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2:25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7:42
现代达尔文主义认为,获得性状是不能遗传的。因为生物的亲代传递给子代的是遗传信息而不是性状。遗传信息是由核酸传递给蛋白质的。到目前为止,始终没有发现遗传信息可以从蛋白质向核酸传递。在这种情况下,确实很难想象获得性状遗传的分子机制能够存在。可是,生物学家却发现了不少获得性状遗传的实例。 例一,当用一种酶把枯草杆菌的细胞壁去除后,在特定的生长条件下,它们可以继续繁殖,后代也是无壁的,并且这种状态可以稳定地遗传下去。只有把它们放在另外的一种生长条件下,细胞壁才会重新生长出来。 例二,草履虫体表有一类特异的蛋白质。这类蛋白质有几种形式。一个虫体的表面特异蛋白质是什么形式,其后代的也是什么形式,因此,这种特异性是能够遗传的。但是,如果改变草履虫的生长环境一段时间,如提高温度数小时后再回复到原来的生长温度,就会使体表的特异蛋白质从一种形式转变成另一种形式,而且转变后可以稳定地遗传下来。 这些例子说明,遗传信息的传递虽然仍遵循“中心法则”,即遗传物质没有改变,但新性状在生活期间短时间内获得后能够遗传,是严格的获得性状遗传。 此外,还存在另外一类获得性状遗传:当环境改变后,顺应环境的变化,生物的生活方式首先变化,性状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在此环境永存的场合下,此种性状也会永存。遗传因子随时间的流逝,最终也与性状相对应地发生变化。这种变化能遗传给后代。不过,这种获得性状遗传必须附加一个条件:需要花费地质时代这种漫长的时间。 获得性状遗传方式的存在,能够解释生物界的一种普遍现象——有些器官因世世代代的使用而进化,另外有些器官因世世代代不使用而退化成痕迹。因此,获得性状遗传对进化的作用和意义就显得不可忽视。 二、关于生物定向变异的问题 达尔文主义认为,生物的变异是随机的,不定向的。既有大量的有害突变,也有少量的中性突变和有利突变。而非达尔文主义学派则持相反观点,认为突变是有方向性的。 1988年,英国科学家盖因斯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突变体的起源”的论文,其中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将大肠杆菌的乳糖缺陷型菌株放入只含有乳糖的细菌培养基中,这些细菌由于不能利用乳糖,停止了生长和繁殖。但过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细菌活跃起来,重新开始生长和繁殖。但是,如果将乳糖缺陷型细菌放在不含任何糖类的培养基中,使细菌处于饥饿状况,却检测不到能够利用乳糖的突变体。这说明:从不能利用乳糖到能利用乳糖的突变不是随机的,而是由乳糖诱导产生的。 日本学者秋叶一朗的实验也支持上述观点。秋叶一朗预备了对链霉素完全显示不出耐性的葡萄球菌,并分成两组,把其中一组放在混入致死量1/200的极微量的链霉素培养基中,另一组未加入链霉素。测定结果表明,从第五天到第七天,前组少数个体具有高度耐药性,而后一组中没有抗链霉素突变体产生,这说明抗药性产生于药物的诱导突变。由于这类定向性突变能适应新的环境,故又称为适应性突变。 在自然状态中,生物的突变率是极低的。据估计,细菌的基因突变率为一万到一百亿分之一,高等生物生殖细胞突变率为十万到一亿分之一,而且这些突变绝大多数是有害的,极少数是中性的,有利的突变是微乎其微的。我们很难想象,这微乎其微的有利突变体可以经过自然选择形成新的适应和新物种。在这种情形下,定向的或适应性的突变对生物进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关于“间断平衡学说”问题 达尔文主义认为,新物种由祖先进化而来的过程是一个缓慢的、逐渐的和连续不断变化的过程。但1972年,艾尔德里奇和古尔德研究化石后提出了“间断平衡学说”。他们认为,已有的物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处于进化停滞阶段,没有什么重大变化,而一旦有重大变化,则会在很短的时间内造成新物种的形成。当然,这里所说的时间长短是相对地质年代而言的。五至十万年以下的可看作是“瞬间”。间断平衡学说很好地解释了“活化石”生物的缓慢进化现象,解释了在地球历史上,生物多次大规模灭绝后,新物种爆发式形成的现象,否定了进化速度的一致性,使得达尔文主义进化论者再也不能用化石记录不全为理由来说明物种间中间过渡类型生物的匮乏现象。事实上,种属之间不可能有中间形态,因中间形态为不稳定形态。无论种或属都采用稳定形态,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外界环境而生存下来。 当然,非达尔主义对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提出的质疑还有其它方面。例如,中性突变进化论等。这些质疑并不意味着要推翻进化论,而是对进化论的补充和完善。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7:43
比较公认的说法是:人是由 “能人(大猩猩)”进化为“直立人”,再进化为“化石智人”,最后进化为“现代人”。这整个过程被称为“人类时代”。 据研究报道,地球已有46亿年的历史。直到距今6亿年时,进入了“三叶虫时代”,距今4.4-3.3亿年时进入"鱼类时代",距今3.3-2亿年时进入"两栖类时代",距今2.8亿年,进入"爬行类时代",距今2亿年,进入"哺乳类时代",之后进入"人类时代"。 都说人是由古猿进化来的,那么古猿又是什么进化成的呢? 继续看报道,发现科学界也基本认同这种说法,只是现在还没有充分的科学依据证实而已。 科学小组设想:最早天地间有了海洋,海洋中孕育出了微生物,然后各种复杂的条件中进化成鱼,这是众所周知的;我们也知道,后来地球的生态环境发生变化,水都枯竭了,于是这时,鱼类为了不让自己灭绝,便开始逐渐适应缺水的状态,并向陆地迁移,最后在陆地上鱼鳍和尾巴都逐渐退化,鱼也就演化成猿猴了。而且,在有关化石的研究中发现,某些远古时代的鱼类已经生出5根“手指”和“脚趾”;而同时发现了有“六指(趾)”的鱼化石,科学家们解释说后来为了适应某种环境,“六指(趾)”才退化成“五指(趾)”。虽然很多发现让人惊喜,有些却仍然不能被解释,而现在还未找到一种在鱼和人中间,过渡的那一种生物,因为以上只是设想,还需要科学认证才可以真正下结论! 所以,说了半天,人类的起源仍是一个谜啊,但人们正为探索我们生命神秘的本质而努力着,相信不久科学家们就会有新的发现,让我们对自己,对彼此,对这个世界能有更清楚的认知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7:43
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以前没有陆地,所有的生命始于水,人是水中的浮游生物进化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