方),(却)顽强认为自己理解了,(所持的)道理有不稳妥(的地方),(却)胡乱地凭借主观猜测,像这样的话,就终生几乎(都)没有(什么)可问的事(了)。(对)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就)妒忌他,不愿意向他问,(对)不如自己的人,(就)轻视他,(认为)不值得向他问,(对)同自己水平相当的人,抱着嬉戏的态度而不敬重他,不甘愿向他问,像这样,那么天下就几乎没有可以问的人了。(什么)人(都)不值得佩服了,(什么)事(都)没有可疑的了,这只是自以为是罢了。自以为是,那错误还是小的;自己知道自己的浅薄却严密地掩盖自己的过错,宁愿让学习最终不进步,(也)不愿意虚心向别人请教,这样危害自己的内心修养,(错误可就)大了,而陷入这(种大错误)的人常常(占)十分之*。 不这样(的话),就所问的(也)不是(他)所学的:(如)问(一些)天下的奇字僻典和琐屑事物来说说好玩;甚至自己心里所已经明白的(问题,却故意拿它),问别人,来试试那人的才能;(或者)非常难解答的事情问别人,来*使那人难堪。如果不是这样,(或者)即使有与自己思想品德修养有密切关系的事情,可以收到得到教益的效果的,要压低一下自己的尊严(虚心向别人请教)也不能做到。唉!学习之所以不能接近古人,不是(正)由于这(原因)吗? 而且不喜爱问的人,(是)由于不能虚心;不能虚心(是)由于不诚心实意喜爱学习。也不是不专心用功的缘故,他学习的不是古代儒家学习的(东西),他喜爱的也不是古代儒家喜爱的(东西),不善于问是理所当然的。 聪明的人考虑一千次,(也)一定会出现一次错误。圣人所不了解(的事物),普通的人不一定也不了解;普通的人所能做的,圣人不一定能做。真理不专门存在于某人,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既然这样那么,“问”可以少得了吗?《周礼》(说),朝堂之外(要)询问百姓(对朝政的意见),国家的大事还问到平民。因此贵人可以问身份低的人,道德才能高的人可以问道德才能低的人,年长可以问年幼的人,只考虑道德学问方面的成就罢了。孔文子不以向比他低下的人请教为耻辱,孔子认为他道德学问高。古人把“问”作为美德,而并不认为它是可耻的,后代的君子反而争先把“问”当作耻辱,那么古人所深深地(感到)羞耻的(事),后代人却做着而不以为耻的(就)多了,可悲啊!

(1)君子:古时对有德有才人的称呼 (2)无以致疑:不会发现疑问;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致:求得 (3)广识:增广知识;广:使……广,增广。 (4)达:通晓 (5)其奚决焉:怎么能解决问题呢;奚:何,怎么 。 其:之,代词,指代文中的“理”与“识” 。焉,代词,指代上述的“理”与“问”。 决,解决。 (6)就有道而正: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就:靠近;正:匡正; (7)以资切磋:借以共同研究;资:凭借 (8)交相问难(nàn):互相诘问;难:驳诘 (9)审:详细 (10)是己而非人:以己为是,以人为非。是:以……为是 非:以……为非 (11)未安:不稳妥的地方 (12) 臆度(yì ó):主观猜测;臆:主观的;度:猜测,估计 (13)狎(xiá):亲近而不庄重 (14)理无专在:真理不专门存在于某人 (15)唯道之所成而已矣:只考虑道德学问方面的成就罢了 (16)舍问,其奚决焉 舍,放弃。 (17)君子之学必好问 必:必须 好:喜欢,喜爱 (18)而或:但却 (19)不肖:不成器的人 (20)是故:因此 (21)相辅而行:互相协助进行 (22)贤:道德才能高 (23)破:破解。 (24)选自《孟涂文集》,有删节。刘开(1784-1824),字明东,又字方来,号孟涂,清朝桐城人,散文家。 (25)理:真理 (26)知:了解 (27)强:勉强 (28)不屑:不重视,轻视。
文言文《问说》的翻译

【译文】一个有见识的人,他做学问必然喜欢向别人提问请教。问和学,是相辅相成的,不学习钻研不可能发现疑难,不提问请教不能使知识广博。只是喜欢学习但不愿时时向别人请教,还算不上是真正爱学习的人。即使你道理懂得了,也许你还不能用于实践,即使你搞清楚了主要的东西,也许你还不了解它的细微末...

问说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问说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如下:翻译:君子学习一定喜爱问。问和学是相辅相成的,不学习就会难以发现疑问,不提问就难以加深理解。犹如禾苗得不到雨露滋润就会耽误成长,遇不到到手的东西就难以辨别出它的本来面目。人们对于别人不知道的东西、不了解的事情,有疑问就要随时向人请教,虚心求教。一个君子医生...

