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1-18 09:3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8 21:09
大仪,古称灵宣镇,南宋韩世忠在大仪抗击金兵大捷后,举行盛大庆功仪式,故名为大仪。
宋史记载,公元1134年(南宋绍兴四年)九月,金兵将领完颜兀术率四十万金兵欲攻打滁州和承州(现高邮),再会师扬州渡江攻打临安(杭州),灭南宋。南宋朝廷一面派使臣北上求和,一面派名将韩世忠驻防镇江,以抗击金军南渡。
韩世忠抵达镇江后,并未驻防,而是北渡至扬州,在扬州西北郊(今大仪)包围南下的金军先头骑兵,大败金军,同时会同岳飞部将在天长、承州给金军以迎头痛击,金军溃不成军,惨败后残部北撤,南下灭宋计划受挫。 大仪之战,虽然规模较小,但意义非同一般。
为韩世忠戎马生涯中两大战役之一(另一战役为黄天荡之战),也是南宋军队第一次主动出击获得的伏击战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南宋军民士气,被誉为南宋十三处战功之一,后人评之为中兴武功第一。宋高宗为褒奖韩世忠军兵,在大仪举行盛大庆功仪式,大仪地名由此得来。
大仪之战,双飞投入兵力至少两万以上,金军大部被歼,余部仓皇北逃,南宋军队取得显著战绩,因此大仪之战在南宋抗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有当代史学家认为,此役可以与1939年9月平型关大捷比肩,韩世忠一战成名,打破了金军(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但囿于史料记载简略,史学界研究甚少。 大仪境内古迹较多,由于屡遭兵燹,早已湮没,如青墩、殷墩古文化遗址,属西周时代,距今三千多年,都无从考证,东林寺、三义阁、凤止岭、韩公祠、萤苑等古迹实已难寻。
(《大仪文化》一书中有记载,此处不再赘述。) 比较有意思的是,金庸先生在其封笔之作《鹿鼎记》第二回中提及大仪,韦小宝护送江洋大盗茅十八至大仪得胜山,原文为“得胜山在扬州城西北三十里的大仪乡,南宋绍兴年间,韩世忠曾在此处大破金兵,因此山名‘得胜'。”
得胜山在大仪何处,现今也无从考证,据传是韩世忠取得大仪大捷后南返的小山头,但大仪境内确实高岗较多(从扬州一路向西北,确有甘泉山,得胜山是否就是甘泉山,有待考证),时过境迁,地名被淡忘也有可能。《鹿鼎记》中还提及得胜山上有“异娼庙”,为韩世忠红粉知己梁红玉之庙,又称英烈夫人庙,扬州青楼女子多去祭拜,故香火较为旺盛,现今此庙也不复存在。
还有,《隋书》记载,隋炀帝曾在洛阳命人们捕捉萤火虫,在景华宫专设征收点,竟然收来了好几斛(隋时十斗为一斛)。杨广晚上出游,几十斗的萤火虫一起放飞,“光遍岩谷”,其壮观可想而知。
隋炀帝三下扬州,巡游至江都时,也做过同样的事情。《维扬志》载,隋阳帝曾下令在江都县大仪乡建专门征收萤火虫的“萤苑”。
“萤苑”在什么地方,无从考证了,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七律《隋宫》对此事感慨万千: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 *** 花》! “于今腐草无萤火”,是不是因为杨广当初的穷极捕捉,弄得萤火虫也绝了种?“终古垂杨有暮鸦”,要不是隋阳帝早已成鬼,暮鸦哪敢在锦帆蔽空的运河边上的垂杨上歇息? 巧合的是,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为朱德元帅故里、张思德家乡,仪陇县也有一古镇,同名大仪,境内大仪山挺拔俊秀、郁郁葱葱,其“大仪叠翠”为仪陇地方旅游名胜。
二、大仪的牛市 说大仪,不得不说大仪的牛市。牛市和当时的陆陈行(粮食行)、杂货行、国药店(中药店)、布行一样都属于专业交易市场,其中数牛市最负盛名。
大仪地处丘陵地区,农耕时代,牛是必不可少的生产力,有“一头牛,半劳力”之说。大仪与牛极具渊源,清光绪年间,大仪牛市与徐州、丹阳并称江苏三大牛市,鼎盛时期(*初年——抗日战争),每集上市菜牛、耕牛逾万头,成交率达70%左右,最高交易量超万头。
交易的牛多,牛行(旧称牙行)也日渐增多,全镇有百余家以此为生,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曹安山、曹安有兄弟所经营的曹记牛行。 曹记牛行经营有方,诚实守信,“一手托两家”,不偏不倚,深得买卖双方信赖,形成了“远、大、盛、衍”特色。
“远”,来曹氏牛行的买卖双方,大多为安徽、明光、来安、天长,江苏盱眙、金湖、高邮等地客商,其中也不乏两广、青藏等边远地区的生意人。他们主要买卖菜牛,在彼处买取,转手赶往扬州、镇江等地屠宰场。
