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的散文参考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26 20:5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5 09:29
蚕,多么可爱的小精灵啊!白白的身躯,胖嘟嘟的,伴随着撕咬桑叶的沙沙声,身体有节奏地蠕动,它的动作略显迟钝和臃肿,但就是这平凡的小东西创造了令人啧啧称奇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在气势磅礴的大汉王朝,江南地区的蚕桑业兴旺发展,而零星的海外贸易使中华光滑鲜亮的丝绸名振海外,从而直接促成了连接中国与中亚诸国的“丝绸之路”的开通.这条道路不仅因繁荣的海外贸易闻名于世,更是打通了各国文化交流的瓶颈,中国文化得以远播海外,而他国的文化也得以更便捷地引入,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博大和多元.我想,经各国人民努力的“丝绸之路”不仅是经济领域的一个奇迹,更是外交领域的一个伟大创举,堪比后来唐代的开放外交、明代的航海外交以至后中新国的乒乓外交.蚕作为这一事件的功臣理应彪炳史册.
中国人历来注重养蚕,蚕桑业的大发展标志一个国家建国立基的开始,反映盛世太平的到来.孟子在答梁惠王如何治国是就提出了一条“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的策略,在他看来这样广大贫苦百姓就可以“衣帛”了,并将它提高到与百姓耕田吃饭同等地位上,足见那时蚕桑对一个国家意味着什么.当然,孟子的建议太过乌托邦化了,并未完全反映当时战火纷乱的社会现实,但却间接反映了蚕桑在广大士与读书人心目中的地位,何况以蚕为生的蚕农呢.
中国古代的诗人墨客爱吟山川草木.如五岳、长江、黄河、梅兰竹菊四君子等,却鲜有人以昆虫为题的,而蚕是个例外.一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亿万人吟唱且经久不衰,读到动情时往往叫人落泪,究其因由是在蚕与蜡烛的背后看到了鬓发斑白的父母、辛勤耕耘的老师以及许许多多甘愿奉献、默默无闻的可歌可敬之人.
我曾养过几年蚕,熟悉蚕的'成长和习性,蚕宝宝在它刚刚破壳而出时是通体漆黑色,长着毛刺,与毛毛虫无异,怎么看怎么叫人恶心.但历经几番痛苦的蜕皮之后就会呈现雪白肥硕的躯体,说不上什么美艳绝伦,但是人间人爱,典型的“丑小鸭故事”翻版.其实人又何尝不是一样的呢.生活在社会上的大多数人都是小角色,与幼蚕一样毫不起眼.幼蚕经过后来的蜕皮乃至成蛹能实现超凡脱俗,人呢,也一样,不过蚕的蜕变是天性使然,命中注定的,而人需经过更艰辛的努力.“蜕皮”的过程就是不断革除鄙习、汲取先进的精神文化营养的过程,每一次“蜕皮”都是一次自我重塑.当你从“旧躯壳”中抽身而出时,阳光会更加明媚,前面的道路也会更加平坦开阔.当然,“蜕变”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毅力,具备这样素质的人漫长的痛苦之后能从“毛毛虫”化“蝶”,甚至成“龙”成“凤”,而热衷“晒网”的人,注定为“虫”一生,即使靠不正当手段侥幸成“蛹”,出来后也不过就是只“飞蛾”,而飞蛾注定是要扑火(自取灭亡)的.
当然,化“蝶”成“龙”成“凤”的人毕竟是少数,而我们的大多数人会成为什么呢,我认为是“蛾”,但不是靠“毛毛虫”起家的“飞蛾”,而是一直勤勤恳恳工作的“蚕蛾”.
蚕在一生的食叶生涯后会变得通体透明,这是它将毕生的精华分泌成丝物质的结果,然后找一个小角落,用丝将自己缠绕起来,这样就形成了茧,蚕茧有白的、黄的、橙的,这些光彩艳美的茧在蚕蛾破茧而出后就完全馈赠给了人类.蚕蛾出来后是什么样子?白白、瘦小的,一对窄小畸形的翅膀只能扑哧扑哧两下,是断然飞不起来的.就外貌而言,它比不上飞蛾,更比不上彩蝶,但它的品性比后两者高尚得多,它破茧后不像飞蛾、彩蝶那样搔首弄姿、狂飞乱舞、沾花惹草,而是静静地呆在那儿,不吃也不喝,在找到配偶交配后就产卵,为养蚕人留下来年的希望就悄然逝去,而全过程也就是蚕为蛾的“花季”才短短的一两天.我想这对我们东湖分校的学生恐怕有莫大的启示裨益:我们毕业出去后没有名牌大学生那样艳丽的光环,亦如蚕蛾那样没有缤纷的翅膀,没有翩飞于世人之上傲视群雄的荣耀,但我们可以像蚕那样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地做点事,学点东西,即使一时不为人注意,但同样可以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上成“蛹”化“蛾”,虽不能在花丛中翩舞,却为世人崇敬,相信我们的成绩终会有人看到,而历史也不会忘记我们的.马列主义说得好:“历史是有人民创造的.”凡参与过历史创造,作出积极贡献的,不论贡献大小,历史都会永远铭记.
哲人感叹人的一生短暂,其实蚕的一生更短暂,但蚕短站的一生却做出了另人钦佩的事迹,人更应如此.愿平凡的人们能成“蛹”化“蝶”,做“一只美丽的蚕蛾”,在享受美丽人生的同时为别人带去更多的欢乐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