《问说》原文及翻译

二、《问说》的译文 君子学习一定喜爱问。“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道理明白了,可是还可能不能应用于实际,认识了那些大的(原则、纲领),可是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对于这些问题)除了...

问说文言文原文翻译

问说文言文原文翻译 问说 清代:刘开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

《问说》文言文翻泽

《问说》文言文翻译:学问的道理,问是得到它的途径。不学不问,不是好学的人。要学习却不肯问,不是真正喜爱学习的人。理解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以学习为乐的人,是真正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道理明白了,可是还可能不能应用...

问说翻译 问说翻译及原文

《问说》的文言文选节翻译:君子学习一定喜爱问。“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道理明白了,可是还可能不能应用于实际,认识了那些大的(原则、纲领、总体),可是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除了问...

问说原文翻译,为什么学无止境?

二、译文:聪明的人考虑一千次,(也)一定会出现一次错误。圣人所不了解(的事物),普通的人不一定也不了解;普通的人所能做的,圣人不一定能做。真理不专门存在于某人,学习是没有止境的,那么,“问”可以少得了吗?《周礼》(说),朝堂之外(要)询问百姓(对朝政的意见),国家的大事还问到...

问说文言文翻译

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该句出自刘开的问说原文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翻译古代的人虚心采纳善言善事,不挑选事情地问,不挑选人地问,只要能求取那有益于自己修养和学业的就可以了 原文是故狂夫之言,圣人择之刍荛ráo之微,先民询之注释刍荛,割草打柴的人翻译因此,狂妄的;译文一...

《问说》文言文翻译

(1)对不如自己的人,询问他来求得一点收获,就是所说的有才能的向才能低的人求教,学识多的向学识浅的请教啊。(2)圣人所不知道的事物,不一定不被愚笨的人所知道;愚人所能做到的,不一定不是圣人所不能做的。

刘开<问说>全文翻译

这是学习无法进步的主要原因。只有虚心,才能突破自我,不断求知。《周礼》中,朝廷尚且询问民间意见,可见提问不仅是向贤能之人,也是向普通人。孔子赞赏孔文子向不如己者请教,这在现代人看来,却是耻辱。这种对提问的误解,反映出古人视为美德的谦逊,已被后人视为可耻,这是多么可悲的现象。

《问说》原文及翻译 问说原文及翻译节选 问说第一段原文及翻译 问说原文逐句翻译 问说原文一句翻译一句 问说翻译简短 问说逐句翻译 问说节选原文及翻译阅读答案 问说节选的翻译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传统佳节有哪些 《大约是爱2》卫卿想当爸爸,却不愿意结婚的原因是什么? 广东美食在味道上有哪些特点? 粤菜在味道上有什么特点? 王者荣耀墨子装备最强出装 墨子怎么出装好[图]-手游攻略-游戏鸟手游网... 海尔笔记本电脑有什么好处 月经少吃什么 奥德赛和gl8如何选择? 5星的5怎么组词 dnf里面鬼泣和阿修罗哪个刷图厉害? 现在我玩的鬼泣,可是技能点不够用了... 文言文《问说》的翻译 小米之家支持花呗分期吗 龙说文言文翻译 在小米之家能用一些现金+花呗买吗 说马文言文翻译 小米之家买米6支持支付宝花呗付款么 问说文言文全文翻译 如何正确理解“在小米网购物的在线支付中的两种付款方式:1.含配送费的支付 2小米自提(有小米之家服务站 你们说的都很对没有谁是错的用古文翻译? 小米官网购手机支持那些付款方式。 文言文中解释为“说”的字有哪些? 如何在小米之家买手机 有关“说”字文言文句子,带解释 小米官网商店支持什么付款?微信支付宝可以吗? 文言文中“说”的句子和翻译 小米之家买东西可以现金支付吗 “说”在古文中是什么意思? 小米之家可以用现金购买手机吗? 说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说在古文中怎么说 小米之家可以直接买手机吗? 现在顾客去小米之家可以直接用现金买手机吗 文言文《说虎》的翻译 小米之家可以用储蓄卡分期购买吗? 俗话说 用古文怎么翻译 去小米之家自提,付款用的什么方式 文言文<习惯说>的翻译 淘宝卖家打哪个客服电话? 在官网定了小米手机2S 标准版 32GB 白色 选择自提,到小米之家去付款不行么? 鸟说的文言文翻译 有什么好的办法找回3年前的QQ好友? 小米之家支付宝付款支持花呗吗 那你为什么不按我说的来翻译成文言文? 怎么恢复多年前删除的QQ好友 淘宝官方客服怎么找人工 淘宝400客服电话 淘宝客服是真人还是电脑 厨房安装储水式电热水器,在使用中会有什么问题吗? 厨房煤气热水器好还是电热水器好? 热水器是燃气的好还是用电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