地方农户也有参与耕牛买卖的,如以大牛换小牛,以小牛换大牛或以菜牛换耕牛之类的,一般金额不大。“大”,牛市场规模大,方圆五六华里,能容纳万头牛,万余人。
据说,每逢农历四、九日(如今大仪农历四、九逢集,周边商贩云集大仪集镇做各类生意),前往大仪镇赶集的多达5万之众。“盛”,牛市成交量大,带动了诸如驴市、猪市、禽市及餐饮、服务性行业的兴盛和繁荣,呈现出“牛吼马叫人声喧,生意做到月中天”景象。
“衍”,牛行的兴盛,遂使大仪成为附近乡镇农副产品的集散地,在某种程度上还促进了扬州、仪征、天长等地经济的发展。仪征城里的崔志艺牛行便是仿照曹记牛行的经营模式发展起来的。
大仪牛市的交易,除牛行从中获得行用外,地方税务机构也不失时机地。
仪陇已有1500余年历史。古隶梁州,战国时期为巴子国地,公元前314年,建立巴郡,置阆中县,仪邑属之。西晋(公元304年—347年)中期在今大仪乡大仪山上置羔羊县,汉属巴郡。晋、宋、齐时,县城西北属巴西郡阆中县地、东南为岩渠郡岩渠县地。
南朝梁元临元年(公元502年)置隆城郡及仪隆县,郡县同治,在今金城山顶。同时置大寅县,县治在今仪陇县大寅镇。
梁大同元年(公元535年)置伏虞郡及安固县,大同中置宣汉县,郡以伏虞山(今龙呈寨)为名,郡治与宣汉县治在今大罗乡,安固县治在今营山县安固乡。
西魏(公元538年—551年)仍袭梁制、隆城郡领仪隆、大寅两县,伏虞郡领宣汉、安固两县。
北周天和四年(公元569年),西魏的义安郡、梁的伏虞郡划归蓬州,隆城郡仍置,伏虞郡由今仪陇大罗池迁到今营山县安固场。隆城郡辖仪隆、大寅二县。
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罢蓬州的伏虞、义安、隆城三郡和渠县的景阳郡。合置为蓬州,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宣汉县为伏虞县。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废州改郡,仪隆、大寅二县属巴西郡(郡治在今阆中县,伏虞县属清化郡(郡治在今巴中县)。
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复置蓬州,辖仪隆、大寅、伏虞等6县。武德三年(公元620年)置方州,州治与仪隆县治在今金城山上。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割南部、相如两县部分地区设新城县,以隐太子建成讳,改名为新政县,隶属阆中,县治在今仪陇县新政镇。
武德八年(公元625年)废方州,仪隆复属蓬州。
公元738年,仪隆县城移于金城山腰今县城所在地。仪隆县名在大历初年(公元766年)左右以避玄宗李隆基讳,改为仪陇县。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伏虞县城移于今仪陇县义路乡李家坝。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改大寅县为莲池县(县治迁至今蓬安县茶亭乡莲池坝),后废。开成元年(公元836年)复置。
五代时期(公元907年—960年),沿袭唐制。以州领县,蓬池、仪陇、伏虞三县仍属蓬州。
北宋(公元960年—1127年),蓬州称咸安郡,辖仪陇、蓬池、伏虞和营山四县。
南宋(公元1127年—1279年),复置良山县,蓬州咸安郡由原辖四县扩为六县。
元(公元1206年—1368年)建省制,省下设路、府、州、县,仪陇县属四川省顺庆路蓬州管辖。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废蓬池、伏虞二县入仪陇县。同时撤新政县入南部县。从此,仪陇县境版图始基本统一。
明代(公元1368年—1661年)废路,分省、府、州、县四级。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仪陇县并入蓬州,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复置。
清代(公元1616年—1911年)仪陇县属四川省川北道顺庆府管辖。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因避皇帝溥仪讳,改仪陇县为“宜陇”。
*元年(公元1912年)复名仪陇,废道,属顺庆府。*二年(公元1913年)废府,复置道,仪陇属嘉陵道(道治在今南充市)。*十七年(公元1928年)裁道,县直属省。*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仪陇为四川省第十一行政督察区辖县(专员公署设今南充市)。
