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不良行为的教育技巧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20 00:1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3 04:30
学生不良行为的教育技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发展和各种家庭环境的影响,以及高中学生所处的人生特殊期,多数学生也就形成了很多不良的个人行为,影响学生的自我发展。不良行为主要有以下三类:
一、不良的心理行为
1.表现
懒散而不勤劳、浮 躁 而不耐心、索取而不付出、脆弱而不坚强、易激动、图享受、少勤奋、责任心不强、受不得挫折和委屈、暴 躁 又爱走极端、自我为中心。
2.教育技巧
①家庭环境的营造
家庭环境对学生心理形成至关重要,家庭对子女的影响是终身的,家庭关系和谐、民主,父母相敬相爱,尊老爱幼,并能给子女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就会使子女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家庭环境的熏陶,养成良好的言行举止、积极面对生活的心理行为。遇到挫折不灰心、不放弃。勤劳,耐心,遇事敢于承担,学会承担责任和感恩,生活态度积极,能正确面对学习,能正确面对成长中的人生问题。
②学校的正确指导
第一,学校要抓好起始教育和系列主题教育。在学生入学之初施教,从严要求,从严管理,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行为和品质。同时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开展不同主题的教育活动,使之系列化、科学化、整体化、长期化、制度化,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活动之中,帮助中学生克服各种不良心理行为。
第二,班主任的言传身教也非常的重要,首先,指导学生提高认识。帮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什么是不良心理行为,明白不良的心理行为有什么害处,对学生的发展有什么不良影响,只有对不良行为的后果有清晰的认识,这样才能决心纠正自身的不良行为。其次,引导学生循序渐进。不良行为是逐渐形成的条件发射,要消除这种条件反射,也必须循序渐进,逐渐消除,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系统脱敏法”,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它能把一件原先需要大决心就能完成的事,分成几个用较小的决心就能完成的事情。这样,人心理上就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因而心理阻力较小,容易纠正。
二、不良的生活行为
1.表现
不讲卫生、不讲文明、不懂礼貌、不肯吃苦、铺张浪费、爱睡懒觉等。 2.教育技巧
①家庭教育环境
通过平时对学生的了解发现,生活行为较差的学生几乎家庭教育的环境不好,或者学生的父母平时没有对学生的一些小的、不良的细节给予纠正,最后学生形成了不良的生活行为,所以教师要经常和学生的父母进行沟通,讲明道理,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在具有好行为的环境里,学生的个人生活行为也会逐步得到纠正。
②良好的班级氛围
教师首先是要讲明良好的个人行为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健康,还关系到自己的个人魅力和人际关系,现在的学生特别注重自己的个人形象和人际关系,所以把道理讲到他们最为敏感的“角落”,学生才会产生触动。其次,要形成良好的班级风气,教室内要保持整洁,角落无杂物,良好的'环境以及良好的*氛围都会给学生以约束。再次,教师要擅于和学生沟通,用教师良好的个人品格影响学生。最后要形成良好的班级制度,对于生活行为不好的学生,适当的给予有益的惩罚,会使教育更加有效果。
三、不良的学习行为
1.表现
上课不认真听,兴趣不高,甚至睡觉、学习态度不积极,总想不努力不吃苦就能学会、作业不仔细作,知识理解不够透彻,一知半解,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
2.教育技巧
①家庭教育
要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习观。
②学校的教育
第一,让学生明确学习的任务和目标,使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和人生志向,明确学习的意义。
第二,学校定期对学习进步和学习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
第三,教师对学生不良的学习行为做即时的纠正,只要发现,就应该指出来,对其进行教育。
第四,教会学生与自己作对。行为的改变,实际上是用意志战胜惰性的过程,因此需要同自己作对。这样才能用理智去建立新的条件反射并终止原有的条件反射。
第五,帮助学生持之以恒。学习不是短暂的劳动,持之以恒是非常重要的,而人的心理规律是:新的条件反射形成的暂时联系在成为“定型”之前总是不稳定的;而旧的条件反射所形成的暂时联系“定型”在彻底完成之前,又总有顽固的惯性。所以,教师要不断的辅助学生持之以恒的做下去,不能有所松懈。
不良的心理行为、生活行为和学习行为,会在一个学生的身上共同的存在着,所以在进行不良行为教育的时候更要注意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