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璧”的来龙去脉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2-07 01:5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7 16:52
蔺相如,奉赵惠文王之命出使秦国,凭借自己超凡的勇气和过人的智慧,保住了和氏璧,既扫了秦王的颜面,又保住了赵国的尊严,又得以护壁安全归来,一时名声大震。
都说秦王残酷无情,像老虎一样凶狠,绝对碰不得,但是这一次,蔺相如不但摸过了他的头,还拍过了他的肩,蔺相如的勇气和智慧,天下独步。
原因是,在赵慧文王时期,得到楚国“和氏壁”,秦国秦昭襄王听说后,给赵王送信,愿以十五座城以对换。
“和氏璧”,是 历史 上著名的美玉,在它流传的数百年间,被奉为价值连城的天下所共传之宝。
原因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人卞和在楚山上,今天的湖北南漳县,看见有凤凰栖落在青石板上,因古有“凤凰不落无宝之地”之说,卞和认定此山上有宝 。
他便仔细寻找,终于发现一块玉璞,卞和将此玉璞,献给楚国的楚厉王。
然而,经玉工辨认,判定为石头,楚厉王以为卞和欺君,下令斩断了卞和左脚,逐出国都。
到楚武王继位,卞和又将玉璞献上,玉工仍然认为是块石头,可怜卞和又被砍去了右脚。
之后楚文王继位,卞和便怀揣璞玉,在楚山下痛哭泣血。
楚文王知道后,派人问他为什么如此悲伤,卞和感叹道:“我并不是因为被削足而伤心,而是因为宝玉被看作石头,忠贞之士被当作欺君之臣,我为是非颠倒而痛心。”
文王随命人剖璞,得到一块美玉,命名为“和氏之壁”。
又过了四百余年,楚威王将和氏璧,赐予相国昭阳,昭阳率宾客游玩赤山时,取出玉璧供人观赏,不料众人散去,和氏璧不翼而飞。
50余年后,赵国人缪贤在集市上购得一块美玉,经人鉴别是失踪多年的“和氏之璧”,赵惠文王听说后,据为己有。
秦国的国王秦昭襄王获悉此事后,致信赵王,说愿以十五座城池换取玉璧。
赵王无奈,随即派蔺相如奉璧出使秦国,留下了“完璧归赵”的故事。
公元前228年秦国灭赵,“和氏璧”落入秦国人手中,从此“和氏壁”在 历史 记载中消失了。
传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和氏璧”制成了传国玉玺。
当初,在战国的时候,赵惠文王得到了“和氏璧”,秦昭襄王说愿意用15座城池来对换宝玉,赵王很为难,跟大臣商量, 蔺相如说:“大王,让我带着和氏璧去见秦王吧,我会见机行事,如果秦王不肯交换,我一定设法把“和氏璧”完整地带回来。”赵王知道蔺相如是个勇敢又机智的人,就同意了。
蔺相如到了秦国,双手把和氏璧献给秦王,秦王接过来左看右看非常喜爱,又传给大臣们和后宫美女去看。
蔺相如等了很久,确定秦王没有诚意,他便走上前去说:“这块和氏璧,看着虽然挺好,但是有一点小毛病,让我指给大王看。”
秦王赶紧叫人把宝玉拿来,蔺相如接过和氏璧,往后退了几步,身子靠在柱子上,怒发冲冠地说:“当初大王您差人送信给赵王说,愿拿十五座城来换和氏璧,赵国大臣都说,千万别相信秦王。我说老百姓还讲信义呢,何况秦国的大王?赵王这才派我送来。现在看来大王确实没有诚心,宝玉在我手里,如果大王硬要*我,我把脑袋和宝玉一块碰碎在柱子上。”说着举起“和氏壁”就要摔过去。
秦王连忙赔不是说:“大夫不要着急,我说话怎么能不算数呢?”说着就假惺惺地指着地图划地。蔺相如说:“和氏璧是天下有名的宝贝,来之前赵王斋戒了5天,还在朝廷上举行了隆重的仪式,现在大王要接受这块宝玉,也应该斋戒5天,举行仪式我才能把宝玉献上。”
秦王只能答应并派人送蔺相如到宾馆去休息。
蔺相如忙派手下人带着宝玉偷偷地从小道跑回到邯郸去了。
五天后,秦昭襄王如约诏见蔺相如,蔺相如不慌不忙地说:“秦国自秦穆公以来没有一个讲信义的君王,我怕受欺骗,对不起,已经把宝玉送回了邯郸,请大王治罪吧。”秦昭襄王大发雷霆,蔺相如镇定地说:“天下诸侯都知道秦国是强国,赵国是弱国,大王真想要拿那块玉的话,请先把那十五座城割让给赵国,然后派使者跟我一起到赵国去取玉,赵国绝不敢不把宝玉交出来。”秦昭襄王虽然恼怒,但不好翻脸,只得说:“不过是一块玉,不应该为这件事伤了两国的和气,最终还是让蔺相如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