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自缘身在此山中”的全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3:43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9 02:46

《题西林壁》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注释
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侧面。
各不同:各不相同。
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缘: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这首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鉴赏:
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也就是说,诗语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的特征,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织一起,互为因果,诗的形象因此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如果说宋以前的诗歌传统是以言志、言情为特点的话,那么到了宋朝尤其是苏轼,则出现了以言理为特色的新诗风。这种诗风是宋人在唐诗之后另辟的一条蹊径,用苏轼的话来说,便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形成这类诗的特点是:语浅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题西林壁》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9 02:46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简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庐山面目:庐山真面目

【出处】语见(宋•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用例】(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十七回》):“李老先生说,善作诗兮只一家,真属夫子自道;待野拙细细解出,方见‘庐山真面目’也!首二句点题,犹人所能。”
【解说】自正面而观庐山,山岭绵延起伏,由侧面而望之,则峰峦巍然耸立;复自远而视或趋近而看,处高而俯瞰或处低而仰望,千姿百态,所见不同。何为难辨庐山真面目哉?只缘置身于此山中之故也。
亦作【庐山面目】(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十下•附编•旧序•奚序》):“痛遗文缺残,访得於义兴之故家,涂抹删改,非复‘庐山面目’。”
亦作【庐山真面】(蔡东藩《后汉演义•第八一回》):“刘氏乃推起*,嘱令道谢。不留心注视,已哭得花容狼藉,脂粉模糊,但一种娇羞情态,已是欲盖弥彰,动人伶惜;当下揽袖近前,替她拂拭,一经去垢,露出‘庐山真面’,端的是桃腮杏脸,妖艳绝伦。”
【释义】① 岭:相连之山。② 峰:高而尖之山巅。③ 庐山: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南。三面临水,西临陆地,万壑千岩,烟云弥漫。中有白鹿洞、墨池、玉渊等名胜;西北有牯岭,为避暑胜地。据传周武王时,有匡俗兄弟七人结庐此山,后登仙而去,徒留空庐而得名;一说以庐江得名。④缘:缘故。
【庐山真面目】原指庐山三面临水,烟云弥漫,千岩万壑,气象万千,人在山中,难窥其全貌。后喻不易窥知事物之*或原貌,常用此语。

东坡这首诗最早见于他的游记《记游庐山》,在这篇三百来字的游记很有特色,它没有记述诗人在庐山十多天里所见所闻,山川景观,却重点记述了他初游庐山所写的五首诗(在漱玉亭,三峡桥所作诗只是提起没有记入)。古人写诗当时大多没有题目,以后整理诗缟时再补上,东坡的这首诗也不例外,在当时也无题,后来给它加的题是《庐山》(见庐山历代诗存)。当然,此诗写的不是某一景点而是对庐山总的印象,以《庐山》为题到也恰当,只是中规中矩,毫无诗意,其中诗的第二句原为“到处看山了不同”,到此处已改为“远近看山各不同”了。此诗以《题西林壁》为题并最终将第二句改为“远近高低各不同”,最早见于明人程宗始编的《东坡七集》中。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9 02:46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自缘身在此山中。

基本信息
作品:题西林壁
体裁:七言绝句
年代:北宋
作者:苏轼

注释
西林:即庐山西林寺。
缘:因为。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西面看。
各不同:不相同。
题:书写;题写。
登:攀登。
侧:从侧面看。
识:看清楚。
面目:指庐山的景色。

