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4:0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12:35
小题1:对比是全诗的主要特色。前二句写百花盛开的明媚春光中人们熙来攘往,迷花倚石,乘酒兴追欢逐笑,似醉若狂,纵情玩乐;后二句写唯独诗人看到落花,由落花而生感慨。(2分)这里,将春游的“热闹”与诗人的“孤独”、众人的“欢乐”与诗人的“悲愁”对比,将春意之“盛”与落花之“衰”、众人之“醉”与诗人“醒“对比,在对比中寄寓了作者复杂的思想情感。(3分) 小题2:“春愁”蕴涵的情思大致是:(1)诗人的身世飘零之感(或自悼身世悲苦)(2)留春无术,韶光易逝的悲哀(花好不能常在,年华如流水逝去的伤感);(3)对北宋中叶表面生平而暗含衰败的隐忧;(4)知音难觅的感叹。(答出2点即可,每点2分,结合诗句2分) |
试题分析: 小题1:总揽全诗,前两句虽也渲染了春城的繁华、春游的热闹,及游人的欢乐,但却不是全诗的主旨。后两句,才是全诗的主旨。作者正是运用这主客陪衬、主客对比的方法,从繁华中现出衰落,从热闹中现出孤独、从欢乐中现出悲愁。 小题2:“满眼落花多少意”,一转,写诗人由“落花”而引起的感触。花好不能常在,年华如流水逝去。这曾引起多少诗人的叹息,作者也不例外。联系作者“奈何少自废,老则成空悲”(《金绳挂空虚自勉兼示束孝先熙之》)来看,这种感触是极为强烈的。更何况,王令是个极有抱负,自恃极高的人,但却不容于俗,沉埋蒿艾。像他这样一个不偶于时的人,面对“满眼落花”,自不免产生身世飘零之感。他当然要深悯落花,自悼身世了。 “多少意”本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其内涵是不确定的,也可能寄寓着对北宋中叶表面繁荣的某种忧患。诗人这种种复杂的思想情绪,那些纵情玩乐的人怎么能理解呢?因此,末句很自然地结出“若何无个解春愁”的叹息。诗人是孤独的、寂寞的,没有一个人理解他在春天的忧愁。 点评:本题从诗歌曲的内容和表现手法两个方面进行考查,这是诗歌鉴赏中的常考点。本题的第一小题不难,第二小题有一定的难度,但两个题目联系很紧密,第一题明显是为第二小题作铺垫的,这样就降低了第二小题的难度,这种联系紧密、有梯度的命题形式是高考中常见的命题形式。 |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12:35
小题1:对比是全诗的主要特色。前二句写百花盛开的明媚春光中人们熙来攘往,迷花倚石,乘酒兴追欢逐笑,似醉若狂,纵情玩乐;后二句写唯独诗人看到落花,由落花而生感慨。(2分)这里,将春游的“热闹”与诗人的“孤独”、众人的“欢乐”与诗人的“悲愁”对比,将春意之“盛”与落花之“衰”、众人之“醉”与诗人“醒“对比,在对比中寄寓了作者复杂的思想情感。(3分) 小题2:“春愁”蕴涵的情思大致是:(1)诗人的身世飘零之感(或自悼身世悲苦)(2)留春无术,韶光易逝的悲哀(花好不能常在,年华如流水逝去的伤感);(3)对北宋中叶表面生平而暗含衰败的隐忧;(4)知音难觅的感叹。(答出2点即可,每点2分,结合诗句2分) |
试题分析: 小题1:总揽全诗,前两句虽也渲染了春城的繁华、春游的热闹,及游人的欢乐,但却不是全诗的主旨。后两句,才是全诗的主旨。作者正是运用这主客陪衬、主客对比的方法,从繁华中现出衰落,从热闹中现出孤独、从欢乐中现出悲愁。 小题2:“满眼落花多少意”,一转,写诗人由“落花”而引起的感触。花好不能常在,年华如流水逝去。这曾引起多少诗人的叹息,作者也不例外。联系作者“奈何少自废,老则成空悲”(《金绳挂空虚自勉兼示束孝先熙之》)来看,这种感触是极为强烈的。更何况,王令是个极有抱负,自恃极高的人,但却不容于俗,沉埋蒿艾。像他这样一个不偶于时的人,面对“满眼落花”,自不免产生身世飘零之感。他当然要深悯落花,自悼身世了。 “多少意”本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其内涵是不确定的,也可能寄寓着对北宋中叶表面繁荣的某种忧患。诗人这种种复杂的思想情绪,那些纵情玩乐的人怎么能理解呢?因此,末句很自然地结出“若何无个解春愁”的叹息。诗人是孤独的、寂寞的,没有一个人理解他在春天的忧愁。 点评:本题从诗歌曲的内容和表现手法两个方面进行考查,这是诗歌鉴赏中的常考点。本题的第一小题不难,第二小题有一定的难度,但两个题目联系很紧密,第一题明显是为第二小题作铺垫的,这样就降低了第二小题的难度,这种联系紧密、有梯度的命题形式是高考中常见的命题形式。 |