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3:16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5:10
宋人曾写下"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燕云十六州是北宋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自从石敬瑭割让给契丹人以后,五代很多的中原王朝都无力收复。那里是通往中原的门户,只要过了黄河,便可一马平川的直取汴梁。
从辽国"因俗而治"的燕云十六州,多重的原因导致了大宋对辽的失败。如果北宋手里牢牢掌握着燕云之地,怕是后来金兀术掳掠徽钦二帝就没那么容易。因为燕云在手,所以明朝的皇帝们才敢"天子守国门"。
(一)、天然屏障,中原王朝的北大门
公元九三六年,石敬瑭为了得到契丹人的支持,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辽太宗。而辽国的正式成立,就是在他们得到了燕云的控制权以后。那时距离北宋立国还有些年头,而且这块地方,从来都没有归属过宋朝。所以赵家人想要拿到燕云之地,并不能说是收复。
1. 北上可入塞北,南下可抵中原
只要是有些地理常识的人,都知道燕云之地的重要性。自从赵匡胤结束了五代*以后,一直心心念念的想要拿到燕云之地的控制权。因为那里不仅有着中原王朝传统的养马地,还有着很多的关隘,可以抵挡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
而且,契丹人一直对中原虎视眈眈。倘若他们一旦决定攻宋,朝发夕至,不日便抵皇城汴梁。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所以北宋的皇帝们一直想把契丹人赶回草原老家,宋太宗时期就主持过雍熙北伐,结果以失败告终,他还因此获得了"高粱河车神"的外号。
真宗年间,想着重拾父祖遗愿,趁着辽国孤儿寡母,主少国疑之际,大举进攻。但是双方相持不下,而宋军又处于明显的劣势。无奈,这才结成了渊之盟,换回来了很长时间的和平。
按常理而言,北宋是汉人的王朝,当地的百姓应当喜迎王师,可结果却并非如此。那么,为何北宋的军队不是很受当地百姓欢迎,又是因为什么原因,这个曾经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帝国,为何始终无法拿到难以忘怀的燕云之地?
2. 多年同化,缺乏民族认同感
北宋正式统一的那年,距离燕云之地归属于契丹人,已经过了半个多世纪。在这几十年里,那些汉人们也早就不再是最初的汉人。他们对于本民族政权的向往,远远没有第一代那么强烈。对于他们而言,汉唐盛世,已与其无多大关系。在人家的骨子里,就认为自己是辽国人。
而且,北宋和辽国都是这*集权的王朝,底层的百姓,跟着谁,都是一样的被奴役,被压迫,并没有什么不同。同时,这与辽国对当地百姓的统治理念分不开关系。
首先,辽国的五京之首燕京,就在此地,当权者为了保障安全,少不了会对百姓进行*,而且他们的待遇也肯定高于其他地方。毕竟,喂饱了,才能让其不生反心。
同时,辽国的皇帝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佛教。要知道,在唐朝时,佛教十分盛行,这一点让燕云之地的汉人们感受到了认同感。
同时,佛教提倡顺从,不倡导暴力,燕云的汉人们自然是十分恭顺。当时推行佛教规模非常宏大,以至于后人都提出了"辽以释废"这样的观点。
"辽地辽人治,汉地汉人治",汉人聚集的地方,行政长官就是本民族的人。这让大多数人不会产生太大的抵触心理。他们还恢复了科举制度,还曾一度只让汉人参加,本族人都没有机会。
虽然在辽世宗和辽穆宗年间曾经也有过汉人*,但是随着继任统治者的开明*,很快又让汉人的抵触情绪烟消云散。更何况,经过长时间的融合,燕云汉人们对辽国已经有了归属感。
得民心者,得天下。北宋入辽,就连大多数汉人的支持都得不到,又何谈收复燕云十六州。当然,也有心向宋朝的汉人,不过那只是少数。
(二)、自身原因,不足与辽国相抗
在冷兵器时代,善于骑射之术的游牧民族,总是能够打败文明程度更高的农耕民族。
更何况,契丹人已经高度汉化,再加上本民族的骁勇善战和武德充沛,自然是能够抵挡宋军的进攻。所以,北宋拿不到燕云十六州的控制权,它本身的实力不足也占据了很大部分。
1. 军马匮乏,只得向敌人进口
古代没有先进的交通工具,所以马,既是和军人一样的士兵,又是运送的畜力。但唐朝的养马地就在河北还有山陕及河西走廊地区。
可悲的是,这些地方有的在契丹人手里,有的在西夏人手里。所以,北宋前期不得不花重金从辽国买马,后期又开通了茶马贸易。
同时,为了防止契丹人以次充好,还设立了茶马司等监督机构。即便如此,人家又怎么可能把真正的好马给你。
北宋得到的,不过是品相下的马匹。这些马,到了战场上,自然不能与正儿八经的军马相抗。如此一来,骑兵的战斗力就会大打折扣。
