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时的“工人”定义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1-17 23:05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0 07:17
新中国成立后仅十一天,刘少奇在全总召开的文教工作者座谈会上就如何把全国的文教工作者组织起来发表了讲话。这篇讲话对研究刘少奇关于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思想具有重要意义,是其成熟的标志。
在这篇讲话中,刘少奇针对当时在文教工作者中和党内存在着的一些错误思想和模糊认识,明确论述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的思想。
首先,他在阐明工人阶级定义的基础上,明确提出文教工作者(即知识分子的主体)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的思想。他说:“根据马克思的说法,工人阶级就是工钱劳动者,即自己没有生产工具,依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取得工资来维持自己的生活,做为自己生活的全部来源者。”他接着说:“工钱劳动者有两种: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因此,被雇用的职员也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教员也是。”他还以中小学教员、大学教授、工程师、新闻记者、编辑、演员等等为例,说他们都是工钱劳动者,也就都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进而他得出结论:脑力劳动者也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工人阶级内涵的变化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工人阶级所处的外部环境在迅速变迁,主要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多种所有制的出现,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信息*和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的发展。
工人阶级的状况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发展迅速。至1999年,从事第二、三产业人数已达3.5亿以上,占全国从业人员的一半(《中国统计年鉴》);另一方面,工人阶级的概念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
什么是工人阶级?在中国,“工人阶级”的概念内涵,随着时代的变迁,大概经过了三次大的变动。
一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工人阶级的概念,是指雇佣劳动者,无产阶级。主要是以从事体力劳动为主的产业工人。工人所得的工资是只能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的劳动力的价值。上述概念特征,和建国以前我国工人阶级的状况基本相符。
二是在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下,工人阶级的概念,与“户籍身份”和“所有制”密切相关。与单一公有制的所有制结构相对应,工人阶级包括国有、城市集体企业以及*机关及事业单位的“职工”,具有工人即“职工”身份的人,即使是从事农业劳动(如国营农场的职工),管理劳动(如*工作人员),脑力劳动(如教师、科研人员),仍是工人阶级;而农民身份的人,即使从事工业劳动(如社队企业的工人),仍是农民。知识分子阶层在工人阶级中处于微妙的地位。虽然他们的身份是“职工”,享有一切职工的福利待遇;但在*思想领域,他们又经常受批判,被称为“臭老九”、“资产阶级”。改革开放后,*明确指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三是当代工人阶级的概念。2001年新修改的《工会法》第2条规定,“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第3条规定“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中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都有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这是对工人阶级的概念用法律语言进行的界定。“工资收入者”,也是对马克思“雇佣劳动者”概念的回归。社会流行的称谓则是“工薪阶层”。
参考资料:http://www.dxpllyj.net.cn/show_News.asp?id=1565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0 07:17
估计是,当时,除了商人农民剩下的都是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