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9:4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16 19:16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写在厦门经济特区建设30周年之际
30年前,湖里出口加工区的一声开工炮响,拉开了厦门经济特区建设的历史序幕。
27年前,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亲临厦门视察,亲笔题写了“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的题词。在他的直接推动下,厦门经济特区从湖里2.5平方公里扩大到厦门全岛131平方公里,为特区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
去年,*作出《关于扩大厦门经济特区的批复》,同意将厦门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市1699平方公里,这是厦门经济特区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为厦门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拓展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30年沧桑巨变。厦门特区从两岸对峙的海防前线,变为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从偏居东南的海岛小城,变为海峡西岸的中心城市;从落后匮乏的弹丸之地,变为文明和谐的美好家园。2010年,厦门GDP突破2000亿元,30年增长278倍,年均增长17.4%;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1.5%,30年增长超过300倍。2005和2008年,厦门连续以优异成绩摘取两届“全国文明城市”桂冠,今年又顺利通过了第三届复查。联合国人居署在授予厦门“联合国人居奖”时,作出这样的评价:“厦门让居民在健康的环境中拥有体面的家。”
巨变源于科学发展,源于协调发展。发展的终级目标是提高人民的福祉。“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福建*常委、厦门**于伟国不久前在市党代会上说的这句话引起广大厦门市民的共鸣。
转变发展方式:
要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
30年间,地域空间相对狭小、传统资源匮乏、工业底子薄弱的厦门,靠什么实现如此之高的发展速度?
答案是经济发展方式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围绕着“二三产共推进、岛内外一体化、内外需齐拓展、惠民生促和谐”的发展思路,厦门再次发力。
做强先进制造业。光电产业是厦门的优势产业,思明区、翔安区和厦门火炬高新区分工协作,联手打造产值超过1000亿的光电产业链。思明区是中心城区,土地资源有限,重点发展上游研发和芯片、外延片生产,培育了三安电子等龙头企业,建立了有14家全国龙头企业入驻的现代照明设计中心;翔安区是位于厦门岛外的新城区,产业基础相对薄弱,但发展空间较大;厦门火炬高新区则通过飞地工业模式,从最初仅位于岛内的1.2平方公里,拓展到13.8平方公里,把光电产业的下游生产全部承接过去,从而形成了完整的、竞争力强的光电产业链,成为全国唯一的光电显示产业集群试点。这只是厦门市打造优势产业集群的一个缩影。厦门积极推进产业集聚和优化布局,大力发展高附加值、高科技的新兴产业,做出“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的特色。平板显示、计算机与通讯设备、输配电及控制设备、生物与新医药等方面都成为全国重要的基地。厦门目前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74家,占了福建省一半以上。
做大现代服务业。厦门注重发挥区位交通便捷、人居环境优越、科教人才基础较好等优势,大力发展总部经济,重点发展区域性总部,把港资台资、央企和民企总部引进来,运营中心、结算中心、会计服务中心、设计中心汇聚成群。
2010年6月,*批复将厦门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厦门全市,特区面积扩大了12倍,标志着全域特区时代到来。厦门*、市*抓住这一机遇,全面加快推进岛内外一体化,岛外集美、海沧湾、同安、翔安新城建设相继开工。今年6月,厦门、漳州、泉州大都市区同城化建设正式启动,涵盖经济社会各领域的首批18个项目已全面推进。
不求最快,但求最好。30年来,厦门走出了一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道路,实现了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协调。厦门每平方公里产生GDP超过1.3亿元;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约0.57吨标准煤,约为全国平均值的一半。
民生优先:
让百姓共享发展成果
厦门市财政一般预算2/3以上用于民生保障重点领域。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厦门舍得为百姓花钱。
“十一五”期间,厦门市财政投入130多亿元用于社会保障。全民低保、全民医保、全民义务教育、社会保障性住房……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已初步建立。
厦门海沧区的吴女士因患胰腺疾病住院,20天花了1万多元医疗费。让她踏实的是,她参加了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可报销4000多元。这得益于厦门实行了全民医保制度。继2007年将老年居民、未成年人、残疾人、低保户等原本属于医保真空地带的无收入人群纳入医保体系之后,近年来又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移交劳动保障部门管理,推进了城乡居民在医保待遇上的并轨。从2010年起,实施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险,每个参保人每年可享受500元免费基本药物,在全省率先实现医疗保险全覆盖。目前,城乡居民住院医疗费统筹基金支付比例已提高到70%,城乡居民医保标准居全国前列。
