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发展起来的装甲车有什么特性?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2:5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18 13:54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装甲输送车的重要作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识。
20世纪50年代,苏联以发展轮式装甲输送车为主,美国等西方国家则侧重发展履带式装甲输送车。
20世纪60年代初,美、苏等国基本实现了装甲车的标准化、通用化和系列化。如美军1960年装备的M113履带式装甲输送车和苏军1961年装备的BTP-60п轮式装甲输送车,全重10吨左右,乘员2人,可载步兵11~14人,最大爬坡度达60%,可越过1.8~2米宽的壕沟,陆上最大时速为64和80千米,水上最大时速为6.5和10千米,最大行程为321~500千米。与早期的装甲车相比,机动能力、装甲厚度和防弹性能大为提高。1967年,苏军又最先装备了标准的BMП带式步兵战车,车上有可以旋转的小炮塔,装有1门73毫米低膛压反坦克炮、l挺7.62毫米并列机*和1具“萨格尔”反坦克导弹发射架,车体两侧有供步兵射击用的射孔和观察窗,水陆机动能力比T-62坦克还好,使装甲车不仅有快速运输步兵的能力,同时也具有了突击反坦克和协助坦克纵深作战的能力。装甲步兵战车和输送车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