不仅仅是马匹,就连北宋的士兵素质也不如辽军。"或募土人就所在团立,或取营伍子弟,听从本军,或募饥民以补本城,或以有罪配隶给役,取之虽非一途,而伉健者迁禁卫、短弱者为厢军"。
2.兵源复杂,难以形成合力
北宋军营可以说是鱼龙混杂,除了那些正常入伍的军人,囊括了社会上的三教九流。比如犯了罪过发配充军之人,还有遭受灾害无家可归之人。为了稳定社会环境,那些孤独残也会被募入军营。
在这个大熔炉中,囊括了各个年龄段。他们平日里就自由散漫,到了军队上,自然也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又怎么会真正尽心竭力的去做事。那些年老力衰之人,到了战场只能是去充当炮灰。还有那些"贼配军",虽然他们并不都是坏人,不过个性都很强。
不论是"收养流离老弱之人,仰食于官",还是从监狱里召集"死士",出发点都是好的。一个是为了让人人都有饭吃,另一个是为了补充兵源。可是皇帝俨然把军营当成了收容所。
这些人到战场上,又怎能配合恰当。所以,拿不到燕云十六州这也不奇怪。辽国的那些骑兵,个个都是兵强马壮,从小吃牛羊肉长大,骁勇彪悍。对抗起宋军来,易如反掌。如此,北宋能拿到燕云之地那才是滑天下之大稽。
(三)、国富军弱,无以挡大辽
北宋打不过契丹人,除了军备和兵源以外,就是他们对高级将领的节制和打压。"太祖设殿前都指挥使、步军都指挥使和马军都指挥使统领禁军;三帅军务皆有枢密院掌柜;皆由陛下任用,无调兵遣将之权"。因为赵匡胤曾经发动兵变,所以他一直提防手下的将领也来一出黄袍加身。
1. 只顾着"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北宋的滥文抑武,那在整个封建王朝历史中都*出其右者。自从太祖年间,就开始不断的提高文人士大夫的地位,同时把武将打压的抬不起头来。就像狄青,北拒党项,南平侬智叛乱,最后也因为是贼配军出身,而屡屡遭受排挤。
而且为了防止武将犯上作乱,时常调动其工作岗位。"昨职于河东,蕃汉遂皆相信,士卒早谙练,旦拔徙河北,恰逢贼至,麾下队兵追差于拨,诸军将校都不识面,不得不倾覆"。刚对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和地理环境有所熟悉,接着就调到了其他地方。
所以,在对辽国作战时,根本没有将领能够做到知己知彼。那又如何能做到百战不殆。以武治国为昌,人家契丹早年间屡次发生过将军叛乱的情况,但是也没对武将处处节制。所以人家在与宋交战中,才能成功获胜。
2. 信任是相互的,尊重亦如是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北宋皇帝这样将信将疑的用人,那些武将们心里自然是也不好受。当然,他们不会把对朝廷的不满说出来,不过到了战场上,那肯定是不会浴血奋战。谁让皇帝平日里总是打压他们,欺辱他们。
这其实是人之常情,武将们心里会想,那些你平日里倚重的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文人们,此时又在何处,还不是在自家的大房子里风花雪月。有了这种心理,在作战时就不会拼尽全力。当然,他们也有自己的理由。
《宋实录》"元戎不知其将校之能否,将校不知三军之勇怯"。战败不是因为对朝廷心怀不满,而是因为将不知兵,兵不熟将。同时,因为军事主官常常不在身边,那些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士兵们,也会荒废训练,只顾着"游戏于集市间,以拙泛画为业,衣着举止不类兵卒"。
结语:
宋朝拿不到燕云十六州,首先是因为契丹人的因俗而治让汉人们有了归属感,而且经过长年日久的发展,他们大都对中原政权没有了什么感情;其次,宋朝没有优良的战马和身经百战的士兵;再次,将领和士兵互相不熟悉,根本无法有效配合,士兵们也疏于训练。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5:11
因为北宋的军事实力还不是很强大,无法抵抗北方的敌人,其次是北宋的统治者缺乏进取精神。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5:11
因为燕云之地易守难攻,当地的军事很强,想要攻下它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5:12
宋人曾写下"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燕云十六州是北宋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自从石敬瑭割让给契丹人以后,五代很多的中原王朝都无力收复。那里是通往中原的门户,只要过了黄河,便可一马平川的直取汴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