和城市居民一样,厦门农民也能得到低保和养老保险制度的呵护。厦门2010年建立了城乡一体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降低缴费标准、提高保障水平,把养老保险的基础养老金提高到每人每月200元,60岁以上老人可免费享受,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
厦门将义务教育全部纳入*公共财政的保障范围,城乡一体,农民工子女享受同等教育待遇。从2007年起在全国率先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近年来又持续加大财政对教育倾斜力度,已实现包括全市农民工子女簿籍费在内的城乡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的完全免费。厦门市正在集中新建和改扩建几十所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民工子女进入公办学校读书的比例有望在目前已达70%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
厦门率先建立了覆盖全体市民、分层次保障的住房保障体系,实现符合条件的中低收入家庭保障住房应保尽保。建设保障房所需资金全由*财政投入,土地出让净收益投入到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比例比国家规定的最低投入比例高出30个百分点。今年前7个月,已开建41021套保障房,超额完成省下达给厦门的全年4万套建设任务,开工率居全省第一。
生态立市:
为市民打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高集海堤,厦门岛第一个出海通道,上世纪50年代,在爱国侨领陈嘉庚的倡导和推动下,厦门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修建而成,鹰厦铁路得以进岛,为厦门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海堤有历史功劳,但导致了水动力减弱,航道、浅滩淤积加剧,水质下降,生态景观恶化,阻断船只和中华白海豚的通道等种种问题,开口势在必行。近日,厦门市宣布,高集、集杏、马銮等7座海堤将在“十二五”期间全部打开,以恢复厦门海域原有的生态环境。其中,高集、集杏两座海堤已先行开口改造。
生态立市的厦门,多年来不遗余力地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位于厦门岛西部的筼筜湖是上世纪70年代围海造田形成的湖,由于当时没有任何污水处理设施,湖周边37平方公里内的数十万居民的生活污水和300多家工厂的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湖内,臭气熏天。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厦门市投入巨资,持续整治提升,使筼筜湖生态环境得到全面恢复。
为保护环境,厦门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厦门规定新项目落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必须符合“产业方向、科技含量、投入强度、产出效益、环境影响、就业机会、资源消耗”七项标准;要求新建园区严格按照生态工业的原则进行规划与设计;对现有的经济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集中区进行生态化改造。
厦门勇于承担生态共同责任。九龙江流经福建龙岩、漳州、厦门三市,是三市人民重要的供水源。厦门不惜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积极探索九龙江跨区域治理机制。
厦门的生态治理模式正从“以治为主”向“以防为主”转变。目前,全市基本实现了城区“步行500米有绿地,步行15分钟到公园”。全市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2.9%,城市生活垃圾无公害化处理率达到94.3%。目前厦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特区建设前增长400倍以上,但整个环境质量基本保持原有水平。
先行先试:
建设两岸交流合作前沿平台
厦门特区的发展,厦门人的幸福生活,与*的和平发展息息相关。
因台而设的厦门特区,从诞生之日起就担负着双重使命:既要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窗口和排头兵,又要成为*对台*和发展*的试验田、窗口和排头兵。
重任在肩。多年来厦门倾力厦台经贸合作与交流,为*和平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厦门特区发展所迸发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形成了对海峡彼岸最现实、最贴近的说服力和融合力。
从1982年起,厦门先后开辟了沙波尾、大嶝、刘五店、东渡等台湾渔船停泊点。1988年,厦门适时制定“以侨引台、以港引台、以台引台”策略,制定放宽台商投资行业和投资形式*、简化台资确认手续以及其他各项优惠*和措施,鼓励台商投资。
1989年和1992年厦门先后获准设立杏林、海沧、集美三个台商投资区,为大规模引进台资拓展了空间。1994年,颁布实施了全国第一部地方性涉台法规《厦门市台湾同胞投资保障条例》。同年,率先实行台胞“落地*”和“落地签注”*。1997年,厦门与高雄实现试点直航,以“破冰之旅”率先为两岸直航探索道路。1997年和1999年又相继创办了对台出口商品交易会、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2004年底,率先开放福建居民经厦门口岸赴金门旅游。2006年,厦门成为两岸春节包机直航点,同年建设全国规模最大的“厦门台湾水果销售集散中心”。
如今,厦门已经成为台商投资祖国*的聚集地,一批世界知名的台湾光电企业相继落户,迄今全市累计批准台资项目3600多个,合同台资近100亿美元,实际到资约70亿美元。厦门已成为重要的对台贸易口岸,而台湾也已成为厦门的第五大贸易伙伴、第一大进口来源地、第七大出口市场。2010年,厦门对台进出口总额达63.5亿美元,增长51.1%。
经贸、文化、教育……厦台各领域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厦门还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两岸基层政党、市县*和各界之间的参访,率先启动赴金马澎、赴台个人游。“小三通”每天36个往返航班,运送旅客累计超过700万人次。
两岸一家亲。来厦台商从最初的“只身探路”到现在的“举家扎根”,见证和推动了厦门的繁荣发展,也分享了特区繁荣发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