直译
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其他面看庐山山峰耸立 ,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 样子。认不清楚庐山本来的面目,只因为自己在庐山中。从 中说明了一个道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简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 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 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 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 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 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 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 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 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 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 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与全貌,必须超越 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 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 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在众多的歌咏庐山的作品中,苏轼的西林寺题壁诗与李 白《望庐山瀑布》同样著名。但两首诗的艺术构思却大不一 样:李白通过香炉峰瀑布一处景色的描写,烘托庐山的磅礴 气势,激发人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苏轼则没有描写具体景 特,而是概括抒写浏览庐山的总印象,从中揭发一种生活哲 理来启发读者的思考和领悟。这首绝句的长处不在于形象或 感情,而在于富有理趣。面对雄伟壮丽的庐山,诗人不胜感 叹地说:从正面看庐山,它是一道横长的山岭;从侧面看庐 山,它是一座高耸的山峰。你再从不同距离、不同高度去看 吧,呈现在你眼前的庐山,都是各种互不相同的形象。我们 为什么不能确切完整地把握庐山的真实面貌呢?只因为人在 此山里面,眼界受到局限的缘故啊。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难道诗人所说 的只是看山,所指的只是庐山一座山吗?普天下山山岭岭, 哪一座不是看山角度不同,山势互不一样?宇宙间事事物物 ,又何尝不是立脚之点有别,观察结果各殊呢!对于一切事情,如果隐在它的圈子里面,就会不见全局,不明*;只有客观地研究它的各个方面,才能取得正确的认识。这就是一句格言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诗写得巧妙别致,深入浅出,充满智慧,我们读过以后,仿佛自己也聪明了一些。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 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元丰七年(1084)春末夏初 ,苏轼畅游庐山十余日,被庐山雄奇秀丽的景色所吸引。因 此,他挥毫写下十余首赞美庐山的诗,这是其中的一首。前 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 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 云端。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 势又中不相同。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 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不识庐 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 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这两句充 满了意味深长的哲理,并成为人们广为传诵的警句。
位于江西省北部,耸立于长江南岸、鄱阳湖之滨的庐山 ,自古有“匡庐奇秀甲天下 ”的美称。这里不仅冈峦环列 ,山峰多达九十余座,而且长年云雾缭绕,烟雨弥漫。她那瞬息万变、瑰丽奇迷的山色,为历代文人*客讴歌不已。唐朝诗人钱起这样写道:
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
只疑云雾里,犹有六朝僧。
庐山的风雨云雾使诗人感到惊异骇怪。庐山如此神奇莫 测,似乎在于云烟雾霭的作用。然而北宋大诗人苏轼却以他 独特的感受,翻出新的意境,这便是脍炙人口的《题西林壁 》。这首诗,是苏轼在元丰七年(1084年)四月,与友 人参寥同游庐山的西林寺时的作品。其实,十几天前他刚入庐山的时候,曾写过一首五言小诗:“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他很风趣地说,第一次见到庐山,好象遇到一位高傲的陌生人;要想和他混熟,今后就得常来常往。于是他 “往来山南北十余日”最后写出这篇歌咏庐山的名篇。
在这里,诗人透过云雾的迷纱打算直接体认庐山本体。 你看,他从横里看观察,所得到的印象是道道山岭;再从侧 面端详,则是座座奇峰。无论是从远处望,近处看,还是高 处俯视,低处仰观,所见景象全然不同。然而苏轼并没有象 其他诗人那样仅仅止于惊叹和迷惘,而是进一步地思索:人 们所看到的万千异态毕竟是局部景致,而并非庐山的本来面 目。原因就在于游人未能超然庐山之外统观全貌,一味山间 留恋,“见木不见林”,自然难见其本像。
结尾二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 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难道仅仅是游历山水才 有这种理性认识吗?小而言之,我们研讨某个问题时,不是 也有因为钻牛角尖而陷入困境的吗?我们从事某项工作时, 不是有时也由于纠缠一些枝节而难以自拔吗?大而言之,人 们在认识客观世界时,不是常常也有限于某一局部或某一方 面的偏见而未能着眼于全局,把握不住客观单单是诗人歌咏 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 理性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 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 的哲理启人心智。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 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深入 浅出,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 气。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 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 荧荧的哲理之光。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 其内涵却是丰富的。也就是说,诗语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 性的高度统一。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 的特征,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鲜明的感 性与明晰的理*织一起,互为因果,诗的形象因此升华为 理性王国里的典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 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如果说宋以前的诗歌传统是以言志、言情为特点的话, 那么到了宋朝尤其是苏轼,则出现了以言理为特色的新诗风 。这种诗风是宋人在唐诗之后另辟的一条蹊径,用苏轼的话 来说,便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形 成这类诗的特点是:语浅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 《题西林壁》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著名 的文学家·思想家·*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风格,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眉州眉 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父亲苏洵的长子,是北宋著名文 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豪放派代表人物。他与他的 父亲苏洵(1009~1066)、弟弟苏辙(1039~1112) 皆以 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 丕、曹植)齐名。他还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 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 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 》等。在*上属旧党。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9 02:47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简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庐山面目:庐山真面目
【释义】① 岭:相连之山。② 峰:高而尖之山巅。③ 庐山: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南。三面临水,西临陆地,万壑千岩,烟云弥漫。中有白鹿洞、墨池、玉渊等名胜;西北有牯岭,为避暑胜地。据传周武王时,有匡俗兄弟七人结庐此山,后登仙而去,徒留空庐而得名;一说以庐江得名。④缘:缘故。
【庐山真面目】原指庐山三面临水,烟云弥漫,千岩万壑,气象万千,人在山中,难窥其全貌。后喻不易窥知事物之*或原貌,常用此语。

