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教授教育孩子的话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2-03 14:2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9 10:29
1、在谈到孩子上假期班这个问题上于丹教授说:很多事情不在于你做了什么,而在于你怎么做这件事,上各种班的孩子不一定不快乐,也不一定闲在家里的孩子就更快乐,怎么能保障孩子的快乐,比学多学少的更重要,挑班要有原则,要尊重孩子的意愿。
2、在谈到孩子成长过程中什么最重要这个问题上时于丹教授说:人生什么最重要?有两个内容:一是他的尊严,二是他的自由。一个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应该让他意识到,他是独立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你让他觉得他有责任心,他有尊严,他有自由,这一点对孩子特别重要,他就能去选择很多很快乐的事情。
3、在谈到什么是父母对孩子最大的爱时于丹教授说: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为目的的,只有一种爱是以成功的分离作为它的目标,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对孩子最大的爱就是越早成功地分离,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越好。成功的分离是一种更节制,更内敛,更深沉的爱。分离的起点就是尊重。
4、在谈到对孩子的尊重这个问题时于丹教授说: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对于一个孩子的尊重,就是对于他的尊严和自由有一种确认性,非常重要。而这一点主要是来自于家庭教育。
5、在谈到对孩子人格和品质、心智和态度教育时于丹教授说:学校不能完成一个孩子这种完全的人格和品质的教育,学校不能够完全去完成一个孩子心智和态度的开发。
6、在谈到家庭教育这个问题时于丹教授说:家庭教育,不仅是我们的孩子在学习怎么做独生子女,还包括我们大人,怎么学习做独生子女的父母。学习做他们的长辈,学习不把他们惯坏了。跟着孩子一起成长,父母保持成长性,是很重要的事情。
7、在谈到快乐的最高境界这个问题时于丹教授说:人的快乐分为依赖性快乐和创造性快乐。最高境界的快乐,就是无中生有创造的快乐,这种快乐,是贫困、疾病、挫折,乃至于死亡,都不能剥夺的一种乐观。
8、在谈到孩子群体生活中的好处时于丹教授说:孩子要有群体的活动,孩子在群体中的成长,他能得到的东西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第一,他会自己动手创造快乐,第二,他会自觉认同规则,在群体游戏中建立规则意识,第三,他会在游戏中增进人的交往,而不是对物的依赖。
9、在谈到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时于丹教授说:孔子曾说道,人的成长,他的教育分三段,第一段叫“入则孝,出则悌。”就是进门要孝敬爹妈,出门要友善兄弟。这就是家庭教育,伦理教育。第二段叫“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就是言语谨慎,泛爱大众,心中亲近仁义道德,这是社会教育,这是一种行为上的教育。第三段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前两样都做好了,还有余力,就念点书。现在是做反了,什么余力都没有,就只有读书了。反过来再受社会教育的修修补补,而我们失去的是家庭教育,也就是伦理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三步走是很有道理的。在家学习亲情伦理之中基本的规矩,在社会上学个人际交往,最后在学问上再去提升你的理论。
10、在谈到家庭教育的内容和责任这个问题时于丹教授说:什么时候都不要认为家庭教育的内容和责任,是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可以完全分担的,家庭的气氛还是最重要的。
11、在谈到中国人如何做一个世界公民这个问题时于丹教授说:今天这个世界,语言是国际的,但语法是民族的,用中国人的方式去做一个世界公民,是最容易走通的。
12、在谈到家庭教育的核心这个问题时于丹教授说:成功是一个结果,成长是一个过程。成功是一个社会化的外在评价,成长是一种生命内在的自我评价。因此,尊重孩子的前提,是尊重自己,尊重自己,也是尊重一种生命选择的状态,而不是一个成功目标。父母和孩子之间,有一份对生命成长的尊敬。能够把一个小小的个体,他的那种尊严、自由,他作为一个人的那种光芒,让他调动起来,让他自信,让他快乐,这就是最重要的事情。
13、在谈到学龄前儿童国际评价标准这个问题时于丹教授说:学龄前儿童的国际评价标准,只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关于情感表达的,一个是关于他的艺术和运动能力的。情感表达这个体系里面,又包括两个方面的指标,就是正面情感表达和负面情感表达,正面情感就是他对一个人的爱、喜欢、融合,而负面情感更重要,一个人的负面情绪不宣泄出来,久而久之他觉得负面情绪就应该是压抑的,而久而久之压抑,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要不就是爆发的失控了,要么就憋成抑郁了。第二个体系就是孩子在艺术和运动方面有非常好的能力,这比他识多少字什么的要重要得多,运动的能力和艺术的能力保持了我们身体和心灵的健康。如果我们的孩子从小在情感表达方面是顺畅的,能够对于运动和艺术表达出来他们的热爱,而且他有一种自由的、快乐的心,我们的家长不妨跟着孩子从头再成长一次,成长比成功重要。
14、在谈到孩子逆反这个问题时于丹教授说:最重要的是不让逆反成立。你可以卸力,不让这个逆反发生,就是太极中的最高境界“引进落空”。什么是逆反,就是坚决不许的东西,他就一定要去试试,他就想试试这事有什么结果,对孩子,成年人的包容就是你可以表现的一切云淡风轻,除非是一些道德品质的问题。孩子出现逆反心理的时候,先想一想他要求的是什么,他的道理是什么。
15、在谈到孩子学习不上进这个问题时于丹教授说:当我们并不了解孩子的问题出在哪儿时,其实最好的一种帮助,就是陪伴他。孩子学习不好的时候,家长的陪伴,从细节里面找方法比从宏观上找原则要好用的多。
家长面对孩子的时候,家长是强势的,孩子是弱势的,在看似弱小的孩子的内心,他有一个强势的尊严,他有他强势的小宇宙,让他自尊而快乐地成长,这才是他成功人生的开始,希望每一位同行,每一位家长,能跟孩子一起成长,一同快乐,一同迎接成功。
于丹的女儿六岁,今年该上小学了。以前,觉得于丹是个善于学习、思考的现代人,大学教授,文化学者,看过于丹的《论语》心得,《庄子》心得,和我们距离很远。现在,通过她述说女儿的点点滴滴以及自己的感悟,觉得她是位很用心的母亲,喜欢她,更赞同和有感悟的是她说的这些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