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3:16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09-06 16:50

1、首先,诸葛亮是个比号称精通人谋鬼谋的郭嘉还要年轻十一岁的策士。当曹操打完鼎定中原的官渡大战,此时的诸葛亮不过还是年仅十九岁的少年。但若是按照《三国志》的记载,此时的诸葛亮大约已是身处隆中,抱膝长啸,与徐庶、崔州平等人称兄道弟了。按说以诸葛亮的智商,他应该知道官渡战后北方大局已定,而刘表志在割据,必非荆襄士人可以长久托身的令主。因此孟公威等意欲北还,虽然是打着日久思乡的旗号,但其实却是用脚在曹操和刘表之间投票。但诸葛亮却说:“中国饶士大夫,遨游何必故乡邪!”则彼时的诸葛亮早就立志宁为鸡首,而不为牛后。故而从本质上说,诸葛亮是个喜欢面对挑战的人。因为曹操势大,去了不宜露头;但孙权历经三代,手下又不乏文武;这两人都是诸葛亮早就打定主意不会去投奔的了。于是放眼当时天下,年方弱冠的诸葛亮早就把寄人篱下的刘备视为可以托付终身的明主,而此时离刘备请他出山尚有至少五年光景。
2、诸葛亮是个很懂得用势的策略大师。他虽然早就心许刘皇叔,但刘备此时已经纵横江湖十八年之久。这十八年里刘备虽然大事未就,但他手下怎么说也有一批拥趸。如果主动去投效,则自己的权位必然不能超越已有的这帮老人。故而才有徐庶先来投效刘备并趁机推荐诸葛亮一事,则刘备之为人品性及胸中志向其实是诸葛亮早就通过徐庶摸清的底细。故而,诸葛亮的厉害第一是谨小慎微,第二是能戒急用忍,第三就更难得了:那就是诸葛亮虽然是个极端注重细节的人,但从《隆中对》中可知诸葛亮却又是一个极具大局观的人。这就像是张良,论细节能脚踢刘邦提醒他不要在关键时刻得罪韩信,论大体可以鼓动刘邦在鸿沟之盟后对项羽急击勿失。但刘备在官渡大战后不投张鲁刘璋孙权而投刘表,诸葛亮待价而沽高卧隆中终遇明主,这在通信落后的古代的确不能不说是天意。不过看看投身于曹魏的诸葛诞,效忠于孙吴的诸葛瑾,也许这种所谓巧合的“天意”其实不过就是人意而已。
3、诸葛亮真正展露头角其实是在决定天下走向的赤壁大战中。刘备当阳大败,情势危急,诸葛亮出访东吴而与之连横,他对曹操弱点的总结竟然和名动天下的周瑜不谋而合。这就不能不让同为英雄的孙权对他青眼有加。据说张昭向孙权推荐诸葛亮,但诸葛亮终不肯留;而孙权也让诸葛瑾做说客,但却被诸葛瑾一句“弟亮已失身于人。委质定分,义无二心。弟之不留,犹瑾之不往也”顶了回去。对于孙权有意招揽自己的好意,诸葛亮倒是直接说:“孙将军可谓人主,然观其度,能贤亮而不能尽亮,吾是以不留。”可见诸葛亮是嫌孙权这个人无君人之量。看看后来陆逊忧死,虞翻贬斥,不能不说诸葛亮是有先见之明的。相比于孙权动辄拔剑剁桌子立威,刘备的确算是忠厚长者了。一叶知秋,诸葛亮善于从一个人的细节入手来考究这个人的秉性,这的确要比荀彧崔琰之辈要高明一筹。而得到自己认可的君主就能毫无保留的竭尽忠诚并矢志不渝贯彻始终并排除外来利益的诱惑,这不能不说是诸葛亮处身立世的根本。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9-22 08:51

诸葛亮是一位不贪权势、不谋私利、严于律己、知人善任、高风亮节的人。
诸葛亮:
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襄阳隆中隐居。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辅佐刘备建立蜀汉。蜀汉建立后,诸葛亮被封为丞相、武乡侯,对内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对外联吴抗魏,为实现兴复汉室的政治理想,数次北伐,但因各种不同因素而失败,最后于蜀汉建兴十二年病逝
好二三四
时间:2022-10-05 21:26

诸葛亮生于公元181年,逝于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人,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好二三四
时间:2022-10-05 21:26

诸葛亮生于公元181年,逝于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人,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4-29 20:27
诸葛亮是一个足智多谋、智慧超群、精明能干、知识渊博、神机妙算的人。
1.《草船借箭》是三国赤壁之战里的著名桥段,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足十万支箭,立下奇功。由于《草船借箭》中诸葛亮的胆识才智,受到后人的赞美。
2.相传,诸葛亮在临死前对后代说:“我死后,你们中的一个将来会遇到杀身大祸。到那时,你们把房拆了,在墙里面有一个纸包,有补救的办法。”
