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谥号都是怎么取的?开国皇帝谥号为什么都有高文武三个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1-15 00:1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0 10:28
中国古代每位皇帝都会有一个谥号,也是对皇帝的一种评价。不过几乎所有开国皇帝的谥号中,都会有“高”、“文”、“武”这三个字,这是为什么呢?主要还是汉朝的皇帝给开了个头。对于开国皇帝来说,谥号肯定也要体现出最高的级别。高祖、文帝、武帝都算是最高的头衔了,一般武帝会在文帝前面,但也只是等级的区别,不一定指这位皇帝在武学或者文采方面有多大的成就。
谥号是过去给地位较高或较有身份的死者的一种称谓,是对其生前功绩与品行的盖棺定论。根据《逸周书·谥法解》:“谥者,行之迹也;号者,表之功也。先秦时期,周天子及各诸侯国君、夫人、卿大夫等皆有谥号。而自秦始皇一并天下后,认为由臣子给先君评定谥号,是“以子议父、以臣议君”乃大不敬。于是,废除了谥号,其自号始皇帝,其以后称二世、三世乃至万世。然而秦朝国祚不长,自汉建立后,又恢复了谥号制度。
“谥号”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俗话说“豹死留皮,人死留名”。古人尤重“身后名”,而这谥号就是对其生前功绩与品行的盖棺定论。故而,谥号也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较为精深的学问。我们根据秦朝以后的历朝开国皇帝的谥号,可以发现开国皇帝的谥号,始终圈定在此三个字之内,这又是为何呢?
汉朝,刘邦,谥号“高”。刘邦的谥号,一般人都会弄错,通常人都提“汉高祖刘邦”。“某某祖”、“某某宗”都为庙号,而“某某帝”才为谥号。唐朝以前的皇帝,通常都称““某某帝”,也即“谥号”。唐朝及唐朝以后的皇帝才通常称“某某祖”、“某某宗”,也即庙号。而刘邦的谥号为“高皇帝”,庙号为“太祖”,刘邦应该被称为“汉高帝”(唐以前的通行称谓),或者“汉太祖”(唐及唐以后的通行称谓),或者称“汉太祖高皇帝”。而“汉高祖”的称谓,其实是不伦不类,将庙号与谥号相混杂了。
曹魏,曹丕,谥号“文”。曹魏的实际奠基者为曹操,在曹操晚年,有人劝其称帝。但是,曹操做了一辈子的汉臣,也实在不好拉下脸皮称帝,便说道:“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然而,其子曹丕称帝后,却给曹操上了“武皇帝”的谥号。曹丕死后,其谥号却为“文皇帝”。
晋朝,司马炎,谥号“武”。晋司马氏的江山,历经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三人。而晋武帝司马炎,却是历朝开国皇帝中,最虚有其名的。其父司马昭生前,便不怎么看好司马炎,而想立其次子司马攸为世子,后因遭大臣们反对而终止。司马炎穷奢极欲,又无*远图,晋朝的“八王之乱”、“五胡乱华”等灾难,理该由司马炎埋单。
南朝宋,刘裕,谥号“武”。南朝齐,萧道成,谥号“高”。南朝梁,萧衍,谥号“武”。南朝陈,陈霸先,谥号“武”。隋朝,杨坚,谥号“文”。
唐朝,李渊,初谥为“太武”,其后,改谥为神尧皇帝,而后又改为“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自唐朝以后,科举制日益成熟,使得朝廷得以建立一套服务於“*皇权”的官僚*。彻底打破了世族垄断仕图的局面,从而加强了*集权。权力的过度集中,使得围绕着“至高无上皇权”的种种无底线奉承之词也就应运而生。如《笑傲江湖》中的“文成武德、仁义英明圣教主”等本质上也属“谥号”,不过是“活人”已经开始享受这被奉承的滋味了。
唐朝以后的帝王谥号,越来越长,到了明清时期,已经长达二十多字了。故而,对帝王的称谓也只好变了,而改称其庙号或者年号(明清)。而明清皇帝的
五代时期,略过,谥号大抵皆含“文”或“武”。宋朝,赵匡胤,初谥为“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后加谥为“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元朝,跳过,不离“文或武”。明朝,朱元璋,谥号为“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其谥号核心在“高”。因此,朱元璋也通常被明朝人称为“太祖高皇帝”。清朝,亦不离“文或武。
历朝的开国皇帝谥号,皆不离“文”、“武”、“高”。而在先秦时期,“高”的谥号却并不常见,最为常见的谥号为“文”、“武”。何谓“文”?根据“谥法解”: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学勤好问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愍民惠礼曰文等。何谓“武”?刚彊(通“强”)直理曰武;威彊敌德曰武;克定祸乱曰武;刑民克服曰武;夸志多穷曰武(贬义)等。
而“文”,通常表示“文治”,也多用於文臣的谥号,例如“文正”、“文忠”等等。“武”,通常表示“功业”,也多用於武将的谥号,例如“武穆”、“武襄”等等。“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原是指周文王、周武王治理国家的不同理念,而周文王、周武王都是极为难得的“圣明之君”。故而,“文”、“武”都是谥号中的最上等。但“武”,有时已有贬义的意味,如汉武帝的谥号,就有穷兵黩武的意思。那何谓“高”呢?德覆万物曰高;功德盛大曰高;覆帱同天曰高等等。“高”的谥号,已经可以说是另创一个“高度”了,属至高的谥号。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0 10:28
中国古代每位皇帝都会有一个谥号,也是对皇帝的一种评价。不过几乎所有开国皇帝的谥号中,都会有“高”、“文”、“武”这三个字,这是为什么呢?主要还是汉朝的皇帝给开了个头。对于开国皇帝来说,谥号肯定也要体现出最高的级别。高祖、文帝、武帝都算是最高的头衔了,一般武帝会在文帝前面,但也只是等级的区别,不一定指这位皇帝在武学或者文采方面有多大的成就。
谥号是过去给地位较高或较有身份的死者的一种称谓,是对其生前功绩与品行的盖棺定论。根据《逸周书·谥法解》:“谥者,行之迹也;号者,表之功也。先秦时期,周天子及各诸侯国君、夫人、卿大夫等皆有谥号。而自秦始皇一并天下后,认为由臣子给先君评定谥号,是“以子议父、以臣议君”乃大不敬。于是,废除了谥号,其自号始皇帝,其以后称二世、三世乃至万世。然而秦朝国祚不长,自汉建立后,又恢复了谥号制度。
“谥号”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俗话说“豹死留皮,人死留名”。古人尤重“身后名”,而这谥号就是对其生前功绩与品行的盖棺定论。故而,谥号也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较为精深的学问。我们根据秦朝以后的历朝开国皇帝的谥号,可以发现开国皇帝的谥号,始终圈定在此三个字之内,这又是为何呢?
