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与道德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21 06:4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6 05:29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但态度是后天可得的,不等于行为。
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品德的心理结构简称知情意行。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里,采用“对偶故事法”得出结论,儿童道德的发展经历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化发展过程。
他认为10岁是儿童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分水岭。
5、6岁—10岁时他律。0—5、6岁是无道德阶段。
皮亚杰把儿童的品德划分为四个阶段:
①自我中心阶段(前道德阶段)(2-5岁)。
②权威阶段(他律道德或道德实在论阶段)(5-8岁)
③可逆性阶段(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8-10岁)
④公正阶段(10-12岁)
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方法是“两难故事法”。
最经典的是“海因茨偷药”的故事。
意大利某城市有个名叫海因茨的人,他的妻子得了癌症,危在旦夕。该市有个药剂师,研制了一种治癌特效药,研制这种药的成本只有200美元,但他每剂要价2000美元。为了买到这剂药,海因茨变卖家产,到处借钱,但最终只凑到1000美元。海因茨恳求药剂师能否将药便宜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账。药剂师拒绝了他。海因茨没别的办法,于是在一个晚上把药偷走了,结果被*发现,抓进*局。
问:海因茨该不该偷药?为什么该?为什么不该?
科尔伯格将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分别是:
①前习俗水平(0-9岁)
儿童们遵守规范,但尚未形成自己的主见,惩罚和服从的定向阶段,也叫避免惩罚的服从阶段。
这一阶段还缺乏是非善恶观念,只是恐惧惩罚要避免它,因而服从规范。因为他们会认为海因茨不能去偷药,因为如果被抓住的话是会坐牢的。
②习俗水平(9-15岁)
这是在小学中年级以上出现的,一直到青年、成年。
这时期又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人际协调的定向阶段,也叫“好孩子”取向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个体按照人们所称“好孩子”的要去做,以得到别人的赞许。
如“偷”是不对的,“互助”是对的。因此,处于这时期的孩子认为海因茨应该去偷药,因为做一个好丈夫就应该照顾好自己的妻子,如果他不这样做,最后妻子死了,别人都会骂他见死不救。
第二,维护权威或秩序的定向阶段,也叫“好公民”取向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顺从权威阶段。
他们会认为海因茨不应该去偷药,因为如果人人都违法去偷东西的话,社会就会变得很混乱。
③后习俗水平(15岁以后)
这个阶段已经发展到超越现实道德规范的约束,达到完全自律(自己支配)的境界。这个水平是理想的境界,*也只有少数人达到。
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法制观念阶段。有强烈的责任心与义务感,尊重法制,但相信它是人定的,不适于社会时理应修正。
他们认为海因茨应该去偷药,因为一个人生命的价值远远大于药剂师个人对财产的所有权。
第二,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价值观念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人拥有自己的人生哲学,对是非善恶有独立的价值标准,有所为有所不为,不受现实规范的*。
他们认为海因茨应该去偷药,因为和种种可能考虑的事情相比,没有什么比人类的生命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