诸葛亮死后,司马昭打下天下当了皇帝。他得知:朝廷中的一员将军是诸葛亮的后代,便想治治他。有一天,司马昭找了个借口,把这个将军定了死罪。在金殿上,司马昭问:“你祖父临死前说了些什么?”这个将军就一五一十地把诸葛亮的话说给他听。司马昭听后,使命令上兵们把房子拆了,取出纸包。只见纸包里面有封信,上面写着“遇皇而开”。土兵们把信递给昭,昭打开信,只见里面写道:“访问后返三步。”昭立即站起身退后三步。他刚站稳,只听“咔嚓嚓”一声响,昭龙案上面正对的房顶上,一根玉掉下来。把桌椅砸得粉碎。昭吓得出了一身冷汗。反过来再看信后面写道,“我救你一命,请你留我后代一命。”看完这封信,暗暗佩服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后来.他把那个将军官复原职
诸葛亮死后,司马昭打下天下当了皇帝。他得知:朝廷中的一员将军是诸葛亮的后代,便想治治他。有一天,司马昭找了个借口,把这个将军定了死罪。在金殿上,司马昭问:“你祖父临死前说了些什么?”这个将军就一五一十地把诸葛亮的话说给他听。司马昭听后,使命令上兵们把房子拆了,取出纸包。只见纸包里面有封信,上面写着“遇皇而开”。土兵们把信递给昭,昭打开信,只见里面写道:“访问后返三步。”昭立即站起身退后三步。他刚站稳,只听“咔嚓嚓”一声响,昭龙案上面正对的房顶上,一根玉掉下来。把桌椅砸得粉碎。昭吓得出了一身冷汗。反过来再看信后面写道,“我救你一命,请你留我后代一命。”看完这封信,暗暗佩服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后来.他把那个将军官复原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4-29 20:27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AF%B8%E8%91%9B%E4%BA%AE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中国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家、军事家、发明家。东汉末期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青年时期的诸葛亮耕读于南阳郡,地方上称其卧龙、伏龙,后受刘备三顾茅庐邀请出仕,为促成孙刘联盟和建立蜀汉政权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刘备死后,诸葛亮受封爵位武乡侯,辅佐刘禅,成为蜀汉*、军事上的实际领导者。先后五次率军北伐曹魏,在第五次北伐时病逝于五丈原,被追谥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历史评价
陈寿:“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 之内,咸畏 而爱之,刑政虽峻 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 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21]《袁子》:行法严而国人悦服,用民尽其力而下不怨。及其兵出入如宾,行不寇,刍荛者不猎,如在国中。其用兵也,止如山,进退如风,兵出之日,天下震动,而人心不忧。亮死至今数十年,国人歌思,如周人之思召公也,孔子曰“雍也可使南面”,诸葛亮有焉。司马徽:“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卧龙、凤雏。”刘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孙权:“丞相受遗辅政,国富刑清,虽伊尹格于皇天,周公光于四表,无以远过。”“诸葛丞相德威远著,翼戴本国,典戎在外,信感阴阳,诚动天地,重复结盟,广诚约誓,使东西士民咸共闻知。”孟获:“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贾诩:“诸葛亮善治国。”[23]刘晔:“诸葛亮明于治而为相。”[24]杨洪:“西土咸服诸葛亮能尽时人之器用也。”马良:“尊兄应期赞世,配业光国,魄兆远矣。夫变用雅虑,审贵垂明,于以简才,宜适其时。若乃和光悦远,迈德天壤,使时闭于听,世服于道,齐高妙之音,正郑、卫之声,并利于事,无相夺伦,此乃管弦之至,牙、旷之调也。”张裔:“公赏不遗远,罚不阿近,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免,此贤愚之所以佥忘其身者也。”司马懿:“真乃天下奇才也!”“亮虑多决少。”“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25]杨戏:“忠武英高,献策江滨,攀吴连蜀,权我世真。受遗阿衡,整武齐文,敷陈德教,理物移风,贤愚竞心,佥忘其身。诞静邦内,四裔以绥,屡临敌庭,实耀其威,研精大国,恨于未夷。”习隆、向充:“况亮德范遐迩,勋盖季世。”刘禅:“惟君体资文武,明睿笃诚,受遗托孤,匡辅朕躬,继绝兴微,志存靖乱;爰整六师,无岁不征,神武赫然,威镇八荒,将建殊功于季汉,参伊、周之巨勋。