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26 16:4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0:58
文言文《哀溺文》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词原文如下: 【原文】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于是作《哀溺》。
【翻译】 永州的百姓都善于游泳。一天,河水突然上涨,有五六个人乘着小船横渡湘江。渡到河中间时,船破了,人们都奋力游向对岸逃生。其中一个人尽力游泳也不能像平常那样游得远。他的同伴们说:“你平时最会游泳,现在为什么会落在后面?”他回答说:“我腰上缠着千文钱,太重了,所以落后了。”同伴又说:“为什么不丢掉它呢?”他没有回答,只是摇了摇头。过了一会儿,他越来越疲惫了。已经游到岸上的同伴大声地向他喊叫道:“你愚蠢到了极点,蒙昧到了极点!自己快淹死,性命都将要保不住了,还要钱干什么?”(那个人)还是摇了摇头。于是淹死了。 我很可怜他。况且如果是这样,难道更多的人不会因为巨额钱财而淹死吗?于是我写下了《哀溺》这篇文章。 【赏析】 《哀溺文序》的特色是用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主要刻画了溺死者要钱不要命的心态,使全文叙述相当精炼,人物形象十分生动传神。 正面描写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行动描写,“尽力而不能寻常”,暗示钱的累赘;二是语言描写,“吾腰千钱,重,是以后”,说明他明知关键在钱,却仍不愿割舍;三是表情描写,两次“不应,摇其首”,说明他要钱不要命,至死不悟。 侧面烘托也是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反衬,“善游最也”,借他人之口指出他平素善于游泳,从而反衬他今日“尽力而不能寻常”的反常行为;二是对比,把最善游泳的他反倒淹死,与本来游水本领不如他的人都能安全到达彼岸进行对比。三是用“己济者”的呼号,从侧面揭示他的蒙昧心隆。
望采纳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于是作《哀溺》。
翻译
永州的百姓都善于游泳。一天,河水突然上涨,有五、六个人乘着小船渡湘江。渡到江中时,船破了,都游起泳来。其中一个人尽力游泳但仍然游不了好远。他的同伴们说:“你最会游泳,现在为什么落在后面?”他说:“我腰上缠着一千文钱,很重,所以落后了。”同伴们说:“为什么不丢掉它呢?”他不回答,摇摇他的头。一会儿,他更加疲惫了。已经游过河的人站在岸上,又呼又叫:“你愚蠢到了极点,蒙昧到了极点,自己快淹死了,还要钱财干什么呢?”他又摇摇他的头。于是淹死了。我对此感到十分悲哀。如果像这样,难道不会有大利淹死大人物的事情吗?于是写下了《哀溺》。
寓意
《哀溺文序》本文讽刺了世上那些利令智昏的人,并进而警告 一些贪财好利的人,如果不猛醒回头,必然身葬身名利场中。
“哀溺”是哀叹溺水者的意思,"哀"的原因是作者哀叹那个致死还不能醒悟的溺水者,他对钱财的贪婪使他丧失了对生命的顾及,从而引起了作者"大利淹死大人物"的感想,从而表达了其对官场贪图名利者的担忧与讽刺!
永之氓咸善游。
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
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
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吾哀之。
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于是作《哀溺》。翻译永州的百姓都善于游泳。
一天,河水突然上涨,有五、六个人乘着小船渡湘江。渡到江中时,船破了,都游起泳来。
其中一个人尽力游泳但仍然游不了好远。他的同伴们说:“你最会游泳,现在为什么落在后面?”他说:“我腰上缠着一千文钱,很重,所以落后了。”
同伴们说:“为什么不丢掉它呢?”他不回答,摇摇他的头。一会儿,他更加疲惫了。
已经游过河的人站在岸上,又呼又叫:“你愚蠢到了极点,蒙昧到了极点,自己快淹死了,还要钱财干什么呢?”他又摇摇他的头。于是淹死了。
我对此感到十分悲哀。如果像这样,难道不会有大利淹死大人物的事情吗?于是写下了《哀溺》。
寓意《哀溺文序》本文讽刺了世上那些利令智昏的人,并进而警告 一些贪财好利的人,如果不猛醒回头,必然身葬身名利场中。 “哀溺”是哀叹溺水者的意思,"哀"的原因是作者哀叹那个致死还不能醒悟的溺水者,他对钱财的贪婪使他丧失了对生命的顾及,从而引起了作者"大利淹死大人物"的感想,从而表达了其对官场贪图名利者的担忧与讽刺!字义咸:都 ,济:渡。
去,丢弃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两种方式来刻画溺死者“要钱不要命”的心态,揭示出这个人在财富与生命二者之间的追求与选择取向——即“舍命不舍财”。23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词。