汉朝,刘邦,谥号“高”。刘邦的谥号,一般人都会弄错,通常人都提“汉高祖刘邦”。“某某祖”、“某某宗”都为庙号,而“某某帝”才为谥号。唐朝以前的皇帝,通常都称““某某帝”,也即“谥号”。唐朝及唐朝以后的皇帝才通常称“某某祖”、“某某宗”,也即庙号。而刘邦的谥号为“高皇帝”,庙号为“太祖”,刘邦应该被称为“汉高帝”(唐以前的通行称谓),或者“汉太祖”(唐及唐以后的通行称谓),或者称“汉太祖高皇帝”。而“汉高祖”的称谓,其实是不伦不类,将庙号与谥号相混杂了。
曹魏,曹丕,谥号“文”。曹魏的实际奠基者为曹操,在曹操晚年,有人劝其称帝。但是,曹操做了一辈子的汉臣,也实在不好拉下脸皮称帝,便说道:“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然而,其子曹丕称帝后,却给曹操上了“武皇帝”的谥号。曹丕死后,其谥号却为“文皇帝”。
晋朝,司马炎,谥号“武”。晋司马氏的江山,历经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三人。而晋武帝司马炎,却是历朝开国皇帝中,最虚有其名的。其父司马昭生前,便不怎么看好司马炎,而想立其次子司马攸为世子,后因遭大臣们反对而终止。司马炎穷奢极欲,又无*远图,晋朝的“八王之乱”、“五胡乱华”等灾难,理该由司马炎埋单。
南朝宋,刘裕,谥号“武”。南朝齐,萧道成,谥号“高”。南朝梁,萧衍,谥号“武”。南朝陈,陈霸先,谥号“武”。隋朝,杨坚,谥号“文”。
唐朝,李渊,初谥为“太武”,其后,改谥为神尧皇帝,而后又改为“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自唐朝以后,科举制日益成熟,使得朝廷得以建立一套服务於“*皇权”的官僚*。彻底打破了世族垄断仕图的局面,从而加强了*集权。权力的过度集中,使得围绕着“至高无上皇权”的种种无底线奉承之词也就应运而生。如《笑傲江湖》中的“文成武德、仁义英明圣教主”等本质上也属“谥号”,不过是“活人”已经开始享受这被奉承的滋味了。
唐朝以后的帝王谥号,越来越长,到了明清时期,已经长达二十多字了。故而,对帝王的称谓也只好变了,而改称其庙号或者年号(明清)。而明清皇帝的
五代时期,略过,谥号大抵皆含“文”或“武”。宋朝,赵匡胤,初谥为“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后加谥为“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元朝,跳过,不离“文或武”。明朝,朱元璋,谥号为“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其谥号核心在“高”。因此,朱元璋也通常被明朝人称为“太祖高皇帝”。清朝,亦不离“文或武。
历朝的开国皇帝谥号,皆不离“文”、“武”、“高”。而在先秦时期,“高”的谥号却并不常见,最为常见的谥号为“文”、“武”。何谓“文”?根据“谥法解”: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学勤好问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愍民惠礼曰文等。何谓“武”?刚彊(通“强”)直理曰武;威彊敌德曰武;克定祸乱曰武;刑民克服曰武;夸志多穷曰武(贬义)等。
而“文”,通常表示“文治”,也多用於文臣的谥号,例如“文正”、“文忠”等等。“武”,通常表示“功业”,也多用於武将的谥号,例如“武穆”、“武襄”等等。“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原是指周文王、周武王治理国家的不同理念,而周文王、周武王都是极为难得的“圣明之君”。故而,“文”、“武”都是谥号中的最上等。但“武”,有时已有贬义的意味,如汉武帝的谥号,就有穷兵黩武的意思。那何谓“高”呢?德覆万物曰高;功德盛大曰高;覆帱同天曰高等等。“高”的谥号,已经可以说是另创一个“高度”了,属至高的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