如何不吊,事临垂克,遘疾陨丧!朕用伤悼,肝心若裂。夫崇德序功,纪行命谥,所以光昭将来,刊载不朽。今使使持节左中郎将杜琼,赠君丞相武乡侯印绶,谥君为忠武侯。魂而有灵,嘉兹宠荣。呜呼哀哉!呜呼哀哉!”司马炎:“善哉,使我得此人以自辅,岂有今日之劳乎!”郭冲:“金城郭冲以为亮权智英略,有逾管﹑晏,功业未济,论者惑焉,条亮五事隐没不闻于世者,宝等亦不能复难。扶风王慨然善冲。”常璩:“治国以礼民无怨声,不滥用私刑,没尚有余泣。”崔浩:“夫亮之相刘备,当九州鼎沸之会,英雄奋发之时,君臣相得,鱼水为喻,而不能与曹氏争天下,委弃荆州,退入巴蜀,诱夺刘璋,伪连孙氏,守穷踦?区之地,僣号边夷之间。此策之下者,可与赵他为偶,而以为管萧之亚匹,不亦过乎?谓寿贬亮非为失实。且亮既据蜀,恃山崄之固,不达时宜,弗量势力。严威切法,控勒蜀人;矜才负能,高自矫举。欲以边夷之众抗衡上国。出兵陇右,再攻祁山,一攻陈仓,疏迟失会,摧衄而反;后入秦川,不复攻城,更求野战。魏人知其意,闭垒坚守,以不战屈之。知穷势尽,愤结攻中,发病而死。由是言之,岂合古之善将见可而进,知难而退者乎?”[26]王通:“若诸葛亮不死,则礼乐大兴。”王勃:“于是诸葛适在军中,向令帷幄有谋,军容宿练,包左车之际,运田单之奇,曹悬兵数千,夜行三百。轴重不相继,声援不相闻,可不一战而禽也?坐以十万之众,而无一矢之备,何异驱犬羊之群,饵豺虎之口?故知应变将略,非武侯所长,斯言近矣。”孙樵:“武侯死殆五百载,迄今梁汉之民,歌道遗烈,庙而祭者如在,其爱于民如此而久也。”尚驰:“至令官书庙食,成不刊之典,一山之内,每有风行草动,状带威神,若岁大旱,邦人祷之,能为云为雨,是谓存与没人皆福利,生死古今一也。死而不朽,反贵于生。”吕温:“大勋未集,天夺其魄。至诚无忘,炳在日月,烈气不散。长为雷雨。”陈亮:“孔明之治蜀,王者之治也。”“孔明,伊周之徒也。”陈元靓:“德图王,卧龙徐起。北伐南征,渭滨泸水。周旋两朝,勤劳一纪。星堕中军,英雄巳矣 。”[27]康熙帝:“诸葛亮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人臣者,惟诸葛亮能如此耳。”王维新:“两汉以来无双士、三代而后第一人。”孙中山:“诸葛亮很有才能,所以在西蜀能够成立很好的*,并且能够六出祁山去北伐,和吴魏鼎足而三。”钱穆:“有一诸葛,已可使三国照耀后世,一如两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4-29 20:28
百度历史资料很全,但不推荐。
个人认为:诸葛亮此人,
聪明机智,擅长论辩。
文采一般,与同时代人物相比显得不出众。
不擅长攻城与临阵战斗(参考陈仓)
很有心计,尤其擅长揣摩他人心理。(多数指挥都是推测敌人行动而成功)
任人唯亲,比如马谡、姜维、杨仪。
行动谨慎,不冒险(也是缺少临阵能力的表现)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4-29 20:28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中国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家、军事家、发明家。东汉末期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青年时期的诸葛亮耕读于南阳郡,地方上称其卧龙、伏龙,后受刘备三顾茅庐邀请出仕,为促成孙刘联盟和建立蜀汉政权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刘备死后,诸葛亮受封爵位武乡侯,辅佐刘禅,成为蜀汉*、军事上的实际领导者。先后五次率军北伐曹魏,在第五次北伐时病逝于五丈原,被追谥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请采纳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4-29 20:29
诸葛亮是个足智多谋,细心谨慎的人。后人评价诸葛亮是杰出的*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可见他才能之广博超群。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 ),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家、军事家、文学家。

前后五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终因积劳成疾,于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境内),享年54岁 。刘禅追谥他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桓温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孔明有什么性格特点