1932年,中国工农红军四方面军从鄂豫皖边区根据地转入川东北地区,于1933年8月23日解放仪陇,随即成立了县、市、区、乡、村苏维埃政权。当时红军把仪陇县和邻县的部分地区排成三个县苏维埃,即仪陇县、长胜县、阆南县。仪陇县苏维埃 *** 设金城镇,辖1市、11区、52乡;长胜县苏维埃 *** ,当年设仪陇县立山场,次年迁往巴中鼎山场,辖8区、32乡;阆南县苏维埃 *** ,设今阆中市水观音,辖15区。红军在仪陇经过较大的战斗30多次。1935年2月—4月为配合红军北上,先后撤离了仪陇。红军撤离后,仪陇县恢复*旧制,到1949年12月23日仪陇解放为止。
1950年,仪陇县属川北行署南充专区管辖。1952年9月,川北行署撤消后,仪陇县属四川省南充专区(1968年8月 改称地区,1994年改称南充市)领辖,县署设在金城山腰金城镇。现县 *** 迁往位于嘉陵江畔的新政镇,新政新城发展迅速。
仪陇被誉为“书法、剪纸、篆刻”三乡,是国家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
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AAAA风景旅游区 “天下第一江山” 老街牌坊———状元坊 阆(làng)中市,坐落在四川东北部、嘉陵江中游,东枕巴山、西倚剑门、雄峙川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AAAA风景旅游区。物华天宝,文化厚重,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 阆中幅员面积1878平方公里,总人口84万,其中非农业人口23万,城区人口约20万。辖49个乡镇,3个城区*事处。 阆中地处四川盆地北缘,地势西南低东北高,市区平均海拔328-888米,以低山丘陵地貌为主,亦有部分丘陵平坝地形。境内流长59.4公里,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1%。 阆中历史悠久,战国时为巴国国都。公元前314年,置阆中县,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历代王朝都在这里设置郡、州、府、道、治所。汉唐时期,阆中是我国古代天文研究中心,著名天文学字落下闳创制了《太初历》和世界第一台浑天仪;蜀汉史将张飞镇守阆中七年之久;明、清时期,阆中一度成为四川临时省会达10余年。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阆中一直是川北*、经济、军事、文化中心。1985年*公布阆中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1年撤县建市,为四川省直辖市;1992年*批准为对外开放城市;2001年被授予国家级生态示范市,2004年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阆中,素有“阆苑仙境”、“巴蜀要冲”之誉,唐代诗人杜甫在这里留下了“阆州城南天下稀”的千古名句。素有“天下第一江山”之誉。历史给予了阆中丰厚的馈赠,留下了灿烂辉煌的文化和近200多处名胜古迹,至今闪烁着夺目的光彩。阆中被誉为四川最大的“风水古城”,是全国现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保护完好的唐、宋、元、明、清各历史时期的古民民街院、寺院楼阁、摩岩石刻构成了阆中独特的旅游资源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气势辉宏的张飞庙、张飞墓冢以及蜀汉遗址文物,更是三国旅游热线重要的组成部分。 阆中是四川省省辖市,距离省会成都仅230公里,由南充市代管。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嘉陵江中游。介于东经105°41′~106°24′,北纬31°22′~31°51′之间。东靠巴中市、仪陇县,南连南部县,西邻剑阁县,北接苍溪县。 阆中处于川中丘陵区向川北低山区过渡地带。全境东西北部高,中南部低,呈堰尾槽状地势和多层次梯级地形,海拔328~888.8米。低山、高丘、中丘占幅员面积92%,低丘、平坝占6.31%,水域占1.69%。 阆中山脉分列嘉陵江东西,嘉陵江以东为大巴山脉,嘉陵江以西为剑门山脉。属大巴山脉的山体有蟠龙山、方山、龙山、大仪山等;属剑门山脉的山体有大罗山、仙桂山及其次级山体支脉。
阆(làng)中古城,国家AAAA*旅游景区,中国春节发源地,与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安徽歙县并称为中国四大古城。
