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一组与“合适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表达的胸怀相同的诗句及作者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1-17 11:33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8 18:10
杜甫是唐代诗歌的另一座高峰,与李白同为唐代诗坛上的两个巨人。杜甫是中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这里选读他的七首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
杜甫诗七首:
1、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杜甫)
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3、 天末怀李白 (杜甫)
4、 月夜忆舍弟 (杜甫)
5、 登岳阳楼 (杜甫)
6、 客至 (杜甫)
7、 蜀相 (杜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居然成获落,白手甘契阔。
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取笑同学翁,浩歌弥激烈。
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
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顾惟蝼蚁辈,但自求其穴。胡为慕大鲸,辄拟偃溟渤?
以兹误生理,独耻事干谒。兀兀遂至今,忍为尘埃没。终愧巢与由,未能易其节。
沉饮聊自遣,放歌破愁绝。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天衢阴峥嵘,客子中夜发。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蚩尤塞寒空,蹴蹋崖谷滑。
瑶池气郁律,羽林相摩戛。君臣留欢娱,乐动殷胶葛。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
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圣人筐篚恩,实欲邦国活。
臣如忽至理。君岂弃此物?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战栗。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
中堂有神仙,烟雾蒙玉质。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北辕就泾渭,官渡又改辙。
群水从西下,极目高崒兀。疑是崆峒来,恐触天柱折。河梁幸未坼,枝撑声窸窣。
行旅相攀援,川广不可越。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
入门闻号啕,幼子饿已卒。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
岂知秋禾登,贫窭有苍卒。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抚迹犹酸辛,平人固*屑。
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度江洒江郊,高者挂卷长林梢,下者飘转沈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蹋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天末怀李白①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②。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③。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汩罗④。
[注释]
①天末:即在远方。 ②君子:指李白。③魑魅(chīmèi):泛指鬼怪,此喻小人。
④“应共”句:屈原含冤沉江,李白受冤遭贬,二者有相同之处,故有此语。
[赏析]
此诗作于乾元二年(759)秋天。当时杜甫流寓秦州。李白在至德二年(757)因事被捕入狱,乾元元年(758)流放夜郎(今贵州省桐梓县一带),次年中途被释放。但杜甫不知李白遇赦,遂成此诗。诗以凉风写起,对景相思,表达了对李白的一片牵挂之情,并为他的悲惨遭遇愤慨不平,杜甫把李白同屈原相提并论,对李白惺惺相惜。杜李二人之间深厚的友谊,从诗中可以明显地看出。
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①。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②。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注释]
①戍鼓:戍楼上的更鼓。戍:驻防。边秋:边塞的秋天。 ②无家:意指兄弟分散,家不成家。
[赏析]
这首诗写于杜甫贬官华州后。当地发生饥荒,杜甫乃弃官西去,到了秦州(今甘肃天水县)怀念胞弟而作此诗。诗中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杳无音信。在异乡的戍鼓和孤雁声中观赏秋夜月露,只能倍增思乡忆弟之情。颠沛流离中的诗人杜甫,除了思念兄弟,也在诗中寄寓了国家破碎的沉痛心情。“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一句,语意平淡而感情深沉,从而成为经年传诵的名句。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①。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②。
[注释]
①吴楚:两古国名,约吴在洞庭东,楚在其西。坼:*。是说吴楚被洞庭湖分开。乾坤:宇宙,天地。 ②戎马:战马,这里借指战斗生活。凭轩:倚窗。
[赏析]
大历三年(768)冬天,杜甫从*到了岳阳,登岳阳楼后作了这首即景抒情的优秀诗篇。这时杜甫已五十八岁,既老且病,生活异常穷困,心情是很郁闷的。诗人并没有停留在个人的不幸遭遇上,而是关心着国家的命运,并为国家的多难而叹息。诗一开始用极为自然的对偶句抒写登楼时的欢快心情,接着写登楼所见,仅十个字,概括地写出洞庭湖烟波浩淼的雄阔气势,意境开朗壮阔。后两联面对茫茫湖水,诗人忘却了个人的穷困之境而忧国伤时,深沉感人。这首诗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着相似的情感起伏线。
客至①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②。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③。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④。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⑤。
