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4:0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04:48
早在1800年左右,在安徽大别山附近有一种民间歌谣,歌词一般是“望风采柳”,如见到有人家门口一棵柳树,就唱:
老板门前一棵柳,放下柳树打笆斗,打了笆斗量大麦,量了大麦酿烧酒,五湖四海结朋友。
这种民谣是穷人沿门乞讨时的歌唱,故名“门歌”。因内容多叙述新近发生的事件,即兴创作,故又称“唱新闻”。演唱时以锣鼓伴奏。唱腔结构简单,为四句单曲体,分歌头、歌尾、歌身,歌身可上下句反复演唱。
门歌整体幽默风趣,乡土味十足,按歌词表现内容可分劳动歌、情歌、生活歌、仪式歌等,按表现手法有比喻、夸张、形容、对比等。
门歌的表现方式一是走街串户演唱,二是逢年过节玩花灯、划旱船时演唱。门歌也有座唱形式,由众人凑钱,固定在一个地方唱几天,如同说书一般唱连台本戏,如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以门歌的形式进行演唱等。
门歌虽然轻巧活泼,但毕竟表现手法单一,对一些曲折的故事,对一些纷繁复杂的人物关系难以展示,于是,几个人以门歌的唱腔,伴以舞蹈等形式来演绎民间传说故事,就显得丰富多彩起来。
1820年左右,门歌合乱弹班同台,大量移植上演袍带戏,添置了唢呐和笛子,吸取了民间的和徽、京剧的吹奏曲牌,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逐渐改变了原有音型。
门歌还移植自徽剧和京剧的“庆”、“颜回”、“小开门”、“哭皇天”、“困江龙”、“浪淘沙”、“金榜挂名时”、“春富贵”、“尾声”等曲牌。
吸取自民间的曲牌有“一枝梅”、“二皇茂”、“四官调”、“七姑娘上坟”、“九连环”、“柳树春”、“落马令”、“竹叶飞”、“花棒槌”、“祭祖曲”、“大排队”、“小马调”、“双被字”等。
民间曲牌源自民间小调,随着门歌的平民剧场成立,有个别艺人始操胡琴伴奏,但只随演员唱腔托腔,为门歌采用弦乐伴奏之始。
后来,门歌经过发展吸收了来自陕南地区的端公戏和来自河南的嗨子戏。端公戏本为古代巴蜀巫师,即端公跳神的歌舞形式,后来发展为民间歌舞剧,属地方小剧种,一般为男女两人演唱,多表现男女爱情内容,故又称“对对戏”。
适宜排演小型剧目,其唱腔朴实柔和、表现形式活泼洒脱,唱词幽默风趣,艺术风格独特。
嗨子戏为乡土小戏,没有科班和专业剧团。由于该戏服装道具简单,只需要两只精制的花篮一挑就能赶集串乡流动演出,因而群众叫它“花篮戏”,鉴于它的演出活动多和“地灯”相连接,一般规律是白天和傍晚玩“花会”,晚上下地场,因此又叫“灯戏”。
门歌在演变过程中也受到毗邻的湖北花鼓戏的影响,吸收了花鼓灯、早船舞等形式,花样翻新,姿态优美。
在漫漫的流布过程中,逐渐吸收了安徽本地的一些民间小调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被称为“倒七戏”。
到了清代的光绪年间,倒七戏在安徽已经非常流行了,至于有多么流行,还有一个小故事呢!
