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猪油锅盔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26 04:2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7:07
每个人的记忆中,都会有一种难以忘怀的味道。
在广州,天门人最多。以前,河南人被称为全国各地的吉普赛人。现在,这个头衔落到天门人头上。走到哪里,你都能听见熟悉的乡音。
天门人多的地方,天门美食也遍地开花!走在广州的大街小巷,最常见的是猪油锅盔和生煎包(我们老家叫煮粑子)。其中,我对猪油锅盔尤为喜爱。
天门猪油锅盔,是天门独具特色的风味小吃,在外形和制作工艺上与传统土锅盔有所不同。外香内酥,色泽金黄,百步之外,香味扑鼻,吃过后唇齿留香,久久不忘其味。因其形纤细,又名伢子锅盔。关于别称,天门各地不尽相同。
记得读小学时,能吃上一回猪油锅盔就是最大的愿望,但终难实现。现在想起来,这个愿望在当时是奢侈的。家里实在没钱,能拿出两角钱已是不易,那时的猪油锅盔卖五角钱两个。每天早晨,卖猪油锅盔的师傅推着自行车守在学校门口,香味迅速传进教室走廊,撩拨着我的味蕾。不过也没办法,只能等星期天时,我和哥哥可以跟着母亲去兵铁集市吃上一次,那情景至今记忆犹新。在一阵蒸腾的热气笼罩中,母亲艰难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块钱,递给老板,“给我装四个!”
我们两兄弟早就馋的不行,母亲将一个猪油锅盔装起来放进篮子里,说是带回家给父亲吃。接着又把另一个一分为二后,递给我们一人一个半,然后看着我们狼吞虎咽。我们迫不及待的吃起来,当时竟一点也不觉得烫。过了一会,哥哥拿出半边猪油锅盔递给母亲说:“妈,你吃!”母亲回答:“你们趁热吃吧!我不爱吃。”现在想起,那样的年月,母亲不知说过多少这样的“谎话”?直到今天,依旧如此。
我曾听母亲讲,小舅是有做猪油锅盔这门手艺的。可自从我记事起,小舅就在南方打工。至于有没有品尝过小舅做的猪油锅盔,已经记不大清楚了。
后来升入村里的兵铁中学,学校食堂有稀饭和馒头,依旧阻挡不了同学们对猪油锅盔这种美食的追逐。很多学生把刚发下来的还散着热气的馒头从窗口扔下去。他们可不愿吃这个,他们浪费粮食就像泼出去一盆洗脸水,心安理得!学校后面是宋家岭村民的自留地,早已有人在那里守候着,白花花的馒头落到他们的脚下。对他们来说,这些浪费掉的馒头可是好东西啊!拾回去可以喂牲口,干净点的还可以蒸热后自己吃!
随着早自习下课的铃声响起,同学们有的拿起饭盒去食堂排队打稀饭。有的手里拿着钱直奔校园门口而去,去晚了就买不到了。当时的猪油锅盔还是以前那个师傅做的,真是老味道啊!只是价钱涨了一倍,一元钱两个。学校的广播里在那段时间老是播放着叶倩文的金典歌曲《潇洒走一回》,有同学把其中的歌词改了,他们一边吃着猪油锅盔,一边大声唱着:“天天要七(吃)猪油锅盔天天要过早(吃早餐)……”
不知是不是那段年月食物匮乏的缘故,天门猪油锅盔的那种味道一直藏在我的记忆深处,日久弥新。现在在广州也经常吃到,却再也品尝不出以前那种味道了。每次经过卖猪油锅盔的小摊前,总会想起在中学时同学们改编的那段歌词,还会想起卖猪油锅盔的师傅的吆喝声:“猪油锅盔,又香又脆,一元一对,好七(吃)不贵!”
时光飞逝,会带走我们很多宝贵的东西,但某些记忆中的味道是带不走的,并且是无法替代的。那不止是一种美好的味道,更是一种会让我们时常感到怀旧的美好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