①客至:客指崔明府,杜甫在题后自注“喜崔明府相过”,明府,县令的美称。②舍:指家。但见:只见。此句意为平时交游很少,只有鸥鸟不嫌弃能与之相亲。 ③蓬门:茅屋的门。④市远:离市集远。兼味:几种菜,无兼味,谦言菜少。樽:酒器。旧醅:隔年的陈酒。樽酒句:古人好饮新酒,杜甫以家贫无新酒感到歉意。 ⑤肯:能否允许,这是向客人征询。馀杯:余下来的酒。
[赏析]
诗人在久经离乱,安居成都草堂后不久,客人来访时作了这首诗。前两句描写居处的景色,清丽疏淡,与山水鸥鸟为伍,显出与世相隔的心境;后面写有客来访的欣喜以及诚恳待客,呼唤邻翁对饮的场景,表现出宾主之间无拘无束的情谊,诗人为人的诚朴厚道跃然纸上。诗中流露出一种闲适恬淡的情怀,诗语亲切,如话家常。
蜀相①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②。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③。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④。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⑤。
[注释]
①蜀相:指三国时蜀国丞相诸葛亮。②锦官城:古代成都的别称。柏森森:柏树长得高大而茂密。 ③黄鹂:黄莺。④三顾:指刘备三顾茅庐见诸葛亮事。两朝:指刘备、刘禅父子两朝。开济:开创基业,匡济艰危。 ⑤出师未捷:诸葛亮曾五次出兵攻魏,建兴十二年(234),与魏司马懿在渭南相拒百馀日,病死于五丈原军中。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漂泊西南时,为追怀诸葛亮所作。这首诗在艺术上颇具特色:一是抓住祠堂典型环境的特征,来渲染寂静、肃穆的气氛,把诗人对诸葛亮的怀念表现得十分真切。二是对诸葛亮的*活动作概括的描述,勾画出了一个有为的*家的形象。结尾两句,更从诸葛亮功业未遂留给后人无限怀念,表达了对诸葛亮的赞美和惋惜之情。这两句苍凉悲壮,是千古传诵的名诗
相关内容
2008-9-24 杜甫的诗真实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因而被称为..... 61 2009-9-10 杜甫的诗反映了唐朝有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 ) 2010-7-30 唐朝大诗人杜甫的诗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被称为“诗... 35 2011-2-1 唐朝大诗人杜甫的诗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前后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三吏 三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春望
杜甫的“三吏”“三别”比较出名啊,都是反映唐朝的社会现实状况,所以后人称杜甫的诗为“诗史”。三吏分别是:《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 三别分别是:《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8 18:10
《岳阳楼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8 18:11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肯定对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8 18:11
没学过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8 18:10
杜甫是唐代诗歌的另一座高峰,与李白同为唐代诗坛上的两个巨人。杜甫是中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这里选读他的七首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
杜甫诗七首:
1、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杜甫)
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3、 天末怀李白 (杜甫)
4、 月夜忆舍弟 (杜甫)
5、 登岳阳楼 (杜甫)
6、 客至 (杜甫)
7、 蜀相 (杜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居然成获落,白手甘契阔。
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取笑同学翁,浩歌弥激烈。
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
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顾惟蝼蚁辈,但自求其穴。胡为慕大鲸,辄拟偃溟渤?
以兹误生理,独耻事干谒。兀兀遂至今,忍为尘埃没。终愧巢与由,未能易其节。
沉饮聊自遣,放歌破愁绝。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天衢阴峥嵘,客子中夜发。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蚩尤塞寒空,蹴蹋崖谷滑。
瑶池气郁律,羽林相摩戛。君臣留欢娱,乐动殷胶葛。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
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圣人筐篚恩,实欲邦国活。
臣如忽至理。君岂弃此物?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战栗。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
中堂有神仙,烟雾蒙玉质。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北辕就泾渭,官渡又改辙。
群水从西下,极目高崒兀。疑是崆峒来,恐触天柱折。河梁幸未坼,枝撑声窸窣。
行旅相攀援,川广不可越。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
入门闻号啕,幼子饿已卒。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
岂知秋禾登,贫窭有苍卒。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抚迹犹酸辛,平人固*屑。
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度江洒江郊,高者挂卷长林梢,下者飘转沈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蹋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天末怀李白①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②。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③。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汩罗④。