据说,在1896年,李鸿章以宰相的身份出访欧美六国。在德国,德皇威廉二世为他举行盛大国宴,并陪同参观军事操练,还赠他红鹰大十字头等勋章。
德皇在庆宴上,要求各国使节唱本国国歌。当时,我国还没有国歌,李鸿章没有办法,就唱了一曲家乡合肥流行的倒七戏代替了国歌。
当时,倒七戏的班社大都是半职业性的,即农忙时种田,农闲时唱戏,他们长期流动于乡村集市,演出时一般不上舞台,只打地摊子。一般演员都缺乏功底,只要有副好嗓子,会些“辙口”就行了,久而久之形成了重唱不重做的倾向。
这时的倒七戏所演剧目,多以“二小”戏、“三小”戏为主。唱腔多是一唱众和,锣鼓伴奏,不用丝弦,三五人凑个班子即可演出,谓之“两打三唱”。演员身兼数角,轮番替换,还要兼打锣鼓。
后来,倒七戏发展到“三打七唱”,“七忙八不忙”,也还未形成固定的角色*。
到1920年左右,倒七戏班社开始进入城市,演出剧目不断丰富,角色行当也相应增多,分为花旦、小生、青衣、老旦、老生、小丑六行。这时也开始有了演倒七戏的女演员。
这一时期,倒七戏旦角化妆,敷铅粉,双颊涂浅红色,点唇为桃红色,描眉用烟墨,有的眉心点红点。梳辫子或戴发髻、红布条结彩球扎头上,两鬓垂尺许。有的额前勒玻璃珠旒。
花旦、闺门旦着红的或花布褂裙。青衣着蓝或黑布褂裙,腰中系布口带。花旦持手帕,青衣有时持扇和手帕。
老旦面部不化妆,顶包头或带额子,着女褂。后来化妆学习了京剧,添置了女帔和简单的头面、绢花。
小生戴礼帽,老生头扎布带,都穿长衫。小生持扇,腰系布带,较大班社置布袍和布褶子,纱帽用布壳糊制,髯口用麻壳绩成。丑角着短装,束短裙。多数班社服装简陋,有的甚至着随身衣服或临时向群众筹借,俗称“花篮班子”。
在倒七戏兴旺发达时期,每演出于各地,即吸收当地流行的戏曲或民间艺术来丰富自己。有的班社还时断时续地与徽班、京戏班合作,先由徽班、京戏班演出正戏,然后续演庐剧小戏,这种做法叫“四平带折”班或“乱弹班”。
倒七戏与徽、京戏的合班演出,使倒七戏演员在唱、做、念的表演和锣鼓伴奏上,都有了新的不同的演变。而较有水平的倒七戏班不断入城演出,由于要适应城市观众的欣赏习惯,艺术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04:48
早在1800年左右,在安徽大别山附近有一种民间歌谣,歌词一般是“望风采柳”,如见到有人家门口一棵柳树,就唱:
老板门前一棵柳,放下柳树打笆斗,打了笆斗量大麦,量了大麦酿烧酒,五湖四海结朋友。
这种民谣是穷人沿门乞讨时的歌唱,故名“门歌”。因内容多叙述新近发生的事件,即兴创作,故又称“唱新闻”。演唱时以锣鼓伴奏。唱腔结构简单,为四句单曲体,分歌头、歌尾、歌身,歌身可上下句反复演唱。
门歌整体幽默风趣,乡土味十足,按歌词表现内容可分劳动歌、情歌、生活歌、仪式歌等,按表现手法有比喻、夸张、形容、对比等。
门歌的表现方式一是走街串户演唱,二是逢年过节玩花灯、划旱船时演唱。门歌也有座唱形式,由众人凑钱,固定在一个地方唱几天,如同说书一般唱连台本戏,如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以门歌的形式进行演唱等。
门歌虽然轻巧活泼,但毕竟表现手法单一,对一些曲折的故事,对一些纷繁复杂的人物关系难以展示,于是,几个人以门歌的唱腔,伴以舞蹈等形式来演绎民间传说故事,就显得丰富多彩起来。
1820年左右,门歌合乱弹班同台,大量移植上演袍带戏,添置了唢呐和笛子,吸取了民间的和徽、京剧的吹奏曲牌,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逐渐改变了原有音型。