阆中古城位于四川盆地东北缘、嘉陵江中游,已有2300多年的建城历史,向为古代巴国蜀*事重镇。阆中土肥水美、气候适宜、物产丰富。
2014年进入"剑门蜀道"申遗预备清单之一。邛崃,据说是因临近邛崃山,所以古称临邛。
系[西汉]著名才女卓文君的故里。历史上曾多年置邛州。
自公元前316年秦灭蜀国,蜀守张若建城以来,已有2,300年的历史,是四川最早的四大古城之一。松潘古城位于四川省西北部,有“川西北重镇”、“边陲重镇”、“战略要冲”之称。
目前又是连接九寨沟、黄龙、红原—若尔盖大草原等重要景区的枢纽。古城素有“高原古城”之称,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松潘,古名松州,四川省历史名城,是历史上有名的边陲重镇,被称作“川西门户”,古为用兵之地。史载古松州“扼岷岭,控江源,左邻河陇,右达康藏”,“屏蔽天府,锁阴陲”,故自汉唐以来,此处均设关尉,屯有重兵。
昭化古城至今已有4000余年的历史和2200多年连续建县史,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剑门蜀道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剑门蜀道遗址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迄今为止国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唯一一座三国古城,曾获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国家AAA*旅游景区等殊荣。古城风貌依旧,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县治地之一,素有“巴蜀第一县,蜀国第二都”之称。
古城位于白龙江、嘉陵江、清江三江交汇处,其嘉陵江水在此洄澜,水系宛成,太极天成,有“天下第一山水太极”自然奇观之美誉。古城四面环山,三面临水,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古遗址、遗迹众多,民风古朴典雅,是广大游客观光旅游度假,学者考古研究的理想之地。
仪陇县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朱德故里、客家文化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仪陇旅游资源独特,境内有国家级AAA*风景名胜区——琳琅山风景区,有全国闻名的四川内河四大离堆之一的新政离堆,有“川北客家第一庄”-丁氏庄园,有堪称国内一绝的金粟书岩,有被列入全国100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朱德故居纪念馆,是全国红色旅游重点发展的30条精品线路中的重要节点。[1] 1982年建于马鞍的“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朱德故居纪念馆暨铜像纪念园被*、省 *** 命名为首批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柏杨湖、仙女湖白塔与奎星阁建筑奇特;金城山“德”字单字石刻面积达484平方米,世界第一;有金城背后的金城公园、白塔山、仙女山、大仪山,以及远近闻名的琳琅山、立山寨、龙呈寨等等10多处名胜古迹公园。
章怀山太子洞 仪陇县东北边合作乡的西侧与 巴中交界处有一座天平山。主峰海拔近700米,蜿蜒巴仪间,纵横数十里,山势雄奇幽邃。
自唐宋以后,在山的主峰修建了章怀寺。从此章怀寺便取代了天平山名而著称于周围各县。
距章怀寺200多米远的山岩边,有一尊光滑突起的大岩石。活像一朵神奇的巨型磨菇,从天而降,寄生有险峻陡峭的山岩上。
顽石东侧天生一道向内凹陷的悬崖地,悬崖正中有一石洞,四周无路可入,仅飞鸟方能栖身其间,远远望去,犹如一方银白色的大镜屏,悬挂在章怀寺的山岩边,人称此岩为“太子岩”。 太子洞镶嵌在太子岩壁之中,而太子岩又依附于章怀山之东侧边沿,洞与岩,岩与山,互相衬托。
太子岩顶端的圆形大岩石,朝夕亲吻着大自然的风霜雨雪,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顽石表面逐渐变成了灰黑色,石上草木不生,仅长着一些苔藓植物。紧靠岩石外沿绕行一周,约莫180余步,石顶正中有“普陀院”三字,字径33厘米以上,横行排列,周围题诗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