东坡这首诗最早见于他的游记《记游庐山》,在这篇三百来字的游记很有特色,它没有记述诗人在庐山十多天里所见所闻,山川景观,却重点记述了他初游庐山所写的五首诗(在漱玉亭,三峡桥所作诗只是提起没有记入)。古人写诗当时大多没有题目,以后整理诗缟时再补上,东坡的这首诗也不例外,在当时也无题,后来给它加的题是《庐山》(见庐山历代诗存)。当然,此诗写的不是某一景点而是对庐山总的印象,以《庐山》为题到也恰当,只是中规中矩,毫无诗意,其中诗的第二句原为“到处看山了不同”,到此处已改为“远近看山各不同”了。此诗以《题西林壁》为题并最终将第二句改为“远近高低各不同”,最早见于明人程宗始编的《东坡七集》中。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9 02:48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只缘身在此山中全诗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全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2、该诗句出自宋代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全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

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翻译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题西林壁》赏析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全诗和作者名字

题西林壁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全诗

该诗句出自宋代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白话释义: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样子。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注释: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

宋·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意思: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因为自己在庐山里.鉴赏:“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

“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全诗是什么啊?

1、“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全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2、题目为《题西林壁》,作者:苏轼 3、[注释](1) 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2)缘:因为。(3) 此山:指的是庐山 3、直译 从正面看庐山山岭...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全诗的意思和感受是什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全诗的意思和感受是:意思是: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为我自己身在庐山之中。感受:如果不能客观全面的观察事物,就不能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原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 苏轼 赏析:...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全诗是什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全诗如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接下来对这首诗进行 横看成岭侧成峰,是对庐山各种形态的描绘。庐山山峰连绵起伏,从不同角度观察,呈现出的景致各异。远近高低各不同,描绘...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全诗

《题西林壁》。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全诗原文如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是苏轼在游览庐山时,被庐山的壮丽景色所震撼,从而深感自己身在其中,难以全面看清庐山的真实面貌。诗中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全诗 此缘身在此山中的下一句 身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全诗 不知身在此山中的诗句 此缘身在此山中 身在此山中的全词 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 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哪一首诗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废旧锂电池的价值和回收价值有多高? 日语哪个等级 昨天晚上在单位宿舍梦到在自己家的马桶里小便时,从马桶中的倒影中看到... 抖音怎么看直播回放。 抖音直播能回放吗? 知名风投公司有哪些 2025年考研的录取流程是怎么样的 江南的小说《龙族》里路明非是什么身份? 煤气起火了处理办法 煤气炉爆燃是怎么回事 只缘生在此山中全诗 “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全诗是什么啊? 如何撤回与取消你发错的邮件 对方已读邮件怎么撤回? 刚发的邮件怎么撤回 如何撤消电子邮件 谁知道发出去的邮件怎么撤回来阿,急阿,急阿 邮件怎么撤回? 如何使用“邮件撤回”功能? 发出去的邮件怎么撤回? 百香果酵素的功效有哪些 柠檬百香果酵素为什么会很苦,是不是坏了 一斤百香果做酵素放多少白醋 百香果如何防发酵 梨子,火龙果,芒果,百香果做的酵素为什么有苦味? 自制水果酵素的做法比例是多少? 胡萝卜西红柿百香果能一起做酵素吗? 于毅主演过什么电视 百香果柠檬美白酵素怎么做如何 柠檬百香果酵素的做法步骤图,怎么做好吃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是什么意思?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下一句是什么 但愿人长久,只缘身在此山中.全诗是什么. 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上一句是什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什么意思? 云深不知处,只缘身在此山中是什么意思? 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上一句是什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全诗的意思和感受? 真是云深不知处,只缘身在此山中,什么意思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什么意思 网商贷还完后多久恢复额度 网商贷逾期几天又全部还了,额度停了,多久可以回复 网商贷从13万突然降到1000?还可以恢复吗? 网商贷突然显示额度已用完多久能恢复 网商贷暂时无法为你提供贷款是什么意思多久恢复? 杞人忧天、井底之蛙、杯弓蛇影。以上3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 什么道理? 东施效颦,杞人忧天,杯弓蛇影,滥竽充数,黔驴技穷,狐假虎威,狡兔三窟完整 下面哪个不是寓言杞人忧天郑人买履杯弓蛇影化险为夷? 泡了酒的枸杞能否做鲢鳙饵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