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4:07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28 03:18
冬眠是蝎子对寒冷的一种适应形式。寒冷到来之前,蝎子的活动强度逐渐减弱,当土层温度降至10℃以下时,蝎子靠体内储备的营养潜至地表下25 ~ 70厘米的适宜地方,以便平安度过冬季。越冬期历时约6个月,在此期间蝎子停止生长。
冬眠时蝎子的新陈代谢十分微弱,不吃不动。第二年春,温度上升后,蝎子又开始活动。如果冬季将蝎子生活的环境温度控制在夏季的温度,则蝎子不冬眠。只要温度适宜,蝎子就可正常活动、取食、蜕皮、繁殖。这为无冬眠养蝎提供了条件。
蝎子有冬眠习性,一般在4月中下旬,即惊蛰以后出蛰,11月上旬便开始慢慢入蛰冬眠,全年活动时间有6个月左右。在一天当中,蝎子多在日落后晚8时至11时出来活动,到翌日凌晨2~3点钟便回窝栖息。这种活动规律一般是在温暖无风、地面干燥的夜晚,而在有风天气则很少出来活动。
扩展资料:
蝎子的生长、繁殖与外界环境的湿度也有密切的关系。在自然界野生的蝎子,如要久旱无雨,就会钻到地下约1米深的湿润处躲藏、隐蔽起来;当阴雨天气,地上有积水,它们会爬往高处躲避。因此,在养殖蝎子时要十分注意饲料的水分以及饲养场地和窝穴的湿度。
一般来说,蝎子的活动场所要偏湿些,而它们栖息的窝穴则要求稍干燥些,这样有利于蝎子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如果窝穴过湿,则易受到微生物的侵害,蝎子的蜕皮也十分困难。
如果蝎子的活动场所过于干燥,而且投喂的饲料中水分又不足时,也会影响到蝎子的正常生长发育,甚至还会诱发相互残杀。
蝎子喜暗怕光,尤其害怕强光的刺激,但它们也需要一定的光照度,以便吸收太阳的热量,提高消化能力,加快生长发育的速度,以及有利于胚胎在孕蝎体内孵化的进程。据报道和观察,蝎子对弱光有正趋势,对强光有负趋势,但它们最喜欢在较弱的绿色光下活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蝎子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28 04:36
蝎子生长发育周期图根据蝎子在自然环境下随着季节性气候变化所表现的不同生活形式,在一年中可分为生长期、填脱期、休眠期和复苏期4个不同阶段。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28 06:11
冬眠是指蝎子以休眠状态安全度过冬季低温侵袭的一种生物学特性。一般情况下,蝎子在严冬来临之前,即已做好了充分的冬眠准备,其中包括通过大量取食积累营养的生理准备和冬蛰窝穴的准备。在冬眠前 1 个多月,即大约 9 月份蜕皮以后,无论是成蝎还是幼蝎,其食欲变得旺盛,食量也增大起来,体内大量积累脂肪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以供冬眠期间消耗。在野生状态下,蝎子在冬眠前还需寻找一个温、湿度适宜的蛰伏地点,以防冻死或干死。在我国华北和东北等东亚钳蝎主产区, 5 厘米表土的温度常在一 10 ℃ 以下,而且土壤含水量亦很低,不利于蝎子的存活。所以,蝎子的冬眠常深人地下 30 厘米以下,有时甚至 70 ~80厘米以下的土层中蛰伏。在冬眠期间,蝎子蛰伏于窝穴内,不吃不动,其行为活动几乎完全停止,只有体内必要的生理代谢活动维持在最低水平。这种蛰伏状态,一般在冬眠的中后期最为深沉,对外界环境的刺激反应也最迟钝,但却极易由于外界不利环境的影响而导致死亡。因为这时是蝎子的抵抗能力和免疫系统最差、最脆弱的时期。此时身体瘦弱、发育不良的个体,由于其抗逆能力较差,或其基础代谢不能长时间维持,往往难以安全度过冬眠期。蝎子的冬眠习性,是在自然状态下对环境长期适应和选择的结果。但是实践证明,在人为条件下,完全可以改变这种习性,打破冬眠。这就为发展人工恒温条件下无休眠期养殖,加快蝎子的生长发育进程,进而为提高人工养蝎的经济效益提供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