① 水暴甚( )② 乘小船绝湘水( )③ 今何后为?( )④ 益怠( ) 24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身且死,何以货为。
________ 25.题目中的“哀溺”是什么意思?“哀”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答案23 . ( 1 )涨(2 )横渡(3 )落后(4 )疲惫 24 . ( l )其中一个人虽然拼命划水,却前进不了多少。
( 2 )自己都将要死了,还要钱做什么呢? 25 . ( l )替被淹死的人感到悲哀、惋惜。 ( 2 )这个人很愚蠢,要钱不要命。
游石笼[1]记[宋]王 向【原文】龙安自陂下东入其山[2],蹑浮云而上之[3],极十里[4],有群石环会突立[5].石顶有双瀑淙下[6],有石涧广六七寻,傍无荒茅萑苇之秽[7].而其水无泥沙,皆清冷可啜[8],游鱼沉泳,历历可见.而水间之石,或哮然如岩[9],或剜然如臼,或偃然如槽,或落然如盂,端正莹彻[10],类非镌凿之能及[11].凡若此行数十步[12],即至其所谓石笼者.笼之状类巨槽,而圜围斗壁[13],下阔五丈,会一涧之水而环之,已即复泄而为涧[14].前之岩者、槽者、盂者,又纷罗错列[15],亦无苔藓泥沙之秽焉.由此少进[16],而涧下之石乃坦然成盘[17],纵数十尺[18],盘之中直发小圳[19],广才盈咫[20].而一涧之水,又悉流于盘之下[21],其声珑珑若雷[22].窥其底[23],广深不可穷,而水涓涓可爱[24].熙宁九年[25],余在龙安时,与诸生寻泉流而得其处,于是乐而忘归焉.夫天作而地藏之以遗其人者[26],可谓至矣[27].虽然[28],惜其不出于通都大邑之郊[29],而藏乎穷山绝壑之下[30],而不为好游而附势者之所知也[31].使当唐时,为柳宗元、李愿等见之[32],则其为名也,岂特石潭、盘谷之比哉[33]?【注释】[1]石笼:江西黎川西南龙安山中涧水流经的一块槽形大石,石笼是本文作者给它取的名字.[2]龙安:宋时龙安驿,在今江西黎州县西南,往东多山,地近赣闽交界处.陂(bēi):斜坡.[3]蹑(niè):踩.[4]极十里:走完十里路.极,尽,这里作动词.[5]环会:围绕聚合.[6]淙(cóng):流水声.[7]萑(huán)苇:芦苇.秽(huì):污秽,肮脏.[8]啜(chuò):喝.[9]“或哮”四句:意谓水中的石形,有的像咆哮的山岩,有的像挖成的石臼,有的仰倒着像石槽,有的凹进去像盛食物的器皿.剜(wān),用刀子等利器挖.偃(yǎn),仰面卧倒.[10]莹彻:光洁透亮.[11]类非:都不是;类,大都,大抵.镌(juān):刻.凿(záo):挖.及:达到.[12]凡:所有,一切.[13]圜(huán):围绕.斗:通“陡”.[14]已即:随即.泄:流出.[15]纷罗错列:杂乱、交错的分布排列.[16]少进:稍向前.[17]坦然:平整宽广的样子.[18]纵:与横相对,这里有长的意思.[19]直发小圳:石盘上显出直的小沟.发,表现,显露.圳,本指田间小沟,这里指石盘上有沟状凹痕.[20]盈:满.咫(zhǐ):古时八寸为咫.[21]悉:全.[22]珑珑:同“隆隆”,象声词.[23]窥:观察.[24]涓涓(juān):水缓流的样子.[25]熙宁九年:即公元1076年.熙宁,北宋神宗的年号.[26]天作地藏:上天创造,大地蕴藏.遗(wèi):赠给,赐予.[27]至:到达了顶点,表示最大程度.[28]虽然:即使如此.[29]通都大邑:指四通八达的城市.[30]穷山绝壑(hè):深远的山谷.[31]附势者:指趋炎附势的人.[32]柳宗元:唐代文学家,贬官永州时,发现许多风景幽美的地方,作《永州八记》.李愿:唐代人,被罢官后隐居太行山南的盘谷,韩愈有《送李愿归盘谷序》.[33]“岂特”句:难道只是与石潭、盘谷相提并论么?特,只.比,并列,相近.【译文】从龙安出发,自山坡向东进入龙安山,踩着浮云上山,走完十里,迎面有很多石头环绕着,耸立着.石崖的顶部有两条瀑布淙淙地流下,脚下有一条涧水,五六丈宽,涧水在石头中间流淌,旁边没有茅草芦苇之类的杂草.涧水中没有泥沙,水很清澈,凉凉的,可以喝,鱼在水中上下游动,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在涧水中间的石头,有的像是张口咆哮的洞穴,有的像人挖出来的石臼,有的像仰卧的石槽,有的像被人丢弃的盂钵,有模有样地,很是光洁,不是人工雕琢所能比得上的.往前走数十步,就到了我说的“石笼山”.石笼山的形状像巨大的槽,槽壁圆形,很陡,槽底有五丈宽,整条涧水都汇聚在这槽里,巨槽围着它,随即就又从槽沿流出去成为涧水.前面说到的像洞穴、石槽、盂钵等石头,错杂地分布在涧流中,上面也没有苔藓泥沙等脏污之物.从巨槽稍稍向前,涧水下面是一块平坦的巨石,长有数十尺,大石中有直直的小沟,宽足足有八寸多.而整条涧水,又全部流到这块巨石的下面,水声隆隆,像打雷一样.探出头去察看巨石的下面,又深又阔,看不到底,而涧水在巨石上缓缓流动,让人怜爱.熙宁九年,我在龙安时,与一些书生寻找泉流,从而找到了这个地方,于是乐而忘返.这座石笼山是上天创造大地掩藏用来赐予人类的,用心良苦可以说是到了极点了.虽然上天和大地是这样用心良苦,可惜它不在大城市附近,而是藏在穷山绝谷之下,因此不被爱好旅游的,喜欢凑热闹的人知道.假使在唐朝时,被柳宗元、李愿等见到了,就会给它起个名字,这样,这个石笼山哪是只能与小石潭、盘谷相比的呢?【参考】百度百科“游石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