门歌还移植自徽剧和京剧的“庆”、“颜回”、“小开门”、“哭皇天”、“困江龙”、“浪淘沙”、“金榜挂名时”、“春富贵”、“尾声”等曲牌。
吸取自民间的曲牌有“一枝梅”、“二皇茂”、“四官调”、“七姑娘上坟”、“九连环”、“柳树春”、“落马令”、“竹叶飞”、“花棒槌”、“祭祖曲”、“大排队”、“小马调”、“双被字”等。
民间曲牌源自民间小调,随着门歌的平民剧场成立,有个别艺人始操胡琴伴奏,但只随演员唱腔托腔,为门歌采用弦乐伴奏之始。
后来,门歌经过发展吸收了来自陕南地区的端公戏和来自河南的嗨子戏。端公戏本为古代巴蜀巫师,即端公跳神的歌舞形式,后来发展为民间歌舞剧,属地方小剧种,一般为男女两人演唱,多表现男女爱情内容,故又称“对对戏”。
适宜排演小型剧目,其唱腔朴实柔和、表现形式活泼洒脱,唱词幽默风趣,艺术风格独特。
嗨子戏为乡土小戏,没有科班和专业剧团。由于该戏服装道具简单,只需要两只精制的花篮一挑就能赶集串乡流动演出,因而群众叫它“花篮戏”,鉴于它的演出活动多和“地灯”相连接,一般规律是白天和傍晚玩“花会”,晚上下地场,因此又叫“灯戏”。
门歌在演变过程中也受到毗邻的湖北花鼓戏的影响,吸收了花鼓灯、早船舞等形式,花样翻新,姿态优美。
在漫漫的流布过程中,逐渐吸收了安徽本地的一些民间小调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被称为“倒七戏”。
到了清代的光绪年间,倒七戏在安徽已经非常流行了,至于有多么流行,还有一个小故事呢!
据说,在1896年,李鸿章以宰相的身份出访欧美六国。在德国,德皇威廉二世为他举行盛大国宴,并陪同参观军事操练,还赠他红鹰大十字头等勋章。
德皇在庆宴上,要求各国使节唱本国国歌。当时,我国还没有国歌,李鸿章没有办法,就唱了一曲家乡合肥流行的倒七戏代替了国歌。
当时,倒七戏的班社大都是半职业性的,即农忙时种田,农闲时唱戏,他们长期流动于乡村集市,演出时一般不上舞台,只打地摊子。一般演员都缺乏功底,只要有副好嗓子,会些“辙口”就行了,久而久之形成了重唱不重做的倾向。
这时的倒七戏所演剧目,多以“二小”戏、“三小”戏为主。唱腔多是一唱众和,锣鼓伴奏,不用丝弦,三五人凑个班子即可演出,谓之“两打三唱”。演员身兼数角,轮番替换,还要兼打锣鼓。
后来,倒七戏发展到“三打七唱”,“七忙八不忙”,也还未形成固定的角色*。
到1920年左右,倒七戏班社开始进入城市,演出剧目不断丰富,角色行当也相应增多,分为花旦、小生、青衣、老旦、老生、小丑六行。这时也开始有了演倒七戏的女演员。
这一时期,倒七戏旦角化妆,敷铅粉,双颊涂浅红色,点唇为桃红色,描眉用烟墨,有的眉心点红点。梳辫子或戴发髻、红布条结彩球扎头上,两鬓垂尺许。有的额前勒玻璃珠旒。
花旦、闺门旦着红的或花布褂裙。青衣着蓝或黑布褂裙,腰中系布口带。花旦持手帕,青衣有时持扇和手帕。
老旦面部不化妆,顶包头或带额子,着女褂。后来化妆学习了京剧,添置了女帔和简单的头面、绢花。
小生戴礼帽,老生头扎布带,都穿长衫。小生持扇,腰系布带,较大班社置布袍和布褶子,纱帽用布壳糊制,髯口用麻壳绩成。丑角着短装,束短裙。多数班社服装简陋,有的甚至着随身衣服或临时向群众筹借,俗称“花篮班子”。
在倒七戏兴旺发达时期,每演出于各地,即吸收当地流行的戏曲或民间艺术来丰富自己。有的班社还时断时续地与徽班、京戏班合作,先由徽班、京戏班演出正戏,然后续演庐剧小戏,这种做法叫“四平带折”班或“乱弹班”。
倒七戏与徽、京戏的合班演出,使倒七戏演员在唱、做、念的表演和锣鼓伴奏上,都有了新的不同的演变。而较有水平的倒七戏班不断入城演出,由于要适应城市观众的欣赏习惯,艺术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