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2-07 14:2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1 21:02
创业励志照亮人生,大学生创业改变命运!为此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欢迎参阅。
篇一
首先梅强教授提出大学生创业是一个国际潮流,学校教育应该把创业能力提高到学术性和职业教育等同的地位,创业教育被视为应掌握的“第三本教育护照”。创业教育是中国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2015年,我国有749万大学毕业生,我国大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指导大学生创业创新这也是学校教育所应该考虑的。
梅强教授还以江苏大学的创业实践模式为样本给我们介绍了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的三种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主导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以提高学生创业意识,创业技能为重点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以创新教育为基础,为学生创业提供实**基地,*支援和指导服务等综合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这些模式的提出可以为我们日后指导大学生创业提供理论框架。
但是,我国大学生创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是普遍性的,在各大高校都有存在:如创新创业教育重学科科研轻本科教育,太急功近利,简单以学生创业数量作为衡量;十分缺乏兼备创业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师资;相当数量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同现存其他专业课程之间的逻辑性不够完善,教学方法普遍陈旧;教育模式封闭,缺乏与企业、社会联络,培养方案陈旧,方法途径手段单一,缺乏创业思维和创新精神。
篇二
整个培训中还有个小小的插曲,我们有幸参与了课堂上的一个互动环节:全家福。即每个小组的全体组员一起到室外拍一张有创意的照片,然后由大家一起评分分出高低,评价的标准为所用时间和照片创意两个维度。几组老师的创意照片本文最后,请大家猜猜哪一组照片最终获胜。这个互动节目让我们明白一个观点:创业思维和管理思维的平衡很重要。
孙洪义老师的授课内容可以用“顶天立地”来形容,既有巨集观方向上的把握,又有具体教学方法的指导,且讲课风趣,课堂气氛活跃,让人身心愉悦,更是受益匪浅。让我们一起期待孙老师的线上课程,聆听更多关于创新创业的精彩分享。
为期两天的培训我们受益菲浅,通过培训,我们了解了如何解决创新创业相关教育问题,这需要我们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因材施教,“人”尽其用。通过创业教育教学,使学生掌握创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了解创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和全面发展。
篇三
接下来,由香港城市大学孙洪义博士花了一天半的时间给我们作了讲座,讲座主题是香港城市大学《创新创业基础》教育的3333® 课程大纲和7P教学方法以及文化思考。他认为,创新创业教育一直面临四个基本问题: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谁来教?他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解答。
孙老师认为,创业教育的直接目的并非培养企业家,如同上《高等数学》课不是为了培养数学家一样,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创新创业的基本概念和流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创新方法、创业精神、创业技能,种下创新创业的种子,一开始就使学生有系统的巨集观的视野和领域。而创造、创新、创业是对“教什么”的解答。
孙老师结合自己在中国内地、欧洲和香港二十多年的教学经历,开发出了具有自主智慧财产权的创新创业教育3333®课程体系和PIPE®教学方法7P法图1、图2。他在培训中对此进行了重点介绍。
其中,3333课程体系指的是三创创造、创新、创业、三新新想法/创意、新产品/服务、新企业/事业、三动动脑、动手、动脚、三力观察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领导能力等四项内容,而7P则包括人People、问题Problem、方案Proposal、产品Proct、计划Plan,专案Project,实践Practice等七个元素。他通过对比中西方厨房用具的差别,提出了孙洪义之问——为什么中国人思维灵活,但却没有创新?他从中西方文化角度进行深入解析,思考中国式思维和西方思维的差异,强调创新思维的重要意义。目前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的硬伤在哪里?孙老师认为,就是只关注创业而忽略了创新。所谓创新,是指应用到商业环境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科研成果需要转化为商业价值才能称之为创新。而创业的基础是创新。创业机会从哪里来?没有想法怎么办?孙老师告诉我们,教会学生从问题入手,问题就是机会。随后他引用麦可思的研究:创新的关键是发现问题。孙老师还简单介绍了百森商学院将创业思维和管理思维融合方面的做法。关于“谁来教”这个问题,孙老师给出了将他主持的慕课与线下教学进行混合教学的建议。最后,孙老师简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创新能力的影响,这部分内容将在今年9月份出在线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