诸葛亮的性格特征 1、足智多谋、料事如神,有着胸怀坦荡的大智慧。2、忠贞不渝、为国为民的道德力量的代表。3、高尚人格、超凡意志力量的表率。4、谦逊有礼、忠心耿耿。5、不以貌取人、更不大意轻敌。
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
《三国演义》诸葛亮的性格特点是心胸宽广、足智多谋、生性谨慎、谦逊有礼。诸葛亮在蜀汉上层创造了一个廉政奉公的政治氛围,蜀国官员以诸葛亮为榜样,为官节力戒奢华,造就了整整一个廉政时代。诸葛亮立法公开、执法公平,有异于同时代封建的法律思潮。诸葛亮擅治军,治军以明,以信为本。诸葛亮作为...
从“草船借箭”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
从“草船借箭”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个足智多谋、智慧超群、精明能干、知识渊博、神机妙算的人。《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草船借箭》是三国赤壁之战里的著名桥段,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
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
诸葛亮是一位足智多谋、临危不乱的杰出人物。1、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他总能想出巧妙的策略,显示出他超凡的智慧和谋略。2、他自信满满,甚至敢于与周瑜打赌,并立下军令状,体现了他敢于承担风险的性格。3、他做事谨慎细致,即便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也依然释放诱饵,加深曹操的疑虑。4、诸葛亮擅长...
诸葛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诸葛亮是一个足智多谋、精明能干、知识渊博、神机妙算的人。诸葛亮位极人臣,却不追求个人权势,不弄权也不为权所奴役。他只靠俸禄为生,不以权势谋私利。知人善任,以宽广的胸怀,纯正的心灵,选拔重用了一大批人才。他认为国家兴衰高于个人荣辱,不为权欲所惑,不为名利所累。其忠心不二,效死...
诸葛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诸葛亮是一个足智多谋、精明能干、知识渊博、神机妙算的人。诸葛亮位极人臣,却不追求个人权势,不弄权也不为权所奴役。他只靠俸禄为生,不以权势谋私利。知人善任,以宽广的胸怀,纯正的心灵,选拔重用了一大批人才。他认为国家兴衰高于个人荣辱,不为权欲所惑,不为名利所累。其忠心不二,效死...
诸葛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 足智多谋、精明能干、知识渊博、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身为蜀汉丞相,却不追求个人权势,不弄权也不为权所奴役。2. 他只靠俸禄为生,不以权势谋私利,体现了他清廉的政治操守。3. 诸葛亮知人善任,以宽广的胸怀,纯正的心灵,选拔重用了一大批人才,为国家培养了众多栋梁之材。4. 他对国家的...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简介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一个多智而近妖的乱世智者,同时也是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其人集忠臣与智者的形象于一身。诸葛亮具有卓越的军事、政治、外交才能,辅佐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最终因积劳成疾而病逝。诸葛亮的文学形象 后世对诸葛亮的了解主要来自于《三国演义》一书中,在《...
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
一、不贪权势:诸葛亮身处高位,却从不追求个人权势,不为权力所困。二、不谋私利:他仅依靠俸禄为生,从不以权势谋取私利。三、严于律己:在街亭之战失利后,他主动承担责任,自贬三等。他多次鼓励将士直言,要求大家批评他的过失和不足。在他执政期间,若出现失误,他从不会推卸责任,而是自我反省...
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
一、不贪权势。诸葛亮身居高位,却淡泊名利,不因权势而迷失自我。二、不谋私利。他生活简朴,以俸禄为生,不曾利用职权谋取私利。三、严于律己。在街亭之战中,马谡失职,他主动承担责任,自贬三级。他鼓励臣下直言,对自己要求严格,从不将过错推给别人。四、知人善任。他宽以待人,公正无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