[注释]
①天末:即在远方。 ②君子:指李白。③魑魅(chīmèi):泛指鬼怪,此喻小人。
④“应共”句:屈原含冤沉江,李白受冤遭贬,二者有相同之处,故有此语。
[赏析]
此诗作于乾元二年(759)秋天。当时杜甫流寓秦州。李白在至德二年(757)因事被捕入狱,乾元元年(758)流放夜郎(今贵州省桐梓县一带),次年中途被释放。但杜甫不知李白遇赦,遂成此诗。诗以凉风写起,对景相思,表达了对李白的一片牵挂之情,并为他的悲惨遭遇愤慨不平,杜甫把李白同屈原相提并论,对李白惺惺相惜。杜李二人之间深厚的友谊,从诗中可以明显地看出。
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①。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②。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注释]
①戍鼓:戍楼上的更鼓。戍:驻防。边秋:边塞的秋天。 ②无家:意指兄弟分散,家不成家。
[赏析]
这首诗写于杜甫贬官华州后。当地发生饥荒,杜甫乃弃官西去,到了秦州(今甘肃天水县)怀念胞弟而作此诗。诗中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杳无音信。在异乡的戍鼓和孤雁声中观赏秋夜月露,只能倍增思乡忆弟之情。颠沛流离中的诗人杜甫,除了思念兄弟,也在诗中寄寓了国家破碎的沉痛心情。“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一句,语意平淡而感情深沉,从而成为经年传诵的名句。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①。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②。
[注释]
①吴楚:两古国名,约吴在洞庭东,楚在其西。坼:*。是说吴楚被洞庭湖分开。乾坤:宇宙,天地。 ②戎马:战马,这里借指战斗生活。凭轩:倚窗。
[赏析]
大历三年(768)冬天,杜甫从*到了岳阳,登岳阳楼后作了这首即景抒情的优秀诗篇。这时杜甫已五十八岁,既老且病,生活异常穷困,心情是很郁闷的。诗人并没有停留在个人的不幸遭遇上,而是关心着国家的命运,并为国家的多难而叹息。诗一开始用极为自然的对偶句抒写登楼时的欢快心情,接着写登楼所见,仅十个字,概括地写出洞庭湖烟波浩淼的雄阔气势,意境开朗壮阔。后两联面对茫茫湖水,诗人忘却了个人的穷困之境而忧国伤时,深沉感人。这首诗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着相似的情感起伏线。
客至①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②。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③。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④。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⑤。
①客至:客指崔明府,杜甫在题后自注“喜崔明府相过”,明府,县令的美称。②舍:指家。但见:只见。此句意为平时交游很少,只有鸥鸟不嫌弃能与之相亲。 ③蓬门:茅屋的门。④市远:离市集远。兼味:几种菜,无兼味,谦言菜少。樽:酒器。旧醅:隔年的陈酒。樽酒句:古人好饮新酒,杜甫以家贫无新酒感到歉意。 ⑤肯:能否允许,这是向客人征询。馀杯:余下来的酒。
[赏析]
诗人在久经离乱,安居成都草堂后不久,客人来访时作了这首诗。前两句描写居处的景色,清丽疏淡,与山水鸥鸟为伍,显出与世相隔的心境;后面写有客来访的欣喜以及诚恳待客,呼唤邻翁对饮的场景,表现出宾主之间无拘无束的情谊,诗人为人的诚朴厚道跃然纸上。诗中流露出一种闲适恬淡的情怀,诗语亲切,如话家常。
蜀相①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②。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③。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④。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⑤。
[注释]
①蜀相:指三国时蜀国丞相诸葛亮。②锦官城:古代成都的别称。柏森森:柏树长得高大而茂密。 ③黄鹂:黄莺。④三顾:指刘备三顾茅庐见诸葛亮事。两朝:指刘备、刘禅父子两朝。开济:开创基业,匡济艰危。 ⑤出师未捷:诸葛亮曾五次出兵攻魏,建兴十二年(234),与魏司马懿在渭南相拒百馀日,病死于五丈原军中。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漂泊西南时,为追怀诸葛亮所作。这首诗在艺术上颇具特色:一是抓住祠堂典型环境的特征,来渲染寂静、肃穆的气氛,把诗人对诸葛亮的怀念表现得十分真切。二是对诸葛亮的*活动作概括的描述,勾画出了一个有为的*家的形象。结尾两句,更从诸葛亮功业未遂留给后人无限怀念,表达了对诸葛亮的赞美和惋惜之情。这两句苍凉悲壮,是千古传诵的名诗
相关内容
2008-9-24 杜甫的诗真实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因而被称为..... 61 2009-9-10 杜甫的诗反映了唐朝有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 ) 2010-7-30 唐朝大诗人杜甫的诗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被称为“诗... 35 2011-2-1 唐朝大诗人杜甫的诗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前后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三吏 三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春望
杜甫的“三吏”“三别”比较出名啊,都是反映唐朝的社会现实状况,所以后人称杜甫的诗为“诗史”。三吏分别是:《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 三别分别是:《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8 18:10
《岳阳楼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8 18:11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肯定对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8 18:12
没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